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之作 | 比亚迪汉舒适性表现远超预期

2020 年 7 月 29 日 ZEALER订阅号
2020年7月12日,比亚迪汉EV、汉DM正式上市,纯电动版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98-27.95万元,混合动力版本的补贴后售价为21.98万元。此次我们试驾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型,分别是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和2020款 EV 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 ,该车是无限接近量产车的版本,并非正式量产版车型,这意味着车辆整体表现会和大家买到的车型基本无异,部分细节仍会持续优化最终给到消费者最完善的版本。每次试驾比亚迪的车型,我都能强烈的感受到比亚迪的进步,无论是外观用料还是底盘三电,总有新的猛料给到我。
 


NVH表现甚至超过豪华品牌车型
 


这款车在静音性上给了我非常!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很少这样去形容一款车,比亚迪汉在静音性的处理上真的太出色了。到底有多好?底盘静音性上媲美宝马5系奔驰E级,你没开过五系、E级也没关系,数据层面也可以说话,经官方测试,这台车在120km/h时速下仅有62分贝。还没有概念怎么办?20-30万级别的轿车在该时速下常规的噪音表现通常在64-68分贝之间都属于正常表现,以雅阁、凯美瑞、迈腾等中级车为例,它们在该时速下的噪音值通常是67分贝左右。而宝马5系和奔驰E级的噪音值均为62分贝左右。
 


噪音值只能呈现出静音性的其中一部分,很多人都把NVH简单理解为噪音,事实上NVH代表的是综合表现,三个字母分别为: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安静顺滑的行驶质感可以很直接的给到乘客豪华的乘坐体验,这也是消费者可以分辨一款车够不够“贵”的最直接的体验。
 
比亚迪汉最神奇的地方是,即便采用运动取向的轮胎,即便走得是水泥板路,NVH表现仍然没有太过于断崖式的差异,也就是说,它的底盘不挑路面,无论粗糙还是细腻的路面,NVH表现一致性都非常好。
 


时速120km/h之下,最容易把风噪传入驾驶室的A柱、后视镜等部位都仍然保持安静,0.233cd的超低风阻此时就做出了卓越贡献,即便你深踩加速踏板,电机的啸叫声也完全被隔绝,这与最初比亚迪e6的电机啸叫声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要知道当年的e6的售价超过了30万,
 
看不见的成本决定静音表现
 


前期仿真阶段NVH团队便介入整车开发,车身结构前期优化“塔顶”间的加强梁设计,避免路面震动经过减震器塔顶的放大作用向车内传递震动
●可控流阻吸声材料在内饰中应用,改善吸音棉智能吸收高频噪声的局限性,大幅度提升中低频噪声的吸收作用为了解决电机噪音问题,在电机的四周也加入了吸音材料
●发动机舱盖内侧加入吸音棉、隐藏式雨刷设计、车门采用双层密封条,并加入植绒面料前排采用双层玻璃车身架构加入“止震贴”防止薄壁钢板发生共振。
●优化电机悬置处橡胶件,其悬置刚度降低了70%,隔振性更好。
●轮胎内侧加入吸音棉。
 
高性能版&长续航版:一个开着爽,一个坐着爽
 
很多人觉得,这两个版本用同一个模子,开起来的感觉应该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表现出了极其迥异的性格,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时间7.9s,这是目前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主流水平,而性能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只有3.9s,对于汽油机来说,已经算性能小怪兽了,简单列举几个3.9s的车型:阿尔法罗密欧四叶草版、奥迪RS 6、宝马M4、阿斯顿马丁DB11,这两台车采用了两种底盘调教在情理之中。
 


长续航版的悬挂无论是前段还是后段表现都比较柔软,躲避障碍快速变线的激烈工况下,给驾驶员的信心不太够,日常驾驶时,它的优势也是极其明显的,城市路况下对细碎颠簸的过滤更好,高性能版的悬挂明显更撑得住车身,反复变线时多余的晃动更少,驾驶信心要强很多,简单来说,长续航版坐着爽,性能版开着爽。因此买车如何选,显而易见。
 


