沙滩上的九鼎 | 36氪独家

2018 年 5 月 8 日 36氪 作者 刘旌

点击关注36氪,置顶公众号

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挪腾十年,好像又回到原点。出身草芥而雄心勃勃的九鼎,有过另一种可能吗?




文 | 刘旌

编辑丨洪鹄



一辆绍兴开往上海的车上,两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刚刚过完沮丧的两天。

这是一次并不顺利的募资之旅。口舌费尽却一分钱也没要到,但他们仍饶有兴致地聊着怎么才能把投资做好。司机突然回过头:“你们这个事感觉挺好,要不我给你们投个几千万吧。”

年轻人惊呆了。他们眼中的“驾驶员”,真实身份是“大老板”,而后果真成了他们最早的LP。

这是2007年,这两个年轻人是还没满30岁的吴刚和黄晓捷。要不了多久,他们的名字就会像他们一手创办的“九鼎投资”一样,横空出世在投资界。

正如这个听似离奇的开端,在九鼎过去11年的里,唯一不缺的就是“戏剧性”——

最初5年,以“规则破坏者”的形象入局,九鼎用“农耕式”的地推模式渗入三四线城市,揽获了一批中国改革开放后长到成熟期的中小企业, 首次把投资“从米其林餐厅做成了麦当劳连锁”;

2013年后,当时代红利殆尽、IPO关闸不期而至,这家出身草芥的PE首当其冲地挂牌新三板,并以惊人的运作技巧成为第一个“吃下主板公司的新三板公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A股上市。

事至于此,虽臧否无数,但仍无法简单地用“对错”去裁量九鼎。大部分对九鼎的批评实质上只能反映这家机构对规则的极度熟稔、以及过人的运作能力。直到2015年6月,九鼎集团在新三板宣告停牌,之后它以疾劲之速扩张金融版图,并开启了长达1025天的停牌记录,故事的内核才开始发生质变。

当九鼎“集邮”般地获得各类金融牌照,并因拿下香港富通保险抵达故事高潮的同时,一度被效仿的金控集团模式正遭遇严密监管,挂牌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亦如热锅蚂蚁,九鼎的命运就此急转而下。

2018年3月27日,九鼎集团复牌,迎接它的是一场持续多日的股价暴跌,相较于巅峰时期的1025亿市值,已缩水近八成。

九鼎何以成为现在的它?在走访了数十位接近九鼎的人士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单线叙事的回答:既包含掌舵人的焦虑与野心,也有动态变幻的时代环境,以及九鼎可能至今都未完全解决的“基因之困”——当然,这些线索之间本身也泾渭不分、紧密相连。

九鼎拥有另一种可能吗?如果它没有选择一条激流般的扩张之路,即便短期内资金吃紧,但如果能深耕行研、精简队伍,九鼎可能会成为一家更令人敬仰的PE。

但现在,这个拥有两个上市主体,覆盖私募、公募、证券、不良资产管理等板块的金融巨象,只能更决绝地收回自己的爪牙。

停牌1025天

一场资本大戏正在上演。

2015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代码430719.OC的九鼎投资(后更名为九鼎集团)突然宣布停牌,股价停摆在18.63元/股。

无论是对于私募圈还是新三板市场,这都是一条重磅新闻——截至当时,挂牌刚满14个月的九鼎集团,先后完成总计58亿的两次定增,还有一笔百亿定增在路上,1025亿的市值让九鼎稳居新三板“PE第一股”。

这次停牌缘于九鼎的又一进击计划。

20天前,九鼎豪掷41.5亿元收购中江地产(600053.SH)母公司中江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中江地产72%的股份。在业内看来,41.5亿无异于天价,这比中江集团资产评估价高出了23.2亿,外加公司的10亿负债,这笔收购将花去九鼎50多亿。但九鼎对中江势在必得——它经过了82轮竞价,才最终将其拿下。

有黑石、KKR和凯雷在前,登陆A股是中国PE的经年梦想,鼎晖等老牌机构都曾传出上市计划,但缘于政策和公众接受度等方面的屏障,而后均无下文。

九鼎最终穿“墙”而过。接近本轮交易的人士告诉36氪,九鼎看中的是中江的“壳”价值,而后再借其将旗下的PE业务装进上市公司,“实际上是在规则范围内的一种变相借壳。”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中江地产,其流动性也自然好于新三板公司。

