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一加 7 Pro 90Hz 流体屏的强大实力,iQOO能否接招?

2019 年 7 月 11 日 ZEALER订阅号


十万人测评俱乐部Q群:631042704

ZEALER极客交流Q群:414894623




2019 SPY 机皇争霸赛小组赛第十场将迎来一加 7 Pro 和 vivo iQOO 的对决,此次一加带来了自家最新旗舰一加 7 Pro 返场挑战,尽管二者在外观上拥有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语言,但二者对「极致畅快体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们也将对一加 7 Pro 这块 90Hz 的流体屏进行详解。到底谁能成功晋级 8 强,一切由你决定!(非会员可试看 5 分钟)

 

打开 ZEALER 小程序观看本期视频

*iOS 用户可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俱乐部并观看视频

 


 本期图文版 

 

欢迎来到我们 SPY 年度机皇小组赛第十场的对战现场,我是王自如。今天这场对决将决定的是 C 组的最后一个出线名额,在我的左手边,是携 2K 流体屏,强势复活的 一加 7 Pro,在我的右手边,已经连打三场的 vivo 全新品牌 iQOO。与毫无悬念的 A 组相比起来,C 组可谓是悬念重重竞争激烈。



然而今天这场对决,其实是两兄弟的对话,少小离家的一加品牌饱经磨练,如今已经出落的英气非凡,而 iQOO 虽然仍在襁褓之中,但它可是在众人的目光之中着金钥匙诞生的,截然不同的气质究竟如何会如何碰撞呢?对决马上开始!

 


淡雅的一加和繁复的 iQOO

 

经过前两次的亮相,ZEALER 对于 iQOO 在设计上的评价相信大家已经非常了解了,非常有特色,但是手法算不上高级,今天,作为同宗的兄弟,一加要在审美上教 iQOO 做人了。

 

我们之前说过,高超的设计,真正的功力在于如何将抽象的灵感转化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细节,并成功的传递给用户。比如说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就是这个逻辑。给你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你知道他像什么,但是你说不清楚哪里像。我们为什么说一加可以在设计上教 iQOO做人呢?因为按照 ZEALER 的审美标准,一加可以说是市面上极其少见的,审美在线的公司了。



那么一加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第一个是理性,或者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克制。简约的意思不是减少,而是克制的表达。

 

第二个是优雅气质。这个词儿说得多但是大家不知道怎么理解,其实“优雅”就是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少,第二个是突出。有一个概念叫做“博物馆效应”,你会发现,博物馆里东西看起来都很漂亮,那是因为展出方式很特别:有个很大的屋子,里面就一件物品,它是你视觉上唯一的重心,而且灯光还帮助它突出,会让你觉得很美,很优雅。其实,“博物馆效应”就是把核心物体突出,让纷繁的元素暗去。



另外,高级是需要层层递进的,而不是一眼就被看破,比如我们拿到手上的这款星雾蓝配色,手机背面采用了 AG 玻璃工艺,有雾面磨砂的效果,乍一看是星空的颜色,实际上却是渐变的,但有意思的地方是,你看边框,屏幕下面的边框是亮蓝,上面却是黑色,整个后盖的颜色和边框进行了呼应,突出手机的一体性。



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把玩的时候,能看见手机的全貌,但在使用的时候,则给别人展示出深沉的一面。

 

再回到 iQOO,可能它的设计语言不需要太多解读,LED 灯带,拉得很长的线条,处处都强调存在感。那么处处有存在感,也就是处处都少了存在感。



当然,一加 7 Pro 给大家最大的惊喜,还是正面的屏幕。由于使用了升降式前摄方案,一加 7 Pro 正面的屏占比达到 93.22%,我们猜想一加肯定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把 OPPO 在升降模组上的经验,作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当然最重要的是弥补了一加 6 和一加 6T 在屏幕小水滴上的遗憾。


 

说到了这,自然也来到本期 PK 的重头环节,屏幕部分!

 

 

详解 90Hz 流体屏

 

今天的屏幕部分,我相信绝对是大家最期待的内容,我们一反常态,不给大家慢慢的揭开谜底了,直接上答案,因为这个差距真的是太悬殊了。这是我们在屏幕部分所做的五个维度的测试,大家可以看到一加几乎全面吊打 iQOO。



这样的成绩,可以说一加这块流体屏,就绝对是安卓阵营当中的顶级屏幕,如果不是最顶级的话。

 

单纯的做到这样的成绩,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但是这次非常特殊的地方在于,多了一个搅局的因素,让达到这样的成绩,变得更加的困难。这个搅局的因素,就是 90Hz 刷新率。

 

那么,90Hz 的刷新率到底是什么呢?

