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知识流程梳理

2017 年 9 月 22 日 产业智能官 数据分析和挖掘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不同之处:

  1. 在应用工具上,数据挖掘一般要通过自己的编程来实现需要掌握编程语言;而数据分析更多的是借助现有的分析工具进行。

  2. 在行业知识方面,数据分析要求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比较深的了解和理解,并且能够将数据与自身的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而数据挖掘不需要有太多的行业的专业知识。

  3. 交叉学科方面,数据分析需要结合统计学、营销学、心理学以及金融、政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数据挖掘更多的是注重技术层面的结合以及数学和计算机的集合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相似之处:

  1.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都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操作进而得到有价值的知识。

  2. 都需要懂统计学,懂数据处理一些常用的方法,对数据的敏感度比较好。

  3.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数据分析人员开始使用编程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如SAS、R、SPSS等。而数据挖掘人员在结果表达及分析方面也会借助数据分析的手段。二者的关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数据挖掘

1 数学预备知识

  • 概率论:支撑整个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基础,要熟悉常见的一些概率分布。

  • 矩阵论:线性代数中对数据挖掘最有用的部分,还有一些线性空间相关知识也很重要。

  • 信息论:将信息和数学紧密连接在一起并完美的表达的桥梁,需要掌握信息熵、信息增益等相关知识。

  • 统计学:数据分析最早的依赖基础,通常和概率论一起应用,现在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很多都是基于统计的,常见的均值、方差、协方差等都要熟练掌握。

2 编程基础

数据挖掘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因为要实现模型以及数据的处理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程序来进行的,数据挖掘常用的编程语言如下:

  • SQL:数据库的熟练使用是任何数据挖掘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

  • C++ :有很多的标准模板库以及机器学习模型库进行调用可以方便编程实现。

  • Python:对字符串处理有极大的优势,是解释型语言,实现简单,而且有很多开源的机器学习模型库的支持,可处理大规模数据。

  • Matlab:拥有强大的矩阵运算,也是解释型语言,有很多发展较成熟库可以直接调用,支持数据结果的可视化表示,但是处理数据量有限。

  • R:近年兴起的数据分析编程语言,数据可视化做的比较好,语法简单,学习成本很低,很多非程序设计人员都可以数量掌握。

  • Java:使用范围最广的编程语言,有很多社区进行交流,进行编程实现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不足之处就是实现功能的代码量较大(相对于其他数据挖掘编程语言)。

  • Scala: 一种具有面向对象风格、函数式风格、更高层的并发模型的编程语言。同时Scala是大数据处理平台Spark的实现语言。

3 数据挖掘的模型知识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是紧密相关的,要进行数据挖掘需要掌握一些机器学习所用的方法和模型知识,通过模型的训练可以得到处理数据的最优的模型。数据挖掘常用的模型如下:

3.1 监督学习模型

就是人们常说的分类,通过已有的训练样本(即已知数据以及其对应的输出)去训练得到一个最优模型(这个模型属于某个函数的集合,最优则表示在某个评价准则下是最佳的),再利用这个模型将所有的输入映射为相应的输出,对输出进行简单的判断从而实现分类的目的,也就具有了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的能力。

3.1.1决策树:

决策树是用于分类和预测的主要技术之一,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它着眼于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实例中推理出以决策树表示的分类规则。构造决策树的目的是找出属性和类别间的关系,用它来预测将来未知类别的记录的类别。它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的比较,并根据不同属性值判断从该节点向下的分支,在决策树的叶节点得到结论。

主要的决策树算法有ID3、C4.5(C5.0)、CART、PUBLIC、SLIQ和SPRINT算法等。它们在选择测试属性采用的技术、生成的决策树的结构、剪枝的方法以及时刻,能否处理大数据集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3.1.2 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Bayes)分类算法是一类利用概率统计知识进行分类的算法,如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算法。这些算法主要利用Bayes定理来预测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属于各个类别的可能性,选择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个类别作为该样本的最终类别。由于贝叶斯定理的成立本身需要一个很强的条件独立性假设前提,而此假设在实际情况中经常是不成立的,因而其分类准确性就会下降。为此就出现了许多降低独立性假设的贝叶斯分类算法,如TAN(Tree Augmented Native Bayes)算法,它是在贝叶斯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属性对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

