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答辩?听听学霸们怎么说

2019 年 6 月 27 日 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

混沌大学其实是一所“以训练思维能力为立足之本”的学校。大家答辩的内容是什么,我没有那样关切,但我关切你能否通过答辩开始去思考。我坚信这件事情可能会为你开启一扇窄窄的思考之门。而一旦你开始走入这扇门,将会对你的人生、事业、家庭产生重大影响。

——李善友


6月20日,我们混沌广州的学霸同学踏上苏州答辩的舞台,打开了这扇思考之门。


But,在进入正文前,有一则更正信息哦。前天发布的文章《混沌广州23位超级学霸,通过答辩顺利毕业啦!》,由于小编的疏忽,遗漏了优秀举人张旭红,在此向我们的学霸同学致以深深的歉意,小编已被扣鸡腿,现更正答辩通过的名单。


什么是草莓时刻?


混沌大学有句黑话——“吃掉那颗草莓”。我们用这句话来描述哪些你只是知道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像是听了很多人描述草莓的味道,也知道草莓在各个国家的名称、定义、概念,但是你没有吃过草莓,又有什么用呢?


混大的学霸们在求知的路上不仅仅是听会理论,相信理论,还在实践理论。通过答辩,他们将理论内化为行动,也吃到了属于自己的那颗“草莓”。那么,他们品尝到的草莓时刻会是怎样的?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分享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答辩这件事已经成了每年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从2017年开始第一届举人,第一届进士,到现在第一届翰林,这几年混沌的影响渗透到我的生活里面,曾经在广分我分享过,混沌救了我,从一个即将堕落的烂人拉了回来,对于这个组织我充满感激。


回望答辩的过程,自身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到了最后我倒反觉得,结果不重要了,过和不过都是一个结果。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翰林是一个结果,证明我努力学习过,证明我是个学霸。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开始,是个真正推开窄门的开始。这是通往更广大世界的大门,这只是一张入场券,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一阵子的事

相信所有来到混沌学习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拓宽自己认知的边界,提升思维与决策能力,而混沌的答辩是帮助你达到该目标的很重要一环。

答辩本来该是轻松的呼一口气,然后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对自己说终于解放了!特别是对于已经翰林答辩通过的我来说,为了能参加第一届翰林,可是狠狠地逼了自己一把,在参加完总部的助教培训后,从晚上8点到凌晨3点:30分赶了14篇作业,积了88学分,总算学分积够了508分,在答辩截止前3小时开始写论文,也是赶上最后一班末班车。在答辩前一晚从10点开始写PPT,一直到凌晨4:30,我相信这些经历是以前从末经历过,也从末想过自己能做到的,有时候不倒逼下自己,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虽然翰林已经通过,但对我来说不是终点,更是起点,在教授颁发证书的时候,我依然清晰记得他跟我们每位翰林说的话”要记得灯火传薪哦!“,所以,未来将会继续追随教授,将他的创新学科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创新方案

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答辩,答辩有什么用?

大家来混沌首先是学习知识,进而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听课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一个历程,但学习从来不是简单的听课,从知识的学习理解到具体应用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课程,混沌线上设置了很多刻意练习,不过这更多停留在一些基础的记忆和理解的部分,而答辩就是我们在实践应用当中的一次检验了,这也是我们通过学习保留到学习迁移的一个很重要过程。

总的来说答辩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总结和验收,是我们创新实践的一次深度复盘,也是各地高手之间切磋的学习之旅,更是我们自我挑战的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

所以,每一个混沌同学都应该来参加一次答辩。


1、看看全国各地比自己牛逼的人是怎样比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

2、看看所学的思维模型在各行各业中还可以怎样的应用。

3、学习最重要的是将知识变成能力,将能力应用到实际。答辩是对自己阶段性学习应用的一次梳理总结。

4、答辩,让自己身心换个环境可以产生更多的灵感。

5、参加答辩顺便还可以游玩体验答辩城市。何乐而不为。

总之,答辩真的很好玩。(强烈建议各位同学参加答辩)

其实说实话,参加答辩是抱着了解的态度去尝试。

回过头来讲,答辩也是一个再次学习的过程。

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对于思维模型的了解和掌握,还是有所欠缺的(我认为也包括其他参与答辩的同学。)

如果从比较严格的意义来讲,好多人包括我在内,学习掌握程度都是不大让人满意,甚至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思维模型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哲科思维的抽象理论性学习。我们中国人东方人是擅长具象思维类比方式。现在混沌所教学的12个思维模型是很难消化的。

我认为无论是已经拿到学位证通过了的,还是没有通过的,都要再次加强学习,通过反复学习,反复输出,才能把这12个思维模型种到脑子里


为什么参加答辩?

