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防部副部长助理迈克尔·C·霍洛维茨披露,美国国防部已启动多项人工智能(AI)创新计划与投资项目。这一行动的核心是成立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该机构旨在统筹国防部AI技术应用,确保其与更广泛的国防战略协同,并监管AI领域的研究、开发、测试与评估(RDT&E)资金投入。
此项AI创新驱动与美国防部2024年战略高度契合,该战略将先进AI能力列为优先事项,旨在确保美军保持战场决策优势。随着全球军事力量加速AI整合,五角大楼当前监管着685个以上AI相关项目,其中多项与主要武器系统相关联。这些举措彰显AI在美国国防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然而资金趋势显示,尽管过去数年国防部AI投入显著增长,财政约束与优先事项的调整已开始影响增长势头。
通过分析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美国国防预算预测工具,可洞悉过去五年人工智能研发资金的配置轨迹。
从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向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的机构转型深刻影响着资金流向。2022年CDAO接管AI监管职能后,年度拨款从2022财年的1030万美元激增至2023财年的3.204亿美元,显示机构整合显著优化了资金配置效率。然而2025财年拨款回落表明重组阶段已告终,投资重点转向巩固既有AI项目而非规模扩张。
尽管面临财政约束,AI仍是国防部长期战略的核心支柱。五角大楼私营部门AI合同量的增长暗示,在政府直接拨款受限背景下,AI研发正加速向私营企业转移。
多重因素持续推动美国防部对AI的战略投入。首要驱动是决策优势获取——AI通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识别态势规律、优化行动方案,可显著提升军事决策效能。此类能力在目标识别、敌情轨迹预测等前瞻性作战领域具有战略价值,助力构建主动防御体系。AI还能融合多平台数据流,构建全景战场态势感知,强化作战协同效能。
大国战略博弈构成另一核心驱动力。随着中国在AI研发效率与实战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两国国防AI竞赛持续升级。DeepSeek以较低预算实现可比性能,彰显中国在资源约束下推进AI创新的能力。美国为限制中国AI快速发展,实施了半导体出口管制,阻断中国获取尖端AI芯片。持续的大国竞合将持续塑造美国AI投资格局。
美国近期资金投入趋缓,但美国国防部内部的人工智能研究仍将保持活跃发展态势。虽然直接拨款呈现下降趋势,但五角大楼持续扩大私营部门人工智能合同规模,预示着研究资金获取模式正在转型。近期解除人工智能发展限制的行政命令可能加速私营领域创新,催生可融入国防运营体系的新兴技术突破。但针对人工智能硬件的关税政策长期影响仍存不确定性——此类贸易壁垒或将冲击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国防人工智能研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考虑到美军依赖中小企业激发行业竞争与技术创新,迫使这类企业退出市场的关税措施可能引发非预期后果。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仍深度嵌入美国防部战略蓝图。资金趋势虽呈现增长、紧缩与结构调整并存的复杂态势,但受预算现实、技术进步与全球竞争驱动,人工智能在美国防务体系中的作用将持续演进。未来,五角大楼可能依托公私合作机制与精准资金配置相结合的模式,在整体国防预算约束下保障人工智能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