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十位高颜值,高智商的最美女科学家学霸!

2018 年 11 月 25 日 算法与数学之美


谁说女子不如男?九位颜值不输智商的美女科学家学霸!她们才是人生赢家,不仅有高智商,而且还高颜值!!!

1)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做科研不能仅仅有“夏天”的激情,更要耐得住“冬天”的寂寞,只要自信和坚持,“春天”自然到来,“秋天”才会硕果累累。


彭新华,1978年6月生,湖南湘阴县人。理学博士。1994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并获200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从事合作研究,之后继续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2008年4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同时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12月22日,获得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磁共振自旋体系的作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广泛涉及于量子态制备、量子算法、量子控制以及量子测量等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如互补原理)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和利用量子信息技术来模拟凝聚态物理学里面的重要物理现象(如量子相变),也包括量子态信息的传输以及新的量子计算模型(如量子绝热模型)和低场核磁共振的量子控制问题的探索等。目前已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Physical Review Letter》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实验论文50余篇。

2017年,她与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的理论研究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探测到虚磁场中的“李—杨零点”!“李—杨零点”,是63年前由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但此前一直存在于理论之中,并未被实际侦测到。而彭新华与刘仁保教授的团队取得成果,也因此获得了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2)胡海岚——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不忘初心。


1973年出生的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就是顶尖的学霸了。于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又于2002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博士学位。2003年-2008年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和弗吉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资助和中科院优秀导师,2013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并获得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

自2015年5月起任职浙大。实验室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曾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2015年4月,胡海岚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2015年12月22日,获得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在科研成果方面,她不仅在《科学》《细胞》和《神经元》等顶级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是《科学》和《神经元》杂志的特邀审稿人;而且她于2011年和201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还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被重点推荐!

她的课题组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征研究员合作,又首次利用猕猴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氯胺酮作为快速、高效、长时程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靶功能脑区和神经环路机制,为研发针对特定脑区和神经环路的疾病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指导!

3)王玲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研究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王玲华,女,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专业,1999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师从涂传诒院士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硕士毕业。于200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空间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P. Li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空间科学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多年,2012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王玲华主要从事日球层物理方面的研究,发现了在平静时期日球层中存在一种未知的高能粒子成分——晕外电子,参与了多项国际空间探测项目的粒子探测器的研制和观测分析,负责探测数据的校正和解释。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CINEMA小卫星计划是基于王玲华等对磁层环电流片中性原子成像的一项研究成果。2015年12月22日,荣获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7年9月21日,第一届亚太等离子物理大会(1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Plasma Physics)在成都召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王玲华被亚太物理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hysical)授予2017年等离子体物理青年研究奖(AAPPS-DPP Young Research Award),以表彰她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


她还:1、发现了日球层边界区中存在中等能量的中性原子,改正了以往关于日球层边界区物理过程的理论,对研究日球层边界区具有重要意义;2、开辟了中性原子成像的空间探测新方法,对来自磁层环电流的低能中性原子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观测,获得多项有关磁层粒子加速的首次观测结果,推动了新的空间探测计划;3、发现在日球层中存在一种新的高能电子成分-晕外电子,其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与已知的日球层高能电子成分不同。 这一发现也开辟了空间高能粒子物理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4)吴晨——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研究员:拥有梦想,享受科学。


1982年出生的她,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文班),获医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并受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任研究员。博士学位论文获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01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研成果获2013年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3年入选“协和新星”等人才计划。目前是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遗传》杂志编委,是Human Genetics、PLoS One、Genetic Epidemiology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食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在科研成果方面,吴晨主要从事食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已发表SCI论文61篇,影响因子700余分;其中第1或并列第1作者25篇,包括9篇Nature Genetics、1篇Nature Medicine等……

5)李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执着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1975年出生的李赞,小时候上学,老师经常跟李赞父母谈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孩子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李赞说,因为上课听不懂,就怕老师提问,站起来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答不上来。“当考试得了第一名,别人都说我是好学生,却不知道我在背后付出了比其他同学多好几倍的功夫和时间。”

在1994年因为学习优异,被【免试保送】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1998年获学士学位后,再次被【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之后2000年又是被【免试】提前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此外,她在2001年转为在职博士任助教,2002年破格晋升为讲师;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批准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导师;2007年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从这一连串的免试和破格上,你就能感受到她的成绩有多么优秀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综合业务网(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IEEE Member, IEEE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 Committee (CISTC)Member,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2015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在科研上,李赞也同样优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写道:当年,李赞带领科研团队,分别赴陕西省长安县、河北省霸县、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湖南怀化山区等我国偏远地区,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展了为期五年600km~1500km的一系列远距离野外线路试验,积累了我国流星信道特性数据,构建了国内第一个支持通信系统仿真的流星余迹信道模型,研制出我国新一代流星余迹应急通信系统,解决了国家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的急需。

如今,她已以第一作者出版专业学术著作3部,申请国家/国防专利40项、获得专利授权2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在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等国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1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57篇!

