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 200 元就能买到的好物,它让我的 iPad Pro 终于可以「物尽其用」

2021 年 10 月 29 日 少数派
iPad 自初代产品上线至今就一直饱受争议,主要原因是我们对「电脑」有太苛责的畅想——它一定要是生产力设备——但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又总是被沦为影音娱乐利器。所以每一届 iPad 新品发布,每一次库克在台上声情并茂的描述它在各个行业中的高效助力时,即便 iPad 各系产品性能愈发强劲,现实中的大多数使用者却仍然在为不知如何「发挥它的价值」而苦恼。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期待却落差,不同于手机或电脑,对于很多人来说 iPad 并不是必需品,所以我们总是在经过一段不短的自我说服后购买,但产品通常是用出来而不是想出来的,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也不一定就会发生。但这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产品不够好,更非大家戏谑的「假象式生产力」,如果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坚定「工具服务于人」这个观点,那么生活其实会轻松很多。

iPad Pro 又何必非要成为「MacBook Lite」

作为一个持续购买 n 代 iPad 产品后的 iPad Pro 2021 用户,其实前文提到的烦恼也是困扰我很久的。我觉得我需要一台 iPad Pro,因为我「或许」可以做到如它宣传片那般的很多事儿,这种执念会体现在很多地方,最明显的就是我一直把 iPad Pro 当作了一台「触控笔记本」使用,而妙控键盘一定要出现在同个订单里。从「正确」的角度理解,它大幅度的扩展了 iPad Pro 在专业场景下的使用,有最恰到好处的键程、灵敏易用的触控板,甚至稳定的磁吸安装和多角度调节都是同类产品望其项背的优势,唯一的缺点似乎就是比较贵而已。
然而事实是我的大部分工作依然在 MacBook Pro 上完成,而 iPad Pro 通常只是用来完成一些边角零碎的小事情,以及阅读和看剧。
过去我几乎没有考虑过去尝试别的 iPad Pro 保护壳,毕竟它可是 iPad Pro,没有键控何谈 Pro?但是当我使用了一段时间 tomtoc 的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后,意识到困扰源自刻板印象,而它们正在被推翻——iPad Pro 又何必非要成为另一台独立的「MacBook Lite」呢?

作为一台辅助设备,离你近一点

我们编辑部时常吐槽飞书的产品经理一定只用 iPad Pro 办公,因为它在 iPad Pro 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响应速度、流畅度和交互——对比 macOS,而飞书之余它也有着更好的收音麦克风和降噪,所以其实我们好几个编辑都会选择用 iPad Pro 来开早会,包括工作中偶尔需要与客户聊天或者跟一些不是那么重要需要全神贯注追踪的新品发布会,这是我使用 iPad Pro 的典型场景之一。
如果是用上妙控键盘或者其它带有键控 iPad Pro 保护壳,它与你是有距离的,而这个距离不止是物理上的数值,更是一种体验上的割裂感——我不再是使用 iPad Pro 配合我正常的工作,而是繁琐的用上了两个设备在做明明没有它也能做好的事儿。
妙控键盘
而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不仅仅是免掉了一个键控的距离,它是给使用者配置了一块可以无极调节的区域,通过与面盖反面的摩擦阻力实现 30-60° 的调节区域,不像是妙控键盘那种更多是可视角度的调节,它更能给你一种远近调节的使用体验。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角度的无级调节
而它因为是结合面盖放置调节,更适合在各种平面上调整合适的角度后看剧,除非平面垮掉,不然几乎永远不会倾倒,如果你曾使用过妙控键盘,那么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搁岛台上边学边做新菜式

