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副总裁曾宇:谈谈腾讯的技术价值观与技术人才修炼

2017 年 11 月 18 日 51CTO博客 曾宇

我认为一个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工程师最重要的核心素质是业务洞察力、技术视野和原创力。


本文由作者曾宇撰写,由腾讯大学(ID: tencent_university)授权转载。


腾讯大学作为腾讯特色的学习交流平台,致力于服务腾讯业务合作伙伴及用户,面向互联网产业链开放,通过线下学习活动及线上平台,传播腾讯经验,分享行业知识及优秀实践,助力合作伙伴成长,推动开放共赢的互联网生态圈的建立。

技术人员的核心素养


腾讯的职业发展通道大概有 6 级,1 级是初入者,2 级是有经验者,3 级是骨干,4 级是专家,5 级和 6 级是权威和资深权威。


我认为 1、2 级主要是学习、执行、改进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经验不断增长;3 级可以对交付负责,交付过程中持续思考和总结,跳出自己做的事情,宏观看待它们在整个战略中的位置,就可以走到 4 级。


以前Tony(编者注:腾讯主要创始人张志东,曾任职公司 CTO)对 4 级的要求就是什么事找这个人,他都能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就会主动去找其他资源来解决。我对技术通道 4 级的定义就是能在组织里起技术掌控的作用。

技术人员的成长一般有两个分支——在管理和在技术通道的发展。


Tony 对四级专家的定义包含了三个维度:

  • 技术深度。

  • 大局观。

  • 影响力。


技术深度是你的深度,大局观是你的广度,影响力其实是你的纵深,就是说这个东西多大限度辐射影响到同行,这是比较高屋建瓴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工程师最重要的核心素质是业务洞察力、技术视野和原创力。


业务洞察力是指技术人员对价值点的识别,技术视野和原创力可以体现在价值输出,就是做出多少东西,解决了多少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有没有可借鉴性,有没有可以传递的价值。


这三点最后就就转化为技术深度、大局观、影响力,串联起来就是我们最终对一个专家工程师的定义。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阐述一个优秀的专家工程师是什么样的。

首先讲一个业务洞察力的案例。大家都知道腾讯利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游戏的增长,腾讯的游戏起飞是 2008 年,当时一个很大的增长动力是在 2007 年到 2008 年之间,我们签下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游戏,大部分来自韩国。


但是这些引进的游戏有很致命的地方,就是做技术的人基本上完全不考虑安全问题。


我们理一下这个逻辑:公司的增长来自于游戏,游戏的增长来自于引进,引进的游戏来自于韩国,韩国的游戏有致命的安全问题,所以,游戏的业务安全当时对公司来说具备战略意义。


当时互娱业务安全的同事非常敏锐地洞察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投入了很大精力去研究,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深入的思考,和严酷的实战,形成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空间。


再来看 CF 透视外挂的例子,在技术上也是很有特点的。外挂之所以难以防范,是因为可以无成本的拿到客户端进行分析,我们作为防御方非常被动,所以团队同事开始把思考着眼点放在我方的优势上,那就是服务器在我们手里。


最终大家设计了一个方案,使用从服务器下载的动态代码对客户端的坐标进行加密,这样我们可以几乎以零成本随时发布加密方案,而对抗方则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力气进行破解,这样可以在架构上具备防御优势。


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每次读写坐标都需要加解密,这样对动态算法的性能要求就会很高,等等。


但最终我们还是把这个方案做出来了。这个案例,我想说的是一个专家工程师应该在战略上认识到价值点,在方案选择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在原创——算法优化、性能方面能做到极致,最终这个方案才是具备足够竞争优势的。


关于影响力,举个 3 D游戏的例子。大家知道做 3D 游戏不是简单的光照、投射,如果要让场景看起来非常真实自然,必须要有阴影在里面。但如果要把所有的细节,非常高精的模型去做投射,真实去追踪光线的话,基本上不可实现。


互娱当时进行了原创,用的方法就是放弃 3D 直接处理这个阴影,根据这个像素的深度可能用一个 2D 的算法简单地把阴影描出来,叠到原来的图上面去,做这个效果肉眼也比较难看出来差异,但效率大大提升了。


这样的方案对整个行业都是有影响力,可以说它规避了这里面最难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做的效果却是非常好。


在这里我希望总结一下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意义,我认为技术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是赋能,第二是提效。