“壳”已到位,下一步是如何将PE装进去。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整体满足“购买资产总额不超过上一年度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即可,于是九鼎主动将PE业务的估值“自降身价”,最终的结果是,2014年净利润近2亿的昆吾九鼎只值9.1亿。

而后的事态发展就顺风顺水了。在拿下中江地产(后更名为“九鼎投资”)4个月之后,九鼎成功将的PE业务注入上市。

“燃爆了!” 向36氪回忆起九鼎当时的连环动作,上述人士停顿数秒后,吐出这三个字。在九鼎之前,还没有过“新三板公司吃掉主板公司”的先例,作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PE,九鼎又一次成为“首吃螃蟹者”。但他也指出,九鼎在“借壳”案中的表现,合法合规却“不合情”,“逻辑在于,你用一个新三板的主体,套了一个主板的壳,典型的用大泡沫套小泡沫,但监管确实又没明令禁止。”

这也正是九鼎给外界留下的惯有印象,“想象力丰富,又总比政策法规跑得快一步。”

一个前情背景是,自2014年4月登陆新三板以来,九鼎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粹的PE,它正竭尽全力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囊括多线金融业务的综合体——即便在4年后,九鼎将更努力地撇清“金控”的标签。

在挂牌新三板仅3个月之后,九鼎集团即出资2亿设立九泰基金,进军公募行业;之后还相继伸入第三方支付、P2P金融、证券期货、不良资产管理等领域。在尤为激进的2015年前后,九鼎几乎每个月都有大笔的交易案出手。以至于曾有这样的江湖传言:九鼎系销售出去见客户,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你有多少钱,我都能帮你理财:大到做几千万,可以做九鼎LP,小到几千块,还可以投资借贷宝。”

中江地产案上的骐骥一跃,并没有让九鼎停下步伐。2015年9月25日,在中江案获批的3天后,一笔更大规模的交易爆出:九鼎拟全资收购富通保险。

这笔耗费88.24亿的收购同样被视为一次超越市场预期的价格:成立于1985年的香港富通保险主营寿险业务,业务数据并不突出。据香港保监会2017年上半年发布的数据,富通的新造业务保费收入为5.7亿港币,位列香港寿险第17位,市场份额仅0.7%。

控股保险公司,是所有金融家的梦想。“险资是最优质的钱:存续期很长,且年化又很低,每个GP都想要。”了解富通收购案的九鼎前员工向36氪回忆,九鼎当时甚至有过一个设想:联合他们投资的众信旅游,开发一个产品,让内地游客去香港玩的同时顺便买保险,进而将富通作为融资平台之一。

事后来看,收购富通已经是九鼎的巅峰时刻。情势旋即急转而下。

2015年12月25日。一位接近九鼎高层的人士对这一天印象深刻:当天,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态,证监会确认暂停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新三板挂牌,下一步将“对前期融资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以明确募集资金是否投向了实体经济。而在消息传出的同一刻,九鼎的一位核心领导正在证监会演讲,“主题是私募股权基金对新三板的促进作用”。

监管风向的转变,对以九鼎为代表的PE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要知道,一两年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监管层还处于“蜜月期”,继九鼎之后,中科招商、硅谷天堂等PE纷纷挂牌新三板。在接受36氪采访时,多位接近九鼎领导层的人士强调,至少从2014年到2015年9月(中江地产案获批),监管层都对九鼎整体持积极态度——不仅因为“吴刚曾是股转公司的顾问”,后者甚至“还曾想把九鼎打造为新三板上的标杆企业,一家PE能带动更多的被投企业来新三板。”

黄晓捷对此一度也颇自信。在九鼎挂牌新三板时,他曾透露:“他们(监管层)对于资产管理机构上市挂牌,做大做强很支持,中编办发文让证监会将我们纳入监管,给我们发牌照,允许私募机构发起设立公募基金,这些都是支持的表现。”