横屏是 iPad Pro 的正确使用方式,还是我们无从选择

这款保护壳一个有趣的新意是花了很大篇幅推介自己的「竖屏模式」。一直以来,iPad 产品系里除了iPad mini 因为更适合手持所以更多场景下我是竖屏使用以外,其它系列好像就默认了它应该是横屏使用,而当介入「iPad Pro 也可以竖屏使用」这个视角时,发现好像过去只是因为更大尺寸 iPad 竖屏持握不利于操控,而无论官方还是第三方配件,甚至 iPad 适配 App 的设计都在潜移默化影响我们「iPad 就应该是横着用,如果你想竖着那是你做作」的斯德哥尔摩。
很多人对竖屏模式的需求主要在于抖音等竖版视频,但因为我比较抗拒这类产品,所以想主要讲讲「第二块屏幕」。我记得不久前我们在首页推荐来自果核的 《iPad 使用指南 2021》 时,里面有一段争议比较大但我很认同的描述:
我们都知道 iPadOS 本身是由 iPhone 的 iOS 演化而来。所以它本身的风格延续了触控的沙盒机制。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它本身是由一个个 App 为核心组成的生态。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能否进行什么样的工作,能够多快进行工作,都是由某一个 App 决定的。这样的沙盒机制有好有坏,坏处就是它缺乏应用之间的联动,使用起来并不自由,但是好处就是它可以让你更加专注,不受打扰。
即便不谈 iPad Pro 这个产品,我 MacBook Pro 外接的是一块 27 英寸显示器,当我想要正儿八经写稿等需要专注的工作时,我通常会把当前窗口全屏;而用上这个保护壳的竖屏模式后,无论是借助 macOS 与 iPadOS 之间通信的随航模式还是在 iPad Pro 上单独打开文档应用,它都成了一小块离我更近,也更让我专注的「第二屏幕」。
这只是可使用的场景之一,除了编辑文稿,我也常用来浏览文档或者利用它这块更优秀的屏幕在修图时用于预览。如果说横屏是为了呈现更多内容,我认为竖屏则是力图聚焦,所以如果你依旧习惯使用电脑工作,这不一定是因为你没有用好 iPad Pro,不妨试试让它成为你保持专注的助力之一,并通过竖屏模式呈现。

平放书写但也不要太平

结合 iPad Pro 上面各个优秀的笔记或手绘工具及 Apple Pencil,它的书写绘画能力是诸多同类产品都望其项背的亮点之一,特别是随着 M1 处理器的置入更多桌面级影音图像编辑软件的移植,在适配的同时考虑到 Apple Pencil 的「精准点击」,它们都乐于让类似调色盘、时间轴等需要精细控制的元件利用 Apple Pencil 操作,所以不仅是立起来,「躺下去」也正在变成 iPad Pro 越来越重要的使用形态。
尽管 iPad Pro 躺平也能用,但「由奢入俭难」,如果你使用过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的「手绘模式」,你会明白能用与舒适之间隔山跨水的差别。其实回看传统的专业手绘桌,你会发现它们都不是垂直于地面的,都有一个倾斜角度。
这款保护壳精心稳固了一个 18° 的与桌面倾斜角度,我与产品设计师咨询过设计原因,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手绘爱好者,结合了一些工业设计原理和自己的使用体验,所以确定了 18° 这个舒适感最高的角度数值。

你看得到的保护壳,保护壳里你的留意不到

通过丰富的支立形态提升 iPad Pro 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体验只是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浮于表面的特点,而作为一款百元价位的保护壳,它的内里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的关注的优点。

复杂套啤工艺下的耐摔防护

首先从材质说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各种设备保护壳通常是由 PC 或者 TPU 材质制成,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不同:
  • PC 壳子硬度高且轻薄,可以有效防摔防变形,但是柔韧度较差,没有缓冲保护,我们在初中物理时学过,作用力与作用面积成反比,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电子设备摔碎屏都是因为边角着地造成的,PC 材质保护壳可以保护设备平面落地时的防护,但无法抵御倾斜摔落;
  • TPU 材质柔韧性好,作为保护壳结构不仅方便套取,而且能在电子设备边角摔落着地时有效抵御冲击,但它相对 PC 厚重不少,并且不能保护电子设备在各种压力下所导致的形变。

而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两种材质结合在了一起——背板采用坚固防变形的 PC 材质,而侧沿直接与 iPad Pro 边角接触的部分则采用了更耐跌落冲击的 TPU 材质。而不同材质因为其密度和特性等不一,紧密结合并不是易事,所以在整个生产工艺中 tomtoc 采用了成本和繁复程度都更高的套啤工艺,是在耐用性上专业且不将就的设计原则。与此同时,这款保护壳也通过了 SGS 防摔测试,简单来说就是在 最高 1.22 米高处分别以面、边和角共 26 个接触点跌落平面并保证完好。

