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人投身区块链大潮中,各种区块链文章如雨后春笋冒出,但大多数仍以概念、炒作为主。对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缘起、发展及其应用可以讲得通透的少之又少。前段时间,我们找到点亮资本合伙人郭峰博士,详细地聊了聊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变迁、行业热点、案例复盘以及他对 2018 年行业趋势的理解。
郭峰博士亲历比特币的跌涨周期、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早在 2012 年就与布比团队共同探索比特币底层技术及其生态设计机制,作为国内区块链技术早期的研究者和投资人,他的思考与总结,值得你花时间读一读。
是什么引起了您对区块链的关注?
我最早研究的是比特币,2009 年比特币诞生,当时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数字资产游戏。中本聪团队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黄金的游戏来设计,既然是数字黄金,必定要和现实世界中的黄金能够一样,首先数量是有限的;其次是要挖出来的,挖矿其实是一种共识机制的体现;然后还要是可分割的;最后要能易存储。
通过这样一个设计,比特币就有了代币生态中原始的处理模型:第一个是激励机制,挖矿、做贡献,就可以获得收入;第二个是分布式自治,每一个挖比特币的节点组成一个区块链网络,每个节点就和互联网的路由器一样,能够自组织。
为什么比特币到 2013 年、2014 年,经历几次过山车式的跌涨?这是因为比特币本身是数字串,是没有价值的。现在比特币所谓的价值是我们花了真金白银买了它以后炒出来的,背后承载了大家对比特币的期望。
在 2014 年,我们发现比特币背后的技术非常有价值,它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个基于共识的分布式密码学账本,哪怕没有激励机制,也可以传递信任。当时我们对这种技术有很多种叫法,最初我们把 Block Chain 叫做块链或部落链,因为最终它形成了一种价值的部落,也有叫账链、价值链的,后来世纪互联的陈升先生提出叫区块链,大家投票决定,最终因为区块链这个名字非常中性,所以获得了最多的投票。
在您看来,区块链其实是生长在互联网之上的?
是的,区块链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互联网的自然演进,区块链离开互联网是没办法生存的。互联网建好后,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点对点之间能很快连接起来,而且成本低、效率高,很快就把线下的玩法颠覆了,以至于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很多「 互联网 + 」的应用,比如搜索、电商和社交。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2005 - 2008 年,我们曾承担了国家 863 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其中一个课题就是为了解决互联网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我们还因此开发了许多产品。
在数字版权保护的技术里,有两个最根本的技术:第一个是互联网的 P2P 点对点通信;第二个是公开密钥体系。放到现在,再加上一个共识算法,就构成了区块链的底层技术。
最初的互联网也是只有技术价值,后来在其之上产生了应用,最后才产生了商业价值,这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就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分层的一样,区块链也是分层的,第一层是基于共识的分布式密码学账本,第二层是所谓的代币 /通证生态系统,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称其为区块链。
基于共识的分布式密码学账本具有技术价值,代币 / 通证的生态具有商业价值,区块链是用技术手段实现了一个生态的设计。现在很多人讲区块链是骗局,更多是讲代币 / 通证的生态,也就是图中黄色的部分,但他没有看到底层技术;如果只看到蓝色技术的部分,又不能发挥区块链的商业价值。这两层的分割就产生了币圈和链圈。
通证是 Token 的翻译,Token 在通信领域是个古老词汇了,我们最早用这个词是用作一个系统里的通行证,有了它,我可以优先地做一些事,当然也有代币的含义。
代币用得最多的有两种价值,一种是权利价值,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饭票,是一种可以在生态中流通的数字化凭证,做了贡献后获得代币,就可以用代币在生态里购买产品和服务;另一种是权益价值,可以是投票权或分红权。通证这一叫法会更加中性,所以我是比较赞成把 Token 翻译为通证的。
底层技术与代币 / 通证生态这两者的结合,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些什么影响?
