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有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作者。
最近时值校招,又是金九银十招聘季,和很多应聘的同学聊过之后,发现大家都对个人成长有很多困惑和思考,正好,黄老师曾经有过一篇相关文章,今天看来仍旧很有价值。和大家分享。
(以下是正文)▼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们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却往往比其他一切更显得像是奴隶。”
此语实在是美妙的道出了人所要面临的最大困境——挣脱束缚和寻求自由。就我目光所及,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试图挣脱现有的束缚,再进入到新的困境中去,如此往复循环不断。以至于有人经常会发出痛苦的追问——莫不成被奴役,就是人生的宿命么?对于人而言,试图要去挣脱束缚追寻自由,是否只是痴心妄想?
我认为未必。
挣脱束缚的努力,一般可着力在两方面,要么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要么是寻求站到更高处对其进行超越的思维模式。此两方面,单独从哪一端去努力,都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若只重方法和工具,常会陷入围城,离开了一个困境,却发现来到了更大的困境中;而若只重思维,将时常会无力应对现实问题,成为某种变相的逃避现实。
卢梭的话,我作此理解:人有追寻自由的天性,但这个世界生来即会给人套上某些巨大的枷锁,能否坦然迎接挑战,以自身努力和思考去突破这些枷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也即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这就好比一场RPG游戏,你有几个大Boss需要去干掉,唯有干掉,你才可进入更为精彩丰富的下一个关卡,唯有全部干掉,方可超然升华,在英雄榜上留下你的名字供他人膜拜瞻仰。
如此这般的枷锁与关卡,我认为主要有三。
枷锁一:生存
枷锁之一,曰生存。
处于此重枷锁中,感受到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压力和紧迫感,这种压力与紧迫感会使你无暇去考虑顾及其他,你会开始形成某种线性的单一思维——你所有的目的就是要挣钱,且挣钱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避免自己没钱,仿佛唯有金钱和收入才能让你获得相对的安全感。若到极点,这样的压力和紧迫感甚至会使你失去应有的尊严,使你的人格扭曲。
突破枷锁之一,当需从学会把事做好开始,并持续修炼。所谓把事做好,包括了思维与行动两个层面,在思维层面,你需认识到任何事情均非是线性的和单一存在的,你要能够把你做的事与其他相关的事联系起来,例如你手头的行政工作与销售、技术部门间的关系是什么,可能会对他们带来何种影响,以及怎样的结果是可以让更多人受益的,一旦有此思考而非只是麻木接受指令,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剩下的,则只是花时间做到。
突破枷锁之一往往需从极简单不过的小处做起。办活动也好,打电话也好,路边发传单也好,写文档也好,任何一件事与一份工作,我相信,当你可以将其做得足够尽善尽美之后,这种把事做得尽善尽美的能力再复制到其他领域和事情上,是相对容易的。
破第一重枷锁,需重工具与方法。此重枷锁被突破之时,往往是你成功找到不止一种技能可以安身立命,并修炼到了可以不太费劲即可养家糊口之时。处于生存枷锁中,世界会阴云密布,一旦可以起而破之,眼前顿时一片海阔天空。
说来简单,但毕竟面对生存,人总有生而不平等。仅此生存一重枷锁,足以困住大部分人终生。
枷锁二:有所求
枷锁之二,曰有所求。
学会把事做好之后,人往往会在很多方面有所期待,以至于最后执着于这种期待,不得脱身。若说生存是本能,有所求就是欲望,佛家亦称“执念”。
”有所求“又可能会带来三种负面影响。
其一,人是为了所谓”希望“而活着的动物,因而需要有所念想和期待。但同时,若你过于执着于念想,则往往一念之差,谬以千里,反而会失去更多。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两组同样水平的飞镖选手,A组让其专注于思考自己要取得好的成绩,而B组只需专注于投掷飞镖的姿势放松,结果是A组大幅落后于B组。此即是因“有所求”而“有所失”的典型案例。
其二,是你会因为对所求之事的期待而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例如,卖包子的往往就只会设想自己卖包子到极限能挣多少钱,做工程师的往往就只会设想自己给人打工写代码调设备到极限能挣多少钱,当老师的也往往只会设想自己有朝一日满世界讲课去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全部占满后去能挣到多少钱。处于此种局限中的人,很难想象一个销售可以去写小说的可能性,很难想象一个工程师可以去讲课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无法想象一个做广告的可以去卖煎饼,一个教英语的可以去做手机,且还都做到了一些原本的行业专家们做不到的事。