细节之美,是 tomtoc 被具象的工匠精神

之前在使用 tomtoc 护照包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小细节,就是它在内里拉链上内藏了一个小小的卡针,倒的确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技术,但作为一个百元价位的小护照包着实是令人动容的巧思。而除了前文提到的强悍保护性能,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也有很多满是心意的小细节,而且它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讲——一个是在防摔功能上的优化细节,另一个就是作为设计师的执念。
这款保护壳的防摔性能前文已经做了不少的介绍,但拿到产品之后惊觉它可不仅是在用料上的执着。像我也说过的电子设备摔碎通常是从边角着地导致,而保护壳在四个边角处还额外做了缕空的突出缓冲角,进一步缓解边角跌落冲击。甚至在安装 iPad Pro 的地方也额外做了两种材质的拼贴,通过边缘块状的 TPU 条增加设备安装后的摩擦力。
两种材质的缓冲拼贴
而在边角旁的音量键也非常有趣,大部分产品的做法要么是挖空直接露出音量按键,要么是简单的加一个活动的触点,但 tomtoc 新款 iPad Pro 防摔保护壳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插扣设计,最大可能的还原按键手感,甚至更好。
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这款保护壳在其横、竖和平放的时候都不会遮挡住摄像头。这个点看起来简单,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iPad Pro 保护壳在支撑设计时非常注重力学与平衡,任何一个微小的需求导致的都是整个设计的改变重铸,但 tomtoc 就是愿意为这样「想一想没多大用但必要时候鼓掌叫好」的细节付出。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附着在整个保护壳周遭的防污涂层。其实因为 PC 材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耐污性,所以市面上很多保护壳,特别是中低端价位的保护壳产品通常不会再在其防污性上做文章,但 tomtoc 没有将就,而且不止是没有将就。
这款保护壳的面盖采用了零溶剂 PU 抗污涂层,这是一种被广泛运用在汽车内饰中的化学材料,相比普通的抗污涂层,它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有利,而且不会对生物和皮肤产生有害物质——tomtoc 的许多产品都有这样说起来乏味,看起来无足轻重但事实上影响深远的坚持和执着,就像这样一些即便无需更多篇幅展开的细节,但聚沙成塔正在塑造一个优秀的品牌。

这款壳子用起来怎么样?

产品最终还是要靠体验来说话,为了让这部分内容更有意义些,我邀请了少数派的三位老作者来分享他们对这款 iPad Pro 保护壳的使用体验。他们分别是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准备论文的在读博士、普通上班族和宅男,或许能让你对这款壳子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并没有对他们的内容做任何指导,只是寄出保护壳后要求他们使用一段时间后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大橘子:完美适配,切换自如,为顾客考虑

