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谷歌目前正秘密开发一款跨平台的全新操作系统 Fuchsia OS,抛弃了 Linux 底层,而使用了自主内核。从此前的初步上手来看,这套系统还比较初级,甚至还没有 Android 1.0 时的完成度高。
Fuchsia OS 操作系统初体验
如下所示,是上月公布的 Fuchsia OS 操作系统初体验。系统已可以运行在 Pixelbook 上,这是搭载7代酷睿 Intel 处理器的二合一笔记本平台。
安装 Fuchsia OS 的过程比较独特,首先将引导文件放置在 USB 设备中,引导启动后进入 Zedboot 界面,要想进入真正的系统需要保持联网状态,然后下载一个约 1.1GB 的文件后就开机了。
系统可以在平板/笔记本模式和手机模式之间切换,方法是点击左上角的气泡注意,这不是一套基于 Linux 开发的系统,而是谷歌自己开发的微内核 Magenta(或者说 Zircon)。
键鼠、触屏、USB、电池电量显示等都可用,但 Wi-Fi 无法打开,可借助 USB 转网线解决,所以可以登陆网页(目前仅限谷歌系)。应用的呈现方式也和现在的桌面图标不同,必须手动搜索。体验方面,对触屏的优化不错,支持多任务、分屏、拖动等等。
由内而外追求极致
据 9to5google 报道,Fuchsia OS 团队成员 Raph Levien 介绍,他正开发可用于 Fuchsia OS 和一切桌面平台的文本/代码编辑器 Xi。
Levien 强调,Xi 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能优先、扩展性极强,因而背后的算法、结构性挑战也出奇高。他介绍,Fuchsia OS上的代码一定要运行快,不惜一切代价。看起来,谷歌是铁了心要把Fuchsia OS从内到外到造成一款兼容性极强、流畅度逆天的OS。
根据早前谷歌说法,Fuchsia就是要统一安卓和Chrome OS,其支持多达4个程序同屏同时运行(平板模式下),并且主页以直列的方式显示各种故事卡、应用集、系统组件等,有点类似多任务、多标签页的做法,但更简洁。
另外,Fuchsia也支持了苹果的Swift语言。同时在Swift 的 GitHub上建立 pull request ,在Swift编译器内加入对Fuchsia OS的支持,也引起开发人员的关注。Swift 编程语言分支,允许 Google 员工协作并对官方的 Swift 存储库进行 pull 请求。
其实,Android 8.0在大内存的帮助下,终端产品在程序加载、多任务处理方面已经非常优秀,对比iOS 11,许多方面不相上下甚至领先。
不过,对着硬件的进步、AI技术的渗透,更智慧、更懂消费者的一套 OS 才是“快”的终极奥义吧。
谷歌给安卓留的一条后路
Fuchsia 的内核不同于安卓使用的 Linux 内核,而是采用的比较新的 Magenta 的内核。Fuchsia 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可运行在众多的设备上,包括移动电话和个人电脑。
目前 Funchsia OS 系统定位为全平台操作系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物联网社会中,不仅仅只是手机还有电脑这样的智能终端,还会出现智能电视系统、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家庭系统。
目前这些系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在运作,因此我们才会觉得当它们与手机或者电脑连接起来会非常麻烦,当 Funchsia OS 把他们都打通的时候,那将是一次革命性变革。
虽然 Fuchsia OS 要走的路还相当的长,但是毕竟只过了2年时间。当年为了和苹果的 iOS 抗衡,Android 的开发成为了 Google 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Android 的诞生依然花费了 Google 3 年时间。更何况,Fuchsia OS 的开发并不是基于已有 20 年历史的 Linux 内核,而是基于 Google 全新开发的 Zircon 内核。
就你而言,你自己 Google Fuchsia 系统有多少了解呢?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存在这么一款系统完全取代当今碎片化的 Android 呢?如果谷歌按计划进行,国内的厂商又会面临什么呢?
点赞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