给在混沌学习一年的自己一个重要的仪式感。提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就是快乐。

得到了什么?

快速破认知边界,得到领教的客观的指点,让创业回到更加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悟:经历过程,才能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人生才会精彩!!

我的答辩第一曲线:

欺骗性失望区:写论文之前,自己完全不够一个举人标准的,有点想放弃,写论文才是高效学习、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合格的过程,论文正式通过那一刻才算是突破了阈值,过了破局点;


快速增长期:准备答辩之前,绝对不够优秀的标准,5320字的论文如何浓缩成8分钟的演讲,这是一个艰苦的刻意练习,通过准备PPT、逐字稿,反复演练、时间测试,加上东方老师指导,才有了现场的流畅表现,触达极限点;


第二曲线:举人答辩通过,就该开启备战学士的第二曲线了,修学分,构思论文。


真正的提升来自备战过程,正如教授所讲,过程本身就是一。

期待年底答辩能够与你同行。

巩固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是输入之后再输出,输出的过程是群智碰撞检验和产生新感悟的重要环节。个体的学习输入很难跳出遗忘曲线的制约,输出才是固化习得的高阶方式。

学习不怕迭代,持续迭代能实现深度学习。比如这次我分享的案例和3月广州高手成长营一样。但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迭代,迭代的过程让我很享受。事实上,三个月迭代都慢了,答辩完成后领朱宁老师辅导,寥寥几句话让我有了继续迭代到凌晨三点半的灵感和动力,在直播现场,我的讲述材料和逻辑与前一天的答辩有了很大变化。

学习不要贪多求全,必有一门深入,绝无门派偏见。每个人阅历和思考都不一样,要学会吸收他人授课或者分享中touch到自己的部分,也就是要发现属于你自己的那颗草莓,把这些草莓拿来刻意学习,深度学习,延展学习,并搭建到你自己的认知体系里面去

总结起来就是,一人学习未必爽,群体学习群体爽; 一时学习一时爽,一直学习一直爽。

答辩是一场深度学习的旅途。

当报名了要参加年中的答辩,就是和自己立下了约定,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完成论文和PPT,同时,班主任凤凤也化身为催论文小天使,对抗懒癌晚期,逼自己一下,收获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平时听课也不少,作业也没少做,一直认为自己对于思维模型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但是打磨PPT的过程,收到了学习官的专业建议,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刻意练习+即时反馈,自己对于思维模型的理解又清晰了很多

答辩的过程中结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高手,不管是对于思维模型的学习,还是自己的眼界见识,都提升了不少。看到高手们的优秀,让我意识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值得学习,也给了自己更多前进的动力~

本次苏州年中答辩是对本人长达半年在混沌大学学习12个创新思维模型的总结和考验,没有经历过答辩,你可能永远没有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和缺陷,这次经历过一次答辩-评委打磨-二次答辩的过程,最后获得举人毕业资格,来之不易的草莓尤其珍贵。


答辩的过程使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混沌大学学员学习中的那股“钉钉子”精神,感受到评委、老师和助教们对学员的倾囊相授,使我更坚定了坚持用混沌大学的创新思维作为我日后创新工作的灯塔。举人只是起步,进士、翰林更只是过程,学海无涯,混大作伴

每一个混沌人都值得经历一次答辩,当然能经历三次直通翰林达到人生巅峰就更棒啦!

这次的收获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首先,答辩的准备过程用输出倒逼输入,是特别高效的学习过程,也带给自己一次对思维模型的深度思考。

2、令我对所研究的行业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锻炼了我的商业思维。

3、在高手们的分享中,从外部打破了自己的认知边界,向学霸们学习,领略到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角度、维度的高手们的思维之美,很享受这个过程。

年底再相约,一起去答辩,广分霸屏APP!

我是第一次参加混沌的答辩,能够有机会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展示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不仅在视觉和听觉,甚至到思维境界,这不仅是行业的交流,更是思维火花的碰撞,认知升级的盛宴。


充实的两天,身为参与者,毫无紧张,反而充满了挑战的乐趣,为能认识到各路好汉的优秀,更感受到十二模型之精妙绝伦的演绎之盛典。


学习之路,进无止境;翰林之标,索其囊中;优秀之径,舍我其谁?呦呦鹿鸣,熙熙竭而往之;漫漫长路,我与混沌同行!

答辩结束已经几天了,心情已经平复平静。但,回忆起,就知道自己经历了从期待,到紧张,再到兴奋,再到喜悦这反复密集的心情也就是只是两天的时间而已!

