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使用远红外及多环芳香烃辐射追溯红移为0,1,2处的星系恒星形成
项目编号: No.11373034
项目类型: 面上项目
立项/批准年度: 2013
项目学科: 天文学、地球科学
项目作者: 黄家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项目金额: 90万元
中文摘要: 本项目将结合Herschel和Spitzer的巡天数据研究红移在0,1,2三个阶段的恒星形成星系(SFG)。宇宙恒星形成历史的测定需要不同光度的星系(恒星形成、亮红外、极亮红外和超亮红外星系)。Spitzer的伟大继承之一在于对SFG多环芳香烃(PAH)辐射的探测。PAH在7.7微米处的强辐射能很好的测量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及测光红移。基于PAH选的SFG样本相比远红外选的样本测光红移更准,而两个样本受尘埃消光的影响都很小。因此,PAH选择的样本在任何红移处都能很好的测量星系恒星形成。Spitzer的IRAC 8微米、IRS 16微米和MIPS 24微米巡天观测能有效探测红移在0,1,2处的强PAH辐射SFG。但其70和160微米数据的灵敏度过低难以探测大部分高红移星系的远红外辐射。而Herschel的PACS和SPIRE正好弥补这一缺陷。结合两望远镜数据可测量红移从2到0的所有恒星形成历史。
中文关键词: 红外;芳香烃多环苯分子;星系演化;;
英文摘要: We propose to combine Herschel and Spitzer survey data to study the star-forming galaxy populations at three epochs corresponding to redshifts 0, 1, and 2. In particular, the galaxy populations in different luminosity bins (star forming, LIRG, ULIRG and
英文关键词: Infrared;PAH;Galaxy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