一方面,我认为可以把技术当做一个工具箱,也就是说技术是工具箱里面的工具,最后能加工出什么样的产品,肯定是产品策划说了算,由他去构思,但是技术的作用就是让工具箱里面的工具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可以让产品研发的效率变高,带来的结果是创新尝试的次数可以更多,在同样的条件下,原来只能尝试十次,但现在可以允许你试一百次,留下十个点子,这十个点子最后有一个做成一个巨量级的产品,这是技术带来的。


我觉得我们做技术的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迷失方向。也许每个技术人员每天都应该反思,我在赋能和效率上到底有什么成就和贡献。


如果每天只是 follow 产品的节奏,只满足于疲于奔命地实现产品的需求,我的效率上没有任何提升,能力上没有任何变化,不能比去年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就应该反思我们作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是否已经尽到,我是否在本领域中没有任何的长进。


技术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我们刚才说,技术发展有两个通道,一个是专家通道,一个是技术管理者的通道,这两个都是由专业来撬动的,技术管理者越往后发展,战略和人才这两块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但最终都还是依托自己的专业。

战略需要你决定技术团队做什么事,怎样高效完成,从技术角度能看到未来什么方向。


战略除了自己思考以外,还要依托整个团队的信息输入和思考,这时人才梯队就非常重要。


随着团队不断发展,你的战略要越来越好,需要你看的东西越来越广,每个进来的人都应该变成你的一只眼睛,他能看到某些你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人才积累是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要战略必须要人才,要人才就必须要专业,所以最终还是回到原点——专业。所谓专业怎么解读?


举个 PC 时代的例子,如果一个游戏的下载时间过长,就会成为用户进入的一个高门槛,为了让游戏下载加速,技术团队提出了微端化的概念,做了一个 VFS 文件系统,先给用户一个最小的下载包,在用户玩的过程中,后台一点一点拉回数据,这个技术出来之后马上获得了成功,分享这个过程是想说明专业在里面起到的作用。


这算是一个战略方向,要做一个微端,谁能提出这样的想法?有战略眼光,有深厚的技术基础,看到这个可能性,然后把产品做出来,这是一个技术管理者应有的素质,或者说他所带的团队应该具备的素质。


分享一段曾国藩的话,我认为用在技术管理者身上非常合适。


他强调为官者要知人晓事,位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 知人是要能够看准人,要能够对人做评价考核和应用。

  • 晓事就是要知道怎么做事情。


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最终是看他做出多少事情,做出多少贡献,所以所谓知人晓事,根本点在晓事,从管理的角度,晓事即知人。


支持人做出贡献的,大部分人是靠经验,少数人则可以上升到方法的高度,差别在于泛化应用的层次会不一样。


所以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判断他的成功是来自于过往经验还是来自于他的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再往底层看,人最本质的东西是事业心和悟性,事业心会决定他做事有多积极,悟性决定他的经验转换成方法的效率有多高,如果这两件事情都 OK 的话,这个人就是你需要的人。

工程师的提升路径


总体来说,工程师的自我修炼有两条分支,一个是走专家路线,一个是走技术管理者路线,不管哪个,专业都是你的基石,就是你最终的原创力,你在专业方法论上必须不断提升。


如何提升?我有几点体会:


找到自己,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上


你要知道自己的本心,你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比如说你喜欢钻研,未来是专家的方向。


比如说你喜欢一丝不苟把东西码得整整齐齐,也许做架构师、项目经理、运营策划都很适合你;如果你天马行空,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我觉得很大可能你适合做一个产品经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质,你心里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会决定你在前进的过程中会不会痛苦。

树立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价值观


树立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价值观——技术必须产生价值。不可否认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做出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事情。


例如无线电波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个东西在当时是没有用的。我想说的是技术能真正产生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反面例子:2006 年,3D 技术已经开始流行,看起来效果非常酷炫,而网易的回合制游戏《大话西游》也很火。


所以当时我们有一个项目用最先进的 3D 技术,加上最火的游戏类型做了一款游戏,结果发现两个最好的东西加在一起并不等于是一个好的产品,3D 无法支撑多个客户端同时运行,而且当时 3D 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导致项目延期,最终放到市场上也不太被玩家认可。


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反思是:技术有没有创造价值?我们做的这款游戏,3D 酷炫效果给这个游戏带来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这个值得反思。我们在选择技术方向的时候,永远要考虑和洞察用户此刻最急需的是什么。

