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古都,2500年建城史。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这里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7位。
清代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提出的《地圆说》和“日月食”的解释比西方更有说服力,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更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作为全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及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如今的南京正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朝着一条契合时代特征、体现地域特点、彰显城市特性的创新之路奋勇迈进,释放出科技创新的强大爆发力。
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更是在6月26-30日举办“2019南京创新周”百场对接活动,以“创新南京,机会无限”为主题,秉持“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通过搭平台、抓对接,来展成果、聚英才、汇资源、落项目,打造创新名城国际化活动品牌。为此,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科学公益平台之一的未来论坛在这个夏日来到南京,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京市国际商会承办,于6月29日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正式开启“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为创新周带来一场汇聚产学研政资各界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的对接交流盛会。
以创新之名,南京再次迎来世界的目光。在这场以“同行・共创”为主题的峰会中,有行业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与投资人围绕中国芯片、工业物联网等热点科技领域的主题演讲和创新对话;更有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高校负责人围绕创新生态的产、学、研、资闭环以及新时代人才升级培养的高峰对话。这场高峰盛会旨在集合全球科学之力,共创科学与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之势,为助力南京实现“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目标提供更聚焦、更充分的跨界沟通交流平台,为拥抱创新、加速奔跑的南京,创造更多无限的机会及无限的可能。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洪致辞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论坛理事周逵作为主办方代表在开幕发言中分别对所有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同时表示此次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的举办,将搭建起产、学、研互通的窗口,同时实现创新资源汇聚,为南京注入科学创新、科技创业的新鲜血液,助力南京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要求。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吟龙对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中国(南京)智谷”的打造作出重点介绍。
周逵致辞
在随后的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上,四位来自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投资人分别从各自领域发表了主旨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海内外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及成果转化经验。
孔德兴
健康中国离不开智能诊疗,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理学部图像处理研发中心主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创新中心主任孔德兴为大家带来的主旨演讲是“数学可以治病救人——数理医学及其临床应用”。
陈大同
元禾华创投委会主席、未来论坛理事陈大同在CMOS图像传感器和手机芯片方面有诸多创造发明。他创造性地用CMOS工艺设计和成批生产图像传感器,开创了用CMOS取代CCD的新时代。本次峰会他带来 “中美博弈下的半导体创业”的主旨演讲,作为从事了大半辈子半导体事业,之前是做半导体创业,现在是进行半导体的投资的资深业内大咖,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半导体发展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大致可分为:一、封闭发展期(1958-1979年);二、艰难转型期(1979-2000年);三、市场主导期(2000-2014年);四、国家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的高速发展期(2014年以来)。然后提出了目前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估值过高、心态浮躁等,无论投资还是创业都是要提倡跟着潮流,而不是跟着风口。同时他认为目前的“中美贸易战”不是单纯的贸易战,而是关于芯片的斗争,是高科技制高点的斗争。这种斗争可能还会是长期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开放市场、贴近市场,以需求促创新;技术积累,厚积薄发。
陆永青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鲲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英国计算机学会(BCS)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陆永青学术造诣颇深,涉及技术领域有:高层编译技术:基因排序定制计算技术:面向服务器定制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定制计算技术。本次主旨演讲他就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陆永青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热潮对数据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挑战。应对数据挑战的过程中,硬件、软件分别可以通过定制化的方式应对。硬件领域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即FPGA,将是行业的重要趋势。通过将数据在不同区间集成,开发出符合特定场景下的处理器,使得硬件更加定性化,进一步降低功耗。而在软件领域,个性化的架构和解决方案具有很大优势。通过面向特定的应用场景去开发专属的解决方案,改变其二进制的神经网络,或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让系运行更快、对资源的占有率更低。“经过定制化设计,运行速度甚至比传统的CPU或者是GPU快100倍之多,还可以降低功耗。这就是定制化架构的优势。”陆永青表示。
余凯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余凯是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创立了国内第一家AI芯片公司。他带来的主旨演讲是“边缘AI芯片趋势”,他觉得当下边缘计算在中国最大的两个落地应用场景第一个是智慧城市,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应用场景就是汽车的智能化。从两个落地场景举例,在未来5G所牵引的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定带来的是数据的爆炸性成长,一定也牵引的是万物智能的时代,物的智能一定离不开边缘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以及它的软件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打空间战的阶段,不仅仅是上层的应用要继续做好,下层的计算处理器,计算的操作系统同样要夯实,不光是需要企业,也需要整个生态,需要有企业和高校、人才方方面面地整体互动。
新思维直面“芯”问题
本次峰会上午为两场论坛,分别围绕中国芯片和工业物联网两个主题同时进行。芯片是“中国智造”的灵魂。大到电脑、电视、冰箱、空调,小到手机、AR、智能手表,无一不仰仗芯片的“智商”属性。中国每年进口3000亿美元芯片,是第一大宗进口物资。长久以来,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均处于追赶地位,致使中国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掣肘重重。近期,5G大规模商用之前,中美贸易战之际,美国打压中国企业华为公司,妄图切断华为的芯片供应链,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中国应当如何发力芯片产业以达成技术突围的目标?如何协作与连接,如何面对芯片产业人才缺口?应当怎样培养和引进芯片产业所需人才?
