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已进入“全要素”时代,数字化升级需要将整个技术底座打通,并且将整个组织进行转型。这一过程中,人才的权重成为了企业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从程序员1.0时代的“个人英雄”到程序员3.0时代的“万能开发者”,程序员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未来,只有能将技术与产业融会贯通的程序员,才是数字化时代真正的人才。
在过去的几年里,数字化已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从2017年首次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早已全面向各个产业渗透,成为诸多企业的核心战略。
在阿里云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经理、交付技术负责人张瑞看来,程序员单打独斗就能创造奇迹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打通战略、策略、执行等“全要素”,而这一背景,对程序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说程序员1.0时代是天才辈出、个人英雄的时代;程序员2.0时代是以开源为核心的大厂程序员创造奇迹的时代;那么3.0时代则是“万能程序员”的时代。技术将不再是程序员的天花板,因为程序员不仅要懂技术,也要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产业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既要是对技术最精通的一批人,也要是对产业最了解的一群人。”
“我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程序员加入进来,共同推进实现数字化中国的愿景。”张瑞说。
本文出自《新程序员·云原生和全面数字化实践》
数字化进入“全要素”时代
回到十多年前的2008年,那时中国网民的数量已接近3亿,一批互联网巨头也已具备相当的规模。然而,国内的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仍然十分依赖IOE(IBM、Oracle、EMC)成熟的设备和系统。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IOE所提供的设备和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海量的数据存储及交互的需求,越来越频繁的宕机。因此,在这一年,阿里巴巴提出了“去IOE”战略,期望通过自研可控的软硬件系统摆脱对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的依赖。2013年,随着淘宝广告系统Oracle数据库的下线,阿里巴巴的“去IOE”战略得以完成。
“去IOE”为更大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是数字化全要素升级的第一步。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动辄上百个系统交汇的“超级数字工程”成为可能。让从城市大 脑、12306等超大规模的业务平台,到炼钢、水泥、汽车制造等行业解决方案,都能接受数字化的重塑。
“今天我们在提数字化的时候,指的是将整个的技术底座打通,将整个组织进行转型,并且让每一个组织里的人变得更好。我们不是交付一个系统,而是交付一种价值。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全要素的数字化’。”张瑞补充道。
全要素数字化有三个特征:
战略上,建立一个数据中枢,以数据为核心资产,进而推动智能化决策。
策略上,以一条工程总线打通企业的“经络”,实现组织敏捷,稳步打造数字化的能力底座。
执行上,重构业务流程,实现场景创新与业务突破。
因此,在全要素时代下,数字化应该与电气化相提并论。正如电气化把电变成了基础设施,驱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信息产业浪潮。数字化也将催生出新的技 术经济生态,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在数字化革命下,数据变成了新的生产资料,程序员则成为了新的“劳动者”。而新的时代对新的“劳动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程序员3.0时代
张瑞强调,今天程序员已进入3.0时代,只有将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万能程序员”才能适应数字化全要素时代。要理解什么是“程序员3.0时代”,需要从1.0时 代开始对程序员的发展进行回顾。
程序员1.0时代是“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的时代。优秀的程序员往往是技术过硬,并且能够实现自己想法的人。“作为70后,我们那时候的偶像是求伯君、雷 军、张小龙、王江民这些人,他们以一己之力写出了非常牛的软件,做出很牛的产品,就能快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回报。”
以求伯君为例,这位天赋异禀的程序员,在1989年就成功开发出WPS1.0,填补了我国计算机中文字处理的空白,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时一度达到90%,成为了中国计算机的标配,1989年也由此被称作“中国软件元年”。类似的代表还有“中国杀毒第一人”王江民,他研究了中国首款专业杀毒软件KV100,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该系列软件是中关村的硬通货,许多人送礼都送杀毒软件。
作为《程序员》杂志(《新程序员》前身)的资深读者,张瑞还以《程序员》杂志试刊(2000年)上提到的一个人物周奕为例(见图1),谈到他曾经单枪匹马写出了在DOS时代辉煌无限的排版软件,当时全国写过排版软件的也只有他、求伯君、殷步久、王选等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可以用多线程编程的办法将mp3刻成光盘,于是他在美国租用了一个服务器,注册了zy2000.com网站,在1997年就实现了月收入50,000美元(约合当时50万人民币)。
图1 2000年发行的《新程序员》试刊一
程序员2.0时代是以开源为核心的大厂程序员的时代。张瑞回顾道:“随着谷歌三篇论文的发表(指谷歌发表的GFS、MapReduce、BigTable三篇论文),三驾马车的出现,整个互联网在分布式系统的大浪和数据智能的冲击下崛起。能进入大厂成了很多程序员的梦想,也只有大厂才用到了当时最牛的技术。后来随着闭源软件向开源软件的发展,成为开源软件的贡献者,也成为了程序员莫大的动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2.0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对垂直领域颇有研究的程序员,他们对开源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这个群体的代表,有“MySQL之父”Michael Widenius、“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等。
1991年,Linux面世,允许用户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任意修改其源代码,因此创造了一种能够更好、更快地开发核心软件技术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基础开源技术应运而生,开源也有了技术革新和商业革新的良性循环。
