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混沌大学,王朝会怎样?
王朝自己的答案是,成为重庆7个地产项目的渠道总监,拥有“自我满意”的工作与生活。
但有了混沌大学,这种让人满意的生活变得很可怕。
重庆分社社长王朝演讲
他给另一家地产公司做分享,发现这家公司所有的认知都是基于过去的、线性的,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趋势。
有人问王朝,“既然未来是不可预测的,那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这是一道问题,也是一道分隔线。
一边是王朝,
一边是这个城市的认知传统。
01
王朝在混沌大学App上有17万多研值,全国第四。
研值是学习时长、分享和贡献的标志。这还不足以衡量王朝对学习的热爱,他平均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多过于陪伴两个儿子。
有不少人认为,王朝只是得了“知识焦虑症”,以前是信息缺乏带来担忧,现在是知识过剩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我们必须不断看书、培训、和高手交流、分享朋友圈。学习不一定有结果,但过程可以安抚我们的焦虑。
这和王朝的“症状”一模一样。
“他们只是看到了表征。”王朝说,自己学习的动因来自于爱好而非焦虑。读书时,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是学校田径队里只知道埋头练铅球的大胖子。工作后,他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地产人,关心的是眼前的客户和明天的政策。
2015年7月11日,朋友邀请王朝到成都参加活动,那是混沌大学的前身,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在成都的大咖专场系列活动。他没有挤出时间,但他记得朋友发来的活动介绍上,分享嘉宾竟然是五名90后,真是有趣。
一个月后,朋友再次邀请他去上海参加商业创新大课,8月7日~9日三天。因为8号要参加其他活动,他只定了8月7日的往返航班。等到7号上午,听完阎焱的分享,他才发现自己世界原来是那么的小。
8号的活动推不了,他马上定了当天最晚一趟到上海的航班,赶第8月9日的课程。三天时间在重庆与上海飞了两个来回,又累又困,他却兴奋得睡不着。
从那之后,王朝就开始了“打飞的”学习的日子。一年半时间,在航旅纵横App上,王朝累积的飞行里程超过10万公里,比96.5%的用户都多。有一个想法也在累积,能不能把混沌大学这样的组织带到重庆,拓宽这座城市的认知边界?
于是有了更频繁的飞行和更大的付出。
从一个普通学员,到铁杆粉丝,再到第一位分社社长。“你还认为我只是在满足所谓的知识焦虑症么?”王朝说,不是他有能力去改变重庆这座城市,而是这个城市一定会改变,恰好需要混沌大学这样的组织出现。
他一点都不焦虑,反而在不断赋予自己使命感。
02
但即使是王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认为王朝的某些行为是在“装”。
2017年10月,混沌大学全国分社里的第一个实体空间——“混沌星球1687”挂牌成立。
打造一个实体线下空间,不只在混沌大学内部,所有的互联网知识服务提供商都没干过这件事儿。
线下空间的名字叫混沌星球1687,混沌来自混沌大学,星球来自多样性,1687则来自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年份;
空间设计是在致敬安藤忠雄,标志设计则与地球公转、自转带来的坐标运动轨迹相关。
混沌星球1687实景
很多人觉得实体空间在走向灭亡,但王朝却认为实体空间不但不会灭亡,相反会重新散发光彩。一个知识分享空间是一座城市的思想,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空间,更不能没有思想。
有人说,“这种范儿,只有王朝才能装。”
更多的人是关心,重庆分社只是一个初创公司,作为一个知识服务提供商,花费不少财力物力去建实体空间,有考虑过长期生存与企业定位的问题么?
这是基于对生存维度的不同理解。
是要当下的生存还是未来十年的生存?
王朝要的是后者。
当下的生存很难,现在的重庆分社虽然运营艰难,但至少有迹可循。可如果把时间拉长,以更长的时间为维度去考虑,更难的问题在于,如何让重庆分社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
在这个城市留下烙印,才是重庆分社亟需的。什么方法适合重庆分社在十年这个维度上生存下来,王朝就按什么方法去做。
空间所在的鹅岭二厂是重庆渝中的新地标,混沌星球1687所有的“装逼”行为,其实也是在赋予这个空间地标符号。
更重要的是,这个空间会创造大量的线下链接。社群、教育最后都会需要场景化,王朝笃信这一点,这会让这个空间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企业是时间轴上的生物。有人喜欢一天天的往后推演,根据发展阶段和资源确定战略。王朝选择先把最难的事情搞定,用实际行动宣布和这座城市的十年之约,让混沌这棵树在重庆长得足够高,让足够远的人看到,自己走过来。
王朝承认,当下的做法也许不是一个初创企业该走的路,但他是在为企业五年、十年的生存奠定基础。只有向下扎得越深,才能向上长得越高。
现在正是长根须的时候,急不得。
03
王朝听力不好,左耳只有常人20%的听觉能力。
他说,听不见各种非议,或许是自己能排除杂念一心往前走的原因。但他感受得到,自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
有人指责王朝在朋友圈里贩卖的是成功学。他说,我想传达的就是自己,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我只是迫切地想把我接收到的信息同频传递给其他人。可是有人看到的是内容,有人感受到的是情绪。
也有人冷眼旁观,重庆分社不过是凭着一腔热情在做事,改变一座城市的认知,这件事情成功率太低了。他说,我已经做好了用十年时间做这件事的准备。如果这件事的成功率只有1%,我就用十年的时间去反复做,做满一百次总能成功一次。认定没有机会改变,才是真的没机会了。
重庆分社成立后,已经有数位混沌大学的老师在重庆授课:北大的薛兆丰教授、《智能时代》作者、硅谷头自然吴军老师、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独角兽挖掘机、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让山城与最前沿的商业思想者同频。
作为重庆分社的“混沌小灶”,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TB.SONG 、W创始人李三水、熊猫传媒董事长申晨也走进重庆,拓展着这座城的认知。
重庆分社班长会议
改变一座城市的认知之所以难,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认知传统有多么根深蒂固,而是因为那些拒绝改变的人,总能找到更多拒绝改变的人来印证自己的正确。
那条分隔线的两边,一开始分别是王朝和这个城市。
重庆分社开学典礼
后来,开始有人跨过那条线。200人、2000人、3500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和王朝站在同一边。
有唱衰与误解的声音,也有支持与同行的人。
那些跨过来了的人问王朝,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王朝也在问自己,你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认同感带给我很充实的感觉,但我绝不是在追求它。
王朝的追求很奇葩,“我只想做我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但事情的结果不是目的,反而是每天都很疲倦这种过程才是他要的东西。
奋斗5年之后,让重庆有5万人加入混沌大学重庆分社,这是王朝的一个目标,但王朝更向往的,是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
我们的商业世界太多纯粹而现实的商人,太少永远做梦、享受过程的异类。
没有这个异类,混沌大学重庆分社会怎样?
已经有人给了答案。
那是2016年12月27日,混沌大学重庆分社的成立仪式上,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在屏幕上投出了八个大字:因为王朝,所以重庆。
混沌年度人物
重庆是混沌大学开设的第一家分社。社长王朝,是一个从15年就加入混沌的学员。在他身上,从学员、铁杆、再到社长,一步步的成长令人惊叹。
王朝身上有一种微妙的“钝感”,他诚恳、务实,令人信任。
号外!混沌创新院2018级正火热招生,戳“阅读原文”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