李阳
作为一家可实现可重构多频多模射频前端技术并量产的芯片公司,慧智微电子创始人兼CEO李阳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5G推动射频芯片发展”展开,他首先介绍了目前芯片在市场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时间作为第一要素和持续演进两个分类,而5G这种通信标准实际上是在驱动着持续不断演进的芯片市场,尤其是“射频前端芯片”,但“射频前端”这个作为芯片四大之一的领域,目前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仅达到了2%,所以目前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国内的厂商如何成长,当然离不开性能、成本和专利这三关,而这三关的突破都需要技术创新来实现。
钟浩
ScaleFlux创始人兼CEO钟浩的主题演讲为“数据中心存储和计算的新趋势”,作为第一家产品化计算和存储融合技术并用到数据中心真实应用的公司,他认为:5G、AI、物联网、基因工程、自动驾驶等所有这些领域的新技术在高速发展,它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数据,它们会比以往历史时期产生更多的海量数据。因此,存储、传输、处理海量数据这三个环节对于整个行业的基础架构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钟浩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快速的存储介质闪存和CPU非常吃力的计算放在一起,这样的话好处在于让计算更靠近数据,更靠近存储,就会大幅度减少数据不必要的转移,另外对于特定的计算大幅度加速。同时并行速度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因为整个服务器插槽最多的是存储。这就是可计算存储的概念。
孔晓骅
诺领科技CEO孔晓骅带来的主题演讲为:中国半导体业在物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从移动支付和物联网的相关性谈起:因为市场,技术和通信网络建设,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同样物联网在中国目前也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物联网的发展的离不开芯片这个基础行业的支持。这也是可能制约我们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门槛。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稳定的庞大市场给了物联网及相关半导体产业很好的机遇;同时他认为人才和技术的发展也是全球化的,大家连接在一起产生价值,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乐观的认为物联网达到移动支付的程度会在5-10年内实现。
张焕麟
中芯聚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张焕麟综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给大家分享了中国的IC企业如何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公司。第一,需要拥抱全球市场,第二,需要系统公司的支持,第三,现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几乎都来自于IDM,由于其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集成电路的发展需要依靠IDM才有长久的竞争力。中芯聚源作为中芯国际的投资平台,在成立五年来投资了60多家半导体企业,张焕麟说到“希望能够扶持中国的IC企业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公司。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中国的系统公司、产品公司一起来共同扶持和培育中国的半导体企业。”
在随后的科技创新对话环节,华创资本合伙人、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熊伟铭作为主持人围绕中国芯片的现状和发展问题与各位企业领袖、科学家展开激烈讨论。他还认为无论是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大家都在求新,只有求新才可能变,变了才可能在国内有机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未来论坛青年理事轮值主席包云岗认为国内高校在芯片的教育师资方面做的还不够,这方面优秀的博士生很少从事教育工作,政府应该多搭建一些平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芯片的设计中,同时企业界可以成立一个公益的平台,资助学校的研究,维持研究团队,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的学生。
从左到右:熊伟铭、包云岗、王靖明
思澈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靖明认为中国想打通产学研的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能够创造一个挣钱能力很强的公司,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他还认为中国的应用层出不穷,而且中国有无数的开发商,市场牵引我们的研发,这种求新的策略在物联网领域是适用的,物联网的未来首先应该是在中国,占比会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二。
米乐为微电子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姜鑫把企业选择在南京,要和学校加强互动,增强中国工程师实习的机会,然后培养人,也形成了企业的主力人才,同时在一些重点的项目中也利用国外技术人员,形成两条思路。
诺领科技CEO孔晓骅认为选择哪一个路线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芯片的问题,是整个的生态,甚至是系统问题。
从左到右:孔晓骅、李阳、姜鑫、钟浩
慧智微电子创始人兼CEO李阳认为从半导体的发展来看,一直都是全球市场,在未来供应链安全短期内对大家是加持,会有利于保护系统厂商。
ScaleFlux创始人兼CEO钟浩认为从企业的层面来讲,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公司的状况,做好产品定位,什么行业是我们最有机会的,然后把这个东西做好,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重做一遍,抓住自己的长项作出自己的特点,参与到整个国际的产业链中去。
