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听话的实习生,被老板辞退了”

2019 年 3 月 23 日 精读


01

春节期间,闺蜜盼盼大婚,但婚礼进行得似乎并不顺利。


由于婚礼当天正好是盼盼的生日,于是夫妻俩提前两天就订好了蛋糕,准备在婚礼上进行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


为了保证婚礼不出差错,盼盼特意叮嘱蛋糕店的员工要准时将蛋糕送达,老板也拍着胸脯做了保证。


没想到婚礼当天,蛋糕还是送晚了,整整迟了一个小时,还是在亲友们的左右催促下,店员才终于在婚礼快要结束的几分钟里送来了蛋糕。


事后盼盼去找蛋糕店的老板理论,老板却说,春节每天都要送几百个蛋糕,有时一下子忙不过来,有些人结婚还是下午1点才把蛋糕送到,希望理解一下……


后来,老板赔了一盒小蛋糕和一盒牛轧糖说,这事就这么算了。


盼盼说,做生意不容易,我也不是不体谅,但既然把单子接了,就应该履行承诺,把工作做到位。



有人说,世界上一半的烦恼都来自于承诺太快,拒绝太慢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成:世界上一半的烦恼都来自于,不自量力地胡乱承诺


如果没有能力保证蛋糕准时送达,就不要胡乱承诺,这应该是一个生意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没能力却喜欢随意承诺的人,都不太招人喜欢。


比如,一个公司里,员工A执行能力强,交代的任务总能如期完成,并且结果近乎完美,但平时总爱和上司“杠着”,不太听话。


而员工B则是个老好人,和同事处得不错,对老板言听计从,交代的任务,从不推脱,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更喜欢谁呢?


答案很明显。


听话的员工固然省心,但如果徒有态度,能力跟不上,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只会成为团队的负累。




02

前两天,我就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策划部招了两个实习生,都是女生,但性格却截然相反。


其中一位耿直有想法,时不时提点小意见;而另一位则乖巧听话,刚开始大家也都很喜欢她。


但3个月的实习期过后,老板却把那个听话的女生辞退了,留下了耿直的那一位。


据公司的人事解释,那位被辞退的女生虽然听话,吩咐什么都说“好”,但完成的效果却总是大打折扣,不是到了截止日期交不出作品,就是作品漏洞百出,根本不能用。


有一次,领导让她剪辑一个视频,视频比较长,问她是否愿意加班,女孩很爽快地答应了。


但剪好的视频,不是长时间的空白,就是嘴型对不上。


浪费了大把时间不说,还耽误了产品的交付,降低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


而那位耿直的女生,每天踩着点上下班,为了坚持自己的好创意,不惜和领导互怼,可一旦认可或答应的事,她都完成地很漂亮,从未出过差错,就连客户都对她赞赏有加。


职场上,能做到像耿直女孩这样的并不多,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想法和领导产生分歧的时候,都会选择放弃真实的想法,顺从领导的意见。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畏惧领导的权威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189:权威偏误》中提到:


权威偏误,是一种思维偏误,指的是面对专家、权威的意见,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降低,更容易听取或按对方的意见行动,即便有时候这个意见站不住脚。


而一旦思考力降低,团队就没了生命力。


《深度思考法》的作者芝本秀德说过:


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正在于它当中有很多持有不同想法的人。如果大家的思维都在同一个轨道上,那么往往很难应对多变的环境。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交付更好的结果,而是为了“老板开心就好”……


这样的团队不但没有未来,稍有不慎,还有可能酿成大祸。




03

航空公司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机长犯了错,副机长察觉到了错误,但盲信机长的权威,没有指出错误,最后机毁人亡。


1999年,大韩航空8509号航班空难,就是机组成员盲信权威的典型案例。


在飞机处于失控的紧急关头,副驾驶尹基植看见自己的ADI显示飞机处于过度危险的倾斜状态,却未及时向机长报告。


驾驶舱中无人采取积极行动,眼睁睁看着飞机坠毁,事故导致4人遇难,无人生还。


近十几年来,航空公司认识到了权威偏误可能造成的危害,于是纷纷开始对飞行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摆脱权威偏误,学会坦率、迅速地指出错误。



职场上,虽然大多数权威偏误的行为,不会犯下性命攸关的大错,但却有可能让公司蒙受损失。


比如,损毁公司的形象,减少订单的数量等。


如果不能给公司创造业绩,纵使再听话,也会被淘汰。


因为老板需要的不是一个表面顺从,背地里不靠谱的员工,而是一个有能力、有创造力、有干劲的员工


放眼望去,那些职场上能够取得卓越成长的,恰恰都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我、不太听话的人。


演员邓超就是如此。


拍戏的时候,拍完了一条,导演已经喊“过”了,邓超却说:“慢着,导演我再给你演一种,你看看怎么样。”


有时候演了两种还不够,还要把两种形式的表演糅合在一起,再演一种出来。


搭档黄晓明对邓超的评价就是:较真、分裂、想法非常多。


而频频挑战权威的邓超,却收获了导演们的好评,也在华语影坛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04

不过,职场上只顾张扬个性,完全置权威于不顾的行为也不可取。


华为曾经有一个新员工,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任正非看完后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还没有完全将公司和行业情况了解透彻之前,就应该尽量少提意见多学习。


否则,在领导看来,你说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而当你有一定的储备,精通了某个领域后,领导和你产生意见分歧时,就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用专业知识去说服领导。


保持个性,必须在有本事的前提下。


当然,出自己的想法,也要掌握一定说话的技巧。


比如,与领导持相反意见的时候,不要直接否定领导的想法,这样会让场面很尴尬。


应该先认可领导的观点,继而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条理清晰地为这些想法提出合理的论证,然后留给领导思考的空间,让他评估哪个想法更可取。


要想让领导接受自己的想法,不但要敢怼、还要会怼



董明珠曾在《天天向上》中说,自己不喜欢太听话没有思想的员工,她更希望员工能够讲真话。当员工连自己的利益都不敢争取的时候,领导还会指望他为公司争取利益吗?


太听话的人,没有大格局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也说:自我燃烧激情的“自燃性”的人,才是企业最珍贵的人才。


再听话,不如能够帮老板挣钱来得实在。



关联拓展阅读


532:思考力189:权威偏误184:独立27:坚持430:格局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6+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20年6月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3月6日
《代码整洁之道》:5大基本要点
专知会员服务
49+阅读 · 2020年3月3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那个要让程序员财务自由的李奥,招人了!
交易门
3+阅读 · 2018年7月13日
为国庆献礼:无人智能系统,守护祖国海空长城
深度学习大讲堂
7+阅读 · 2017年10月2日
Vis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Geometry of BERT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2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2月20日
Arxiv
26+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Arxiv
4+阅读 · 2016年12月2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