之后的故事广为人知——开源实现了巨大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例如,2008年,软件公司MySQL以10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远在中国的程序员们同样投身于这股浪潮,如章文嵩,主导开发了国内最早的开源项目之一LVS,这对其技术人生乃至其任职的企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程序员3.0时代是“万能开发者”的时代。“这一代程序员应该是生于云、长于云、云原生的一代。”随着5G的发展,计算和数据正在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出云计算机、自动驾驶等“新物种”,以及更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相比于前两代对于具体技术(如某个开发语言)的追求,这一代的程序员应该在技术上“一专多能”,并且能够将技术与行业相结合。张瑞说:“今天对数字化人才的要求是,云计算、大数据、AI这三个技术至少要掌握其一,同时对其余两项技术要有深刻的理解,否则会没有想象力,很难产生创新。”3.0时代的程序员需要深度思考行业痛点,长期积累行业经验,不断找出行业规律,并能够通过数字化的工具和手段来帮助行业解决问题、改进效率、优化组织。“以往的程序员可能不太会思考业务方面的问题,认为这是CEO需要考虑的,但未来这种思考应该扎根在程序员的意识中。”
因此,未来技术不再是程序员的天花板,而是对行业创新的想象力。只有了解行业的技术人,才能成为数字化人才。这些人可能是来自IBM、微软、Oracle、BAT的开发者;也可能是来自建筑、交通、航空、银行、税务等行业的工程师。
张瑞介绍,阿里云在服务千行百业政企客户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既懂技术、又懂产业的技术人,他们代表着3.0时代程序员的发展方向。阿里云常讲:“为客户交付一个项目,沉淀一套体系,留下一支队伍。其目标就是,帮助客户真正构建起面向数字创新的技术与组织能力,和客户一起培养更多的“3.0程序员”。
培养技术创新的想象力
当被问到“如何培养对行业技术创新的想象力”时,张瑞坦言:“这不是一个凭空的过程,而是要去思考行业的痛点。每个行业都有痛点,痛点可以通过传统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准确地说,是通过云、AI和大数据的方法来解决。程序员去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去解决痛点的过程,就是在培养这种想象力。”小的痛点得到解决后,往往会成长为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健康码就是客户提出来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健康码的实现在技术上不是很难。但当健康码出来后,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大数据解决方案。我们与浙冷链合作,把健康码的类似技术开放到冷链溯源里面去。2020年8月,在厄瓜多尔白虾被检测出外包装部分样本新冠病毒核酸结果呈阳性后,浙江省市场监督局通过这一系统追溯,3分钟内就找到了相关商户,并进行了快速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张瑞介绍道(见图2)。
图2 浙冷链溯源界面
数字化人才,决定转型成败
全要素数字化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人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张瑞看来,企业中数字化人才的权重,直接关系到数字化转型的成败。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IT服务,也包括咨询、运营等服务,需要业务侧、资金侧、市场侧、供应链侧无缝融合。只有对技术和业务都有深入的理解,才能保证这种融合的顺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化人才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判断企业数字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张瑞说道。
不过张瑞也坦言,人才只是判断企业数字化程度的其中一个指标,并不是全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判断依据还包括“含云量”,即企业 的基础设施层是不是使用了云。相比于开源时代基于GitHub的协同方式,基于云则可以实现“更大层面的协同”。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也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就阿里自身而言,目前阿里的业务100%跑在公共云上,并且实现应用100%云原生化。阿里巴巴本身也是阿里云的用户。”张瑞补充道。
此外,数据是否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之一并是否提供决策帮助,也是判断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标准。今天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看企业搭建了多少个数据中台,而是看数据到底有没有成为生产资料,并指导企业的决策。“企业的决策要真的基于数据,而不是基于经验拍脑袋做完之后,再用数据去印证决策的正确性。”
最后一个判断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标准是“组织是否在线”。张瑞认为,数字化的本质是组织数字化的过程,而非简单的IT系统数字化。组织是否在线意味着:你的所有账号系统是否打通、每个员工的能力标签是否明确等。张瑞以钉钉为例,进一步阐述道:“很多人认为钉钉就是个聊天工具。他们其实没有看到我们通过钉钉把整个企业的IT账号以及所有基础性的东西全部在线化了,而不是将钉钉作为单纯的聊天工具和打卡工具。”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学习门槛的降低,未来,我们很可能见证“人人都是开发者”时代的到来。但在张瑞看来,即使“人人都成为了开发者”, 这些开发者与传统的开发者仍然存在区别。他们应该成为3.0时代的“万能开发者”,能够将技术和业务融会贯通,并在技术上一专多能。
在这样的开发者的推动下,数字化定能创造出无限的奇迹。
《新程序员003》聚焦“云原生时代的开发者”与“全面数字化转型”两大主题。阿里、字节跳动、网易、快手、亚马逊等互联网大厂的云原生技术的赋能者,从技术定义、技术应用、实践案例分享等方面,以直击内核的硬核输出全面解析云原生,帮助开发者在云原生时代快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范式。
同时,我们也将对微软、英特尔、华为、施耐德、西门子等首批开启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展开报道,通过十多位技术专家分享的鲜活案例,一窥金融、新零售、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帮助更多关注数字化转型的开发者从先驱者的经验中获得启迪。
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文章及行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新程序员003》纸质书+电子书。
全年订阅(001-004期)尊享更多会员福利
点击图片订阅(001-0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