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具权威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组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诞生了首位华人主席,他是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刘国瑞(K. J. Ray Liu)。
刘国瑞当选 IEEE 新任主席一天后,他在社交平台 LinkedIn 上就收到了三四千条关注的申请,而在此之前他只有 2200 个「友人」。
截至目前,他发表的一则简短的致谢词,已经收到了近 1.5 万个反馈。
「华人主席」的身份让他备受关注,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连连说「我不是明星」。
可事实上,他在 IEEE 任事 36 年,是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领域绝对的「明星科学家」。
他的研究涵盖了信号处理、通信、信息取证学等诸多领域方向,领导的信号处理研究在 2009 年 IEEE 125 周年时被选为「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七大信息技术」之一。
近几年来,他重点关注无线人工智能(无线 AI)研究。
作为 Origin Wireless 公司创始人,他发明的首款「时间反演机」获得了 2017 年 CEATEC 大奖,具有无线 AI 功能的 Linksys Aware 获得了 CES 2020 创新奖,被《新闻周刊》评选为「CES 最佳产品」。
这个在信号与通信领域有着不竭创新动力的科学家,希望用这个全新的身份带来哪些改变?最近,刘国瑞接受了《中国科学报》专访。
《中国科学报》
:无线 AI 作为未来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您如何看待它的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
刘国瑞
:无线 AI 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常常为此感到兴奋。
2017 年,我们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厘米精度的无线室内定位系统。
这个系统具备类似 GPS 的室内定位能力,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跟踪人或者任一物体,只要有 Wi-Fi 或 LTE 即可。
众所周知,GPS 精确定位很容易在室外实现,但不能在室内空间内识别,这个难题困扰了整个行业几十年。
我们所有人正生活在一个被电磁波包围的世界。在家里,只要有 Wi-Fi 或 LTE,就会发出大量无线信号,这些无线信号就是电磁波。
电磁波碰撞到人体会发生反射或者散射,回传后,利用我们开发的时间反演机技术,就可以探测到人体运动的位置、状态。这种技术构成了智能无线电(无线 AI)平台的核心。
「时间反演机」通过感知电磁波可以探测出人的运动、呼吸等。这项技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感知既不需要摄像头,也不需要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隔空就可以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的安全监控、人体生物识别、生命体征监测等,就像魔法一样。
几年前我们开发这项技术的挑战在于,无线信号的带宽不足。而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不再是一个瓶颈。从本质上来看,在未来的无线世界中,通信只是一小部分。无线 AI 所带来的无线感知和探测将会完全改变人类生活。
任何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一定会带来信息安全、隐私等伦理风险。自从 AI 出现,IEEE 就一直在不断更新伦理准则,所有工程师和科学家都不能超越底线。
《中国科学报》
:您既是科学家,又是一位创业者,为何还想竞争 IEEE 主席一职?
刘国瑞
:这首先来自于 IEEE 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期许,让我相信我可以为它做更多事。
在 IEEE 近 150 年的历史中,从未有过一个华人主席,这个天花板必须打破,这是我个人很想做成的一件事。
IEEE 有了第一个华人主席,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让所有会员、所有媒体知道,亚裔主席、华人主席可以成为最好的领导者。
我想做一个榜样,这样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华人主席出现,从而发挥我们的影响力。
《中国科学报》
:作为新任主席,您希望寻求哪些方面的发展和改进?
几年前我带团队创建了 IEEE DataPort,来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IEEE DataPort 通过托管对 IEEE 社区有用的数据来支持开放科学和可重复性研究。
DataPort 成立一年,用户和数据的数量就呈现指数级增长,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60 万。
去年开始,我又提议开发 IEEE App,让所有会员参与、了解 IEEE 全球网络中的所有内容。
其二,提高协会服务质量和透明度,特别是要降低协会商业模式中的各类开销,让我们的会员不用支付那么多的钱。
我们有很多会员在亚洲,但 IEEE 的领导层却很少有来自亚洲的。
事实上我过去几年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保障会员平等参与权,在 IEEE 的委员会中不能只有来自美国的成员。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具体的内容,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核心愿景,我想让 IEEE 变成世界上所有电子和电气工程师、科学家的「家园」。
在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IEEE 都可以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结识好的导师,不断成长,走向世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报》
:接下来您会重点关注中国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哪些问题?