3.1.3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大量的节点(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网络,即”神经网络”,以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神经网络通常需要进行训练,训练的过程就是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训练改变了网络节点的连接权的值使其具有分类的功能,经过训练的网络就可用于对象的识别。目前,神经网络已有上百种不同的模型,常见的有BP神经网络、径向基RBF网络、Hopfield网络、随机神经网络(Boltzmann机)、竞争神经网络(Hamming网络,自组织映射网络)等。但是当前的神经网络仍普遍存在收敛速度慢、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和不可解释等缺点。

3.1.4 支持向量机(SVM)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根据统计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以最大化分类间隔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来提高学习机的泛化能力,较好地解决了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问题。对于分类问题,支持向量机算法根据区域中的样本计算该区域的决策曲面,由此确定该区域中未知样本的类别。

3.1.5 集成学习分类模型

集成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范式,它试图通过连续调用单个的学习算法,获得不同的基学习器,然后根据规则组合这些学习器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显著的提高学习系统的泛化能力。主要采用(加权)投票的方法组合多个基学习器,常见的算法有装袋(Bagging)、提升/推进(Boosting)、随机森林等。集成学习由于采用了投票平均的方法组合多个分类器,所以有可能减少单个分类器的误差,获得对问题空间模型更加准确的表示,从而提高分类器的分类准确度。

3.1.6 其他分类学习模型

此外还有logistics回归模型、隐马尔科夫分类模型(HMM)、基于规则的分类模型等众多的分类模型,对于处理不同的数据、分析不同的问题,各种模型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优势。

3.2 无监督学习模型

在非监督式学习中,数据并不被特别标识,学习模型是为了推断出数据的一些内在结构,应用场景包括关联规则的学习以及聚类等。常见的聚类算法如下所示:

3.2.1 K-means聚类

K-means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初始随机给定K个簇中心,按照最邻近原则把待分类样本点分到各个簇。然后按平均法重新计算各个簇的质心,从而确定新的簇心。一直迭代,直到簇心的移动距离小于某个给定的值。

3.2.2 基于密度的聚类

根据密度完成对象的聚类。它根据对象周围的密度(如DBSCAN)不断增长聚类。典型的基于密度方法包括:DBSCAN(Densit-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该算法通过不断生长足够高密度区域来进行聚类;它能从含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此方法将一个聚类定义为一组“密度连接”的点集。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并不明确产生一个聚类,而是为自动交互的聚类分析计算出一个增强聚类顺序。

3.2.3 层次聚类方法

层次聚类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层次的分解,直到某种条件满足为止。层次凝聚的代表是AGNES算法,层次分裂的代表是DIANA算法。具体又可分为凝聚的,分裂的两种方案。

凝聚的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策略,首先将每个对象作为一个簇,然后合并这些原子簇为越来越大的簇,直到所有的对象都在一个簇中,或者某个终结条件被满足,绝大多数层次聚类方法属于这一类,它们只是在簇间相似度的定义上有所不同。

分裂的层次聚类与凝聚的层次聚类相反,采用自顶向下的策略,它首先将所有对象置于同一个簇中,然后逐渐细分为越来越小的簇,直到每个对象自成一簇,或者达到了某个终止条件。

3.2.4 谱聚类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 SC)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将带权无向图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优子图,使子图内部尽量相似,而子图间距离尽量距离较远,以达到常见的聚类的目的。其中的最优是指最优目标函数不同,可以是割边最小分割, 也可以是分割规模差不多且割边最小的分割。谱聚类能够识别任意形状的样本空间且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样本数据的相似矩阵(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后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

此外常用的聚类方法还有基于网格的聚类、模糊聚类算法、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基于统计学的聚类算法(COBWeb、AutoClass)等。

