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数字:互联网每天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

2019 年 4 月 15 日 人工智能学家

来源:资本实验室

随着互联网、传感器,以及各种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正在成型。同时,随着数据呈现出爆炸式的指数级增长,数字化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社会的基础力量,并推动着我们走向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 


那么,在这个数字洪流汹涌澎湃的新时代,具体到每一天,我们的世界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


为了能对后面内容的数据单位有一个大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各数据单位。

  • 1B (Byte 字节)=8b (bit 位)

  • 1KB (Kilobyte 千字节)=1024B

  • 1MB (Megabyte 兆字节 简称“兆”)=1024KB

  • 1GB (Gigabyte 吉字节 又称“千兆”)=1024MB

  • 1TB (Trillionbyte 万亿字节 太字节)=1024GB

  • 1PB(Petabyte 千万亿字节 拍字节)=1024TB

  • 1EB(Exabyte 百亿亿字节 艾字节)=1024PB

  • 1ZB (Zettabyte 十万亿亿字节 泽字节)=1024EB

  • 1YB (Yottabyte 一亿亿亿字节 尧字节)=1024ZB


不管是邮件发送、视频上传,还是每天的在线搜索,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每天的数据收集,我们会发现,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数据量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2025年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491EB


据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



那么175ZB的数据到底有多大呢?1ZB相当于1.1万亿GB。如果把175ZB全部存在DVD光盘中,那么DVD叠加起来的高度将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23倍(月地最近距离约39.3万公里),或者绕地球222圈(一圈约为四万公里)。目前美国的平均网速为25Mb/秒,一个人要下载完这175ZB的数据,需要18亿年。


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我们每个人时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我们也完全已经成为数字化的个体。


据IDC预测,2025年,全世界每个联网的人每天平均有4909次数据互动,是2015年的8倍多,相当于每18秒产生1次数据互动。


2019年全球每天收发2936亿封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用户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企业用户。


据Radicati Group统计,2018年全球电子邮件用户数量达到38亿人,即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在使用电子邮件。



2018年,全球每天发送和接收的商业和消费者电子邮件的总数超过2811亿封,预计2019年每天的电子邮件数量将达到2936亿封,而到2022年年底,将达到3332亿封。


有趣的是,即使电子邮件总数一直增长,但增长率却逐年下降。这里面显然有着社交媒体和更为便利的移动通讯带来的影响。


一辆联网汽车每天将产生4TB的数据


据英特尔公司预测,2020年,一辆联网的自动驾驶汽车每运行8小时将产生4TB的数据。这主要来源于自动驾驶汽车将拥有的数百个车载传感器。英特尔表示,仅摄像头就能每秒产生20-40Mb的数据,而激光雷达每秒将产生10-70MB的数据。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表示,2020年互联网用户每天将产生1.5GB的数据,以此计算,每辆在路上行驶的联网汽车将产生约3000人的数据量。而一百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将产生30亿人的数据。


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达到754.4亿


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设备正在将世界变成一个“数字地球”。据HIS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IoT)连接设备的总安装量预计将达到754.4亿,约是2015年的5倍。



在各种联网设备中,可穿戴设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将产生28PB的数据。


全世界每天有50亿次在线搜索


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寻找日常解决方案的重要渠道。有事没事搜一下,已经成为工作与生活的常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产生搜索数据。



据Smart insight估计,目前全球每天有50亿次搜索,其中35亿次搜索来自Google,占全球搜索量的70%,相当于每秒处理4万多次搜索。而回到2000年,在那个时候,Google一年的搜索量才140亿次。


无处不在的社交数据


智能手机让人们的社交生活彻底数字化,每天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量也相应地不断增长。



据Facebook统计,Facebook每天产生4PB的数据,包含100亿条消息,以及3.5亿张照片和1亿小时的视频浏览。此外,在Instagram上,用户每天要分享9500万张照片和视频;Twitter用户每天要发送5亿条信息。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登录查看更多
5

相关内容

互联网(英语:internet),是网络 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标准的网络TCP/IP协议族 相连,链接全世界几十亿个设备,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它是由从地方到全球范围内几百万个私人的,学术界的,企业的和政府的网络所构成,通过电子,无线和光纤网络技术等等一系列广泛的技术联系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
最新《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技术综述论文,2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55+阅读 · 2020年6月14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医药零售行业报告
医谷
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数字孪生】九论数字孪生
产业智能官
58+阅读 · 2019年7月6日
机器人4.0白皮书(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5+阅读 · 2019年7月2日
主流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对比分析
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
29+阅读 · 2019年5月20日
【数字孪生】一文读懂数字孪生的应用及意义
产业智能官
43+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干货PPT|智能家居的三类“产品”将率先燃起来
物联网智库
5+阅读 · 2018年6月11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SlowFast Networks for Video Recognition
Arxiv
4+阅读 · 2019年4月18日
S4Net: Single Stage Salient-Instance Segmentation
Arxiv
10+阅读 · 2019年4月10日
UPSNet: A Unified Panop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Arxiv
4+阅读 · 2019年1月12日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医药零售行业报告
医谷
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数字孪生】九论数字孪生
产业智能官
58+阅读 · 2019年7月6日
机器人4.0白皮书(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5+阅读 · 2019年7月2日
主流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对比分析
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
29+阅读 · 2019年5月20日
【数字孪生】一文读懂数字孪生的应用及意义
产业智能官
43+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干货PPT|智能家居的三类“产品”将率先燃起来
物联网智库
5+阅读 · 2018年6月11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