 

赫兹是一个计量频率的单位,它指的是一个重复的、周期性的动作,以一秒钟为单位到底会重复多少次。这个单位其实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呢,当我们把它和刷新率放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每一秒屏幕所刷新的次数是多少回,其实非常简单粗暴。


但是放在手机屏幕上的时候,这个维度会更加复杂一些,因为手机屏幕里边有 TP,刷新率不仅仅影响视觉上的流畅性了,对于触控的精准性也影响很大。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今天才开始有人做呢?谁跟你说以前没人做?雷蛇出过更夸张的 120Hz 的 LCD 屏手机,iPad Pro 用的也是 120Hz 的 LCD。



但是在 OLED 上,做到全屏 90Hz,同时还能解决好色准,亮度,功耗等一系列问题的,一加算是第一个。

 

其实,对 LCD 屏来说,刷新率是刚需,因为 LCD 屏幕的工作原理是通电之后,液晶棒发生扭转,光线穿过液晶,穿过滤光片,偏光片最后达到显示的目的。我们在 6 年前索尼的测评当中曾经详细的阐述过各种类型 LCD 的工作原理,戳下方链接可以温习一下。


「ZEALER 出品」索尼 Sony Xperia Z 测评


那么在液晶体旋转的过程中,它是需要时间的嘛,所以如果每次刷新的间隔越长,这种液晶棒旋转带来的画面模糊就会越明显,这就是 LCD 的余晖效应。而提高刷新率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大大的加快屏幕相应时间,所以 iPad 做 120Hz,主要目的是希望用笔的时候,延迟感可以降低。但是在桌面显示器市场上,我们看到刷新率都在一百三四,尤其是电竞显示器更高。

 

而 OLED 屏和 LCD 就不一样了,OLED 是直接点亮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点,要么开、要么关,没有液晶棒旋转的时间,所以反应又很快,从这个角度来看,OLED 好像是不太需要高刷新率去解决余晖问题,但是它需要刷新率去解决画面流畅度问题。换句话说 LCD 刷新率低是画面直接模糊看不清,OLED 刷新率低是能看清,但是卡!



从人眼的生理特征上来说,图像刷新的间隔必须达到大约 40 毫秒以下,人类才会觉得这个画面是连贯的,不卡顿的,换算成帧率就是 24 帧每秒,也就是 24Hz,所以你会发现最早的电影,基本都是以 24 帧每秒拍出来的。所以手机上用 24Hz 不就行了么?

 

可以,一般情况下没问题,但是移动越快的物体,帧率就要越高,比如一辆车,从屏幕左边到右边,要均匀过去,连贯的过去,24 帧就不太够,可能需要 50-60 帧。而手机上,打开 APP,切换界面等等动作其实都是我们所说的高速画面,唰的一下就结束了,为了要让这种界面显示起来很连贯,24 帧就肯定不够,所以 60 帧的系统动画配合 60Hz 的屏幕再加 60Hz 的触控采样率,基本就成为了一个行业共识。



这里,我们用高速相机拍摄一段滚动屏幕的素材,大家就可以直观的看出 90Hz 和 60Hz 的区别了。(动画视频中见)

 

但是 90Hz 如果这么好的话,大家为什么不早就做 90Hz 呢?

 

第一,费电!90Hz 屏幕,单屏幕模组的耗电量,比 60Hz 的屏幕要高出 16%-20%,这还只是屏幕模组。第二运算量大,配合 90Hz 的屏幕,系统就要跑 90 帧的动画,每秒要处理 90 张图,跟 60 帧比起来运算量高了 50%,即便处理能力能达到要求,按照以前的运算能力,处理器的功耗也会被带起来。第三刷新率上来了对色彩的影响也很大!

 

前两点大家很容易理解,那刷新率和色彩又有什么关系呢?