但时至2015年底,监管层的顾虑显而易见:新三板的定位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大量融资被质疑为新三板市场的“抽水机”。一个典型例证是,在2015年的前11个月中,仅12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累计融资就已占到新三板发行融资总额的近1/3。

半年后,更严苛的“私募八条”出台,股转系统要求挂牌的私募机构在一年内整改,不符要求的将予以摘牌。一时间,新三板上的PE个个如坐针毡,到2017年底,包括中科招商在内的5家PE相继摘牌。

对九鼎来说,一笔120亿定增案在此刻显得尤为“不合时宜”。

所谓120亿定增案,即九鼎在重组中江地产的同时推出的定增计划,以10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其中90亿用于基金份额出资,30亿用于“小巨人”(和外部基金管理人合作做投资)计划。交易披露后,中江地产连获16个涨停,市值一度高达227亿。

“这笔定增的问题在于,等它真正开始要实行时,中江的股价已经飙到六七十块了,但九鼎还想以10块去定增,这怎么可能?”一位九鼎前员工告诉36氪。

“如果说借600053的壳套进PE业务,是第一次撩动监管的神经,那120亿的定增案简直有点正面挑衅的意思了。”上述人士形容。

一纸问询函表明了证监会的态度。2016年1月,证监会向九鼎抛出一系列问题,甚至直接发问是否存在规避监管及借壳上市。九鼎后虽以一份长达88页的公告自证清白,但证监会显然并不埋单:半年后,九鼎除了将定增价从10元上调至32.07亿/股之外,募资规模也降至15亿,120亿定增案宣告失败。

紧接着,九鼎系一系列定增案相继折戟——九信资产300亿定增被否,九州证券300亿—500亿定增也了无下文。此刻的九鼎突然成了一只被封印的蚱蜢,丝毫大幅度的动弹都是奢望。

一再的融资挫败,九鼎在金融版图上的进发骤然放缓。还有人注意到,向来精力充沛的吴刚,以往开会时都是“众人坐着,他一个人站着滔滔不绝”,但有一段时间,会议上的吴刚变得沉默,甚至“不怎么和别人辩论了”。

九鼎前传

九鼎与生俱来地与众不同。

2009年10月,创业板开闸后迎来了首批28家上市企业,金亚科技和吉峰农机位列其中。同时押中这两家公司的九鼎,瞬间名声大噪,但它同时也引来争议——原本从行研、项目尽调、谈判、评审到决策等流程,都是投资机构和个人展示狙击打法和精准眼光的环节,但九鼎一律将之格式化、流水线化。

打个比方,九鼎对被投企业制定了一条严格的“准入线”:年均销售不少于2000万、年均盈利增长超过20%、投资时P/E通常不超过10倍;如果被投企业的年收益率低于30%,风控管理人员将会按照投资额乘以奖金系数成倍罚款。早年,九鼎这套被称为“行业最严”的风控体系,由吴刚亲手来抓。

更直接地理解,九鼎丈量一切项目的标准可概括为14个字:“有明确上市意愿、无重大上市障碍”。接近九鼎高层的人士告诉36氪,九鼎早期就是在赌Pre-IPO,看项目时完全遵循证监会发审委的标准。九鼎团队中,除了吴刚在证监会待过,另两位合伙人吴强(吴刚之弟)和覃正宇都为投行出身,对此参悟颇深。

“一个典型的PE投资通常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IPO,但九鼎希望将这个过程控制在两年内。”上述人士向36氪总结,一言蔽之即,九鼎要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投资回报。

事实上,这也是九鼎长期为人诟病的一点:Pre-IPO模式,本质是通过一级市场和公众市场之间的价差套利,即PE入股和预期IPO退出时的估值差。这套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对企业更多报以“审核”视角,而非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一位九鼎前员工向36氪列举了一个细节:九鼎创办面向被投企业的商学院后,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教你财务、法务、发审动态、财经公关怎么做”,“就是督促企业们尽快上市。”

为了更大范围地找到项目,九鼎前无古人地开创了“农耕式”的项目网罗体系:将投资团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渗透到县镇,扫荡式地物色项目。黄晓捷曾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在区域上要把中国每个镇的镇长都要联系上,每个镇的税后利润超过一个亿的企业都要把它弄出来。”

