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诞生了,这台占地170平方米、耗费无数工时人力制造出的庞然大物让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都植入了这样的想法:计算机永远不会走进日常生活,因为无论是体积还是造价都令人难以承受。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快如闪电、轻到不可思议的新型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而这一切早在1956年就被神奇地预言,这便是“摩尔定律”的魔力。
ENIAC计算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摩尔定律是由Intel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统领着计算机行业历经半个世纪,实际上它不是一条科学定律,而是对新兴的电子产业的观察报告,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然而最近几年,随着芯片发展速度的减慢,同时软件和系统在吃掉根据摩尔定律不断推陈出新的硬件,摩尔定律已经走向黄昏,新的篇章即将开启。能否抓住关键机会,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技术追赶和突破,就成为了行业内重中之重的大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讲座将邀请到全球公认的计算机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电子工程系教授丛京生先生回顾过去60年计算机行业的辉煌发展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数字革命,阐述现代计算机的工作机制,并探讨摩尔定律失效后的计算机科学将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主办单位:未来论坛
场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馆
执行机构:新盟国际
支持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合作伙伴:毕马威中国 方达律师事务所 龙湖集团 微软 中国东方航空
支持机构:百度 嘉实基金 若为口粮 中金公司
媒体支持:网易 第一财经 凤凰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一点资讯 财经 环球科学 知识分子 分众传媒 网易公开课
具体议程如下(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
理解未来讲座
二〇一七年第六期 【总第三十期】
摩尔定律尽头的计算科学
2017年8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馆
议 程
2017年7月21日更新
所有嘉宾以实际到场为准
13:30-14:00
注册签到
14:00-14:10
开场致辞
14:10-15:00
主旨演讲
摩尔定律尽头的计算科学
丛京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电子工程系教授
15:00-16:00
对话环节
16:00-16:25
现场提问
16:25-16:30
总结陈词&证书颁发
会址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会址展示
【未来论坛】
由中国时下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业前沿者发起,并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创立。未来论坛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 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它提供了一个入口,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基础逻辑的普适认知下,去获得方向感,去感知影响力,去踏进一片净土,去得到思想的孵化。
【理解未来讲座简介】
理解未来讲座,是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益科学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并与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及企业家跨界对话,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理解未来讲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覆盖材料物理、量子物理、化学、数学、生命科学、医疗、科技、社会科学、人文等领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