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先杰教授主题报告现场
每个人降临世界的时候,都是从一座温暖的、有营养的房子里“钻”出来的。这是母亲用生命建造的宫殿——“子宫”。2019 年9 月23日晚,由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科学咖啡馆活动有些特别——携手女性朋友们一起走近我们的生命旅程。
这场特别的科普活动地点依旧在物理所M楼咖啡厅,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邱成利处长担任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主任医师谭先杰教授出任主讲人。谭教授师从郎景和院士,做过妇科医生,也做过产科医生,最后选择了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除了医学上的研究和成就,他还一直致力于女性医学健康科普。从理论到实践,从临床到预防,谭先杰教授在主题报告中,为嘉宾们剖析了女性的美丽与独特,展现生命的伟大。
“ 当你看到CT 显示一个直径30 cm 的肿瘤,它已经开始影响患者的正常行动甚至呼吸。不做手术,患者在一个月内就有生命危险;做手术,术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难以预估。如果是你,会如何抉择?”谭先杰教授以自己的一次特殊收诊经历作为报告的开场白。他当时的选择是“做!要做!”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为患者切除了一个重达18 斤的恶性子宫肌瘤。谭教授将这样的手术比作一场战役,唯一的目的就是和时间赛跑,挽救患病女性的生命。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女性成为了母亲。从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来看,在她们身上,有着世上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子宫。这是小生命孕育的第一站,但在女性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候,它主要用来提供例如女性每月一次特殊经历的生理功能。子宫连带着它的“邻居们”,比如输卵管、卵巢、阴道及外阴,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展现出女性的美丽和独特。
子宫的大小有多大?我们常习惯于把体内看不见的器官,用体表看得见的东西来比拟。子宫有两种状态,在非孕状态时,谭教授伸出一个拳头,通常我们拳头的大小和心脏的大小是基本一样的,而子宫要比心脏还要小两圈,这意味着,妈妈给小生命建造的第一个家,大概只有5 ml。但是从怀孕到分娩的那段时间,子宫会长到多大呢?这就是它第二种状态了,当女性分娩的时候,胎儿、胎盘和羊水加起来可达到5000 ml,子宫的容积足足扩大了一千倍!母爱的包容从小生命出现在这座房子里时就已经在酝酿了。从受精卵接种着床开始,为了给小生命足够的成长空间,妈妈顾不上自己形体的破坏,顾不上生理上各种不良反应,提供孩子需要的一切。这是只有母亲才能给予孩子的包容。
女性生理上的包容性除了孕期扩张子宫的成长,还包括产后子宫迅速的收缩。子宫的收缩是母亲哺乳婴儿时产生的反射,我们现在广泛推崇母乳喂养,是因为在母乳喂养过程中,这种生理反射会使子宫收缩得更好、恢复得更快。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粮食,如果问人世间最美的画面是什么,在谭教授看来,一定是母亲哺乳孩子时那慈爱的目光。
生命之房不仅是一座孕育胎儿的宫殿,更是一片守护女性健康的净地。虽说子宫及其附件是女性身上特有的生理结构,但所有身体器官都会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子宫肌瘤,这是一种普遍的良性肿瘤,近乎1/3—1/2 的30 至50岁女性都有子宫肌瘤。在一百多年前,消除子宫肌瘤只有一个办法——切除子宫,1945 年之后开始发展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剔除肿瘤的同时还能保留女性的生理和生育功能。恶性肿瘤则有两种,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高发的是宫颈癌。全球每一分钟就有1 名女性被确诊为宫颈癌,每不到两分钟就有1 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除了恶性肿瘤,甚至在医学技术相对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女性仍不能避免因怀孕而失去生命,其中80%的死因源于宫外孕,平均每一百次的怀孕中就会有2 次宫外孕。谭教授在现场说出的一连串数据,足以说明子宫的脆弱以及对于女性的重要性。每位女性承受的孕育风险和疾病压力,带来的可能都是一个家庭的不幸。
虽然生命之房在女性的一生中可能需要“装修”、“改造”,甚至需要“搬家”,但谭教授还是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定期检查、提前预防,永远好过轻信非医疗保养和讳疾忌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防癌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重视日常生理的异常反应,都能起到良好的规避恶性发展的作用。报告的最后,谭教授引用郎景和院士的健康箴言作为结束语:“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身体状况,共同守护健康。
因为这场报告主题的特殊性,谭教授提出,考虑到大家的问题可能涉及隐私,可以采用纸条匿名提问的方式,但在场的嘉宾没有避讳,从医学和科普的角度积极提问。
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胡吉老师问道:“通常60—70 岁的老年女性都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或者肿瘤高发的现象,如果想避免这类疾病,是否可以考虑提前切除子宫呢?”针对此,谭教授首先指出,肿瘤的发病率与家族的遗传性有一定关系,同时,为了避免疾病我们的首选应该是采用科学的办法爱惜身体、提前预防,时刻关注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及时就医,这是身体向人们发出的警报,用提前切除器官的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做法不可取。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峥提到一个现象,中国女性和家庭在孕期普遍非常关注保胎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是否必要?谭教授在解答时给大家指出一个误区:事实上,有85%的流产属于自然选择,即胚胎的自然淘汰,再怎么保胎都无济于事,只有在缺乏孕激素的时候,可以利用医学手段补充孕激素尝试保胎。另外,谭教授也强调,我们要尊重自然的选择,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用科学的手段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普活动与会嘉宾合影
在谭先杰教授精彩的报告及与嘉宾们的热烈讨论中,科学咖啡馆活动渐入尾声。谭教授最后讲到医学科普工作,近两年包括自己在内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推广健康观点。他认为医学是一种经验科学, 需要大家在日常通过正规的、科学的讲座或书籍等不同渠道来获取健康信息。谭教授特别提醒大家要多加关注身体状况,而不是等到生病才急于求医。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以科学的态度重视自身健康,让生命的摇篮永远绽放美丽与光彩!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田春璐 成蒙 魏红祥 供稿)
本文选自《物理》2019年第10期
2.漫画 | 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流浪地球的无限种可能,及宇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6.2018—2019 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名单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