为此,九鼎在各个地方部署了办公室,以薪酬激励制度吸纳了当地的“地头蛇”,这群人的特点是:学历、财务专业背景并不突出,但掌握大量地方政商资源,主要负责项目开发和募资。他们选中的公司将推给总部,项目团队再根据企业的年销售额、盈利增速等数据初审后,由尽调组跟进调查。

一位九鼎早期员工告诉36氪,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一大批有上市潜质的民营企业,创业板的启动,打开了中小企业“新世界的大门”,而当时的PE仍以国资背景的大机构和美元机构为主,尚没有大范围意识到这类机会,“当然也可能是根本不屑于这些企业”。

一个更个体的原因或与吴刚的成长背景有关。年少时的吴刚经历过贫寒,“从草根一路摸爬滚打出来,所以他更知道机会不仅仅在北上广深。”上述员工表示,早年吴刚会亲自跑到那些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当面讲述行业环境和上市的利弊,“他出差时也就住个七天、如家之类的酒店”。

青锐创投创始合伙人吴斌曾将九鼎模式形容为:“国内PE干的是水面捞油的事,而九鼎组织大型团队,等于是一根巨型抽水管,全部抽过去审核。”

地推式的打法,导致九鼎拥有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传统PE的团队规模。一度盛传,巅峰时期的九鼎拥有六七百名员工,“PE工厂”的外号就此落下。

大概在2012年,九鼎内刊上登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总部投资团队的人去尽调一个养猪的企业,先坐飞机,后转绿皮火车,再转公交车,下了车后对方厂派了一辆三轮车来接他们,“谁能把PE做成这样?早期的九鼎就是这么苦。”

也正因此,九鼎早年在招聘时并不喜欢留学生,“觉得不能吃苦”。

客观地说,九鼎的的奇异打法,即便饱受争议,但它的成效——至少在短期内的成效,并无可指摘。

在尤为激进的2010年,九鼎火速出手的项目高达70个。截至2013年10月31日,九鼎投资累计投出项目209个,主要分布在消费、医药、服务、农业、材料等传统行业,佰利联、尔康制药、红旗连锁等公司先后上市。

如果说九鼎的崛起,仰赖的是中小企业广袤的待开垦土壤,那时至2012年前后,沃土已然成荒地。促使事态发生质变的拐点也不期而至——当年11月,浙江世宝发行之后,证监会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IPO自查与核查运动,直至2014年1月才重启。

豪赌Pre-IPO的九鼎瞬间被切断命脉。

基因之困

某种程度上,急于赚快钱、或者说无法从容地追求长期价值,根源于九鼎基因里的焦虑。

2007年春节过完,刚刚注册完公司的九鼎筹来了1760万人民币。最初,吴刚和黄晓捷乐观地觉得,他们也不需要那么多钱,“每个项目投一两百万,一年能投5个项目就好”。

但在PE行业,这无疑是一支小基金。要知道同一年,鼎晖投资刚募完的中国成长基金3期,总额已达16亿美元。

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类具有深厚的国资背景,如深创投、背靠湖南广电的达晨创投;一类产业资本,如联想系PE弘毅资本、复星旗下投资集团的数家基金;还有一类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师从耶鲁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这样的经历帮助他第一笔就募到了来自耶鲁大学的2000万美金,其后高瓴的LP也多为美国各顶级大学基金、养老金、家族基金等超长线资本。

一位接近九鼎的人士告诉36氪,作为一家典型的、出身草芥的民营PE,没有强硬的背景加持、亦无国际知名LP背书,“九鼎的不自信从创立起就是注定的”。

这位人士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外界一直有个误解,认为吴刚和黄晓捷拥有深厚的官方背景,实则不然,“九鼎在谈项目或募资时他们会说自己在证监会有门路,但这无非也是为了获取别人信任。”从创始团队看来,尽管吴刚曾证监会供职、黄晓捷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但他们的出走就是“个体户出来单干”,并无机构背书。

正如文章开头的故事那样,九鼎最初的LP很多来自——“偶然”。“从这里筹到一笔钱,从那里筹一笔”,无论是出身还是后来的人员构成,对于那些拥有长线资金的高质量LP来说,九鼎都不具备吸引力。