 

核心一点在于,刷新率越高每个画面之间的色彩区分度就越小,怎么理解这件事儿?我举个例子,我们把屏幕分成几个区域,假设这个运动的物体要从屏幕左侧移动到右侧,把它作为一个连贯的动作去展示,如果是 2 帧,每秒刷新两次,你很容易做啊,因为第一次,A 区域是白色,第二次,它就直接变成黑色了,很简单粗暴。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动作刷新 90 次去呈现,第一次帧和第二帧之间的色彩差异就非常小了,差异小,代表没有差异,如果你没有办法通过精准的色彩还原把这种差异展现出来,这个屏幕的表现力就大打折扣。所以这个时候,你怎么把刷新率做上去的同时,把颜色也给弄准,是很有难度的。

 

要搞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先弄明白,手机屏幕处理颜色的机制是什么。

 

目前 OLED 屏幕的一个像素点使用了 24 位色彩数据进行控制,每个大像素中,RGB 三个子像素各由 8 位数据控制,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各自都有 2^8 也就是 256 个色彩梯度,也就是说,绿色有256 种绿,蓝色有 256 种蓝。



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完整的像素,通过每个子像素这 256 中色阶的混搭,就能生成各种五彩斑斓的颜色,那么能够产生多少种呢?很好算啊,256 的 3 次方,总共可以有 1600 多万色彩。

 

听起来挺多,自然界当中的色彩是无穷无尽的,这 1600 万色还是比较寒酸的,要怎么能用这 1600 万种色彩去呈现无穷无尽的真实世界呢?那就是切割算法。



其实切割算法,就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怎么理解呢?我们刚才说了,其实你,三个子像素红蓝绿,各自只有 256 个色阶,以红色距离,所谓量体裁衣,就是把自然界中所有的红色都列出来,我们把它叫做色谱,从这个红色的色谱中间切一刀,变成两份,再找中间点再切一刀,就是 4 份,重复8次,刚好切成 256 份,不就可以对应我们子像素里的 256 个色阶了吗?

 

但是要注意的是,即便每一份已经很小了,但是哪怕这么小的一份红色,它里边也还是有微妙的变化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取平均值。把它再简化变成一个颜色。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红色的色谱,你就会发现,哎?好像过渡没有那么自然了,红色被切分成一块块的了,就是得到了我们所说的色阶,有了这个色阶,好办了,刚好可以对应我们每个子像素的 256 个色阶。听起来好像有点小学生做手工的意思,简单粗暴是吧?但是即便如此,肉眼已经很难区分了。



所以我们就完成了用 1600 万色来还原世界的这样一个效果,整个这套色彩体系,我们叫做 24 位真彩。

 

即便就这一千六百万种色彩数据对手机来说,处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厂商会把色阶数据进一步压缩,合并部分相邻色阶,最终需要存储或表达的数据量会大幅减少,可以大大减轻色彩数据处理的压力。

 

最主要是,即使是在色阶压缩算法处理过后,在 60Hz 的刷新率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跟90Hz相比起来,每一帧的色彩差异还是相对较大的。你放到 90Hz 的屏幕上就完全不能用了,过去屏幕是5、10、15、20 的跟系统调用颜色,现在 90Hz 来了,突然说,来给我个 8 号的红,系统说我没有啊,压缩没了。这么一搞这刷新率就相当于没提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加找到了在屏幕色彩上最为权威的测试机构 DisplayMate,又跟 三星显示深度的合作才最终解决了 90Hz 下的色准问题,而且解决的不是一般的好,我们看到,平均 delta E 做到了惊人的 0.8。一加在这块屏幕上可谓真的是用心了。

 

刚好前一段时间趁着去美国参加苹果发布会的机会,我们约到了 DisplayMate 的创始人,我也问到了关于一加这块屏幕他们提供了怎样的建议,由于和厂商之间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它只讲了一条代表性的,我们来看看 Raymond 怎么说。

 

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王自如专访 DisplayMate 创始人视频,看看 Raymond 是怎么看待一加这块屏幕的。


在这期节目策划阶段,我曾经跟我的团队探讨,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加入你是团队,让你选择一个重要的新产品突破口你会选什么?市场的人,会说,人家拍月亮,咱们拍火星,设计师会说我们也搞一个折叠屏,或者搞他个 20 种不同的颜色。真的很难想到屏幕,刷新率这个点。

 

而且我相信最初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反对这个,尤其是做营销的,肯定会说虎哥,你这玩意儿我怎么包装啊?怎么预热啊?大家摸不到真机根本没有感觉啊?后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从用户体验出发,你才有可能找到这样一个突破口。

 