不光开得快,也要刹得住,32.8米的百公里刹停成绩对于自重超过两吨的来说,我用“变态”来形容都不过分,要知道迈凯轮12c这样的性能怪兽百公里刹停距离都需要34米以上的距离,2020年主流车型的刹停距离绝大多数都在38米左右,因此32.8米是一组非常非常夸张的数据。
 
DiLink 3.0交互界面升级


作为一个科技媒体,肯定要拉高对车机的要求,DiLink3.0版本在图形界面上做出了很多改进,交互逻辑得到了一定的简化,但是我个人认为它还有进步空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板虽好,但车机需要更多针对性的交互设计。

 
先说说它做的好的地方,15.6英寸超高清8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观看体验都非常“刺激”,试驾当天恰逢英雄联盟联赛小春晚,IG对阵RNG,搭配原画画质和超窄边框屏幕,对于副驾驶和后排来说真的看出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感觉。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有多强,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比亚迪车机在语音识别方面处于前排水平,实现了多人互动、童声识别、声源定位。全新DiUI新增负一屏功能,为用户带来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静态去看,UI界面比较美观并且有20多种主题可供选择,各项体验也都十分灵敏就手,但针对于驾驶起来去操控车机,图形界面除了文字以外的信息输出就变得尤为重要,人最先捕捉到的信息一定是最大最简单的图片,因此UI界面的每一个图片或者LOGO信息都要起到非常强的信息输出的作用,以降低驾驶员在开车时操控的分心程度。


当驾驶车辆时,我们能伸手去控制车机的机会窗口少,并且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误触,此时每个APP的LOGO样式和大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人们获取图片信息的效率是比文字快很多的,简单易理解的LOGO样式可以让我们快速筛选屏幕上的信息,从而找到我们想要的功能,更大的接触面积又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开车时的误触率。虽然说20多种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车机是需要跳脱出平板设计思维的专业系统,整个汽车行业目前都需要一款颠覆式的设计。
 

DiUI的另一个升级就是车辆功能控制菜单得到了一定的简化,相比过去减少了一些操作步骤,同样也有很大优化的空间,硕大的屏幕有一半被比亚迪汉的车辆图片占据,同时也没有起到相应的辅助功效,譬如说给驾驶员提供多一层视觉参考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新款奔驰S级的MBUX系统就是这样做的,是不错的方向。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有何不同?
 
电池是一台纯电动车的重中之重,为何目前只有比亚迪大力推行磷酸铁锂电池?它有何长处有何短处发展前景又如何?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购买纯电动车的消费者想关注却又无从下手的部分。今天我们给大家简单进行介绍。
 

事实上,比亚迪并非突然路转磷酸铁锂电池,反而磷酸铁锂电池是比亚迪一直专注研发的部分,相比于三元锂电池来说,磷酸铁锂电池有着更强的安全性,有更长的寿命,并且这两个长处都是三元锂电池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逆转的物理性优势。之所以磷酸铁锂一直没有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其原因就是低能量密度限制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对于消费者而言,电池安全性确实重要,但没有续航里程的安全约等于没有价值。
 
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基本属性,想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并非易事,但PACK成电池包的过程却有着非常大的优化空间,那就是——去模组。简单理解就是去包装化的过程,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由一颗又一颗和5号电池接近的18650(或21700)或方形电池组成,形成电池包之前,这些单体要先打包成模组,再用大模组最终PACK成电池包,这一过程显然包含着太多的“包装”,刀片电池去掉了一层层的外壳包装,用类似刀片的一片一片的电池PACK成电池包,而这一技术叫CTP去模组化技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也可以通过此方法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有人会担心,“包装”都去掉了,电池会不会安全性就下降了?恰巧,不但没有下降,这一片一片的电池还成为了结构件,我们知道,一把尺子很容易就弄断,但如果把100把尺子叠在一起,反而会变成一个坚固的结构。
 


决定续航的其实并不完全是电池,更低的风阻、更高效的电机和电池管理策略、更低的自重、更大功率且更大范围的动能回收都决定着一台车的综合续航,来到2020年,这一时机终于成熟,在电池包能量密度140Wh/kg的前提之下(三元锂电池目前阶段能量密度在140Wh/kg到180Wh/kg之间),通过诸多优化达成了605km的续航成绩。譬如说0.233cd的超低风阻,譬如说IPB智能集成制动控制系统,都为续航做出了卓越贡献。
 