为了筹集资金,九鼎曾对LP打出过一系列创新之举。比如一次性付3%管理费,而行业惯例为每年提2%;再如,成立基金不用打钱,有项目才划钱;甚至于他们让LP参与到项目决策中来。

作为一名“规则破坏者”,九鼎一度被同行“孤立”。一位母基金从业者向36氪指出,让高净值LP参与到决策流程,无异于是让非合格投资人进入了股权投资市场,合规性和判断力都难以保证。

但即便如此,九鼎的募资仍不轻松。

一位在九鼎就职超过5年的员工向36氪回忆,九鼎曾每三四个月就发起一支新基金,这在私募圈极为罕见。九鼎的单支基金规模大多在5到10亿之间,这在PE行业单支基金中也算规模较小的。有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4年3月,九鼎投资共管理基金62支,2010年之前募集的基金11支;2010-2013年的数字分别是12、24、7和3。

被外界解读为九鼎激进作派的“快募快投”,实际上正暴露了九鼎在募资上长期的捉襟见肘。上述员工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九鼎的LP构成基本都是高净值人群,“以浙江地区土豪居多”。一个很容易推导的逻辑是:相较于机构,个人LP能容忍的投资周期更短,这倒逼九鼎要以更快的速度退出、获得回报。

多位熟悉九鼎体系的受访者向36氪指出,这也是这家机构自始至终的焦虑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它挂牌新三板、借壳A股,甚至是谋划金融扩张。

即使到目前,九鼎投资的LP中虽有了一些机构,但仍有不少高净值LP的存在。《财新周刊》的报道则指出,米多资产手握5亿多股九鼎集团的股票,这些基金期限集中在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三个投资期限”。其引述的观点认为“短募长投对于一家私募机构来说,风险是致命的。”

当IPO关闸,九鼎身上的潜伏多年的陈疾被迅速放大。2012年初,九鼎预计的募资规模是100亿,但最终只完成了一半,2013年上半年甚至只投了10个项目。

新三板成了九鼎的救命稻草。2014年4月,九鼎登陆新三板,并前无古人地推出了“LP转股”,即让原有LP用持有的基金份额认购其发行的股票。多数舆论认为,这一“想象力丰富”的举措,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了LP退出的问题。但九鼎官方对此的注解是,上新三板是希望增大净资产,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可以做一些更长周期的自有资金投资。

挂牌新三板后,九鼎三次定增,成功募资158亿,这也成为了它布局金融版图的草粮。

至今,仍让一些九鼎员工记忆深刻的是,在刚完成前两次定增的2014年夏天,吴刚、吴强两兄弟,不止一次当着同事的面神采飞扬地讲述“市值三千亿”梦想。也正是那个夏天,“他们带着几个基石LP,坐着吴刚租用的私人飞机,一起飞去了巴西看世界杯。”

九鼎看似变得更大更强,但它的起家之术——投资能力却并未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一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他曾专程去九鼎做过调研,“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还欠火候,很难吸引来美元或大的机构LP”。

另一位曾供职于九鼎投资的员工告诉36氪,相较于投资能力,九鼎的风控能力更强,其早期以“工厂式”打法可以谋得天地,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但如今投资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九鼎在投资专业性上的发力不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九鼎的收入在业内并不算高,其主打的“低底薪、高提成”也在客观上较难长期留住人才。近一年多以来,随着九鼎业务的退守,不少九鼎员工离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也更难吸引来优秀人才。”

伯克希尔之梦

通江县,这个位于四川巴中东北部的县城,至今仍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名单上——1977年,吴刚出生在这里。

中学时因为家境贫困,吴刚放弃高中而就读了中专。即便如此,他还在中专时期拿到了一张数学大专文凭、一张法律本科文凭和一张会计本科文凭。在镇上的水泥厂当会计期间,他考上了西南财大会计系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一举拿下注册会计师、评估师、律师资格证书。

在与黄晓捷初识的2002年,吴刚初到证监会工作,黄晓捷还在五道口读硕士,介绍他们认识的人说,两人的共同点是“有激情”:吴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的证监会:黄晓捷在报考五道口硕士、博士时,则都创下了历史最高分记录。