6)吴蓓丽——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你的梦想决定了将来你能到达的高度,扬起理想的风帆,勇往直前!


吴蓓丽,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于2006年获得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在2007年4月加入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博士的研究小组,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5月30日,吴蓓丽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11月,获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青年创新奖”。

记得有人这样问吗:这些女科学家还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吗?——对于这个问题,吴蓓丽女士给出了最佳的答案,让丈夫也变成科学家!根据中科院网站介绍,吴蓓丽女士和她的丈夫赵强,虽然分别在无锡和天津长大,家里也不是搞科研的,但由于他们本身都是优秀的学霸,于是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两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相会了,并成为了学霸情侣和学霸夫妻!之后,两人又携手去了美国,在国际顶尖的Scripps研究所和Raymond Stevens教授的研究组开始博士后学习。再后来,他们又一起返回了祖国,走进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始了一段神奇的GPCR解码之旅。

对了,你可能也觉得吴女士的照片很霸气吧,因为按照她丈夫的说法,她就是一位充满男孩气质,但又踏实、严谨的女性!


2015年3月,吴蓓丽研究组和赵强科研组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包括中风、冠心病、肺栓塞等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抑制这种受体蛋白的活性能够有效地缓解血栓的生成,从此展开的药物研发,将惠及我国超过1000万血栓性疾病患者。

目前,主要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并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先后解析了艾滋病毒(HIV)共受体CXCR4和CCR5、抗血栓药物靶标P2Y1R和P2Y12R的结构,实现了我国GPCR结构测定零的突破。

从2017年5月18日算起,是吴蓓丽课题组一年内第3次在Nature发表论文。从她2011年回国算起,这是其课题组第6次在Nature发表论文,还有一篇发表在了另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

7)杨倩——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教授: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谁在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都是用不懈努力换来的。


杨倩,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军神经生物学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转化神经科学分会委员,美国神经科学研究会会员。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四军医大学华山杯专业技术贡献奖。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老年痴呆等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发病机制不清和缺少统一的理论解释是该领域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早在赴美留学期间,杨倩就瞄准这一制高点寻求突破。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多少次实验失败从头再来,汗水化为前行的动力,坚持带来成功的希望。2009年,她在世界上首次从自噬(CMA)角度阐述了帕金森病的致病蛋白α-synuclein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机理,建立了CMA自噬-α-synuclein-MEF2D调节通路,为帕金森发病提供全新的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被誉为2009年帕金森研究的两个重要发现之一,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并予以重点点评。论文先后被Nature等杂志他引127次,并被写入外文专著。


2011年底,杨倩作为优秀海归科研人才被第四军医大学引进,主要从事应激条件下神经元稳态的调节及稳态失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1)从自噬角度诠释了蛋白异常积聚、氧化应激、CMA自噬功能紊乱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关系及机制,提出多种帕金森病诱发因素致病的共同通路;2)发现并阐明应激反应直接调控microRNA生成核心因子Drosha,证实Drosha功能和蛋白水平变化在细胞存活中的作用及意义;3)揭示了转录因子MEF2D在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微环境调节神经元应激反应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Autopha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他引470余次,累计影响因子176,而且其中一篇涉及在Drosha-miRNA的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的论文,更是获得了国际顶级权威期刊Molecular Cell的祝贺,因为那篇文章在短时间内就创造了一个新的阅读高峰。

8)陆盈盈——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国内做科研就是一件再适合不过的事。唯有回来,别无他念。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根。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能不能往前走,需要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分力。而我所能为国家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好科研工作,让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发展。


陆盈盈 ,1988年11月出生,女,1988年生于浙江杭州,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12月,被授予Austin Hooey研究奖,这是康奈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授予研究生的最高荣誉!2015年1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2月11日,27岁的陆盈盈入选“青年千人计划”,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2018年9月15日,陆盈盈荣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近年来主要研究以金属锂电池为基础的高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电池,在金属锂负极保护机制及电池安全问题等方向取得了系列进展。提出理论容量为现有石墨负极10倍的三维金属锂负极材料,提高电极储锂能力,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阐明金属锂负极产生枝晶的微观机理,实现锂离子在电极表面的稳定电沉积,消除枝晶产生,突破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难以兼具的难题;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高效储能,发展新型电池技术。尤其重要的是,在金属锂电池安全问题上,通过强化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离子传递过程,解决了锂枝晶形成这一困扰金属锂电池40年之久的难题。

