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视化分析到AI落地,海云数据的三部曲 | AI+

2018 年 7 月 30 日 黑智


文 | 窦悦怡

来源 | B2B圈


“时间过得太快!”冯一村感慨。


很难想象,刚刚34岁的他已经带领着海云数据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这个新兴市场摸爬滚打了五年。


7月,海云数据度过了它的五周年生日,在五周年的活动上,海云数据董事长冯一村和今年新入职的CEO夏耘共同宣布了海云数据公司架构的调整以及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启动新一轮融资、大量的招兵买马、发力公共安全、未来出行、数字城市、应急管理等领域,海云数据的五岁生日注定不平凡。


接受B2B圈采访时,冯一村面带倦色、却兴致勃勃地讲述了海云数据的过去与未来。这五年,海云数据的模式有演变和也有改进,从它的发展路径中我们亦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大数据时代中崛起的这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路径。


定位可视化分析


海云数据最初从是从数据新闻切入,想通过大数据技术,基于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形式,打造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但经过实践,冯一村发现,我国媒体数据存在质量、真实性较差的问题,这样技术很抓取有效、准确的数据。此外,媒体缺乏付费能力,很难形成很强的购买力,这样很难使数据有效变现。


所以,海云数据利用可视分析技术,实时分析多维度数据,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基于数据可视化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其快速处理数据,全面分析数据,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那么,什么是可视分析?为什么要用可视分析呢?


B2B圈了解到,随着国内企业IT信息系统的建设,企业内的业务数据积累得越来越多,但这些原始数据无法直接使用,并产生价值的,需要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数据呈现出来,或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业务人员去进行数据分析,才能产生业务价值。


冯一村认为,在整个大数据业务链里,可视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能够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


但传统的数据可视化无法适应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只能简单处理数据量和数据信息,是一种统计型数据。这种统计型数据数据量不大,BI逻辑又非常传统,对数据的理解和洞察能力弱,很容易产生数据欺骗,这样就不能帮助用户创造价值。所以,海云数据把数据可视化与分析结合,定义数据可视分析。


可视分析是一种全新的数据认知分析方式和能力,将关联分析、空间分析、多维分析等分析方式,通过计算机视觉的形式转换成为能够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应用的一种分析方式。


这样一来,可视分析不但让企业清晰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更加直观的感受数据带来的价值;企业管理者对大量的数据迅速了解,更加准确的做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据悉,海云数据基于可视分析技术,推出产品应用广泛涉足公共安全、数字城市、未来出行、应急管理等几大行业,并推出几大行业相应的应用解决方案。


向AI能力延展


不过,海云数据的视角不仅仅局限在大数据可视分析这个领域,也一直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在2017年4月发布了唇语识别技术。


海云希望将唇语识别AI技术运用到公安领域的产品中,使产品功能深化,协助警方分析罪犯的犯罪记录,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在2017年B轮融资发布会上,冯一村宣布,海云数据开始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即AI能力服务。


据悉,AI能力服务旨在改变传统的IT建设模式,不受制于应用场景,而是用新能力、新服务的模式的思维指导企业IT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基于AI和大数据建立生态环境,包括用户开放平台、资源平台、赋能平台、能力平台、客户平台、业务平台在内的服务平台整体框架。用户可以模块化地使用这些功能,来直接为自己 “赋能”,不用重新再从地基开始做起。


这样,企业可以加强自我进化和学习能力,也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业务能力,满足用户需求,真正成为为用户提供价值和能力进化服务的企业。


冯一村表示,从大数据开始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其实很多信息都带给他很多触动。尤其是最近,海云数据越来越大了,各地分公司、团队也非常多,“我们也正在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武装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团队的运营能力”。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冯一村逐渐意识到,中国30年来,在IT领域所进行的都是工程性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真正给用户赋能。


今天,IT领域所讲的一些功能,都受制于具体的业务场景。不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是云计算,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话题就是业务落地、行业应用,要在各行各业当中产生价值,但这些所谓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以海云为例,在0-1阶段,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团队知道海云是做什么的。AI也是这样,会涉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它们应用到企业的场景中,就变成了功能。”冯一村说道,“但这些功能没有真正赋能到企业中,因为他们只满足用户的单点诉求,而且有些诉求是伪需求,并非是整个行业的痛点,我们并没有真正思考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海云数据董事长  冯一村