心情反复我想着许多与我一样参与答辩的同学都会有,如果说,对这次答辩有个复盘的话,我想更多说说自己学习到什么!

一:为什么要答辩!因为,通过答辩,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思维模型!

因为我是在下午答辩,所以上午的时间选择去观摩其它同学们的答辩,非常有幸的是:在某个课室,在上午结束时,王民盛老师做了个综合点评,并给予我们提示。我记住了最重要的一点:案例讲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例,答辩的选手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思维模型,及应用!

瞬间,我就明白,我的答辩是要通过案例讲述清楚自己对这个思维模型理解。接下来,我就迅速的把自己的答辩内容的表述做了些许调整。行为表面上,是讲述有些不同了,实际上,我对整个答辩的理解都完全不一样了!

 二:答辩的案例最好选用自己身上的案例!

这个“自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自己自身,也可以是自己所做的事,也可以是自己所在的公司…通过对思维模型的运用,体验到实际的效果!

由于自己暂时休息中,所以选择了自己观察并去了解了下的公司作为此次答辩的案例。老师的点评是:讲的不错,但是不是自己的案例,可惜了!

反正答辩是通过了,不确定老师说的“可惜了”是什么,但可以确幸的说,自己对于思维模型的理解是基本准的!通过最重要,不是吗?

从写论文,到写PPT,再到答辩,过程是个纠结,绕脑的过程,但可以清楚的确定的是:只有经历过这个过程,才是自己努力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对于思维模型不断去钻,不断问自己,与自己对话,不断调理前后逻辑,如何可以简单又清晰的表述……

享受这个整个通过书写,做PPT,再讲演这个一系列的过程,真正让自己明白自己的学习去到这个基本理解模型的进度,也可以说对自己的一个检视和了解了!

一次小小的答辩,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和刷新,也将自己的认知再次打开,这个舞台值得每位混沌同学都来体验一次,这种刻意练习的收获感和单纯听课的收获感完全不同,只有你来了才能体会。

对于我这种迟到两分钟就要在车站等五个小时的小蜗牛来说,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我没有丝毫埋怨。因为这时候我可以有五个小时去准备答辩内容,其实答辩这件事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自我检验

作为一位混沌班班,本身的考核里面就要助教方面去的。也许没有达到优秀,下次我的目标是优秀进士。

混沌答辩,尽享思维之美!

1.认知升级:混沌12思维模型是我们学习商业创新和成长的基石,然而直到答辩前,我才真正领略到思维模型的重要性,当真正融入时,才感受到他的能量!我相信,在以后的商业之旅中,思维模型将是我们的利器!

2.眼界升级:两天的答辩,是一次思想的盛会!就像混沌的slogan,高手都是混大的!让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高手如云,跟高手一起见证思维模型的力量,唯有不断进化,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3.展望:通过举人的论文答辩,只是开始而已,思维模型之旅拉开序幕,任重而道远!吾将为思维之美上下而求索!

经历过答辩的洗礼,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1.大家对于行业与问题深度挖掘后的思考、领教一语中的的点评,其中的思维之美,至今还很让人印象深刻

2.意识到自己和优秀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很感恩,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现在有什么问题,也有改进的方向,并且还有很多小伙伴们陪伴着一起成长。

3.答辩仅是开始,把思维模型理解透、分享给更多人、应用在实际,是更大的考题。


答辩前,答辩带给我的压力大于动力,可想而知,把学习当作压力,自然动作容易变形。

所幸遇到一群超用心的助教,比我妈妈还关心我的学习,连续几晚挑灯奋战,只为帮我学会“定义问题”!正因为这样,让我切切实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心流”,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真的不要太爽

最最可爱的是一群爱学习的同学,答辩我们一起报名,一起修学分写论文打磨PPT一起挑灯演练……感恩这份深厚的革命友谊,初心不改,始终要守,广分的小伙伴下次继续一起升级打怪!


被虐两天,评审老师最终不愿手抖一抖,给我一个跟善友老师“混沌”抱的机会。


不能说准备的足够充分,但起码课是听了足够多,作业也按量认真做了,输出不可谓不多,就是每次要张嘴讲的时候,心就有点卡壳,本来就缺少临场经验,每到开讲总是不自觉的往后缩,一上场头就发晕,一被问就眼冒金星,一点不像平时动笔时有脑速能正常开转。


讲也好,写也好,想要做到都是一语中的。被看的人,想听的人都想求个一语击穿的“脑震荡”


对,脑震荡挺好,我们活着不就为了跟世界任何犄角旮旯缝隙发生神交吗,不然人生活着就是大白痴。

今天有人讲破解创新,讲突破自己原有固定边界扩大圈层。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那个最敢突破圈层的个体,这一生我都在拥抱各种不确定性,我从没安稳满足于现状过,无论在当时别人眼中我过得好与否我都没巴适过。


不断突破,不断改变的人今天还在仰望星空找不到自己的北,在金鸡湖边,喝一盅清凉啤酒压压惊,消暑各种脑热,明天还是一样开始明天的努力!



