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没有捷径,但发表论文的重压却让有些不堪负荷的学者铤而走险,学术“造假门”事件也就屡屡发生,论文撤稿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单就今年而言就有超过1000篇文章被撤稿。其中,不乏一些轰动一时的撤稿大事件,为此The Scientist则挑选出了2017年十大最著名被撤稿的文章,排名不分先后。
本文转载自“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作者:子非鱼。
每年似乎都有一个撤稿记录被打破,而今年撤稿记录更是创出新高。是的,Springer发现旗下期刊Tumor Biology(现在新东家是SAGE出版社)在2012年至2015年所发表的文章存在同行评议造假后,便在一天内撤回了107篇论文。
而这些论文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作者,是涉及中国学者人数最多的一次集体撤稿。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也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调查后发现,近500名研究者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对其相关科研项目、基金等资助予以暂停。
另外,Tumor Biology也因不满足Web of Science期刊收录的一贯而严格的标准,而在今年7月份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旗下的SCI给剔除。
老实说,今年对于康奈尔大学的食品科学家Brian Wansink着实非常艰难。Wansink素来以研究食物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著称,侧重于研究环境对人饮食习惯和偏好的影响,而其实验室也被冠以“吃货研究室”之称。
然而,自研究者对他发表于2016年底的一篇博客文章表示质疑后,撤稿通知便纷至沓来并开始堆积如山。Wansink在今年撤回了五篇论文(其中一篇文章被撤回两次:修正版也被撤回)以及对发表文章进行13次的修正。
尽管康奈尔大学最初认为Wansink的研究是因错误污染而造成的,非存在学术不当行为,可近期该机构却告诉媒体BuzzFeed,它将对Wansink论文展开重新调查。
一项将疫苗与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联系起来的研究遭两次撤稿,该论文的撤稿路程倒也是一波三折。这篇论文在2016年从Frontiers杂志撤稿后,在今年的5月份重新被刊登在Translational Science期刊上,然后几天后又再次被撤回。
不过奇怪的是,这篇论文的一个版本再次在网上一本期刊得以发表,且该期刊对此也没有任何解释和回应。
一篇撤稿文章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作者,有时也会波及到编辑。而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的编辑委员会就因撤回的文章,以辞职的行为来表示对该杂志社的抗议。
事情起因,在于杂志社在没有咨询董事会的情况下任命一位具有企业关系的新编辑,而这位编辑在没有任何解释以及没有咨询编辑委员会的情况下撤回了一篇前任编辑批评某企业赞助研究的文章。而处于该出版社与企业的来往过于密切的担忧,该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在今年11月提交了集体辞职信,并表示与该出版社分道扬镳。
瑞典长达一年的学术造假风波终于落幕。2016年瑞典的研究者PeterEklöv和OonaLönnstedt在Science期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表示海洋中的污染物——微塑料(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会导致吞食的鱼类幼虫生病而备受人们关注。
随后OonaLönnstedt的同事Josefin Sundin以及挪威科技大学的Fredrik Jutfelt就向乌普萨拉大学提交了有关OonaLönnstedt存在学术不端的举报信,并指出论文存在造假现象。
而乌普萨拉大学最初因没有发现任何学术不当行为的证据而驳回了这项指控。另外,OonaLönnstedt也否认造假,并指出指控者Sundin是出于“嫉妒”而质疑论文。
但在随后的调查中,由于OonaLönnstedt无法证明自己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以及实验原始记录的不翼而飞,Science杂志于今年5月份撤回了这篇文章,且审查委员会也认为这篇论文曾经被接受而发表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而12月份乌普萨拉大学也确实发现了OonaLönnstedt伪造了结果的证据。
虽然大多数老鼠看起来几乎都是相同的,但对于研究者而言,基因水平的差异才是重要的。今年7月,范德比尔特大学的Maureen Gannon和Raymond Pasek在得知他们错误地研究了错误的转基因小鼠系列之后,便主动撤回了一篇2016年发表的文章。
虽然他们说其研究成果因这个错误而遭到致命打击,但是他们却明白他们必须对此错误进行纠正,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科学界和公众对已经发表的科学成果是非常信任的。”
“戏耍”掠夺性期刊。当即非研究者也非泌尿科医生的John McCool从Urology&Nephrology开放获取期刊提交文稿的电子邮件时,他做了一个“有自尊心”的Seinfeld(美国喜剧片主角)粉丝会做的事情:他提交了一篇Seinfeld式的虚构文章。
这精心“创作”的文章内容主要是一个关于被称为“尿色症”的泌尿疾病的案例报告。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提交稿件不到一个小时,McCool 就收到了他的文章已被接受的消息以及需交付799美元的版面费要求。自然,McCool 忽略了这个要求,并撤回了这篇伪造文章。
2009年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作用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哈佛教授Jack Szostak 恐怕绝不会想到他也会因撤稿而上新闻。12月,因为实验结果无法重复,他主动撤回了去年发表于Nature Chemistry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力图证明在生命的 RNA 起源假说中,确实有一种酶能够帮助 RNA 进行复制。
Szostak对此表示,这样的错误“真的很让人尴尬”,他们在当时完全是被自信蒙蔽了双眼,解读实验结果时也没有做到本该有的仔细和严谨。然而,这并不是今年唯一一位失去论文的诺贝尔得主。10月,Science杂志也撤回了201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者Bruce Beutler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撤稿原因也是因为实验结果未能得以重复。
今年5月对于Rony Seger来说无疑是黑色。这位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在一天内就需要撤回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九篇论文。其撤稿原因是:文章中存在人为的图像处理。总共有11次撤稿的Seger正在他所在研究机构中接受调查,同时该机构还禁止他继续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爆炸,爆头!”2012年一篇关于暴力电子游戏的有争议的论文因其参考数据不规范而被撤回。该文章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所撰写,并声称玩过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人则更容易自杀。
但在2015年,一对心理学家开始提出有关数据的问题。Communication Research杂志在研究作者无法提供原始数据后决定撤销文章。而其中一位共同作者被俄亥俄州立大学剥夺了他的博士学位。
End
参考资料:1)Top 10 Retractions of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