3.3 半监督学习

3.3.1 半监督学习概述

半监督学习算法要求输入数据部分被标识,部分没有被标识,这种学习模型可以用来进行预测,但是模型首先需要学习数据的内在结构以便合理的组织数据来进行预测。应用场景包括分类和回归,算法包括一些对常用监督式学习算法的延伸,这些算法首先试图对未标识数据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再对标识的数据进行预测。如图论推理算法(Graph Inference)或者拉普拉斯支持向量机(Laplacian SVM.)等。

3.3.2 Multi-view algorithm(多视角算法)

一般多用于可以进行自然特征分裂的数据集中.考虑特殊情况(每个数据点表征两个特征):每一个数据点看成是两个特征的集合,然后利用协同训练(Co-training algorithm)进行处理.协同训练(co-training)算法,此类算法隐含地利用了聚类假设或流形假设,它们使用两个或多个学习器,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习器挑选若干个置信度高的未标记示例进行相互标记,从而使得模型得以更新。

3.3.3 Graph-Based Algorithms(基于图的算法)

基于图的算法是基于图正则化框架的半监督学习算法,此类算法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流形假设,它们通常先根据训练例及某种相似度度量建立一个图,图中结点对应了(有标记或未标记)示例,边为示例间的相似度,然后,定义所需优化的目标函数并使用决策函数在图上的光滑性作为正则化项来求取最优模型参数。

3.4 文本处理模型

3.4.1 分词模型

分词模型主要在处理文本过程中使用,在此特指中文分词模型。中文分词算法现在一般分为三类:基于字符串匹配,基于理解,基于统计的分词。

基于字符串匹配分词:

机械分词算法。将待分的字符串与一个充分大的机器词典中的词条进行匹配。分为正向匹配和逆向匹配;最大长度匹配和最小长度匹配;单纯分词和分词与标注过程相结合的一体化方法。所以常用的有:正向最大匹配,逆向最大匹配,最少切分法。实际应用中,将机械分词作为初分手段,利用语言信息提高切分准确率。优先识别具有明显特征的词,以这些词为断点,将原字符串分为较小字符串再机械匹配,以减少匹配错误率;或将分词与词类标注结合。

基于理解分词:

分词同时进行句法语义分析等模拟人对句子的理解,包括分词子系统,句法语义系统,总控部分。总控部分协调下,分词字系统可以获得有关词,句子等的句法和语义信息对分词歧义进行判断。需要大量的语言知识信息。

基于统计分词:

相邻的字同时出现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构成一个词语,对语料中的字组频度进行统计,不需要切词字典,但错误率很高。可以考虑:使用基本词典进行关键词分词,使用统计方法识别新词组,两者结合。

3.4.2 TF-IDF模型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一种用于资讯检索与资讯探勘的常用加权技术。TF-IDF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以评估一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字词的重要性随着它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增加,但同时会随着它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TF-IDF加权的各种形式常被搜寻引擎应用,作为文件与用户查询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或评级。除了TF-IDF以外,因特网上的搜寻引擎还会使用基于连结分析的评级方法,以确定文件在搜寻结果中出现的顺序。

TFIDF的主要思想是:如果某个词或短语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TF高,并且在其他文章中很少出现,则认为此词或者短语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适合用来分类。TFIDF实际上是:TF * IDF,TF词频(Term Frequency),IDF反文档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表示词条在文档d中出现的频率(另一说:TF词频(Term Frequency)指的是某一个给定的词语在该文件中出现的次数)。IDF的主要思想是:如果包含词条t的文档越少,也就是n越小,IDF越大,则说明词条t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如果某一类文档C中包含词条t的文档数为m,而其它类包含t的文档总数为k,显然所有包含t的文档数n=m+k,当m大的时候,n也大,按照IDF公式得到的IDF的值会小,就说明该词条t类别区分能力不强。(另一说:IDF反文档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指果包含词条的文档越少,IDF越大,则说明词条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但是实际上,如果一个词条在一个类的文档中频繁出现,则说明该词条能够很好代表这个类的文本的特征,这样的词条应该给它们赋予较高的权重,并选来作为该类文本的特征词以区别与其它类文档。这就是IDF的不足之处.

