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两颗恒星的光被用来测试量子物理学的一个开放漏洞。
量子力学预言,两个粒子可以如此紧密地绞合(纠缠),以至于测量前者的状态似乎立即影响后者的状态,无论两粒子相距多远。2015 年,主流科学家通过同时关闭两个(质疑)漏洞(地域性漏洞和单光子计数检测漏洞), 敲定了这个“ 间距作用” (action-at-a-distance)预言。但另有一个漏洞保持微开:一些未知的外部影响可能会更改指向预定结果的实验设置。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着手关闭这个漏洞,通过使用来自银河系的星光准备随机测量设置。
间距作用即非定域性,已通过贝尔测试验证,方法通常是测量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纠缠光子的偏振态。实验的设计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结果,但2015 年的一批实验已经消除了上述可能性。然而,是否有一些其他目前还不知道的外部因素,操控实验设置或为纠缠粒子通风报信(针对应如何设置偏振态)。为了检验这种可能性,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Kaiser 和来自维也纳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所的Anton Zeilinger 以及同事们,使用“宇宙设置发生器”(cosmic setting generators)取代基于激光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来派发实验设置;前者作为宇宙设置发生器,使用来自恒星的星光,它保持设定值不可预测。
实验团队完成的实验,其结果与非定域性一致,排除了外界的控制。他们使用的恒星,最近的一颗,其星光来到地球至少要600年。任何试图操控这个实验结果的人,都必须在光子离开恒星之前采取行动。研究人员表示,来自更加遥远星系的光或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可以进一步延展上述600年的时间周期。
(戴闻编译自Physics,February 7,2017)
本文选自《物理》2017年第10期
5. 信息时代的天文学||视频
10. 刚刚,LIGO联合全球天文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新闻!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号:cps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