使用 tomtoc 保护壳有一段时间了,它除了可以完美适配我的使用场景,在几种场景下切换不同的形式,也处处体现了它为顾客考虑的很多细节。
在入手 iPad pro 之后,我一度为挑选合适的保护壳烦恼。我买 iPad pro 是为了上课或者外出,用来办公、记录和写作,所以一定需要一个保护壳来避免一些磕碰。又是要常常背出去,就需要保护壳本身重量轻一些来减轻我的负担。而我又还是习惯用笔来记录,所以配了 Apple Pencil,保护壳一定要有容纳笔的地方,而且这个容纳笔的地方也需要能充电。我又是一个比较注重外观的人,希望保护壳设计上不要太随意。
这些想法就导致市面上保护壳很少有符合我的心意的。有一些保护壳并不能称之为「保护壳」,因为只有外面一层皮,里面并没有可以缓冲撞击的保护措施,只是给 iPad 加一个封皮或者吸附在 iPad 上,而 tomtoc 的四个角有明显的保护部分,并且不是坚硬的塑料,而是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并且保护四个角的部分并不是很小的一块,是占了保护壳较大部分的。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万一不小心摔了 iPad 也大概率会被保护得很好。同时它的底部又有硬质的 PC(聚碳酸酯),防止可能出现的弯折。软硬都有,可以看出考虑了很多种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
在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包装内给出的安装说明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我动手能力很差,在安手机保护壳或者平板保护壳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比如安装不进去,安装进去了位置不合适,明明不能这样安装我还硬是要塞进去最后导致保护壳出现损毁或者电子产品被损伤……这样的安装指引就会给我这样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一种安心感,按照说明操作就可以将 iPad 恰当地装好。这种为顾客考虑的细节让我觉得很受用,能体会到这是一个重视顾客的品牌。
而且这个保护壳的外观设计真的很不错。市面上保护壳的质地大多是硬的塑料质感,而 tomtoc 的表面用了 PU 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造皮,手感和质地都很好,比真皮更柔软,且造价比真皮低。毕竟要兼顾外观和成本,PU 皮是最好的选择。另外,除了经典的黑色白色之外,tomtoc 的颜色还有紫色、粉色、青绿色等等。我现在在用的就是「绝绝紫」颜色。我觉得 tomtoc 的颜色命名真的有点心思的,不是只说颜色,还会有一些形容词,比如「牛油果绿」和「仙人掌绿」,很明确地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绿色,并且也很生动地给消费者说明了究竟是什么样的绿。
有时候和顾客沟通就是体现在一些细节上,能不能让顾客合理使用产品,能不能让顾客理解真的很重要。
外出使用 iPad 时常常需要横屏摆放,但是有时会需要调整角度。有些保护壳的摆放角度很固定,没有考虑摆放的桌子有高有低。即便有些可以调整但是摆放不是很稳固,会出现倾倒的情况。tomtoc 虽然也有明显可以卡住 iPad 横屏摆放的位置,但是如果调整角度也会由于里面较大的摩擦力使得摆放稳固。我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倾倒或者滑落的情况,即便是摆放近乎与桌面垂直了,依然非常稳固。而且笔槽的位置和很合适,没有出现让笔掉落的情况。
tomtoc 最让我惊喜的就是竖屏模式。因为平时要看的材料和论文很多,横屏模式看起来很不方便,竖屏模式就可以适配很多论文的打印尺寸,让我看起来感觉更流畅,不用时不时翻页或者切换。由于有很多保护壳不支持竖屏模式,我很多时候只能平放在桌面看,长时间脖子就会不堪重负觉得难受。竖屏模式的角度也很合适,并且后面的支撑稳固,哪怕我需要写写画画也没有出现晃动的情况。
还有一些视频是以竖屏模式拍的,如果是横屏观看就会出现尺寸不适配的情况,画面被缩小,视频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看这些竖屏视频就需要竖屏观看,tomtoc 这样竖屏摆放就会方便很多。另外,很多直播软件是竖屏形式播放的,甚至有些软件不支持切换成横屏观看。如果无法竖屏摆放就只能让 iPad 靠在一些有支撑的地方,但是这样就有滑落的危险,也起不到保护 iPad 的效果。
如此支撑稳固的原因大约是在外壳封皮部分可以拉出一个角放在桌面上以作支撑。tomtoc考虑到了顾客可能使用竖屏的场景,让我觉得它从产品设计上就从顾客的使用场景出发,考虑了很多顾客视角的易用性。
总体来说,我对 tomtoc 是基本满意的。因为它考虑了它的顾客群体,关于产品的挑选和使用做了有效的沟通。我希望很多品牌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伟大故事和精巧概念中,从顾客实际使用场景出发,多为顾客考虑,让顾客使用过程顺心舒畅。我觉得这样才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正面的印象,在下次有类似需要时第一个考虑。好的产品设计最终传达给顾客,转化为企业实际的绩效,我想,这也是一种共赢和「以真心换真心」吧。

