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R 2020 全析解读:华人作者贡献60%,谷歌、卡内基梅隆和清华大学领跑前三

2020 年 4 月 21 日 学术头条


深度学习领域顶级会议——国际表征学习大会 ICLR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将于 4 月 25 日正式线上开幕。 


因疫情影响,本是首次在非洲举办的国际 AI 学术顶会,却遗憾地成为首个线上虚拟学术顶会,而所有被接受的论文都要预先录制展示视频。虽然少了与大佬们当面交流的机会,但在家就能坐听大咖开讲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ICLR 2020 共收到了 2594 篇论文投稿,最终共有 687 篇被接收,其中 48 篇 orals,108 篇 spotlights,531 篇 poster;录取率为 26.5%,相比去年的 31.4% 略有降低。


清华大学 AMiner 会议智图开放平台针对即将召开的 ICLR 2020 会议,推出专题全析图(www.aminer.cn/conf/iclr2020/),对 ICLR 2020 论文、作者、华人学者、一作华人学生、论文 PPT 和视频等多维分析服务,是参会学者的会议智能助理会议论文和学者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掌握当前深度学习的最前沿研究,洞察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直达会议智图。


AMiner 会议智图对论文的接收比例、贡献最大的个人作者以及贡献最多的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少国内高校和学者均榜上有名。


作者维度分析

ICLR 2020 接收录用的 687 篇论文,共来自 2566 位作者。其中 5 篇以上(包括)入选的作者共有 15 位,入选 4 篇的作者有 15 位,入选 3 篇共 53 位,2 篇入选共 246 位,仅有 1 篇作品入选的共 2239 位作者,详情见下图。


其中,高居入选论文榜首的学者是来自 UC Berkeley 的副教授 Sergey Levine,共计 13 篇论文被录用;在 NeurIPS 2019 中,他以 12 篇论文占据入选作者榜首,而在 ICML 2019 中他也有 6 篇高中。不得不佩服,Sergey 如此高产,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两位华人学者榜上有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朱军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副教授宋乐分别各有 7 篇论文被接收,位居第二。


朱军教授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贝叶斯统计等基础理论、高效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在国际重要期刊与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宋乐是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系终身副教授,机器学习中心副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函数和深度学习的嵌入方法,机器学习的大规模算法和高效系统,以及静态和动态网络分析等,他曾获得过很多机器学习方面的顶级国际奖项,包括 NeurIPS 2017、Recsys 2016、AISTATS 2016 等最佳论文奖。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 Cho-Jui Hsieh,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 Jimmy Ba,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立威,DeepMind 首席科学家 Pushmeet Kohli,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Tom Goldstein,分别各有 6 篇入选,并列第三位。

从每篇论文的作者个数来看,ICLR 2020 接收的论文大多都有 3-4 个作者,其中有 4 个作者的最多,共有 163 篇,3 个作者的共有 159 篇;拥有 10 个及以上作者的论文共有 15 篇,最多的 1 篇文章拥有 15 个作者。


从作者所属国籍来看,华人参与的论文共有 412 篇,占总论文数的 60%。其中华人一作论文共有 301 篇,占华人参与论文数的 73%,占总论文数的 44%。

可以看出,华人在此次 ICLR 2020 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由投稿关键词生成的词云图,突出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表示学习、生成模型、图形神经网络等热点话题。


华人学者所在机构分析

在众多投稿单位中,都有哪些单位贡献了主要力量呢?贡献度最高的又是哪一个?

AMiner 统计了 ICLR 2020 接收论文中华人学者所在单位,共有 185 个,其中来自学术界的机构为 123 个,占比达 66%;来自工业界的机构为 62 个,占比为 34%。可以看出,来自学术界的论文数量远多于工业界。


我们以一个单位贡献的论文总量为排名标准,超过 5 篇以上入选的机构统计如下:


Google+DeepMind 以 40 篇论文入选,再次实力霸榜; 位居第二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共有 23 篇入选; 清华大学 以 22 篇排在第三位。


接下来,麻省理工学院 19 篇、斯坦福大学 17 篇位居第四、第五位;乔治亚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分别有 15 篇入选。


普林斯顿大学 14 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别各有 13 篇入选。微软 12 篇入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11 篇。


在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中,香港中文大学 7 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篇,复旦大学 4 篇,华中科技大学 4 篇,南京大学 4 篇,浙江大学 4 篇,中国科学院 4 篇,天津大学 3 篇,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山东大学都有 2 篇入选。


工业界只有谷歌与微软杀入前十榜单。Facebook 此次有 11 篇入选,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也有共有 11 篇高中,华为高中 7 篇,字节跳动入选 6 篇,百度 4 篇,京东与鹏城实验室各有 2 篇入选。


以上可以看出,基本上每年各种 AI 顶会的入选论文,已被这些工业界的传统豪强与计算机顶尖高校牢牢占据,而华人的力量已经凸显,逐渐成为中流砥柱。

ICLR 简介

ICLR,全称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国际学习表征会议),公认的深度学习领域国际顶级会议之一。2013 年由深度学习三座大山中的 Yoshua Bengio 和 Yann LeCun 牵头创办。众所周知,Yoshua Bengio 主管着蒙特利尔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就是 MILA,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之一。Yann LeCun 是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院长,被称为卷积神经网络之父。

ICLR 采取完全公开评审规则,任何对论文有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参与到关于论文评审
意见的讨论中。这使得 ICLR 论文评审的透明性和广泛性在深度学习顶会中独树一帜,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论文被接收的难度。

ICLR 2020 讨论群


为方便参会、关注会议的学者和爱好者开放沟通,以及及时了解会议最新消息,我们特组建交流群,欢迎大家扫码入群。




ICLR 2020 会议专题全析图
https://www.aminer.cn/conf/iclr2020/

或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一键直达!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ICLR,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国际学习表征会议),2013 年才刚刚成立了第一届。这个一年一度的会议虽然今年才办到第五届,但已经被学术研究者们广泛认可,被认为「深度学习的顶级会议」。 ICLR由位列深度学习三大巨头之二的 Yoshua Bengio 和 Yann LeCun 牵头创办。 ICLR 希望能为深度学习提供一个专业化的交流平台。但实际上 ICLR 不同于其它国际会议,得到好评的真正原因,并不只是他们二位所自带的名人光环,而在于它推行的 Open Review 评审制度。
AAAI2020接受论文列表,1591篇论文目录全集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1月12日
【课程】概率图模型,卡内基梅隆大学邢波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19年11月4日
CMU博士论文:可微优化机器学习建模
专知会员服务
54+阅读 · 2019年10月26日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0+阅读 · 2019年10月9日
AAAI 2019最佳论文公布,CMU、斯坦福、MIT上榜
新智元
12+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ICLR 2019论文接收结果揭晓:24篇oral论文有没有你?
2018年全球AI学科高校排名:卡耐基梅隆居首 清华大学排名13
KDD 2017奖项全公布,华人成最大赢家
AI科技评论
9+阅读 · 2017年8月15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Arxiv
12+阅读 · 2018年1月28日
Arxiv
7+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