3.4.3 LDA模型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是一种文档主题生成模型,也称为一个三层贝叶斯概率模型,包含词、主题和文档三层结构。所谓生成模型,就是说,我们认为一篇文章的每个词都是通过“以一定概率选择了某个主题,并从这个主题中以一定概率选择某个词语”这样一个过程得到。文档到主题服从多项式分布,主题到词服从多项式分布。

LDA是一种非监督机器学习技术,可以用来识别大规模文档集(document collection)或语料库(corpus)中潜藏的主题信息。它采用了词袋(bag of words)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每一篇文档视为一个词频向量,从而将文本信息转化为了易于建模的数字信息。但是词袋方法没有考虑词与词之间的顺序,这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模型的改进提供了契机。每一篇文档代表了一些主题所构成的一个概率分布,而每一个主题又代表了很多单词所构成的一个概率分布。

4 模型评价指标

4.1 模型评价概述

建模构建过程中会得出一系列的分析结果、模式或模型。同一个采样数据可以利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模型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从这些模型中自动找出一个最好的模型出来,另外就是要针对业务对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

模型效果评价通常分两步,第一步是直接使用原来建立模型的样本数据来进行检验。假如这一步都通不过,那么所建立的决策支持信息价值就不太大了。一般来说,在这一步应得到较好的评价。这说明你确实从这批数据样本中挖掘出了符合实际的规律性。第一步通过后,第二步是另外找一批数据,已知这些数据是反映客观实际的、规律性的。这次的检验效果可能会比前一种差,差多少是要注意的,若是差到所不能容忍程度,那就要考虑第一步构建的样本数据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或是模型本身是否够完善。这时候可能要对前面的工作进行反思了。若这一步也得到了肯定的结果时,那所建立的数据挖掘模型应得到很好的评价了。

4.2 常用的模型评价方法

4.2.1 预测准确率

预测准确率又称作精度是检索出相关文档数与检索出的文档总数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的查准率。取值在0和1之间,数值越接近1,查准率就越高。

计算公式:正确率 = 提取出的正确信息条数 / 提取出的信息条数

4.2.2 召回率

召回率是指检索出的相关文档数和文档库中所有的相关文档数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的查全率。取值在0和1之间,数值越接近1,查全率就越高。

计算公式:召回率 = 提取出的正确信息条数 / 样本中的信息条数

4.2.3 综合指标F值

F值为正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能够综合平衡的去表示模型的性能效果。

计算公式:F值 = 正确率 * 召回率 * 2 / (正确率 + 召回率)

4.2.4 ROC曲线

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型评价方法,可为选定临界值给出定量提示。将灵敏度(Sensitivity)设在纵轴,1-特异性(1-Specificity)设在横轴,就可得出ROC曲线图。该曲线下的积分面积(Area)大小与每种方法优劣密切相关,反映分类器正确分类的统计概率,其值越接近1说明该算法效果越好。

4.2.5 数据相似度

聚类分群效果可以通过向量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来衡量,向量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定义为两个向量之间的距离(实时向量数据与聚类中心向量数据),距离越近则相似度越大,即该实时向量数据归为某个聚类。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欧几里得距离法(Euclidean Distance)、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osine相似度和Tanimoto系数法。

4.2.6 其他的模型评价方法

除上述的模型评价方法外,还有一些较为详细的模型评价方法。如可以用相对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根均方差、相对平方根误差等指标来衡量。此外模型的鲁棒性和容错性以及处理数据的速度、能够处理数据的规模等都是衡量一个模型的重要指标。

5 数据挖掘开发平台

5.1 单机模型开发平台

直接在单机上部署数据挖掘开发环境,比如说安装MySQL+python就可以搭建一个数据挖掘环境。

5.2分布式集群开发平台

5.2.1 Hadoop集群环境

Hadoop 是一个通过分布式集群技术,将多个物理机或虚拟机(VMware等厂商的虚拟化技术在一个物理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当作一台机器运行。基于Hadoop的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一旦完成,就会生成挖掘结果即模式。