其实从我跟一加过往的接触经验来看,我认为刘作虎心中,一直是有一个理想化的用户体验模型的,它应该是一个轻快,迅捷,简单易用,不花哨,很实际,长得还得有格调的产品。所以一加把它提炼总结为无负担。其实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就像我们在智能家居里说,我们搭建一个未来之家,要让主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其实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所以你延续着这样一个产品理念延伸下去,你才会强调手感,才会强调简约设计,才会强调畅快感。当你去研究畅快感的时候,才可能发现,原来刷新率这还是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东西,但是它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干,才能做出一个从营销层面很反人类的决策。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以一加的研发能力来说,是一个能够得着,并能实实在在带来改变的东西。所以在我看来,一加这次在屏幕上真正值得敬佩的地方,不是有钱,是有心!

 

如果在屏幕上,有心就能解决好问题的话,在相机上,就不一定了。

 

 

相机

 

iQOO我们说过,作为初代产品相机上非常保守,并不寄希望于靠相机部分出彩,对于一加而言则不一样了,这一代产品第一次对标三星、华为以及 OPPO,搭载了三摄模组。而且是三个模组等效焦距分别是17、26、78mm,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一组大三元镜头。



不仅如此一加还上了双 OIS 防抖,主摄还上了 7P 的镜片,而且一上来就斩获了 DxO 排行榜的季军,与华为仅有一分之差。

 

但我们拿到手拍照过程中,紧接着我们看到了连续几个系统版本的更新,重点基本都在改进 UltraShot 影像算法方面。然后我们又翻了DxO的样张,把里边的特征跟我们拍的做对比,发现,我们有的它也都有,那这排名第三是怎么来的呢?我觉得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 ZEALER 肯定是对 DxO 有什么误解。


接着我们来看看样张吧。首先进入白天的室外场景。


对比两边,第一眼看上去,一加 7 Pro 的动态范围要更宽广一些。两者主要的差距在对于暗部细节的处理上。仔细观察,细节最丰富的是一加,毕竟 sensor 更加先进,当然暗部噪点最多的也是一加,明显降噪差点意思。iQOO 相反,是基本上抓不到什么纹理,解析度比较差。



在打开 HDR 之后,一加7 Pro 的画质提升非常显著,噪点消失了,纹理细节也同样得到了非常好的保留。显色性方面,一改之前 6T 的浓艳,这次克制了许多。到这还是你来我往,看不出太大门道。



不过,不管是一加还是 iQOO,样张中淡蓝色的建筑玻璃已经失去了原先的质感,尤其是一加,白平衡偏红。既然谁都看不出庐山真面目,我们看看C 组老大三星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你俩拍不到,三星能拍好。



其实,在 DxO 公布的样张中,一加 7 Pro 也有这个问题。在与华为 P30 Pro 以及小米 9 的对比中,无论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一加 7 Pro 都是最红的那一个。



上一期我们也讲到了大三元色彩不统一的这个难点,在三星 S10+ 上就已经 Hold 不住了。在这一期的两位选手身上,暴露的更加突出。大家想一想,三颗摄像头,镜片数量不同,镜片的反射率、透光度、镀膜也不同,CMOS 的性能,测光准确性,算法的倾向都不同。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后果都会是灾难性的。

 

其实难度很大。大家看这个宇航员,在常规焦段是淡黄色的,广角端就变成了粉色,长焦端又变成了白色。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说,步步高的这俩孩子,都是还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两个手机的色彩还原都还不错。可以说,只要光线好,两部手机的色彩表现都还是比较赏心悦目的。



接下来是夜景部分。上一次 6T 就差点把 S10+ 掀翻,我们本来期待一加再现黑马风采,没想到,两个品牌是各翻各的车。我们先看一组照度比较高的场景。一加 7 Pro 的动态范围要更加宽广。高光的抑制和暗部的细节都比 iQOO 做的要好。



但是我们再看看画面中央的部分。我相信,不用怎么放大,大家基本上都看到了这个大型翻车现场。对于这个复杂的线条形的光源。iQOO 虽然没保留什么细节,但画面至少比较纯净。而一加 7 Pro,在灯光附近,有大量的紫红色的噪声。可以说肉眼清晰可见。

 