动能回收舒适又高效
 
在电动车刚刚推出之时,大家都对动能回收怨声载道,有部分媒体洗地说是消费者没有适应动能回收系统,但是来到2020年的今天,纯电动车飞速发展,如今的动能回收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动能回收。
 


比亚迪的这套IPB智能集成制动控制系统让车辆在时速2km/h下仍然可以进行动能回收,同时不会给乘客带来严重的拖拽感,CRBS再生制动功能可让汉在制动时多回收10%的能量,响应速度的提升也有4-5倍之多,同时还带有CST舒适制动的功能。
 
续航表现如何?
试驾路线:丽江—香格里拉
 
本次试驾活动从丽江的和府洲际酒店出发,前往香格里拉酒店,全程180km,共两个途经点进行换手,和以往试驾不同,这次有接近1000m的海拔攀升,丽江市平均海拔2418m,香格里拉市平均海拔3459m。鉴于测试当天一路细雨绵绵,除了一路爬坡不适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场景之外,当天的气温也都在15-18℃之间,因此续航仅记录总数并不详细,仅供大家参考。
 


根据最终表显数字,本次行程全程实际行走180km,平均时速在40km/h上下,最高时速不超过100km/h,并没有全程采用强动能回收,驾驶模式绝大多数时间保持在运动模式,两人轮换驾驶,基于此条件,最终表显剩余续航里程为361km,表显消耗续航里程为244km,对于我们这样的行驶条件来说,续航已经非常实在了。
 
比亚迪汉值不值得购买?
 
我们从丽江一路开往香格里拉再返程,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上经常遇到拍摄我们车队的群众,停车时有好几次大叔摇下车窗问我:“你这是啥车?卖多少钱?”甚至收费站的小哥直接问我:“这台车续航能跑多远?”
 


中国人都纷纷盼望着自主品牌汽车雄起的那一天,比亚迪也在用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快马加鞭的弯道超车,比亚迪汉是我试驾过比亚迪纯电动车型里的巅峰之作,它很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它也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拿捏的死死的,即便谈到纯电动车贬值率偏高的大背景,磷酸铁锂电池也算是给出了时下最好的答案。如果你大多数时间需要载上家人在城市内通勤,长续航版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你打算买一台车奖励给你自己的话,高性能版不会让你失望。


对了,我们还有汽车粉丝群
喜欢汽车的朋友们
赶紧扫下方Z哥名片
拉你入群一起嗨~



『热门推荐』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2020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20年9月11日
最新《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技术综述论文,2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54+阅读 · 2020年6月14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交通评价指标概略
智能交通技术
15+阅读 · 2019年7月21日
无人驾驶仿真软件
智能交通技术
21+阅读 · 2019年5月9日
毫不自夸,甚至有点骄傲——视频检测与拼接
无人机
9+阅读 · 2018年12月25日
海洋论坛丨水声目标识别技术现状与发展
无人机
26+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未来20年(2019—2039)的50个技术预测
全球创新论坛
5+阅读 · 2018年12月16日
挑战:化妆VS人脸识别
京东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1月4日
无人驾驶汽车
劲说
6+阅读 · 2016年8月26日
Deflecting Adversarial Attacks
Arxiv
8+阅读 · 2020年2月18日
Arxiv
15+阅读 · 2018年4月5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2020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20年9月11日
最新《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技术综述论文,2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54+阅读 · 2020年6月14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必读的十大深度强化学习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相关资讯
交通评价指标概略
智能交通技术
15+阅读 · 2019年7月21日
无人驾驶仿真软件
智能交通技术
21+阅读 · 2019年5月9日
毫不自夸,甚至有点骄傲——视频检测与拼接
无人机
9+阅读 · 2018年12月25日
海洋论坛丨水声目标识别技术现状与发展
无人机
26+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未来20年(2019—2039)的50个技术预测
全球创新论坛
5+阅读 · 2018年12月16日
挑战:化妆VS人脸识别
京东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1月4日
无人驾驶汽车
劲说
6+阅读 · 2016年8月2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