在Nat. Mater., Sci.Adv., Nat. Commun., Angew.Chem.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引用1500余次,相关成果被Nat。 Mater。亮点点评,获授权专利3项,其中授权的国际专利被美国NOHMS公司实施工业应用。入选2015年度福布斯·亚洲榜30岁以下精英榜、2016年度福布斯·中国榜30岁以下精英榜;已入围化工权威期刊Ind. Eng. Chem.Res.期刊2017 Class Influential Researchers及化学权威期刊Chem.Comm.期刊2018 Emerging Investigators。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青年专项基金。

9)杨树——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我觉得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非常好,为国家作力所能及的事非常有意义。研究平台也很好,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树,1990年6月5日出生,女,安徽合肥人;第十二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复旦大学获微电子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电子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导师:IEEE Fellow, Kevin J. Chen教授);2014年-2016年分别于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客座助理教授、英国剑桥大学任博士后(合作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lorin Udrea教授);2016年至今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GaN、SiC、Diamond)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微纳制造、分析表征以及可靠性研究。GaN,即氮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她钻研的这项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电能转换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是目前先进国家及企业重点投入的半导体关键技术。近五年来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EDL、IEEE T-ED、APL,电子器件和功率半导体顶级会议IEDM、ISPSD等共发表6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31篇)。

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被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著名学者,以及Infineon、TSMC、NXP、IMEC等国际领先半导体公司多次引用和正面评价,多次被Compound Semiconductor和Semiconductor Today产业杂志专题报道。首批Hong Kong PhD Fellowship获奖者之一;2015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PhD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每年仅三位获奖者)。IEEE和EDS、PELS会员;IEEE EDL、IEEE T-ED、APL、PS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被IEEE EDL(2015、2016年)和IEEE T-ED(2014-2016年)评为金牌审稿人。

10)庄晓莹——同济大学副教授:我们做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转化为国家的核心科技竞争力,目前来看我们离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庄晓莹,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同济大学,于2010年获英国杜伦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在挪威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14年受聘同济大学副教授。她曾获得欧盟居里夫人奖学金,凭此奖学金曾在魏玛包豪斯大学进行过访问研究。受索菲亚奖资助,她将在汉诺威大学连续介质力学研究所,与计算力学领域国际顶尖学者彼得·乌利格斯教授合作,研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庄晓莹围绕纳米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问题,运用计算机构建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POLYMER)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多要素、多尺度、多物理场的模拟设计,将有助于纳米复合材料使用的改进,提高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产品、飞机、汽车、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效果,比如通过改进使用方法、材料重组等,增强工程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耐冷热等。借助计算机模拟平台设计,提出材料使用优化的假设方案并进行模拟验证。庄晓莹指出,未来将开发一套程序,构建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平台,从而使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更方便地开展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编辑 | Gemini

来源 | 今日头条



更多精彩:

☞  哈尔莫斯:怎样做数学研究

☞  扎克伯格2017年哈佛大学毕业演讲

☞  线性代数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

☞  你见过真的菲利普曲线吗?

☞  支持向量机(SVM)的故事是这样子的

☞  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数学,对你来说会不会太难?

☞  编程需要知道多少数学知识?

☞  陈省身——什么是几何学

☞  模式识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曲面论

☞  自然底数e的意义是什么?

☞  如何向5岁小孩解释什么是支持向量机(SVM)?

☞  华裔天才数学家陶哲轩自述

☞  代数,分析,几何与拓扑,现代数学的三大方法论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math_alg@163.com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王玲,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联席负责人,华泰证券即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证券公司,于1990年12月成立于南京,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类券商,也是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总部位于南京。
 【中科院信工所】社交媒体情感分析,40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课程推荐】 深度学习中的几何(Geometry of Deep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57+阅读 · 2019年11月10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物理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拯救薛定谔猫的方法
中科院物理所
8+阅读 · 2019年6月10日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光纤之父”高锟离世,感谢他的贡献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Inferred successor maps for better transfer learning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3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3月10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1月25日
Arxiv
4+阅读 · 2017年11月4日
Arxiv
23+阅读 · 2017年3月9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中科院信工所】社交媒体情感分析,40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课程推荐】 深度学习中的几何(Geometry of Deep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57+阅读 · 2019年11月10日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物理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拯救薛定谔猫的方法
中科院物理所
8+阅读 · 2019年6月10日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光纤之父”高锟离世,感谢他的贡献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