那么最后一组样张我们来看看超级夜景。这个场景的照度要更低一些。从整体上看,一加 7 Pro 的表现是在线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暗部解析度上可以和 S10+ 打个平手,噪点控制也相当不错,可以说是延续了 6T 一以贯之的水准。



iQOO 这边,看形势不妙,赶紧开启了超级夜景,果然画质提升很大,但要追上一加还是有不小的距离,尤其是动态范围和解析度,基本上是被全面吊打。


 

回归到这一期的 PK 中来。一加这匹黑马,还是凭借着 586 和 363 的代差,在硬实力上与 iQOO 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但是说实话,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这套装备应有的实力。

 


相机这部分,有心可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相机的调教学科交叉之多,变量之大,场景之复杂,都是硬性要求必须有超高的投入才能做的出色,这我们之前反复强调过,坦白的讲,目前要想做的全面完整,还是超出了一加自身的范畴。相机和屏幕这部分,真的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把一加目前的现状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加只能选择勤能补拙的路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上次一加 6T 跟 S10+ 打的有来有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加 6T 上市已经长达半年,是一个在 Camera 算法上多次迭代的相对成熟作品,而三星 S10+ 则是刚上战场的新军。

 

这其实就是一加相机的特色,先堆料,再优化,所以往往一加的相机,都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中后段,相机能力才逐渐释放,再加上这次升级为三摄像头模组,挑战再次升级,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在一加的身上压出一道裂痕。好在离下半年的淘汰赛还有几个月,我们还是可以拭目以待,但这注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90Hz 流体屏是否会影响续航体验?

 

前面刚说完,这块 90Hz 的屏幕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爽和快,但是别忘了平均功率高 16% 到 20% 的大坑,如果功耗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这个屏也是帅不过三秒。可以说续航水平决定了这块屏幕到底能走多远。



刘作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立项 90Hz 屏幕的时候就已经把续航列为重点,做了多层优化,确保 90Hz 和 60Hz 的表现差距不大,达到主流水平。

 

我们愿意相信虎哥是没有吹牛的,但是做我们这行的可能最怕的就是一厢情愿,我们还是得问数据要结论:

 

我们全程强行开启 90Hz 刷新率的时候,一加 7 Pro 还剩下 51% 的电量,而在 60Hz 刷新率的时候剩余电量为 55%,二者的差距仅为 4 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对比开启 90Hz 带来的流畅体验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看来刘老板确实没有吹牛,90Hz 刷新率下的续航优化的特别到位,那么一加 7 Pro 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加的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智能切换,需要 90Hz 或者提升特别大的场景就调用 90Hz,例如浏览页面,刷微博;而在不需要的场景就是 60Hz,例如静止画面,游戏,视频等。

 


然后是针对性优化,基于以上逻辑,一加只需要针对各种各样的场景去做针对性的优化即可。

 

回到续航成绩,把这个数据和 SPY 以往的参赛选手对比,一加的表现也称得上非常优秀,如果今天对战的是三星 S10+,一加可以扬眉吐气的对三星说,你赢我的,我现在一件一件赢回来。不过,一加今天的对手,是在续航表现上登顶的 vivo iQOO,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五小时续航表现:



iQOO 的剩余电量为 64%,对比一加 7 Pro 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大家都是 4000mAh 的电池,两者对续航优化也是大同小异,更不用说 iQOO 没有 90Hz 屏幕这个拖后腿,很难分出个真正的胜负,然而,iQOO 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的充电速度。



iQOO 搭载的是 vivo 最先进的「双引擎闪充」,充电功率高达 44w;而一加搭载的是源自于 OPPO VOOC 的 「WARP 闪充技术」,充电功率达到了 30w,虽然不及 44w 狂放,但也充满了强劲的能量。这个 WARP 技术最早亮相于 OPPO Find 7,那句「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相信大家都听过。不过一加也没完全照搬过来,而是对这套老的快充方案也进行了改造升级,变成了「低压直充算法」。

 

我们把充电看作一项三维立体事件,那就是通过水塔把池塘灌满,充电器端是水塔,电池则是池塘,传输线就是水管,接口则是水龙头,今天我们要再加入一个中转阀门,就是电荷泵。



而一加的「低压直冲法」,走的是提高输出电流的路子,把管子加粗,但是压力不要太高,怎么降压呢?在水塔处采用电荷泵技术进行降压,大家注意这个位置,电泵是在水塔靠近水塔的地方,在这里将高压小电流转为低压大电流即5v/6a,直接输向手机电池,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在手机内部对高压电流进行降压带来的发热问题。