@Kostya:第一次使用第三方全包壳,有想法,也有被改变的偏见

11 英寸 iPad Pro(第三代)是我目前最常使用的计算设备之一。自从买了它,我就把自己的 MacBook 扔到了一边,因为无论用 11 英寸 iPad Pro 写稿、上网浏览还是看电影,体验和响应速度都比我略显疲态的 2016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要来得好得多。这次有机会体验 tomtoc 的这个保护壳,其实也是我第一次给 iPad 真的用上全包 + Apple Pencil 的壳,所以作为 Magic Keyboard 的长期用户,其实对这种全包壳,有一些想法想要分享,有一些偏见也在这次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改变。
首先是好的方面。
第一,在我看来,tomtoc 这款 Tricase 在配备了相当程度的保护效果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做到了灵活性。之前常常使用的 Magic Keyboard 尽管可以调整观看角度,但是仅限于以笔记本形态使用,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同时使用 Magic Keyboard 和 Apple Pencil。但是,tomtoc 的这款 case 则完全不同,它设计了三种可能的 iPad 形态:除了常见于各种保护壳的可调整角度的横屏观看模式以及绘图模式之外,还提供了极为少见的竖屏观看的模式。
第二,竖屏观看的模式为 iPad 的使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iPad Pro 从设计之初似乎就想让用户「横屏」使用:无论是分屏浏览还是侧拉的横向排列逻辑,还是 Magic Keyboard 等一众保护壳提供的默认横屏的观看模式,iPad Pro 怎么看都没有逃出传统笔记本这一宽屏模式的束缚。但是,tomtoc 提供了竖屏观看,这为阅读电子书、PDF 文档,甚至是写作,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就好像那些可以旋转角度的显示器用来阅读较长的内容一样。
第三,tomtoc 这款保护壳为 Apple Pencil 提供了舒适的「家」。尽管第二代 Apple Pencil 提供了方便的磁吸式配对与充电,但是很明显这个磁力并不能说很强。不知道有多少次,我用 Magic Keyboard 或者 Smart Case Folio 的时候把 Apple Pencil 服服帖帖贴在 iPad 一侧装进包里,但是拿出来的时候,Apple Pencil 早就掉进了包底,消失在了茫茫杂物之海中。tomtoc 则提供了一个尺寸大小正合适的槽,正好可以放得下 Apple Pencil,同时不影响磁力链接和充电。
最后,tomtoc 保护壳的做工与手感都比较上乘,可以看出经过精心打磨。相机模组与开孔之间是完美贴合的(这一点,官方配件都做不到)、扬声器也是(由于 2021 年的 iPad Pro 更改了扬声器开口的位置和数量,尽管尺寸合适,我也不推荐将这款保护壳用于之前的 iPad Pro 或者是 iPad Air);音量按键的设计也力度适中、响应灵敏。整体上是采用了非硅胶材质,耐看耐磨,同时重量控制得也比较好,即使是我拿在手里玩原神也不会显得太重(然而这一点体验必然因人而异)。
下面也说说一些不太优秀的体验。
首先,键盘的缺失意味着我如果需要将它带出门去写稿,不得不再带一把蓝牙键盘 —— 体验和延迟都不及 Magic Keyboard 不说,加起来的重量也不见得比之前轻。其次,壳本身的厚实与服帖,是以较难拆装为代价的(每次我都觉得我的 iPad 会直接弯掉)。无论是官方的 Magic Keyboard 还是 Smart Case Folio,都不存在难以拆装的问题:毕竟对于这些配件来说轻轻一拿,iPad 就已经独立成为了「一块充满魔力的玻璃」,此时使用 Apple Pencil,或者是连接其他配件都不在话下。
不过归结起来,以上不够优秀的体验,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全包壳可能仍然不是特别适合我。如果你的需求并非打字写稿或者追求轻盈的 iPad 使用体验,而是需要更好的保护,同时常用 Apple Pencil,比如经常用 Apple Pencil 记笔记,或者是绘图等等,那么 tomtoc 的这款保护壳可以说是物超所值的。

@Maybe:可以接受的牺牲和妥协

当拿到快递时,我的双手已经感受到 tomtoc 这只保护壳的分量,虽然我还未用过他们家的保护壳产品,但从 tomtoc 做包的品质以及我做过的功课来看,这应该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配色上这次我选择了黑色的款,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加商务,加上家里已经有了一只彩色的壳子。如果你喜欢,这款产品有牛油果绿、落日橙等一共七种颜色可以挑选,我还一度在牛油果色纠结了一番。
有普通的保护壳作为对比,tomtoc 这只上手的质感一下子飞跃了很多。黑色的外壳是皮质纹理,摸起来手感很是不错,内里是细腻的纤维材质更为舒适。开孔孔位非常精准,音量按键的手感大幅提升,强迫症可以放心冲。磁吸盖的吸附力很强,竖起来晃动也不会有开合的情况,这三点对比下来,确实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如果仅有外观的话,这只保护壳恐怕对我吸引力还不够。最让我惊喜的是保护壳支持的专利模式——垂直模式。每年的九月份我和家人都会计划一趟出游,做攻略这件事情就让人非常困扰,一般使用的姿势是在手机 App 和电脑上疯狂搜罗攻略、购置物品、地图确认路线,在纸上写下简单的大纲,最终成稿在线文档一同查看,整个过程颇为费劲。而明明这些 App 在 iPad 都可以更快更好地查看,地图倒不是问题,依赖小红书、淘宝这类只能竖屏的软件时,就犯了难,而当看到 tomtoc 的垂直模式时,竖屏的愉快感又回来了,更大更好的浏览体验,以及无缝的复制粘贴,让整个过程减负了不少。当然,之前的 iPad 并不是做不到这些,无非是头低着放在膝盖上慢慢浏览罢了,只是现在依托于保护壳,竖屏模式的加持让我的脖子和身体更加放松,更愿意这么来使用 iPad。
常用的横屏模式也有优化,相比我手头已有的这只三段式开合的保护壳,tomtoc 这只横屏模式可以调节 30 到 60 度,无级变换,让需要刻意调节的下意识动作更加顺畅,更好的保证了观看爱奇艺时的各种姿势。
除了以上两种模式,还有书写模式供 iPad Pro 手写和绘画党使用。简单测试了下,模拟手写按压时平板的稳定性非常可靠,基本不会抖动。不过因为我还没有购置 Apple Pencil,该模式下无法介绍过多。
使用下来发现,这只保护壳并不是没有缺点。开头就提到了沉甸甸的手感,要想提供稳如泰山的垂直模式,保护壳没些分量恐怕材料上也不能让人放心。实际测试下来,戴上保护壳的 iPad Pro 11 寸重量为 905 克,心理和双手着实感觉到分量不轻,但考虑到双手握持以及支架使用的场景,倒也无可厚非。tomtoc 这款保护壳牺牲了一点便携性,换来的是更稳固和靠谱的保护,以及垂直模式的加持,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iPad Pro 不是你疲惫时刻的英雄梦想

