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的中美会晤,给当前两个经济体发展传来重大利好消息。
两年前,在G20杭州峰会上除了达成一些国际性的成果外,杭州这座城市也享受到了红利。除了G20之外,在杭州周边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以及2022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将再次“点燃”这个城市。
两个月前,一场“杭州市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动员大会隆重召开,马云也来为之站台,与此同时,阿里云与杭州市政府合作的“城市大脑2.0”也正式发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杭州每年举办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行业会议上万场,涵盖政、经、科、教、文、卫等多个领域。相应的,这些会议也推动了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了跨界合作,换而言之——办会也是“生产力”的另一种体现。
杭州正成为“新经济”会议首选地
“新一线城市”的光环照在杭州头上并非“虚火”。
据《2017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杭州举办各类会议13618场,其中国际会议433场,会奖企业6606家。另据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到2017年,杭州举办国际会议的总数位列全国第三。
不仅如此,就连星巴克门店数量,杭州也是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来源:《星巴克主要布局城市相关经济指标和商业指标》)。
事实上,杭州捕捉到“数字经济第一城”机会的契机,正是在看到科技正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趋势。伴随而来的是各类“新经济”会议在杭州召开。为什么杭州正成为“新经济”会议举办的首选地?
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新经济“细胞”活跃:众所周知,杭州在传统经济基础地位前列外,还拥有阿里、网易、海康威视等高科技名企,去年杭州新上市公司总数全国排名第三,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云集,总数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2)创投与产业园区配套齐全:杭州分别针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生命健康等产业,独创了“特色小镇”创业服务模式,仅2017年上半年完成投资259亿元。
(3)高校与科研氛围良好:在杭州10余家高校中,浙江大学综合实力最为突出,在杭州创投圈有“阿里系、浙大系”一说。2017年,浙大以41.23亿元的科研经费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而由前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牵头推动的科研型高校“西湖大学”已正式成立。
(4)优越的自然风光与地理位置:杭州毗邻上海、南京、宁波,已经实现了高铁1小时通达,近两年正积极联合上海打造“杭州大湾区经济圈”,而这继“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第二大湾区。杭州作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底蕴与新经济活力融合,又形成独到风光。
此外,杭州相比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办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且相应成本更经济实惠。
独创“新经济会议”助推模式
当每年杭州有上万场会议举办时,一条完整的会务产业链也同步形成,如同优化产业经济机构一样,政府如何引导有正向价值的会奖产业良性发展?11月21日,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办的“会在风景中——杭州·新经济会议目的地” 成果发布会在杭举办。
(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
“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也是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新经济”则是近年来,杭州会奖产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型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之一:预计2018年,杭州数字经济线上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一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具体措施方面,杭州市旅委主要通过“新经济会议精选案例”评选,来筛选优质案例,展示会奖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融合共生,第一届评选共设置最具行业锋芒会议、最具市场口碑会议、最具实力数字经济会议等六大奖项,并由9位评审专家在会议规模、行业声量、传播力、权威度等多方维度进行专业评审。
除此之外,杭州市旅委还联合了建行杭州分行发布了一揽子杭州会议金融服务产品。建设银行未来三年内将为会奖行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对公信贷资金支持,并予以市场最优利率。面向来杭参会者,未来只需下载建行APP,就能实现一部手机“会”杭州。
杭州市旅委还在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出台“新经济会议”产业定制会奖产品,在国内首创竞标服务中心,重新制定行业标准,鼓励人才培养。
用“新经济”带动会奖产业,还能发挥财政在刺激消费中的杠杆作用。杭州旅游委在2013年推出了“会奖旅游特惠年计划”,对来杭会奖项目实施政府、企业双重补贴的政策,吸引会奖项目落地。
截止2018年10月,该计划共补贴1043.673万元,引进230多个各类会议项目,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直接会议消费17160.12万元,补贴和会议消费拉动比达到了1:16,经济拉动作用显著,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会议促进行业“生态”
本次获奖的会议有云栖大会、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2018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淘宝造物节以及2018中国新零售实战峰会等十余项,在议程设置、大会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都各自突出所属行业特征与地域特色,且每年都会创新的要求。
它们中,在科技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上,汇聚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呈现国际化、创新多、影响广等显著特点;有的将体验国际“新时尚”,玩转科技“新潮流”;还有的把新潮IP和想象力的狂欢盛宴相结合,让人脑洞大开;同时,会议风格也越来越开放,将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创意理念植入到大会当中……
以云栖大会为例,09年发展至今,刚好9届,如今已从最初的地方网站发展论坛,发展为全球顶级科技大会。涵盖金融科技、智联网、区块链、机器智能、芯片、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物联网等众多前沿创新领域,吸引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十万人现场参与,数千万人在线参与。
如此影响力之大的行业大会,对外促进行业生态发展的同时,对内又是如何筹备并落地完成的呢?在本次“会在风景中——杭州·新经济会议目的地”成果发布会上,云栖大会会务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相关详细介绍(如图):
云栖大会在互动形式、舞台效果、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在突破传统会务的限制,用“科技”来进行创新,提升大会组织效率、承办效果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这个大会的思路也是“数字化驱动”。
由内而外,杭州旅游委所此次展示的获奖会议,几乎都是在促进垂直行业发展的同时,完善了会奖产业自身,树立了行业标杆。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办会这件事上,杭州又走在了最前面。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