所以,海云的AI能力服务是希望需要做把杂念抛开,从用户的真正需求、背后的能力、共性的痛点出发,提供真正的服务和能力,满足其诉求节点。“就像公安,只做一件事情就是预防犯罪,抓人,干这两个活”。


那么,从大数据可视分析到AI能力服务的转变,难点在于哪里?冯一村表示,难点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过去的IT工程师比较喜欢炫技巧,只会说这些技术怎么厉害,但是问道技术如何产品化?为用户提供哪些帮助?他们就回答不出来。


第二,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IT工程师,过去只是关注如何设计出一个产品,而不是关注,如何把产品商品化,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产品像商品一样卖出去,真正体现其价值。


“所以,这种全新的模式提出后,无论是我们管理者还是工程师要有商品思维,不是把技术研发出来,把技术产品化就可以啦,要从最开始就想如何把这件事变成商品,卖出去,这才是难点。”


具体布局上,海云如何把AI能力服务这种思维引入到产品中呢?冯一村认为,首先,海云通过可视分析,把用户和数据之间的沟通桥梁架起来,让用户真正理解数据价值的所在。


其次,海云应该依靠人工智能解决精细化识别过于耗费人力的问题,依靠可视分析解决复杂的态势感知问题。最后,把两者之间有效结合,就组成了我们用户应该具备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新能力。


AI落地行业


在具体产品方面,海云数据的底层核心架构产品是图易。


图易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功能,功能模块选定后,再通过智能数据、深度学习,与模块产品进行多种组合,建立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可视分析应用,形成大数据决策产品生态平台。


2017年12月最新发布的图易6引入了AI能力服务,是一个具备AI应用能力的服务平台。图易能力服务平台具备可视分析和人工智能两大技术优势, 统筹多种数据和进行多维综合分析,全流程实时统计分析数据,充分挖掘各业务数据潜在的关系,根据分析需求指定主题 , 使得汇总的数据被充分复用, 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同时,平台以服务设计为驱动力,将有价值的软件、硬件、数据、算法变为资源,通过个性化定义,将各种能力通过服务赋予用户,完成用户业务的效率提升和数据决策价值变现。


此外,平台的能力组件全程实现了无代码化,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构建智能数据处理模型实现傻瓜式操作。如此一来,用户可根据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更新自己的能力矩阵,试错成本极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云数据于2017年还提出了AI产业路由器的商业模式,整个路由器将整合方法论与工具(图易平台)、高精尖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分析)、资本、人才、市场等要素,打破产业链上下游的隔阂,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让所有人参与进来,共同推动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快速发展。



所以,图易6实际上也是一个包含用户开放平台、资源平台、赋能平台、能力平台、客户平台、业务平台、资本基金平台一级AI学习平台的综合平台。


目前,图易6可提供40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 覆盖多达200余行业的应用,,通过开放平台和强大的AI应用与大数据分析能力为端用户整体赋能。


冯一村表示,图易AI能力服务平台已经公共安全、未来出行、数字城市、应急管理等行业形成落地,未来也将围绕这四大行业进行深耕布局。


以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为例,这个系统是由海云承建的、国内机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指挥大厅,也是机场加强整体管控,统筹运行资源,有效实现全区域、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的国际性标杆案例。


该系统将机场内“三大区”(即飞行区、航站区、综合区)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整合,集合空管、气象、交通、地图、运营商等数据,结合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 “五大流”(即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交通流)全区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每分钟可处理6万条信息。



通过分析出机场当前的综合运行态势、各场区运行动态,对机场整体态势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现,帮助领导者通过“一张屏”了解机场整体运行状况。


此外,系统还致力于将新技术应用于提升业务效率上。通过打造大数据实时运算中心、服务发布中心、定时任务处理中心、智能预测中心等能力模块,”启明星“对机场信息化建设从生产保障型转变为智慧运营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预测研判方面,”启明星“通过整合民航大数据资源,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形成抽象业务模型,并结合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业务趋势及场景应用,全面提升了系统预测预警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完成数据多样化分析及业务理解,加速指挥决策。