世界各地数千年历史的饮食文化可以概括为「酸甜苦辣」,但其实还有一味虽然抽象但每个人都曾体会过的滋味「鲜」,如果再具象一点描述,它叫做谷氨酸,以及味精。
百年前人们通过烹饪海带留意并通过化学手段复刻出了味精,作为一种能给大部分食材增鲜提味的美妙魔法,也被许多所谓大厨鄙夷,认为它是一种不高级还不优雅的捷径;而味精还因为一个毫无意义的玩笑被人们误解长达五十年,认为它是一种有害的添加剂。
可事实上味精不仅能让平凡的事物熠熠生辉,它的低钠含量还可以有效遏制我们在饮食中对盐的摄入,而后者是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等高危疾病的重要催化剂之一。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许多拥有崇高烹饪理想的普通人还是因为跟风和愚昧下意识的拒绝它。
作为一个喜好烹饪的数码爱好者脑门一热突然想到了这个故事,是因为它和过去面对着这款廉价保护壳的我何曾相似——都有着崇高的理想,不愿意将就,自以为是,执意要为任何发光发热的事物套上精良坚韧的盔甲。
不是所有 iPad Pro 用户都一定要拥有这样一个百元的廉价保护壳,但每一个 iPad Pro 的使用者都应该和这样一个廉价的保护壳用户一般去思考和使用 iPad Pro——我只是买了一个工具,无论它是让我人生路上更昂首阔步还是窝在沙发上合不拢嘴,它都只是一个工具,它为我所用,且并不能将我定义。
而这个壳子值得夸的不仅是它的做工、细节和人性化设计,更是使用之后我耳边萦绕的轻语:iPad Pro 可太好用了,前提是你别因为那个 Pro 而徒增梦想。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iPad 是苹果公司研制的平板电脑,它定位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 iPhone 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之间,通体只有四个按键,与 iPhone 布局一样,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2010 年 1 月 27 日,在美国旧金山欧巴布也那艺术中心(芳草地艺术中心)所举行的苹果公司发布会上,传闻已久的平板电脑──iPad 由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亲自发布。

另外,更小尺寸的七寸屏幕 iPad mini 也在 2012 年 10 月 23 日发布。

___
关于如何识别不同 iPad 型号,可以参考下面这个 Apple 提供的页面:

Identifying iPad models (包含 iPad mini)
李宏毅《机器学习》国语课程(2022)来了!附Slides和视频!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22年2月28日
专知会员服务
37+阅读 · 2021年9月7日
【上海交大】<操作系统> 2021课程,附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1年4月3日
【经典书】线性代数,352页pdf教你应该这样学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20年12月20日
【最受欢迎的概率书】《概率论:理论与实例》,49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59+阅读 · 2020年11月13日
【新年好物】威锋编辑部里一年都买了啥
威锋网
0+阅读 · 2022年1月29日
买前必看,MacBook Pro 2021 深度解读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1月9日
AirPods 3 上手体验:时隔 5 年的新外观、新功能
Apple Watch Series 7 体验:这次的屏幕,大有用途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0月13日
512GB 的 iPhone,终于也不够用了吗?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9月2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18日
Arxiv
32+阅读 · 2022年2月15日
Arxiv
20+阅读 · 2021年2月28日
Arxiv
26+阅读 · 2018年9月21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