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公众号:孤独大脑
值得一看(一本书、一部电影、或一首诗)
一
书是挺虚妄的东西。不管什么文字,好坏美丑,只要被印刷在纸上,便披上了某件外衣,尽管实质上并不改变文字,却会影响人们对文字本身的判断。
这也是书的伟大之处,它本身并不评判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思想。某些在某个时代被视为垃圾、异类的书,可能成为另外一个时代的神书。书只是镜像。
绝大多数时候,书并不改变一个人。它只是唤醒。人们只认同那些他们内心底认同的真理。所以书仅仅强化某个人,即使他看各种试图扭转命运的书。
进而言之,书丝毫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只会强化某人的命运。猪无论吃猪饲料,还是吃有机食品、崔永元大米、鱼翅燕窝,长得都是猪肉。
二
假如你是天才,你因为阅读,被激活,被不断强化,最终成为天才;
假如你是蠢货,你因为阅读,减少了拉低社会平均水平的言行,造福人类;
假如你是个普通人,你因为阅读,还是那么普通。
所以,读书的主要作用,是占用人的时间,减少其为非作歹、为社会添堵的可能性。
你读什么《未来简史》,赶紧把拖了一周的小活儿干完;
《人工智能》关你什么事?根本不用阿尔法狗,隔壁桌那个实习生直接就能把你的工作抢了;
真要研究《量子力学》?你牛顿力学还没搞明白呢。
当然,书还有很多作用,例如充书柜,垫桌脚,而且阅读的样子,不分男女,都很迷人。
三
买书和买健身卡一样,都是用来制造幻觉的。畅销书的腰封令人生厌,但却是阅读史上的伟大发明。你买来书,无需打开,扫见腰封,便觉元气入体,功力大增,连前言和目录都不必看。
你可以在旅行时塞两本一直想看的书,即使不翻一下,旅途也会变得更加沉甸甸(至少行李箱如此);
你可以在荒废了一整天之后,于睡前刷牙时听三五分钟喜马拉雅的读书栏目,力挽全天毫无作为之狂澜;
你还可以付费加入樊登读书会,病友们相聚,嘘寒问暖,深觉“知识保护费”交得太值了。
物价飞涨的移动碎片化时代,还有什么比书更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之佳品呢?
像我这类伪文字工作者,经常引经据典,不得不博览群书--不,群书评。我的大多数阅读,都是在豆瓣阅读完成的,网友们盛好的鸡汤,择净的干货,即拷即食。
四
如何判断一本书值得读呢?有如下几个办法:
1、 学习村上春树和塔勒布,坚决不看活人写的书;
2、 假如你将要去一个孤岛待十年,无电无Wi-Fi,你会带什么书?
3、 假如你连搬n次家,始终没被你扔掉的,是什么书?
下面我要为各位推荐的,正是这样一本书,我搬了5次家,最后一次跨越太平洋搬了一万公里,居然还没扔掉它。
而且,它居然还是一本有关部门发文通牒过的伪书。
五
这本书叫《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
该书从《麦肯锡三部曲》中摘录、汇编(俗称“抄袭”)而成,降低了读者阅读正版书的时间与金钱成本。书中还大胆加入了不少颇具禅宗意味的心灵传说。
有人说咨询行业是:找你借表告诉你时间,然后还把你的表拿走。--但并非所有的骗子都叫麦肯锡,这毕竟是一家全美名校毕业生最想去的公司。
我十几年前看到此书,觉得里面有许多自己该做、而做不到的地方,立即买来几十本,发给公司同事,强行要求写读后感。正所谓,己所不欲,必施于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翻此书,真理历历在目,那些二十多岁时我没能做到的,四十多岁了我依旧没做到!可见书中货真价实,壮智养颜,值得向本订阅号的广大聪明人士推荐。
六
开篇就是麦肯锡的价值观:
实事求是。
如果做不到,就承认做不到。
如果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看起来是同一件事情,咬牙切齿地说了三遍,可见骗子—不,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秘密:
不管什么,重复得够多,就会成真。
书中讲了以下真理,貌似普通,做到真不容易:
1、 要做正确的事;
2、 做要事,而非急事;
3、 关注大画面;
4、 时间管理的技巧;
5、 麦肯锡的建议。
七
德鲁克说: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首先,要找出“正确的事”,即真正的问题。
然后,以目标为导向。
你可以通过四个问题确定主次:
1、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2、 我需要做什么?清楚哪些非做不可,哪些可委派。
3、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此。
4、 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做快乐的事让生活更有趣。
然后将所有想做的事项按轻重缓急划分四象限:
1、 重要且紧迫;
2、 重要但不紧迫;
3、 紧迫但不重要;
4、 既不紧迫也不重要。
八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唐纳德.C.伯纳德在《提高生产率》一书中讲到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为了提高效率,每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先问三个“能不能”:
即能不能取消它?
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
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根据这个启示,我们在检查分析每项工作时,首先问一问以下六个问题:
1、为什么这个工作是需要的?是根据习惯而做的吗?可不可以把这项工作全部省去或者省去一部分呢?
2、这件工作的关键是什么?做了这件工作之后会出现什么过去没有的新效果?
3、如果必须干这件工作,那么亦以御冬哪里干?既然可以边听音乐边轻松地完成,还用得着呆在办公桌旁冥思苦想吗?
4、什么时候干这件工作好呢?是否要在效率高的宝贵时间里干最重要的工作?是否为了能“着手进行”重要工作,用了整天的时间去使工作“条理化”,结果把时间用完了,而所料理的只不过是些支离破碎的事情?
5、谁干这件工作好呢?是自己干还是安排别人去干?
6、这件工作的最好做法是什么?是抓住主要矛盾而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应采取最佳方法而提高效率?
然后在对每一项工作分析检查之后,再采取如下步骤:
1、省去不必要的工作。
2、使工作顺序合理,干起来得心应手。
3、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工作能够合并起来做的就联系起来做。
4、尽可能使杂七杂八的事务性工作简单化。
5、预先订好一项工作的程序。增强工作预见性,走一走,看两步,想三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备性,减少决策过程的时间并使决策无误。
九
以上三段感谢豆瓣读书。
这类干货的特点是:
1、 看起来特别有用;
2、 让人有强烈的收藏欲望;
3、 坚决不会再看。
其实一本书,能记住一段有用的即可。下面这个是我认真想要推荐的:
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 。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艾维·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说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自己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更多的行动。
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十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百分之五十。
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六件事。”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五分钟。
艾维·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情,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实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两万五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后来有人说,五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舒瓦普赚得一亿美元。
十
这多么像传销公司的一堂课啊!浅显、浮夸,但又直指你的内心。
十多年过去了,书中这些看起来简单易行的方法,我还没学会,惆怅之余,犹能追忆往昔青葱岁月。
若真漂浮至孤岛上,手执此书,一面想杀死并不存在的作者,一面会回想十多年前,我在广州员村二横路的办公室。这些年来听见前同事们的好消息,就像听到前女友的好婚姻,心中如释重负。
不知道他们的时光书架上,是否仍有此伪书。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