工业物联网:“智造”升级
智能制造是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近几年,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各种服务商、集成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逐鹿市场。我国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的战略规划,通过工业物联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进而提升竞争力,立足全球市场。智能制造的升级,也必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极大缓解成本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夏建涛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在 “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其在热电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里为大家带来了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关于热电产业化的观点。他先是给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比较宏观的概念,工业互联网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离散制造业来讲重点在于智能化的管理,对流程制造业重点在于工艺的控制。之后,夏建涛以能源行业为例,给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里如何使用及使用的效果。同时他还提到‘海量数据+智能算法+超级算力’会产生超越人智力的智能化系统,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李鸿峰
玄羽科技董事长李鸿峰在主题演讲“AI 赋能3C制造”给大家分享了在3C行业的智能制造。因为3C制造在今天已经面临着三大困境:增长率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人力成本一直在增加、毛利率非常低,而且3C制造特点是非常离散,迭代非常快。以上导致了选择智能制造作为切入点进入3C行业。在今天的技术上,一定是算法和算力的结合,通过数据和算法的方式,切入到智能制造,并且带来巨大的价值。之后,李鸿峰从四个AI的应用 — 在细分领域四个比较有意思的场景给大家分享了智能制造在3C行业的巨大价值。
胡昱
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在主题演讲“让产业动能更强劲——数字化产业园区2.0”中主要分享了工业物联网的工作场景之一“数字化产业园区”的具体应用。“数字化产业园区”的价值在于利用LPWAN技术帮助园区内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园区入驻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并详细介绍了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平台的概述以及在实际案例中利用数字化运营的方法分别概述了解决了来自园区不同角色的痛点问题,并希望最终打造一个构建结合园区的开发商、运营商,地方政府还有行业协会综合的融合平台。
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智能与工业智能的融合。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工业应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进而提高产业效率,创造价值。协合新能源集团执行董事兼CT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尚笠认为工业物联网最终实现以数据驱动,对于各个工业场景信息化和智能化,目标就是提高效率,最后创造不同的价值。所有的目标,一定是以最终价值的变现为根本的出发点。尚笠作为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与各位企业领袖、科学家针对发展工业物联网,难度究竟在哪里?即将到来的5G网络时代将怎样推进工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变革?从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升级,产业和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从左到右:尚笠、刘建刚、李丹、夏建涛
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认为工业物联网在中国会不断往前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定数会被打破,包括我们的工业,要做得好的话必须是一个面来发展。他还认为工业物联网的IT和OT的融合 还需从组织架构和战略两方面来进行。另外,从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角度看,他认为传感器创新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丹认为,现在工业物联网从概念到落地,已经在是在缓慢增长的阶段,后面会越来越好。毕竟技术上是成熟的,产业的需求也在。另外,他还认为IT和OT的结合,本身就会催生出新的技术创新的机会。
玄羽科技董事长李鸿峰认为工业物联网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工业物联网IT和OT的融合,就是两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依托的是“彼此理解”的融合,信息化的人一定要了解工业上的东西,工业人一定了解信息化的东西,在实际的项目上进行打磨、成长,这样才能在将来真正意义上增加两化人才。他还认为工业物联网创新,数据是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依托了,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就会衍生出应用的创新。