5.4.2 Spark集群环境

Spark是UC Berkeley AMP lab所开源的类Hadoop MapReduce的通用的并行,Spark,拥有Hadoop MapReduce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MapReduce的是Job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因此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map reduce的算法。

6 数据挖掘的开发流程

6.1 数据获取

6.2 数据清洗

6.3 数据变换

6.4 特征工程

6.5 模型训练

6.6 模型优化

6.7 结果分析

三、数据分析

相比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更多在于利用一定的工具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分析数据。最初的数据分析来源于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一些理论,进而结合一定的实际应用场景解决问题。数据分析更多的是偏重于业务层次的,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掌握一般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入门上手也相对简单。

1 数学和专业的预备知识

  • 概率论:数据分析的重要数学基础,要熟悉常见的一些概率分布。

  • 统计学:数据分析最早的依赖基础,通常和概率论一起应用,数据分析要掌握常见的均值、方差、协方差等。

  • 心理学:数据分析往往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分析人员往往要结合用户的心理进行结果的调整和分析。

  • 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数据分析人员是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具备一定的行业的专业知识。

2 使用数据分析软件

  • SPSS:功能非常强大非常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界面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SPSS软件具有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等功能。包含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自动线性模型、一个统计网页入口portal和直复营销direct marketing功能。

  • SAS: 是一个模块化、集成化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由数十个专用模块构成,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储存及管理、应用开发、图形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制、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与预测等等。

  • Excel:办公套件中最能胜任数据分析的软件,简单实用。

  • Sql: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要操作数据必备的数据库语言。

  • R: 近年兴起的数据分析编程语言,数据可视化做的比较好,语法简单,学习成本很低,很多非程序设计人员都可以数量掌握。

3 数据分析模型选取

数据分析人员可以借助一些现场的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这些软件集成了一些良好的分析模型,分析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合适的模型选择。基本的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交叉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漏斗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矩阵关联分析法等。高级的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应分析法、时间序列等。

4 分析结果展示

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一些可视化图形或者报表形式进行展示能够增强对分析结果的理解。

常用的的分析结果展示方法有:

图表展示:用一些柱状图、饼图、盒图等进行展示。

曲线展示:运用走势曲线或者ROC曲线进行展示。

文字展示:通过语言文字描述进行结果的分析展示,但是不够直观。

5 数据分析的流程

5.1 数据获取

5.2 数据清洗

5.3 分析工具选取

5.4 数据分析模型选择

5.5 数据处理

5.6 处理结果展示

5.7 结果数据分析



延展阅读: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实践之路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

AI-CPS OS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等“商业”场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自我的焕然新生。


AI-CPS OS的真正价值并不来自构成技术或功能,而是要以一种传递独特竞争优势的方式将自动化+信息化、智造+产品+服务数据+分析一体化,这种整合方式能够释放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如果不能实现跨功能的更大规模融合,没有颠覆现状的意愿,这些将不可能实现。


领导者无法依靠某种单一战略方法来应对多维度的数字化变革。面对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颠覆性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领导者必须在行业、企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1. 重新行业布局:你的世界观要怎样改变才算足够?你必须对行业典范进行怎样的反思?

  2. 重新构建企业:你的企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你准备如何重新定义你的公司?

  3. 重新打造自己:你需要成为怎样的人?要重塑自己并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保有领先地位,你必须如何去做?

AI-CPS OS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平台,设计思路是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无缝整合在云端,可以帮助企业将创新成果融入自身业务体系,实现各个前沿技术在云端的优势协同。AI-CPS OS形成的字化+智能化力量与行业、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交叉,形成了领导力模式,使数字化融入到领导者所在企业与领导方式的核心位置:

  1. 精细种力量能够使人在更加真实、细致的层面观察与感知现实世界和数字化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而理解和更加精细地进行产品个性化控制、微观业务场景事件和结果控制。

  2. 智能:模型随着时间(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系统就具备了智能(自学习)的能力。

