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的变革不是‘弯道超车’,是‘产业跃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用“跃迁”这样一个量子力学术语描绘了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的这场变革。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当处于低能级轨道的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就可以跃迁到高能级轨道上。在产业的新轨道里,一切都将重新排序。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担心:如果只是一次弯道超车的话,(美国)可以在路上堵住你不让你抄。但是跃迁的话,最后一定是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过程。”
在中兴换“芯”事件打得火热,中国制造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关头,记者在清华经管学院见到了朱恒源,并就“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这些话题,和他聊了聊。
“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缩影”
记者:按照跃迁的概念,实现轨道转化的条件是吸收足够的能量,中国制造业变革的能量来自哪里?
朱恒源:中国有几个优势。
首先,中国企业通过4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也积累了一些能力。这些能力已经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被验证是有效的。
中国是全球制造基本能力最集中的一个市场,因此,如果有新的范式出现的话,非常可能是从这里出现。这是美国着急的原因。
美国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麻省理工大学在2013年的一个报告里就提到,如果所有的制造都跑出(美国),只留下设计、创意(产业)的话,最后会导致美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急剧下降。
虽然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公司,可以获取产业链上丰厚的利润,但这部分成果实际上被很少的人享有,整个制造业的产值是变小了。这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
第二,中国这一代的企业家和制造业的群体创业精神还在。
现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一代企业家继承了改革开放初期老一代企业家的开创精神。
我们过去在技术能力上的积累主要就是在技术和人才能力上。虽然我们没有高精尖的技术,但是所有高精尖的技术,最后要能成行成器,必须要靠大规模应用的淬炼。
大规模应用在哪里?这是我们说的中国第三个最重要的优势。
随着中国由中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我们这里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让任何有可能的商业化的技术,在这里找到应用的土壤。
中国市场有几个特点:一是需求规模大、市场大,购买力强;另外一个是层次差异大,高端的也有,稍微低端一点的也有,甚至更低端的,也有。从需求上来讲,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为全球不同市场用户服务的企业,几乎都可以在中国找到相应的试验田,并能从中培育出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
门类齐全、水平参差的多样化制造业主体,构成了全球最大的一张制造网络体系,这是中国制造业面对新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业产业革命的优势之一。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网络、人才和技术,有可能向未来的工业物联网时代迁移。另外,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四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大批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商业的、极具雄心的企业家队伍,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如果这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中国就有可能最先演进出一个用工业互联网连接的、辐射全球的新制造网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跃迁。不是亦步亦趋地重复已有先进国家的老路,而是拥抱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机遇,发展出新的产业范式,并让这一产业范式惠及全球。
“智能的基础是数字化,关键是找到场景”
记者:现在中国很多工业企业除了数字化变革,也在讲智能变革,是否操之过急?
朱恒源:制造业领域正在展开一场基于智能化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基于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将形成生产设施在社会中网状分布,产能将会被多个商业主体共享,生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按需定制。用一句术语概括就是,最终会形成智能制造。
智能的基础是数字化。就整个范式变迁的过程来看,这两者一定不是齐头并进的。一定是在那些数字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的领域,先找到一些智能化可以应用的场景。
而这些应用的场景它会进一步催生数字化的进程,并进一步向其他领域扩散。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是选中(数字化)集中的场景。
记者:什么是数字经济?迄今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统一的说法。您能不能给数字经济一个定义。
朱恒源:其实骨子里我是有一点反对给它定义的。
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数字和数据才会成为重要的核心的资产和资源,然后使得整个生产过程都数字化,我不太倾向于给它一个定义。有些词在中国和美国的用法是很不相同的。比如“经济”这个词,我们说的“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中的“经济”和美国的严格学术概念上“经济”之间是有差别的。
什么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经济?其实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整个的产业的繁荣。那么数字经济,就是指在整个人类的生产消费和沟通过程中,数字和数据化的过程能带来的发展的机会。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举行,而朱恒源也将作为嘉宾,现身22日主论坛之后的闽江夜话“工业之舟”,与现场更多工业和数据大咖交流分享中国制造业的“智造”之变。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数据派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