从左到右:李鸿峰、胡昱、叶冠泰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建刚认为工业物联网的应用现在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怎么把概念落为实处?一是要从需求导向;二是战略驱动;三是企业本身的能力建设;四是必须要场景切入;五是生态系统协同的能力。从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来讲,要有标准:一是工业互联网接口开放的标准;二是融合后的IT架构的标准。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认为工业物联网只有正向、增强性的循环,这个产业才能真正落地。工业物联网要IT、OT深度在一起,认为云+端的创新,对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非常重要。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认为,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必要的一点是IT和OT的紧密结合,但更为重要的关键点是缩短打通整个行业的利益链条。
创新生态的产、学、研、资闭环
产、学、研、资的动态交互与融合,是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首场产学研创新生态高峰对话环节上,元禾华创投委会主席,未来论坛理事陈大同担任主持人, 和其他几位嘉宾围绕“创新生态的产、学、研、资闭环”为核心,针对如何增强科研、教育和资本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进而实现产业化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产业的拉动作用反哺科研教育、实现资本增值等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从左到右:陈大同、周文博、张焕麟
陈大同就产学研一体化以及科研成果如何产业化的话题发表了精彩观点。他认为,一些非常垂直的领域的研究往往市场没有很大,但又是十分有必要的。拿芯片领域来讲,政府通过政策来扶持芯片研发技术,不仅是为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同时也是为了探索未知,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外,陈大同还表示:“以往,科学家和资本之间缺少一个平台,但未来论坛第一次把产、学、研、资聚拢在一起,让生态链条形成了闭环,非常有意义。”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未来论坛机构理事代表龚伟礼从资本的角度认为尽管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强的研发人员,但是同学校的研发目的还是不同的,当企业的研发遇到一些瓶颈的时候,再去跟学校的教授去合作变成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目前产学研资已经差不多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格局,投资公司的资本需要回报,必然也会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更多的磨合。
从左到右:周逵、龚伟礼、孔晓骅
诺领科技的CEO孔晓骅表示,以高通为例,它的从研到产还是比较成功的。其实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对于市场和产业不会过多去考虑,想太多反而会成为研发的障碍。而且研究的方向本身要做得长远,当然中间如何来引导,我认为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中星微电子副总裁周文博表示,以自己十多年来从事集成电路以及音视频信息安全的经验来讲,要把学者、企业家和成功联系到一起是很难的。这要通过在市场的机制中,引入政府和资本的调节作用,把学者、企业家以及资本联系到一起,,那么国家的创新能力,特别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会提高很多。
中芯聚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张焕麟认为,产学研资的合作非常困难。首先,目的不同。第二,他们的要求也不同。但大家相互携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取所长,还是有很多可以结合、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学校可以帮助产业界培养人才,是让公司的产品、品牌能够很快进入到未来工程师的行列里,产和研的结合,研的人才们的能力需要完全转到产业里去。资本能做的事情一方面是能够通过资本的方式,获得研究机构所产生的研究结果的授权,转入到产业当中,这样研究机构才会有更强的动力投入到研究中去,未来才能有长久的机会转化到产业当中。
从左到右:张焕麟、周逵、龚伟礼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论坛理事周逵举例说明“未来论坛”本身就是一个产学研资的聚合例子,不同类型的人才聚集在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都得到了交流和知识收获。作为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周逵认为投资公司也应是家智能机构,要做家聪明的公司。同时红杉已在投资实践中寻找、发现高校教授里顶级的教授牛人,这些教授对前沿科学的把握,对商业的把握,已有相当综合的能力。红杉多个优秀的AI公司,都成了和大学教授合作的典范。同时,红杉也非常积极地吸引海内外科学家,投资他们的创业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更好的服务中国创新经济。
新时代人才升级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面对新时代对人才的全新需求,如何瞄准前沿科技和产业方向定向培养人才,是各国人才战略的共同目标。在第二场“产学研创新生态高峰对话”环节,华创资本合伙人、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熊伟铭担任主持人,和其他几位嘉宾以“新时代人才升级”为主题,讨论现阶段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如何建立分层次、有重点、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世界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有哪些可供借鉴(优势及问题)?如何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和产业实践更高效率的融合?