而九鼎的另一合伙人蔡蕾,同样也是“从小到大都考第一名”,高中时成绩优异却被人档案掉包,上了农专后辗转多年终于考上川大研究生。

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是,九鼎起步时蜗居在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室,直到蔡蕾加入,才搬到北四环银谷大厦、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

或是因为创始团队的坎坷过往,据说早年的九鼎在招聘上有两大癖好:一是苦出身的孩子;二是各地的状元。共同点在于——吃得了苦,放得下身板。

黄晓捷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默认,九鼎的招人准则之一就是:穷人,因为穷人的欲望强、胸有大志。

左起:蔡蕾、张磊(离职)、吴刚、覃正宇、黄晓捷

一位接近九鼎领导层的人士告诉36氪,黄晓捷比较善于待人接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九鼎的募资和各种对外关系主要由他负责。而长期负责九鼎投资(PE和地产)的蔡蕾也是“典型的谦谦君子”,为人周到处事周全。

对于吴刚,几位与他过从甚密的人士向36氪给出的评价高度一致:“比刘邦还刘邦”,意指他出身草芥,生性果敢,决断力惊人,九鼎的多数战略和想法都出自他手。“他好像不用睡觉也不用吃饭,除了踢球,工作之外大概也没什么爱好。”吴刚极其仔细,据说就连九鼎日常对外的公告,也大多由他亲笔完成。

作为九鼎的灵魂人物,吴刚的强悍作风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文化内核。一位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就职于九鼎投资部门的人士告诉36氪,九鼎内部经常发生的一幕是:你用四五个小时汇报工作,领导三句话就能概括要害,“字字核心,效率极高”。

在一次罕见的受访中,吴刚自评为:最自信的优点是不怕挫折、越战越勇,而缺点是“刚的面多一些,柔的一面少一些,做事比较直”。

过去三年,九鼎在复牌的时间表上持续“爽约”。一位新三板观察人士向36氪分析,九鼎迟迟不复牌的原因之一是,之前的激进扩张导致大量股票被质押,“复牌就等于爆仓自杀”。这一点,在九鼎集团2017年初发布的公告中得到部分印证:其于2015年募集到的100亿元定增款中,高达72.93亿元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直至2018年3月23日,在历经一千多天的停牌后,九鼎集团终于宣布将于3月27日复牌。就在复牌公告发布的同日,它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

《财新周刊》的报道指出,证监会调查九鼎的原因之一是“发现了九鼎存在体外输血的私募基金,滚动发行、借新还旧,用于承接九鼎集团百亿定向增发中的优先股。”但在投资者交流会上,九鼎曾暗示,此次调查或与“信息披露”有关。

复牌后,九鼎集团股价毫无悬念地应声暴跌。截至5月7日,其总市值收于238.5亿元,这距离巅峰时期的1025亿元的市值,已跌去近八成。

一位新三板观察人士告诉36氪,某种程度上,以九鼎为代表的中国民营金融公司,早期发展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监管套利”的情形,“我认为这是一个中性词,谁对谁错,还是要放在历史的进程里讨论”。但一个无可逆转的趋势是,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趋严,套利现象逐渐式微,“民营PE的大时代正在过去”。

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意味着各类资管产品从此将被全面覆盖、统一规制,监管套利空间被最大程度地消除。

以上人士表示,无论是挂牌新三板,还是借壳上了主板,九鼎的根本动因之一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流动性”,即募来更多资金,但很显然,自158亿定增之后,九鼎的每一次增资都被监管层严阵以待,几乎没有实现更多的大额募资,单从这一点来看,九鼎在资本上的腾挪,“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九鼎只是想做一家“不那么突出的”的PE,对吴刚来说丝毫不难,但九鼎想做的是中国黑石。成立于1985年黑石集团,其两位创始人来自自首屈一指的投资公司莱曼兄弟,彼得·彼得森更是拥有美国商务部长的卓越经历。即便如此,黑石还是历经了22年长跑才登陆纽交所。