但是普通的 TYPE-C 接口最大电流承受为 5A,且大电流容易出现能量的损耗丢失,所以怎么办呢?一加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那就对水管和水龙头加粗呗,使得可以在较低的电阻下通过更多的电流,而电池的充电电压同样设置为 5v,并在充电器、线缆和手机三者内部都放置识别芯片,当线缆和充电器以及手机都能握手的情况下才能开启快充。


 

这样一来,当你没有原装充电套装时,就别想开启 Warp 闪充了,方便性上有所欠缺,但是这一次一加 7 系列兼容了主流的 PD 快充,在此状态下也可以获得 18W 的充电速度,也算挽回了一点。

 

反观 iQOO 的「双引擎闪充」,和一加在充电器端进行降压的做法不同,偏向于提高充电电压的思路。iQOO 的充电器输出依然是 11v/4a 的高压小电流,但是它在手机内部加了两个电荷泵芯片,也就是所谓的「双引擎」。



大家注意位置,iQOO 是把转换器放在手机里的,分别位于主板和一块小板上,不是说放手机里会散热还有问题吗?是啊,iQOO 肯定知道,所以放了俩,也凭借这个拥有了边玩边快充的能力。

 

注意!真正的高潮来了,闹了半天,核心就在电荷泵这玩意身上,它放哪,放几个很关键。它跟我们生活中东西很像呢?抽水马桶。自来水的管道里的水,压力大,但是流量较小,跟我拿自来水主管道比我说的是你们家里那截,压力很大,但是流量小。

 

抽水马桶是什么逻辑呢?在我这个小水箱里,压力肯定不如自来水,但是我流量大,瞬间释放,这其实非常类似我们说的高压低流,到低压高流的转换过程。所以 iQOO 等于放了两个马桶在手机里。

 

当然严谨一点的说,电荷泵其实就是变压器的一种,但是和传统变压器电磁转换的原理不同,它是通过开关与电容器件的组合来进行调节的,电路简单高效,这样就省略了两次电磁转换的过程,转换效率可以高达 97%,由于时间的关系,它的工作原理我们就不展开讲,但是我相信现在大家对于她的作用应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了。所以也是在它的帮助下,iQOO 在充电速度这,真的是强势拿下一城。



iQOO的这个成绩,唯一可以超越的,可能也就只有 Find X 兰博基尼版,但是由于它是限量版机型,我们没有把它放在我们的 PK 里,截至目前,这个传奇,依然没能打破。然而,我们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vivo 公布了最新的 120W 超级闪充,号称 13 分钟充满 4000mAh 电池,可以讲 2019 年的手机行业真是全程高能。



系统性能

 

说完了续航和充电,那么接下来我们讲讲系统性能,毕竟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硬件配置,iQOO 作为我们 SPY 赛场上的老将,我想大家对它已经很了解了,高通骁龙 855 搭配 8GB 的运存,而我们手中的这台一加 7 Pro 除了相同的处理器外还搭载了 12GB 运存,多出来的 4GB 运存,会带来带来更强的多任务能力以及在极限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既然都是主打性能的手机,而性能的第一核心又是处理器,那么他们对于这块芯片调教功力怎么样呢?我们就跑个分呗,通过 GeekBench 和 3DMark 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一加 7 Pro 的分数均高于 iQOO,但是都没有上期的三星 S10+ 高,这说明姜还是老的辣,对于 855 的调教和优化三星依然是第一。


 

不过,一加还是留了一个后手,全球首发 UFS3.0 存储芯片,在 AndroBench 测试下,一加 7 Pro 的顺序读写速度均比 iQOO 快大概两倍,这在文件传输、解压等体验上都有极大的提升。



由于大家都采用了相同的文件系统(EXT4),如果换成 F2FS 的话,不用 3.0 速度也能有提升,所以如果日后文件系统要可以升级的话,3.0 的威力可以说相当恐怖了。所以基本上 UFS 3.0 在目前大量的随机读取的场景下提升有限。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如果硬件是这匹马,那系统优化的这个鞍能否配得上它呢?之前的节目我们提到过,iQOO 搭载的 Funtouch OS 得益于 vivo 在国内市场的多年深耕,各种本地化功能比较完善,负一屏快捷通道多,易用性比较好,但是在观感上,视觉的统一性不足,总的来说就是厚重臃肿。