其实,区块链能够使得每一个参与者、创造者的劳动 / 贡献被量化,按劳动按贡献分配,多劳多得、惩恶扬善,推动整个社会良币驱逐劣币。
蓝色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构建了一个区块链网络,这个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信任机制,多方共识审核,身份不可抵赖、记录不可篡改;而代币 / 通证生态则是一个自组织的生态,在这个生态内交易是代币化的,针对参与者设计了激励机制。
这两者的结合,让「 区块链 + 」模式,和以往「 互联网 + 」模式相比,具备以下两个突出优势:第一,由于信任与价值传递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生态内交易处理和协作效率提高,导致生态内摩擦降低、成本降低;第二,一旦物理条件具备,由于其天生的分布式自组织特性,生态增长一定是并行的、指数式的,直至其饱和稳定状态。
结果是显然的,区块链将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质量、速度和规模,加速文明的演进。
在您看来,「 + 区块链 」与「 区块链 + 」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 区块链 + 」应该是指底层技术和通证生态结合起来的应用。而「 + 区块链 」主要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应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提高效率。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要求分权,所以他们在其主营业务上,是不希望区块链化的,强的部分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在非主营业务上,这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主营业务,会率先导入区块链,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这种向「庞大的中心化管理 + 去中心化业务」的演进,从 2015 年开始,已在金融科技类企业萌动,并逐步向互联网公司延展。
如果说「 互联网 + 传统行业 」模式的结果是催生一个垄断的、中心化管理的行业巨头的话,而「 区块链 + 传统行业 」模式则是构建一个新型的行业生态系统。
其实很多人已经意识到,「 区块链 + 」模式,是对「 互联网 + 」模式的颠覆。「 区块链 + 」模式中孕育着大量创新机会,是创业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构建新型行业生态的难得机遇。
为什么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仍然不温不火?
其实物联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区块链的灵魂 —— 生态设计机制。现在的物联网大都以中心化模式建设与管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并且由于构成物联网的节点是很琐碎的,节点数量可达百亿到千亿级,但它产生的价值不像互联网那么明显,变现的能力也更弱,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
如何利用区块链生态设计机制推动物联网发展?
数字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物理世界数字化,但数字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应该用来提高效率。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在数字世界里,没有区块链会是什么样的?比如在一个虚拟空间的角色想要打开某一现实场景里的一盏灯,那么最终物理的责任由谁承担?产生的电费由谁来支付?没有权限的归属和价值传递的物联网,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解决的是使能问题,而区块链则是把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纽带为人类社会服务。如果说智能设备、大数据等等是物联网的手和脚部件的话,区块链则是未来物联网的灵魂。
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会不会颠覆现在的区块链?如果会,那我们现在做区块链的意义是什么?
量子计算的特点是并行处理,通过精巧的算法设计,解决某些经典的数学难题。现代密码学的基础是建立在计算复杂度上的,相信未来一定有一天量子计算机可以破解今天公钥密码体系依赖的数学难题。
所以从理论上讲,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一定可以破解我们现在的区块链体系,关键问题是:在破解之前,我们的区块链体系肯定已经升级了。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是配套的,在不断地演进,如果量子计算达到了一定水平,那相关的应用也会反映到区块链技术上,密码学本身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技术发展的永恒课题。
其实所谓的去中心、多中心、自组织都不是绝对的。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需要中心化的机构存在的,单一中心、多中心、去中心模式也各有优势,这些不同的模式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不能神化这些概念,技术就只是一个技术,它只能解决它对应的那部分问题。
拿自组织来举例,它也有它的缺点。我是中国最早做 Wi-Fi 研究的一拨人,1994 年我在大学里带的课题组曾开发了国内第一套无线局域网,当时我们就做了一个自组织的、去中心的无线局域网系统。但是 1997 年公布的 Wi-Fi 标准,却选择了一个中心化管理的 Wi-Fi 协议,即 IEEE802.11 ,主要原因还是效率。因为在局域的无线环境下,中心化管理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管理成本。
对于一个无组织的系统,起始阶段采取单一中心管理模式发展,某种程度上是自然的选择,因为这样效率最高、系统容易启动运行。但是中心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一种自组织、分布式多中心的机制来弥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不要神话某一种技术的力量。
是的,互联网的产生,就是去中心模式的成功案例,它是一种隐性的、朴素的「 区块链 + 」模式:互联网参与者互不隶属,以大家认可的技术标准自主地、分布式地构建网络;以各自的贡献为前提、共享互联互通带来的「收益」。
当然,这里的收益是广义的、不定量的。只是区块链这一次,是我们人类社会第一次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去中心的信任低成本传递、实现价值流动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激励机制的分布式自动化定量管理。随着「 区块链 + 」的不断演进和深化,我们将逐步进入一个可编程的数字社会,可以发明一整套的生态设计机制来激励参与者创造价值,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作为最早的投资人,您是如何发现布比的?