熊伟铭认为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之前不出家门就把书读好了,到找工作、出国读研,大家快速进入了一种预备役的状态。对比很多从国外成长回来的孩子们,大家可能是兴趣热情驱动的,我们有没有这种能力让孩子一方面有这种判断力,他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径会怎么走,另一方面他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热情去追求他的事业,无论这个事业是在学术上,还是在企业界的、艺术界的,百花齐放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市场才会更丰满。
从左到右:熊伟铭、于长斌、陆延青、余凯、包云岗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未来论坛青年理事轮值主席包云岗认为好的人才需要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自我驱动力要强,主动向前探索问题;第二点心态要好,在遇到困难或者被拒的时候能够当做是整个过程中的正常的客观规律,依然能够坚持往前推进,可以应对各种困难的挑战。另外,学界在吸引人才方面也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发展道路上要有多种选择。目前国内跟以往比也有了一些进步,而且随着国内的企业和相关产业界发展起来以后,可以更多的面向企业合作,被企业认可,或者在政府层面等其他方面都能得到认可。前段时间山东理工大学一位教授的专利卖了5亿,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左到右:熊伟铭、于长斌、陆延青、余凯、包云岗
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陆延青认为他渴望的人才学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有专业知识、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而教师需要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跟美国相比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从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去追赶。从培养人才的路径来讲,要发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良好的专业教育,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从左到右:熊伟铭、于长斌、陆延青
西湖大学长聘研究员、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心主任、澳洲工程院会士于长斌希望用创新的机制选拔富有理想的学生并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才:目前西湖大学在博士招生时全面采用了很新的机制—“申请-考核制”,并赋予教师更加全面的考核学生的机会,而不会单纯依赖考试分数。他非常高兴的西湖大学给了一些年轻人从稳定的工作岗位上重返校园追求学术梦想的机会,其中有的人放弃了杭州互联网业很高薪水的工作,来西湖从事跨学科的前沿研究。学习基础之外,于长斌本人作为导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未来想做的课题或者是研究方向有没有足够的热情,这样才能在研究与创新这条路越走越远。他同时也呼吁家长、社会、以及国家多方面共同给与学生更好的奖助保障,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在学习期间有更稳定的生活条件,更好地思考如何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并为梦想付出持续的努力。
从左到右:熊伟铭、于长斌、陆延青、余凯、包云岗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余凯在对话中表示:“企业最终的产品是人,要打造一个强大的组织,需要有匠心如云的人才矩阵,因为他可以在起起伏伏的商业环境里,不断梳理出清晰的战略并且落地执行。所以作为企业家一定不要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花费,它其实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投资。”余凯认为,创新企业最渴望的人才通常具备3个素质:第一个是极强的自驱力;第二个具备同理心;第三个对世界保持开放。自驱力就是他不需要别人把他点燃,即使在黑暗中也可以举着火把领着人们前行。而具备同理心就可以对合作伙伴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合作。另外,世界观一定要开放。任何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才,他一定要非常地开放,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且始终有一种成长心态。
在结束高峰对话环节时,熊伟铭说:我觉得今天谈的更多的收获反而不是需要多少预算盖多少学校,或者是吸引多少回国的人才,而更多的是每一个机构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愿景,从目标可能反过来影响每个人在其中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是员工还是作为创始人都有更清晰的路径来成长。这是我个人最大的收获。
提升创新首位度,以2019南京创新周举办为契机,南京正在展开一系列“城市外交”,用全球化的视野来配置科技创新要素。展望未来,无论是本次未来论坛南京峰会所探讨的中国芯片领域的发展、助力产业智能升级的工业物联网,还是聚焦政、产、学、研、用、资多元协同,乃至新时代下的创造型思维人才升级,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赋能,助力创新名城未来快速发展。从天下文枢走向创新名城,南京,郑重向世界发出“创新宣言”。
关于未来论坛
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最具声望的民间科学公益组织,由一群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的科学家、企业家于2015年共同发起创立。自成立以来,未来论坛秉承“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创兴国”的宏伟使命,全面推动产学研资政融合和大众科普事业发展,矢志作为科学面向公众的“传播人”、科学界和产业界的 “对接人”、以民间资本激励科学突破的“推动人”。迄今已凝聚了数百位全球杰出科学家、顶尖投资人和卓越产业领袖,是中国唯一的商学跨界的科学公益平台。未来论坛于2016年创设未来科学大奖,奖励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科研工作的科学家。
了解更多嘉宾分享信息
请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或关注“未来论坛”
在下部菜单栏点击“南京峰会直播”,
直接进入观看全天直播回放
往期精选
未来论坛(futureforum.org.cn)是一个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公益平台,一个连接前沿科技,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由一批时下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界、投资界、科技界人士共同发起。
创始理事:李彦宏、徐小平、冯仑、杨元庆、沈南鹏、陈恂、邓锋、丁健、方方、李柏霖、武红、吴鹰、虞锋、张磊、张曦柯、张醒生。
咨询委员会:高西庆、康典、李剑阁、廖晓淇、饶毅、衣锡群、张首晟、朱云来。
科学家委员会:丁洪、何川、李东海、饶毅、田刚、王晓东、谢晓亮、夏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