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从PC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发现,设备的无线化、移动化,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很多人却对于用户的变迁和移动办公的趋势视而不见。
【企业管理两大挑战:更新的人和更大的规模】
时代造就英雄,不同时代也造就不同风格的员工。不管你相信与否,现在进入企业的新鲜血液,不同年龄段的呈现出潜移默化的变化和他们身上极具特色标签:70后打拼、务实、珍惜每一项工作;80后更加自我努力、自我推动、自我激励;而最新的90后更为个性自我。
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工作的需求,完美地与需求理论吻合,越年轻就距离需求金字塔的顶端越近:从70后到90后,员工的需求正在从外界的物质需求转向内在的精神需求,从外界的对工作、对钱的需求,到内心渴望被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
另一个困惑是规模怪圈,企业越大效率反而越低。当企业只有十几个人,往往是效率最高的时候,上百个人的时候,如果遇到勤奋的管理者,也能应付;然而,随着业务增多公司发展,人数上万,企业部门林立,一不小心就会形成信息孤岛,有些事更是需要跨部门层层审批,繁杂的流程一言难尽。
很多时候,曾经一帆风顺的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时,招收大量年轻的新员工时,经常是管不了要么管不好,年轻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尤其企业一旦上了规模,更是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成了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
【果敢的徐少春,进击的云之家】
专业的企业有专业的解决方法,靠ERP软件起家的金蝶老总徐少春,在金蝶内部定了几条规则:
内部不允许写邮件,要通过金蝶云之家交流与;不允许删除云之家的匿名微博,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员工没有任何压力,表达自己感受和对公司的意见;对于工龄哪怕超过20年的老员工,也要求使用云之家处理工作,这是工作的标配。
我相当欣赏徐少春的果敢,这几条看似简单的规则,其实并不简单。作为软件公司,金蝶是轻资产公司,人员就是金蝶的全部核心竞争力,如果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严重程度和传统企业的机器设备不工作不相上下。优秀的员工把家当成换个地方的工作,而偷懒的员工把工作当成换个地方的休息。
很多企业家都已经意识到,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金蝶的成功,是充分利用自家产品金蝶云之家。照徐少春的说法,有了云之家,金蝶8000多号人,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云之家上,在我看来,这样的企业想不成功都困难。
据金蝶官网信息,金蝶云之家目前已经服务于350万家企业,4200万用户。在技术方面,65项技术专利,保障了金蝶云在行业的领先地位;7x12小时的客户服务团队,提供持续的专业运营服务,随时随地为企业和用户答疑解惑;作为国内首家获得ISO27001安全证书的移动平台,多重举措确保数据安全。
【云之家V10升级三大特性】
如果把云之家比喻成管理利器,那最新版V10版云之家,就是值得很多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新一代神器。
5月30日,云之家V10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金蝶创始人徐少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教授等嘉宾,以及现场500位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云之家V10新版的升级,发布了时间助手、报表秀秀、同事圈三大新特性。
V10版解决了企业管理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如何提高员工效率,工作质量和员工积极性。
其中:
“时间助手”应用解决了效率问题。时间助手可记录管理个人日程并自动提醒;通过日程共享,可实现团队成员时间安排的透明化;通过主动“抢占”领导和同事的时间,可提升整体协作效率。
“报表秀秀”让报表传达更为及时,呈现跟各位简洁。云之家V10推出的“报表秀秀”,可在8分钟内连接ERP,对不同角色提供分权限管理。企业可定制报表供员工订阅,通过智能助理“小云”唤起数据随时查看。
“同事圈”有点像微信的朋友圈,可以看成同事版的朋友圈。传统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互动和说教式的交流方式,让年轻员工难以接受,云之家同事圈通过线上互动社区把员工召集在一起,建立新生代的企业文化。
借助同事圈,员工可以匿名反馈问题,表达情感,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智能助理直接推送给管理层作为决策参考,员工和管理之间只有一步,不再像传统企业跨过中间的管理层,正如一句二手车的广告词“没有中间层,沟通更高效”。
【结术语】
互联网已经从PC进化到移动时代,这种进化带给管理者的最大启示应该是无时无刻的移动化管理,去掉中间层的扁平化管理,直接沟通针对年轻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方式。
云之家也激活了金蝶,数据不会说谎,我们一起来看金蝶2017年表现:2017年,金蝶集团的云服务占到集团业务的25%,年均达到80-100%的高速增长。IDC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金蝶在SaaS ERP和SaaS财务云领域,分别以18.25%、及46%的市场份额比例独占鳌头。难怪徐少春在发布会上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在25年的创业当中第一次超越了国外厂商,我们从追随走向了超越,我们有了自己核心的技术!”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红包赢了,我们输了|互联网红利在消退|中国互联网20年|硅谷发展史和KK|重启技术理想主义|再见双十一,你好O2O|小米被华为超越真相|李彦宏本命年危局|马云的生态系统|马化腾的连接器+IP|头条要和微博开撕?|美团少年王兴|滴滴程维为何战胜Uber?|危险敌人刘强东|你不懂周鸿祎|好人张朝阳|被低估的曹国伟|丁磊的阴阳师|最有故事的王峰|APUS船长李涛|少数人的唯品会|红烧肉和王石落幕|忍辱负重杨元庆|致创业爱好者们|罗辑思维分手幕后|互联网必读10本书|大佬联袂推荐重创新
扫码关注。预告:拥抱人工智能
点"原文"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