布比最早的创始团队只有蒋海和李军两位,他们都是中科院计算所的博士。在 2005 - 2008 年这段时间,我们在一个课题组做数字版权保护项目。课题结束后正好赶上比特币出世,那时候我们定期开会做头脑风暴,希望能够把比特币里的技术抽离出来做些有趣的事。
在布比成立公司之前,这种务虚的工作延续了至少两年的时间,团队成员也逐步增加,包括我的早期合伙人李翀,他是 PPTV 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布式自组织模式的极客级人物。等到 2014 年投资布比时,我帮团队找了十多家机构,很遗憾没有一家愿意跟投。
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区块链底层的真正价值。当时主要有两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比特币当时的名声很差,2014 年和区块链相关联的事情几乎都是比特币钱包和比特币交易所,大家一想到比特币就会和法币相关联,认为这不是创业团队做的事。第二个障碍是这个技术来源于比特币,大家不认可这是件有前途的事。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给新事物多一些包容,以归零的心态去看待?
是的,这和机构的投资理念是紧密相关的。点亮资本和其他投资机构相比是有一点异类的,我们几个合伙人创立点亮资本时,瞄准的就是颠覆性的技术。不敢说从零到一的创新,但至少应该是从零点几到一的创新。如果在 2014 年我们一味强调商业模式的话,那是没法投资布比的。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机构不愿意投资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的投资人主要是看商业模式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颠覆式技术创新是一切模式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原点,如果你是真实的技术创新,那你一定会和传统技术和传统模式产生很大的差异,你不用担心没有商业模式,因为很多商业模式是基于这个颠覆性技术来设计的。
根据布比团队的情况以及 2014 年区块链的发展程度,应该还没有用到 Token 的激励机制,当时你们所设想的技术应用场景是什么?
有两大类应用场景:供应链管理与金融、数字资产管理。
底层技术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应用就是供应链金融。一个企业为了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他们需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来进行管理和提高效率。在供应链中,有些企业由于规模小、征信难,到银行贷款流程慢、时间长、难度大,但如果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看到链条上企业间的合同协议及真实情况,多方共同审核,贷款的效率就会提高。
另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数字资产管理。布比有一个数字资产平台叫布萌,上面有很多 B 端客户,业务包括数字黄金、保险、积分和游戏装备等,这些资产本身就是数字的。
资产一旦在区块链上发行,后续流通环节可以不依赖于发行方系统,资产流通由单中心控制变成社会化传播,任何有资源的渠道都可以成为资产流通的催化剂。因此,区块链极大地提升了数字资产流通效率,真正达到「多方发行、自由流通」的效果。
你所指的链湾模式,其实是我们和青岛当地政府一起合作创建的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区块链创新创业生态。
其中,区块链年度专项资金相当于是政府对有潜力的项目的无偿资助,同时有五个平台:区块链教育培训平台、区块链产业孵化平台、 区块链应用测试平台、区块链资格认证平台、区块链投资基金平台,一起来帮助项目从概念研究、种子和天使项目孵化,再到商业化及产业化推广。
为此,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院来对进行孵化的项目做筛选,它是一个由专家、产业研究及投资人等组成的民营非盈利组织,我们主要瞄准了十个领域:政府管理、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大健康产业、公示公证、城市治理、社会救助、知识产权产业化。
2018 年我们会主要推动政府管理和城市治理、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三个领域的区块链发展。之所以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管理这个领域,主要原因是区块链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如果有了一个可用的基础设施存在,将大大提高创业团队的初期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政府一定要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应该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策略来做。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一个基础链,解决最基本的一些问题,比如企业、部门、人和物需要身份认证,这个基础链建立起来后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服务。未来某一个领域的创业者做行业的区块链应用,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否则大家会陷入无序的竞争。
五大平台之一的链湾基金平台,您可以详细介绍下吗?
这个基金平台由若干母基金、一些基金服务机构及很多子基金组成,子基金负责投资具体的区块链项目。并且各子基金之间、各母基金之间在这个平台里交换他们的股权的收益权,因为每个基金的策略和判断不同,所以会在投资的项目类型、阶段及生态布局上不同。
通常一个好的公司的股权是很珍贵的,只有少数机构能够抢到投资的机会,在这个平台里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机制,将股权的一部分权益凭证化,这些权益凭证作为数字资产在平台内进行流动、交易,所有权(投票权)与收益权是分离的,参与者都是专业的投资机构。
机构投资者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募、投、管、退这四个环节,目前,这四个环节的效率非常低下,非常费时费力。在链湾基金平台里,我们运用区块链可以将募、投、管、退环节的工作智能化,项目的尽调及投后管理、项目估值等一系列操作可记录在区块链上,不仅会大大改善基金的管理效率,同时也使得水平低的基金逐步被淘汰掉。
给区块链的创业者提一个建议吧?