至于一加 7 Pro 呢,我想,稍微了解一点一加的人都知道,它一直坚持着简洁的风格。虽然经过多年的改进在功能性上进行了很多的优化,但是相对于其他厂商来说,还是太少了,但这就是它的特色,也是大家喜欢它的原因。

 

系统本身的轻量化,简洁化,配合 90Hz 屏幕和 90 帧的动画,一句话来评价,那就是安卓阵营当中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超过iPhone流畅度的手机,并且没有之一。如果你是安卓用户,相信我,用了你就回不去。要不是我的文件和数据都在 iOS 上,我真的都想换了。



而且,这一点也体现在它 UI 的视觉层面,没有更多花里胡哨的颜色堆砌,简洁明了,比较贴合原生安卓的风格,视觉统一性很强,比起 iQOO,看起来要舒服太多了,其实也延续了我们在外观部分说的高级感。至于手势操作,也是主流的从屏幕底部上划的操作逻辑,不过在设置选项上也保留了原生安卓的操作方式。



那么我们做个小结,就是一加 7 Pro 虽然面临着文件系统的种种限制,但是在绝大部分性能的表现方面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当然这也符合我们对他的预期,在这部分,一加还是稳稳的拿下一分。

 


总结

 

这场比赛,对于用户和一加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对决,用户希望 ZEALER 说出到底一加好不好,对一加来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自公司成立以来,一款集大成的产品,充分发挥了一加在各个领域的长处,也毫无保留的揭示了一加目前作为一加公司所存在的短板。

 

其实如果我是虎哥,一加 7 Pro 取得好成绩,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可能也是高兴不过三秒钟,在紧张的筹备上市初期的供货和宣传之后,紧接着我可能会陷入一场焦虑,这个焦虑就是,当行业已经从单机PK,已经来到了生态 PK 之后,一加的未来在哪里,面对越来越硬核的技术和研发实力的碰撞,一加到底给未来储备了多少。

 

这可能是作为一个创始人,最为关注,也无法对人言说的焦虑了吧。我们由衷的祝福一加好运。

 

而对于 iQOO,它的诞生,和它在初代产品上所采用的策略,其实从 vivo 的出发点上来说,其实是绝对正义,绝对理性的。他明确的指出了 vivo 接下来要突破的方向,也理性的选择了一个稳健的产品策略,毕竟以今日 vivo 之体量,绝对有资本说出 “徐徐图之” 四个字。而 vivo 的这个态度,也是任何一家都无法轻视的。

 

SPY 的赛场上,我们抬头看路已经看的很多了,最后还是要低头前行,2019 年小组赛接近尾声之际,到底谁是用户心中可以代表行业最高水平进入八强选手,一切由你决定!


这场较量,将决定谁将进入八强,无论是屏幕还是相机,以及电池,都有值得聊聊的地方,SPY 机皇争霸赛第十期一加 7 Pro VS iQOO 已经上线,7 月 10 日 至 7 月 12 日 加入会员即可参与抽奖,包括体脂秤(5 台)、ZEALER 七周年定制 T 恤(10 件)以及ZEALER 定制笔记本(10 本),还没加入的小伙伴赶紧行动起来吧!(活动官方 QQ 群:414894623 )




*iOS 用户可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俱乐部并观看视频


END


记得帮忙点个“在看”哟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王自如及其团队经营,提供电子产品测评和资讯的科技媒体。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Manning新书】现代Java实战,59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CVPR2020-港中文】 图像识别中的自注意力探索
专知会员服务
55+阅读 · 2020年4月29日
【CVPR2020-百度】用于视觉识别的门控信道变换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0年3月30日
【图神经网络(GNN)结构化数据分析】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分析 | 抖音背后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life
9+阅读 · 2019年5月31日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抖音的 2017 和它背后的黑科技
PingWest品玩
8+阅读 · 2018年1月4日
AI都干过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事?
全球创新论坛
4+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Star-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30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Manning新书】现代Java实战,59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CVPR2020-港中文】 图像识别中的自注意力探索
专知会员服务
55+阅读 · 2020年4月29日
【CVPR2020-百度】用于视觉识别的门控信道变换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0年3月30日
【图神经网络(GNN)结构化数据分析】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相关资讯
分析 | 抖音背后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life
9+阅读 · 2019年5月31日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抖音的 2017 和它背后的黑科技
PingWest品玩
8+阅读 · 2018年1月4日
AI都干过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事?
全球创新论坛
4+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