  3. 高效:企业需要建立实时或者准实时的数据采集传输、模型预测和响应决策能力,这样智能就从批量性、阶段性的行为变成一个可以实时触达的行为。

  4. 不确定性:数字化变更颠覆和改变了领导者曾经仰仗的思维方式、结构和实践经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复合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确定性蕴含于三个领域:技术、文化、制度。

  5. 边界模糊: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成CPS不仅让人们所知行业的核心产品、经济学定理和可能性都产生了变化,还模糊了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这种效应正在向生态系统、企业、客户、产品快速蔓延。

AI-CPS OS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通过三个方式激发经济增长:

  1. 创造虚拟劳动力,承担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 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的补充和提升,提高资本效率

  3.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给决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建议:

  1. 超越自动化,开启新创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动态机器智能,为企业创造新商机;

  2. 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人工智能:无缝整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重新

    评估未来的知识和技能类型;

  3. 制定道德规范:切实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制定道德准则,并在智能机器的开

    发过程中确定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最佳实践;

  4. 重视再分配效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制定战略帮助面临

    较高失业风险的人群;

  5. 开发数字化+智能化企业所需新能力:员工团队需要积极掌握判断、沟通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人类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 人工智能,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上一次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就是人们的数字空间。在数学空间,建立新的商业文明,从而发现新的创富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是进入这个数字空间的船,而人工智能就是那船上的帆,哥伦布之帆!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产业智能官  AI-CPS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认知计算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AI-CPS,更多信息回复:


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产业: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智能城市”、“智能零售新模式: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商业模式”、“供应链金融”、“财富空间”





本文系“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





登录查看更多
12

相关内容

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搜索隐藏于其中的有着特殊关系性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0年7月7日
【实用书】学习用Python编写代码进行数据分析,10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4+阅读 · 2020年6月29日
【2020新书】从Excel中学习数据挖掘,2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实用书】Python机器学习Scikit-Learn应用指南,2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66+阅读 · 2020年6月10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0+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实用书】Python数据科学从零开始,3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2+阅读 · 2020年5月19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教程推荐】中科大刘淇教授-数据挖掘基础,刘 淇
专知会员服务
80+阅读 · 2020年3月4日
【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和大数据关键技术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0月29日
干货 :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数据分析
8+阅读 · 2018年7月31日
Python 杠上 Java、C/C++,赢面有几成?
CSDN
6+阅读 · 2018年4月12日
文本数据分析(一):基本框架
论智
6+阅读 · 2018年4月9日
【入门】数据分析六部曲
36大数据
18+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如何系统地学习数据挖掘?
数据库开发
10+阅读 · 2017年10月22日
【宁波站】网络爬虫与文本挖掘
数萃大数据
5+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Arxiv
102+阅读 · 2020年3月4日
Arxiv
110+阅读 · 2020年2月5日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Graph Neural Networks
Arxiv
13+阅读 · 2019年3月10日
Arxiv
5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10月17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2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0年7月7日
【实用书】学习用Python编写代码进行数据分析,10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4+阅读 · 2020年6月29日
【2020新书】从Excel中学习数据挖掘,2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实用书】Python机器学习Scikit-Learn应用指南,2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66+阅读 · 2020年6月10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0+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实用书】Python数据科学从零开始,3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2+阅读 · 2020年5月19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教程推荐】中科大刘淇教授-数据挖掘基础,刘 淇
专知会员服务
80+阅读 · 2020年3月4日
相关资讯
【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和大数据关键技术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0月29日
干货 :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数据分析
8+阅读 · 2018年7月31日
Python 杠上 Java、C/C++,赢面有几成?
CSDN
6+阅读 · 2018年4月12日
文本数据分析(一):基本框架
论智
6+阅读 · 2018年4月9日
【入门】数据分析六部曲
36大数据
18+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如何系统地学习数据挖掘?
数据库开发
10+阅读 · 2017年10月22日
【宁波站】网络爬虫与文本挖掘
数萃大数据
5+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相关论文
Arxiv
102+阅读 · 2020年3月4日
Arxiv
110+阅读 · 2020年2月5日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Graph Neural Networks
Arxiv
13+阅读 · 2019年3月10日
Arxiv
5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10月17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2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