链圈和币圈的创业者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
链圈的很多团队是纯技术型的,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区块链底层技术上,认为机制设计是炒作、是没有意义的,但他没有意识到代币 / 通证生态的经济学意义,缺少这一部分,区块链是不健全的。
如果不能够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上做出比较突破性的创新,那就必须在应用领域做出创新,但是应用领域的创新,更多地取决于模式的改变,这就意味着你要对区块链的生态机制进行设计,这部分是大多数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不擅长的,一方面需要用归零的心态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找互补的伙伴加入。
币圈的很多团队他们思维更灵活,在生态机制的设计方面更有经验,但几乎 90% 的团队对底层技术没有布局。概念已经过去了,如果你要实现通证生态这部分,没有底层技术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必须要脚踏实地干活。
随着「 区块链 + 」的推进,各类高效率、低成本、扁平化的行业经济生态和价值部落会大量涌现, 可以说「 区块链 + 」是创新创业团队的天堂。我一直在呼吁创业团队,去拥抱区块链。
您怎么看待先有钱再有技术的这一现象?
很多团队都这么想。确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团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因为那时候做区块链的团队很少,量子链出来时全国区块链团队不到 100 个,并且这 100 个团队还分布在各个领域。
但现在已经不可行了。概念期一旦过去,竞争会非常激烈,如果你不是一个领域里最优秀的团队之一,你也不是非常热爱你所在的行业,你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创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除了「能力与要做的事是否匹配」这一客观衡量标准外,你真的是不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这一主观衡量标准占我看团队的很大权重。
只有真正的热爱,你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不退缩和妥协。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没有工资也在坚持自己的工作,这是因为他们热爱,这是来自初心的原动力。
项目的价值和发行的 Token 价值要如何挂钩?
如果你没有解决真实的痛点,你设计的 Token 体系将毫无价值可言。你解决的痛点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你的团队是不是解决这个痛点的一流的人才,事靠谱不靠谱,人和事匹不匹配,这两点是基本条件。然后才是资源、生态机制设计,这四点少一点都会有问题。
如果你针对一个特定行业设计的通证经济体系,包括通证激励机制,确实解决了该行业的痼疾,行业内参与者开始踊跃加入这个新的生态系统,那么,这个通证价值首先体现的是其实用价值。如果这个实用价值快速地引爆该生态系统指数式增长,则通证价值将体现其金融属性,这和股票是类似的。
如果没有实用价值,所谓的通证,准确地说是所谓的代币,很容易发展为代币庞氏骗局。现行的股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区块链 + 」的出现,将对传统股市制度形成挑战。数字化社会,或许将催生新型的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通证交易所。
您觉得中国在整个区块链浪潮中,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1995 年国内发展互联网的时候,我是亲历人、参与者。当时,我们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力量几乎是零。从技术到产品标准、从市场到运营百分百山寨。到 2015 年区块链开始起步发展的时候,至少国内已经有许多团队在做技术底层的研发,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虽然在时间上我们是晚一些的,但技术上的差距其实并不大。
我周围的团队有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的创业团队,也有从 BAT 辞职的创业者。有很多团队,不仅在底层做了很不错的摸索,在应用领域也有领先世界的创新。这从专利数量和用户规模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区块链底层的密码学、分布式共识算法、P2P 这些技术,都是相对老的技术领域,国内也有相当的技术积累。相反我倒觉得国内在 Token 经济学方面落后,很少听到关于基于区块链思维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
经济学这一部分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图书先学习?请您推荐一些相关的图书?
把区块链和经济学、生态机制设计结合起来的书籍,我看到的确实不多。
可以推荐的有三本:《加密货币:虚拟货币如何挑战全球经济秩序、《商业区块链:开启加密经济新时代》、《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
另外建议大家多去研究一些产品和应用案例,包括以太坊、Ripple 、布比、以及一些项目的白皮书。
请您谈一谈对 2018 年的展望。
主要有以下 5 点: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启蒙师的任务完成,会逐步回归其本来:一种数字资产游戏;
传统企业拥抱区块链,「单一中心化管理 + 去中心化协作」的区块链应用如雨后春笋;
互联网巨头开始以区块链思维向对手主营业务渗透;
与实体经济锚定的新代币、新通证应用开始崛起。区块链创新的重点,从区块链技术向区块链生态机制设计、代币 / 通证经济模式设计转移;
链圈与币圈创业团队开始融合,传统区块链应用项目逐步吸纳代币 /通证机制、代币项目逐步与实体经济融合。
总之 2018 年,想要靠忽悠概念成功的团队将会越来越少,2018 年将是区块链真正与实体经济结合、爆发的一年。
责任编辑:Echo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