1)与混沌大学结缘是被动的,由于公司给我们报了商学院和研习社的课,所以在去年年底时开始线上视听善友教授的大课《第一性原理》,被震撼了!


2)19年开始线上学习商学院的课,每周六准时听课,至少两遍,坚持做线上作业,从为了拿学分到真正想通过作业这种刻意练习的方式梳理思维模型和自己工作之间的联系;


3)直到5月88学分修够,而对思维模型仍一知半解,不知道该不该参加答辩的时候,得到《第二曲线》学习手册,从中对部分思维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提笔码字,申请答辩;


4)由于没有请老师打磨,所以到了答辩现场,看了其他同学的答辩和评审的点评,才感觉到自己对思维模型的认知仍很肤浅,虽然顺利通过答辩,甚至得到朱宁教授和黄弘毅老师的点赞,但自我感觉到自我提升的动力和紧迫感,所以毫不犹豫地报了商学院的课;


5)思维模型需要在正确领悟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6)关于转变:一是从关注琐碎的知识到关注知识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二是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尤其是对善友教授推荐书籍的阅读,三是开始在工作中考虑思维模型的运用。




首先这次答辩是我在年初刚开始修学分时许下的心愿,现在如期完成了,很爽很开心,感觉世界很美好。


答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愉快的游戏体验,每次答题做练习就当做打小妖怪,每次修到1个或4学分就当是打怪掉的装备奖励,这次举人答辩通过如同过了第一关,很开心接下来还得继续玩,一直过完进士、翰林、玩个通关。


其次在混沌的学习正如善友教授所说的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


至于是否能不能过举人,进士都只是个游戏而已,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有哲科思想整顿和规范自己的信息,并梳理清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修学分和去答辩则是很好的强制性练习和检验,过不过一点都不重要,也不必执迷,内心是否通过修炼得到升华才是真谛!


你在混沌大学的草莓时刻是怎样的呢?快来下方互动留言吧~~,精彩发言有机会获得8月15日广州创新节——樊登、张丽俊老师专场活动的免费门票福利喔。


另外,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8年打磨的课程——创新学院训练营发布啦~~小声的说,很多企业老板都在这里学习,应用课程里的思维模型呢~能不能和甲方爸爸们同频共振,能不能和老板心领神会,就看这个啦!


限时三人团立减700,还剩3天哦!

来不及详细解释,赶快上车啦~~

30天内无条件退款呢(苹果手机支付除外)



往期精彩

混沌广州23位超级学霸,通过答辩顺利毕业啦!

同学说 | 人生如创新,要向内求

李善友: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

李善友:与使命活成一体,你的企业才能生生不息


登录查看更多
2

相关内容

用以描述刻苦学习、学识丰富,并在某一领域确实取到某些成绩的人。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中科院信工所】社交媒体情感分析,40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机器学习课程】机器学习中的常识性问题
专知会员服务
7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为什么所有人都报了这个虐人到哭的训练营?!
人工智能头条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清华美女学霸数学笔记曝光, 精美程度无与伦比
算法与数学之美
7+阅读 · 2019年3月22日
当我们在读书时,我们在读什么?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3+阅读 · 2018年3月19日
一个年薪30万的应届生告诉你应该如何学“算法”!
全球人工智能
4+阅读 · 2018年1月23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Arxiv
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Teacher-Student Training for Robust Tacotron-based TTS
Multi-Grain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rxiv
6+阅读 · 2019年6月20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8月17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为什么所有人都报了这个虐人到哭的训练营?!
人工智能头条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清华美女学霸数学笔记曝光, 精美程度无与伦比
算法与数学之美
7+阅读 · 2019年3月22日
当我们在读书时,我们在读什么?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3+阅读 · 2018年3月19日
一个年薪30万的应届生告诉你应该如何学“算法”!
全球人工智能
4+阅读 · 2018年1月23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相关论文
Arxiv
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Teacher-Student Training for Robust Tacotron-based TTS
Multi-Grain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rxiv
6+阅读 · 2019年6月20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8月17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