2015年前后,曾有人将九鼎和黑石作对比,得出一个近似揶揄的结论:“管理两万亿资产的黑石,和管理两百多亿产资产的九鼎,市值竟然一样,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正如硬币的两面——激进作风成就了早年的九鼎,也最终成为九鼎更上一层楼的牵制。

几为共识的是,九鼎接下来的主题词是“收缩战线”,尤其是金融业务上的布局。“既然金控做不,了像九州证券这样的资产留在手上,意义也就不大了。”接近九鼎的人士向36氪总结道,回头来看,许多事态的发展应该都出乎了九鼎意料:比如它一再的增资失败,如监管层对赴港购买保险的限制,再如国家对金融的趋强监管等,“折腾了好大一圈,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九鼎拥有过另一种可能吗?

挂牌新三板是九鼎命运的转捩点。一部分受访人士向36氪表示,如果没有选择这条路、没有而后的一再扩张,而是精简团队、深入行业研究、强化专业化的投资能力,九鼎至少有可能成为一家更令人敬仰的PE。

“但以吴刚的风格,他不甘于此。”

在近期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九鼎投资总经理古志鹏的一句表态显得意味深长:“我们会有一些目标,但具体的实现路径、发展节奏,很多时候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我们自己是很难做精准预判和提前规划的。”

如今,九鼎自我定义为一家“综合性投资公司”——这也是2016年至今,九鼎不厌其烦地对外阐述的观点。相较于一度被外界解读为的“金控集团”,对于当下的九鼎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更为安全的标签。

吴刚将九鼎的愿景定在“改进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由巴菲特创办的金融巨擘,同时涉足多个商业领域,它最重要的业务正是保险,通过保险公司的稳定资金,加上自身远超市场的投资水平,经过长期持续的增长,如今它已拥有近5000亿美元的市值。

九鼎和这个梦想看似仍相去甚远。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内地没有控股的保险公司”,而对于九鼎赋予厚望的富通保险,由于人民币转强、内地加强对境外保险购买的限制,“实际和九鼎业务的协同并不大,更多只能用于境外投资”。

据36氪了解,随着九鼎业务的收缩退转,核心管理层将更多向九鼎投资倾斜。吴刚之弟吴强已逐渐淡出九州证券,回归九鼎投资;蔡蕾仍为九鼎投资董事长,但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并购型投资上——这也是九鼎告别Pre-IPO时代的转型方向之一。

2013年夏天,九鼎也曾身处险境:IPO持续关闸,原合伙人禹勃刚刚带着医疗团队出走,一时间九鼎被同行反复唱衰。九鼎对此有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思,并放言:前两年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PE机构将回归常态。

那是九鼎历史上一次成功的转危为安。在当时,九鼎甚至引用了达尔文的观点以明志:能生存下来的基金,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

对于如今的九鼎,这句话依旧不过时。

在早年的一次自述中,黄晓捷说:“我自认为是一个小商人,对抗不了时代洪流,也引领不了时代洪流。我所做的,无非是尽所能思考趋势,权衡利弊,并作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决定了我和我所在的机构的命运。”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对话徐新:把平庸的企业先杀掉,投资人要有熬过谷底的信仰|36氪独家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在透彻的分析基础之上,购买某种资产以期待未来能保证本金的安全并获得固定的或者非固定的满意回报的理性行为称之投资
【ICMR2020】持续健康状态接口事件检索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三安光电到底发生了什么?
商业人物
7+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陆奇,YC 中国的 01 号员工 | 36氪独家
36氪
4+阅读 · 2018年8月15日
抖音完了!这次道歉也没用了
今日互联网头条
9+阅读 · 2018年7月2日
高二进清华,大二开公司,29岁登上福布斯亚洲领袖人物榜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5+阅读 · 2017年11月18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6月12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5年5月1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ICMR2020】持续健康状态接口事件检索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相关资讯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三安光电到底发生了什么?
商业人物
7+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陆奇,YC 中国的 01 号员工 | 36氪独家
36氪
4+阅读 · 2018年8月15日
抖音完了!这次道歉也没用了
今日互联网头条
9+阅读 · 2018年7月2日
高二进清华,大二开公司,29岁登上福布斯亚洲领袖人物榜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5+阅读 · 2017年11月18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