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柚子木字幕组 听译。
2017年的10月19日,夏威夷岛上的夕阳刚刚褪去,繁星升起,夜空一片晴朗,又是一个很好的观测夜晚,位于夏威夷毛伊岛上哈雷阿卡拉天文台(Haleakala Observatory)的泛星计划(Pan-STARRS)望远镜已经打开圆顶,准备开始晚上的巡天观测。
泛星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监测近地天体。望远镜在进行全天的快速扫描之后,通过比较同一天区的不同时间图像,从而发现潜在的、新的近地天体。在发现可能的近地天体之后,进一步计算运行轨道,并对可能对地球造成危害的天体提前做出反应预警。望远镜的口径1.8m,尽管对于通用型望远镜来说不算很大,然而对于快速巡天这个项目而言,此口径已经算是巨大,和世界上其他的巡天项目相比,著名的帕洛玛暂现源星厂(PTF)项目使用的望远镜口径也只有1.2m。
另外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此天体并没有晕,所以排除了是彗星的可能性。后续的更多观测对此天体的形状也做出了限制,发现它呈现一个雪茄状,大约长400m,宽40m,颜色偏红,具有固态表面,但是不能确定是岩石还是金属构成。而且它的形状也让人非常困惑,因为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在太阳系内发现过此类形状的小行星。按照现有的观测和计算结果,此天体在2017年9月9日达到了近日点,目前在以大约每秒40km的速度离开太阳系,并于11月1日,经过了火星轨道上空。因为此天体很小很暗,对它的观测将持续到12月中旬左右,在此之后,由于太暗的缘故,即使使用地球上最大口径的望远镜,也很难再观测到了。
尽管此天体被美国科学家所发现,因为它奇特的形状,并来自于太阳系外,同样引起了很多中国科学家以及中国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当然也引起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名词委)一些委员的兴趣。委员们注意到,因为还没有标准的中文名,国内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很多都采用了英文“ ʻOumuamua ”的意译,翻译为“远方信使”或者其他类似的名称。为了更好地传播,名词委的部分专家呼吁尽快确定此天体的标准中文名称。在此建议之上,考虑到其原来的名字含义,很多委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理由。比如有委员提出“青鸟星”,也有委员提出“远方信使”,还有“远方客”“星际来客”“远游星”“访客星”等等。同为名词委委员的陈学雷老师另辟蹊径,建议可以音译,翻译成“奥陌陌”星:“奥”有神秘莫测之意,“陌”意味着远方的信使。此命名不仅可以保留原有的命名特色,而且其含义和原意也有符合,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委员的赞同和支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奥陌陌”为人类观测到的第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 ʻOumuamua ”的中文名称,借此公布于众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执笔)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