刘国瑞
:这些年,中国在信号与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跟世界接轨,国内的教授跟学生可以在最顶尖的期刊发表论文。
但是,我非常希望国内学术界重视两个关键问题,这关系到中国学术界的声誉。
首先,IEEE 会定期在内部通报学术不端事件,遗憾的是,现在有超过一半的论文失信事件出自国内学者。
其次,在美国做研究,发表论文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非常严格,没有贡献的人绝不能署名,这关系到知识产权。
到目前为止,我发表了 800 多篇论文,只要是「挂名」的,我通通拒绝。
可在国内,「挂名」问题比较严重。这是我在 IEEE 看到的中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没有学术诚信,是得不到国际同行的尊重的,这关系到全世界学术共同体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
过去,由于我们长期跟国际学术界脱轨,所以在发展初期先要有「量」,这我完全同意。
可如今,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不能再用数数的方式来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成就。如果我们学术界崇尚的是“质”,那么整个社会也会往这个方向走。
我也希望能和国内学术界共同思考、推动学术文化向前发展,期待能有一些人率先做出改变,从而让更多人去跟随。
《中国科学报》
:您在马里兰大学创立了 Origin Wireless 公司 ,让无线 AI 走进了现实,您如何看待科研成果的商业化难题?
刘国瑞
:我认为这跟大学的文化有关,美国的大学,尤其是州立学校对这件事的看法比较开放。
此前的半个多世纪,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发明大多集中在几个最著名的研究机构,比如贝尔实验室、IBM 研究实验室。
如今,发明人带着发明,找到钱,在车库里或学校的实验室就可以创业,全世界都在这么做。
因此,对教授的评估不应该只是看发了多少论文、带了多少学生、教学好不好、得过哪些奖,我们的期许应该有所不同。
过去是看教授对学术的影响力,现在要看他们对社会、对工业界的影响力在哪里。
因此,美国的大学认为教授把研究成果商业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直接关系到科研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的高校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并且能够设计出很好的游戏规则。
《中国科学报》
:2016 年,您曾获得了 IEEE Leon Kirchmayer 研究生教学和指导奖。
作为导师,您如何帮助那些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青年学生,让他们成长为能够独立发现新的、有趣的、重要的问题,进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科研人员?
刘国瑞
:我的确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初见他们时,我发现他们大多在数学、物理学科有比较扎实的训练功底,可在研究创新方面却没有经过训练。
研究创新是可以训练的,但它需要一种环境、一种文化。
国内总是教育学生要好好「读书」,却很少提到要好好做「学问」。学问不是一个名词,它的意思是学会怎么问。
解决问题,聪明人都会,难的是能不能问出好问题,问出最重要的问题,问出别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会问,才能知道更多的东西。
我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第一年、第二年好好读书,必须拿全 A,这是打地基的过程。
我发现一些国内来的学生,他们很快能够写论文,却很肤浅,因为他们不愿花一年两年时间去修习很艰难的数学课。
打好了基础,未必能问出好的问题。国内的老师不能怪学生不会问问题,因为老师首先要教学生怎么问问题。
我告诉我的学生,任何全新的课题我都可以跟你们一起做,作为你们的导师,我会不停地问你问题,直到你学会该如何问问题。
好的导师除了要提供好的训练,还要传递广阔的世界观。
做学问,不能只闷头待在实验室里,一天到晚看几本书、几篇论文。要做出好的研究,必须要用各种不同的事物来刺激你的思维。
要接触文学,接触艺术,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跟不同的文化交流,要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中国科学报》 (2020-11-05 第 3 版 信息技术 原题为《为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创造“家园”——专访 IEEE 新任主席、华裔科学家刘国瑞》)
11 月 14 日,DevRun 开发者沙龙华为云即将登陆上海。华为云技术大咖将带领开发者玩转 ModelArts,并解读华为云 IoT 服务与 AI 如何实现互通;聚焦华为云 ModelArts 和 IoT 智能设备,为开发者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技术盛宴。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