盈利模式上,海云采用产品+服务的模式,按照场景收费,客单价在数百万级,每年还会向客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部分不仅是提供产品维护,还有外部数据提供等服务等,价格会高于一般维护费,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开启“佛系”管理


近日,海云数据宣布公司将进行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改运作模式。调整后,海云将会变成一个基于集团形式下,有数个分属不同职能的子公司的模式。


根据官方表示,从集团层面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营类机构。包括营销中心,以及海云能力公司、海云智能公司、海云赋能服务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


能力公司专门做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数字城市,未来交通四大板块;智能公司,做智能平台开发的;赋能公司,做产品和服务;城市的地域公司。


第二部分是运营类机构。包括海云研究院,海云城市运营中心,董秘办公室,品牌战略中心,财务中心,人力行政中心和视觉研发中心等。各机构将向海云数据CEO夏耘汇报。


冯一村表示,这种调整主要是既可以让员工有参与感,积极参与到公司的运营中去,全员一起经营公司。这样的角度,就是先利自己,再利公司,用这个思维去努力,公司肯定会发展的更好。


“集团式的模式,不但可以让母公司变得轻量化,而且可以发挥子公司的主动性,让子公司自己去制定业务、管理模式,全员参与,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大家会全力以赴的努力。但是,这种模式并非放养式管理,母公司需要对他们采取节点式考核,把控关键核心点,只要完成既定的业绩,其他形式随意。”


海云这种“佛系式”管理模式,也许很大程度和冯一村信佛有关。用他的话来说,信佛后,心态更好,更平和,能够用更冷静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包括公司管理方面。


海云数据CEO夏耘指出,海云数据明年要基于赋能平台和保障平台,拓展到8-10个行业形成落地应用。营收从2018年的预计5个亿营收,在2020年达到20亿元左右。



黑智专访


驭势科技 吴甘沙  搜狗 王小川

云知声 黄伟  格灵深瞳 赵勇

出门问问 李志飞 Roboteam Yossi Wolf

小鱼在家 宋晨枫  奇点机智 林德康

Rokid  Misa  瑞为智能 詹东晖

极限元智能科技 雷臻  乂学教育 栗浩洋 

 暴风科技 冯鑫 销售易 史彦泽

普强信息 何国涛 真机智能 刘智勇

纳人 姜海峰   众趣科技 高翔

拍拍赚科技 汤劲武  图森未来 陈默

智齿客服 徐懿  深之蓝 魏建仓

扩博智能 严治庆 视见医疗 王峰

  甘来 曹文斌  ROOBO 刘颖博

银河水滴 黄永祯 知盛数据 王晓梅

所问数据 颜鹏 趣链 李伟

云脑科技 张本宇 品友互动 黄晓南

擎朗智能 李通 百分点 苏萌

飞步科技 何晓飞  物灵科技 顾嘉唯

臻迪 郑卫锋 极米科技 钟波

蓝箭航天 张昌武 Roadstar.ai 佟显乔


投资人说


云启资本 黄榆镔  松禾远望资本 程浩

英诺天使基金 李竹  线性资本 王淮

九合创投 王啸  纪源资本 肖鸿达

戈壁创投 徐晨  百度风投 刘维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海云数据依托于计算机数据视觉、数据算法等技术,提供企业级大数据整体运营与分析服务。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20年6月2日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5+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知识图谱的行业落地实现
竹间智能Emotibot
51+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和大数据关键技术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0月29日
大伽「趣」说AI:腾讯云在多个场景中的AI落地实践
人工智能头条
4+阅读 · 2018年8月1日
【人工智能】180页PPT,讲解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产业智能官
12+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2017全球大数据产业八领域典型公司盘点分析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Domain Representation for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Arxiv
14+阅读 · 2019年9月11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6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3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20年6月2日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5+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相关资讯
知识图谱的行业落地实现
竹间智能Emotibot
51+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和大数据关键技术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0月29日
大伽「趣」说AI:腾讯云在多个场景中的AI落地实践
人工智能头条
4+阅读 · 2018年8月1日
【人工智能】180页PPT,讲解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产业智能官
12+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2017全球大数据产业八领域典型公司盘点分析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