其三,则是更多不必要的负担。你我生活中常可见如是场景,如一对原本生活很幸福的夫妻因为无法要到孩子而开始心有芥蒂,如一位原本事业已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因对于更大发展目标的执着而压力倍增快乐骤减,再如一位已买到房的年轻人终日为了自己还没买到车而徒添烦恼,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样的场景往往经不起推敲,以至于我们只要稍稍肯花点时间深思上片刻,就会觉得可笑,但当自己面对同样场景时,却又会难以自拔。这样看来,称之为某种人性的弱点也未尝不可。
只是,人的伟大就在于其自我完善的可能性,任何枷锁,也都有可能被突破。
突破枷锁之二,实质是在玩一个在”期待“与”放下“之间找平衡的游戏,它或许需要思维模式的改变,并在新思维模式的前提下再有所实践。
因此,一方面是你要不定期让自己离开原有的圈子,试着站到更高处去观察和审视自己,不断思考和观察很多打破原有思维局限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欲望不可消除,却可利用,我们要力争可以借助欲望所带来的动力,又需谨防勿被其所绑架奴役。如我可事先充分认知自己,知道自己挣到100万后一定后迅速产生新的欲望,因而完全可以只把“挣100万”此事视作是一种要来满足我的欲望所进行的游戏和尝试。这样一来,即便失败,我也完全可以通过去创造和满足那些新的欲望去玩好这个游戏,而不必执着于非得要挣到100万。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本能都可以被利用并导向到向好之处,只是你需要先能够充分认知自己并转变思维模式。
破此重枷锁,需工具方法与突破思维局限并重。若可以破之,你会进入一种既可专心全力做事,却又不执着于事的状态,此种状态类似于心理学家们提到的“心流”,往往可以发挥出你身上的巨大潜力,令人无比享受。
枷锁三:意义
枷锁之三,曰意义。
若能在前两重枷锁中获得些许突破,则人几乎必然会开始胡思乱想,走向第三重枷锁,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何在,此间或会遇到问题无数,进入到一种”有惑“又或者说是”想不明白“的状态。
第三重枷锁往往会在一个人生活中的某些关键元素开始彼此发生冲突和矛盾之时被推向高点,例如家庭与事业,生活与工作,理想期待与现实落差等。它会带来你的很多自我拷问,例如做事的意义,成功的意义,甚至活着本身的意义。被”意义“所困扰是一种极其痛苦,且几乎无人可助的状态,到极端处,或会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与绝望之中,典型如从前年开始抑郁了整整一年多的张朝阳。
第三重枷锁是一个纯内在的东西,因而破解之道也唯有从内部去求破。简单而言,既然当下想不明白,你就需要去花时间让自己能够想得明白,及至最后,可以让自己有所相信。
这个从想不明白到想得明白的过程,或许需要突破很多重思维的局限与完成很多次顿悟,个中路径并无定式和标准可言,每一个人所寻求突破的方式、方向以及最终得到的答案都可能会很不同。重要的并不在于答案是什么,而在于这是你经过深度理性思考所得出的可破解”意义“二字的答案,因而你才可以充分相信它。
每一个让你心有疑惑的困扰背后,或许都有一把钥匙在等着你,获取到这把钥匙,或需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强求。你唯一可做的,或许只有持续保持你思考和观察的努力,若时机成熟,自然会有灵光闪现瓜熟蒂落的一刻,佛曰“一念成佛”即为此。
这个用来破解枷锁的钥匙和答案,可以是如士兵突击中提到的”不抛弃不放弃“,可以是佛陀所言的”因果轮回,缘起性空“,可以是某种深奥复杂的哲学思维体系和解答,也可以只是一种你对于未来世界的简单解读和期待。
心有所信后,带来的能量和附加值可能都会是巨大的,典型如许三多。用佛陀的话说,人人皆有慧根,当你参透了自己心中的这道奥秘与真理后,你便已立地成佛。
与前两重枷锁不同,此重枷锁更重思考与相信,而与具体行为行动关联较少。若可以破之,你将可收获彻悟与巨大满足,亦将彻底挣脱束缚,获得自己期望中的自由,可以将自己的内心将何去何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逆来顺受。
我愿相信,活着,每个人在不同时刻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也好,打破某层枷锁与困境也好,都只是不同的功课和修炼而已。一旦可以在重重功课中顺利毕业,你可收获的,将是内心的平静,到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源,正是内心的平静。
你也要相信,因人有欲望、局限与愚蠢,受困于枷锁成为必然;亦因人有向往自由的天性与勇气,打破困住自己的一切枷锁成为可能。
愿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完)
你可能知道,作为一家公司的三节课,是在2015年11月2日正式成立的。
你可能也知道,每一年年底,三节课都总是会想要搞点有意思的事情——至少在我们自己看来,三节课应该是一家不太一样的公司,也应当去做点不一样的事,哪怕同样是办一个年终活动,我们也特别希望我们的活动跟好多特别无聊、浮夸的“行业大会”不一样。
所以,2018年的这个年底,注定是不同的。
因为,到2018年11月,三节课就要3岁了。你也可以说,三节课即将迎来它的“3周年校庆”。
三节课的三周年,我们决定做三件事回馈用户,到底是什么呐?你可以打开下面这篇文章看看。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好课,等你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