还有一个正面例子:Oren Etzioni 是一个数据科学家,他喜欢省钱,计划一个旅行时会提前几个月把机票买好,他觉得买得越早机票越便宜。


有一次,他在飞机上很得意地和别人说“我这个机票几个月前买的,非常便宜”,那人就问他多少钱,他说这么多钱,那人说我是两周前买的,比你还便宜,他就崩溃了,下了飞机就开始找数据看,发现果然是这样。


他就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看来并不是说买得越早机票就会越便宜。他是一个数据科学家,很会建模,他把影响机票的各种因素放在这个模型中,用了机器学习的算法,预测机票价格趋势的准确率可以高达 80%。


这个系统上线之后,每年航空公司损失几千万,大家都在用这款产品买便宜机票,这个产品最后被微软收购了。这就是技术深度带来的价值,也是他创造的价值。


保持着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在个人素质修炼方面,应该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所谓战略,就是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概念上大家都希望做蓝海,不愿意做红海,而我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看得见的蓝海是不存在的,因为以现在的市场效率,它一旦被证明的时候一定已经变成红海了。


所以蓝海只是一个临时意义上的东西,而红海是一个常态,真正创新、真正突破,真正要找蓝海市场,你需要从没有的地方去找,正如道德经所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个强势的产品可能会带动一个生态,这个叫做万物生于有,就像微信出来了,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而有生于无,就是指微信本来就是从没有的地方长出来的。


举个 IEG 的例子:逆战是我们自研的一个 FPS 游戏,一开始照着 CF 学习,采用了 3D 技术,用 unreal 引擎做的,当时没有人看好这个项目,能立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但这个团队很热爱这个游戏,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产品后来对公司的战略意义是什么,但他们坚持把这个做下来了,越做越好,最终这个项目做成了,而且这个团队起来之后,可以分支做自研 FPS 游戏这条线,这也算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例子。


也许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更多要关注它不可能的地方,如果有人说这个不可能,可能属于我的机会真的来临了。

尽人心,知天命


做到你心目中最好的自己就可以,剩下的事情老天爷会安排。看下面两张图,你看到的是左边万众敬仰、世界上唯一的球神乔丹,还是右边在街上跟一帮小混混玩篮球的乔丹?

我想说,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乔丹说“just  play,have  fun,enjoy  the  game”。


我十来年做技术的生涯,也有摔倒,我的感悟是修行即道,最重要的是你在不停进步,你在不断修行。


作者:曾宇

简介:本文根据曾宇近期在腾讯大学公开课——技术领航班上的分享整理而成。

编辑:陶家龙、孙淑娟

来源:腾讯大学(ID: tencent_university)授权转载。

曾宇先生,腾讯公司副总裁。 2002 年加入腾讯,曾负责腾讯研发线管理,后续担任互动娱乐事业群研发部总经理,负责游戏、互娱相关的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2012 年升任公司 VP,2016 年起主要负责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技术管理工作,继续参与公司级技术管理工作。

精彩文章推荐:

十年沉浮,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管理岗位?

支撑百万用户同时在线的高并发直播弹幕系统是如何炼成的?

阿里背后应对超大流量的高性能负载均衡“帝国”!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公司,主营以腾讯网、QQ、微信、腾讯微博、《英雄联盟》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与网络游戏。主要依靠在线游戏、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交易创收。目前,QQ月活跃用户数7.8亿,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用户数超过3000万,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数4.6亿。 2011年1月,腾讯推出手机应用「微信」进军移动互联网,并于2012年9月获得2亿用户,2013年1月15号用户数突破3亿。作为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实力强大的腾讯因对中小创业公司造成的竞争压力而常受诟病。

2004年6月,公司以「0700」为代码正式登陆香港股市。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3月6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腾讯推荐引擎组员工:谈谈推荐系统架构
腾讯大讲堂
14+阅读 · 2019年10月23日
腾讯互娱刘伟:知识图谱让AI更有学识
InfoQ
3+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AI产品经理从业指南
产品经理读书会
5+阅读 · 2018年8月11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8+阅读 · 2018年2月9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一个人的企业安全建设之路
FreeBuf
5+阅读 · 2017年7月7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Arxiv
9+阅读 · 2019年11月6日
Compositional Generalization in Image Captioning
Arxiv
3+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腾讯推荐引擎组员工:谈谈推荐系统架构
腾讯大讲堂
14+阅读 · 2019年10月23日
腾讯互娱刘伟:知识图谱让AI更有学识
InfoQ
3+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AI产品经理从业指南
产品经理读书会
5+阅读 · 2018年8月11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8+阅读 · 2018年2月9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一个人的企业安全建设之路
FreeBuf
5+阅读 · 2017年7月7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