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数字生产力是数字时代下大势所趋,而华为云已经全面帮助企业打牢数字生产力,释放数字价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下构建数字经济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就是数字技术,它是企业与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只有选择合适的数字生产力工具进行合理应用、持续创新,才能创造出巨大价值。而且,谁能更早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谁就能够抓住数字生产力的红利,取得领先。
近日,以“释放数字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22)在泰国曼谷拉开帷幕,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会上同全球ICT行业领袖、专家、合作伙伴、客户等嘉宾共同就如何构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没有人会去怀疑数字化该不该做,大家更关心的是,数字化怎么做,怎么做得好,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数字技术日渐的丰富、成熟与完备,成为推动全球社会数字经济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过去两年的全球GDP数据看,虽然疫情等因素导致发生波动,但数字经济持续正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达到15.6%。
数字技术应用正渗透到千行百业。数字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驱动产业向前迈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驱动了To C消费互联网成熟,完成了个人消费者的全面数字化,现在云计算、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速渗透到千行百业,推动整个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升级。这也使得全球云收入将继续大规模增长,据Gartner预测,2022年的全球云收入估计将从2021年的4080亿美元增长至4740亿美元。
所以,“没有人会去怀疑数字化该不该做,大家更关心的是,数字化怎么做,怎么做得好”。胡厚崑指出,市场巨大的需求也驱动了更多数字技术的进步,比如数据、算力、算法的突破带来AI能力大幅提升,在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等多领域都已经超越了人类自身的水平;联接技术在无线、固网领域也正全面迈向5.5G。
随着云计算持续创新,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有85%的企业将采用云优先战略,并且如果不使用云原生架构和技术,他们将无法完全执行其数字战略。超过95%的新数字工作负载将被部署在云原生平台上,而在2021年这一比例只有30%。
而云原生技术也已经发展到2.0阶段,它不仅是一套完备技术体系,也是一种创新的思想体系,在业界也被认为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短路径。微服务,就是将各种服务拆分为能够像搭建积木一样的模块,每个微服务可以持续升级迭代;容器就是集装箱与标准化可组装,可大规模复制;CI/CD就是一种生产线管理,让研发交付升级更有条理且流程化。
根据康威定律,组织沟通方式就是通过系统设计表达出来的,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实现承载组织的工具与平台。所以,这些思想也被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落地执行的方法论上,从企业办公室到生产车间,从矿山、港口到能源、交通等,思想与技术共同发力,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
面对这种变化,“采用先进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胡厚崑总结道。
路径不同但全面打牢数字生产力是殊途同归
“千行百业的场景很复杂,技术要匹配,方案要合适,不能只发挥弹性的基础设施和弹性的资源等云的传统价值,一切皆服务,服务要多样化,不同类型服务还要整合”——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每个企业与组织、每个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市场需求也驱动数字技术与工具不断升级。
首先是数字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千行百业场景多样,需要千亿级联接、10倍的带宽、低至微秒的时延和工业级的稳定性,同时,数据量的激增也要求算力百倍增长,云-边-端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成为趋势。云网融合,就是云计算与网络已密不可分;边缘计算,就是计算与网络部署位置与方式发生变化,这也代表着数据治理与处理模式等的变化。
所以,不能只发挥弹性的基础设施和弹性的资源等云的传统价值,而是一切皆服务,服务要多样化,不同类型服务还要整合。数字智能制造工厂更是对计算、网络延时与带宽等有众多要求,以当下在很多行业广泛推进的AI质量检测的应用场景为例,通常是基于图片或视频进行传输,数据量大而且要求速度快,对网络要求低时延且不能中断,计算能力要强大,数据要不出工厂, 还要AI响应速度快和模型识别精度高,这就需要综合的数字技术方案。所以,胡厚崑认为“千行百业的场景很复杂,技术要匹配,方案要合适“,数据技术的基础设施仍然要不断完善与提高,才能适应更多场景需求。
要更多降低数字技术的门槛,将数字技术普惠化,将更多的数字技术推进到行业中,要完成知识积累和工业实践成果复用,要百舸争流,实现规模化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很多都希望能够用到人工智能的能力,但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不同,每次都要建立平台、获取数据、训练模型后再去调优,这就导致模型碎片化且不能规模化推广。如果能够将平台与模型复用,将会减少使用成本还能迭代升级,加速应用推广。比如在金融行业中常见的基于数据的风控模式,是对数据与模型要求极高的应用,投顾领域在准确率80%时价值仍然不大,通过复用迭代,准确率达到 90%以后就触发了在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应用。
要培养更多的数字人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还需要人才,要“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既需要有突破关键数字技术的天才,他们要实现数据平台、AI平台等突破;也需要有大量了解数字新技术、懂行业、理解业务的人才,他们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业务与创新中的最直接参与者,而且数量更多。比如很多企业的应用都会涉及个性化开发,这也是企业的竞争力之一,当前低代码平台成为完成云时代个性化开发的重要平台,如果有更多理解企业需求和低代码能力的人才,或有更多业务角与技术的视角与思维的人才,将加速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
因此,只有构建完备、成熟、丰富的数字技术与应用设施,才是满足企业数字化生产力的关键。
“企业可以按需快速获取新的技术能力,从而更聚焦自身业务创新,实现从传统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数字生产力工具也是不断升级的,数字生产力工具是要一体化,是综合的完备的体系,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产品、技术、应用、生态等整合的融合体。
华为就是这样的服务商,通过华为云着力构建“全球一张网”,在当前全球拥有27个区域和70个可用区、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到2022年底,还将再增加2个区域和5个可用区,打造50毫秒用户优质体验服务圈,让企业无需再自建数据中心。
华为云联合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成立创原会亚太分会
除了算力等基础设施,还有要有各类平台与工具等支撑创新。华为云还提供了集成的240多种服务、5万余API,并且在云原生、AI开发、数据治理、数字内容、软件开发、开天aPaaS等领域有超过15项创新服务首次面向全球落地。目前,全球客户都可以无缝享受跑在华为云中的实时音视频、在线教育、实时游戏等服务。
面对这样立体的数字技术及应用,服务种类涉及方方面面,也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华为云认为“一切皆服务”才能真正满足需求,并发布“Go Cloud,Go Global“生态计划,利用生态体系完善服务并将需求真正落地。在中国企业云商出海开展全球化方面,除了要有分布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能力,还需要有出海经验和不同区域的本地资源,华为云提供的安全合规、本地化运营、海外数字营销等服务就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胡厚崑认为,华为云提供的服务如此丰富,就是让企业可以按需快速获取新的技术能力,从而更聚焦自身业务创新,实现从传统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企业能够体现出可见价值或对行业有重大突破,对数字化技术的推进将有催化剂的作用。
比如在医药界有一个公认的“双10定律”,即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成本超过10亿美元,研发周期大于10年的定律。但是,由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研所共同训练而成的华为云AI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在学习了17亿个小分子的化学结构后,根据小分子化合物深度表征,可以高效生成药物新分子,计算蛋白质靶点匹配、预测新分子生物化学属性,并对筛选后的先导药进行定量优化,能够实现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AI辅助药物设计。因此,在研发超级抗菌药Drug X的过程中,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研发成本降低了70%。还通过大模型的分子优化器,减弱了广谱抗菌药对人体正常细胞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的健康,这也挑战了“双十定律“,未来有望改变病人面对”超级耐药菌“感染无药可用的局面。
相信,基于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丰富、普惠化,提供创新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数字生产力将在千行百业得到充分释放,为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将加速完成整个产业和社会经济的数字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