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能影响中国登月”的大牛加入的那家民企,是什么样的公司?

2018 年 9 月 27 日 黑智


这两天的事情,对蓝箭而言,也是个意外。但是,当“离职能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那篇文章刷屏的同时,你知道张小平现在就职的这家民企,到底是什么样子吗?


文 | 李夜   编辑 | 黑智


2018年下半年,蓝箭终于要发射首枚固体运载火箭。


据报道,2018年4月,星际荣耀发射了一枚固体亚轨道火箭;5月,零壹空间也发射了一枚自主研发的亚轨道火箭——OS-X火箭 “重庆两江之星”。


今年9月的消息,蓝箭自主研发的“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已总装完毕,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发射,此次发射将搭载商业卫星“未来号”,这意味着“朱雀一号”将成为我国首枚将卫星送入空间轨道的民营运载火箭。


一年前,蓝箭曾离“中国首个发射火箭的民营公司”的荣誉只有一步之遥,但因火箭发动机的交易合同迟迟没有签下来,首飞计划搁浅。不得已,蓝箭CEO张昌武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发计划加速,“我们本来想先通过集成打开局面,再快速推动。”


而现在,张昌武告诉i黑马&黑智,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任何企业,要经历困难、挫折后,才能找到方向。关键技术、关键配套产品是买不来、要不来的。这也倒逼我们在航天领域做深、做透。”几天前,蓝箭宣布,完成中国首款商用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全系统设计工作。“朱雀二号”是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长48.8米,直径3.35米,箭体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




庄里“造火箭”的人们


亦庄是片神奇的地方。这块只有50.8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却汇聚了星际荣耀、零壹空间以及蓝箭航天,还有其他更多的国内民营火箭公司。


星际荣耀在亦庄的地盛南街。它成立于2016年10月,据资料显示已完成A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逾 6 亿元。今年5月底,星际荣耀完成自主研发的 15 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变工况高效燃气发生器点火试验验证。


从星际荣耀向南行2.8公里,便到了零壹空间的所在地。零壹空间成立于2015年8月,因5月发射首枚“中国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完全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火箭”而闻名。目前,它已完成几轮融资,募集资金达到五亿元。OS-X和OS-M系列火箭是其主要的两款火箭产品。


蓝箭位于星际荣耀西北方的荣华南路。它创立于2015年6月,创始团队中,除了张昌武以外,还有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王建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洪堡学者吴树范等。目前,蓝箭航天已完成B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距离荣华南路不远的荣昌东街6号,翎客航天就位于这里。翎客成立于2014年1月,创始人胡振宇。迄今翎客已公布了两次融资,包括2014年获得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以及2017年获得的数千万A轮融资。2016年,它在国内首个完成火箭悬停飞行技术。


此外,星途探索(成立于2017年,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亚轨首飞)、九州云箭(成立于2017年,正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灵动飞天(成立于2017年,完成第一款火箭发动机方案设计)也聚集于此。


亦庄东高地,正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所在地。这些民营航天企业纷纷选址于此,也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争夺科研人才。


i黑马&黑智发现,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大多集中在2015年-2017年成立。这不是巧合,背后是政策的利好驱动。2015年3月,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航空航天装备被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7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中央办公厅、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陆续下发关于军民融合的文件。


在中国60年航天的基础上起步的商业航天,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张昌武提到,现在是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最好的一个时代。


首先,是人才。国内的航天人才丰富,国家几十年来不计成本地投入,买设备、修实验室,培养航空航天人才。星际荣耀负责人曾估算,“航天科技集团18万员工,航天科工集团大概也是这个数,加起来40万人左右。”


其次是供应链。过去的60年,在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过程中,体制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社会产业链,一开始给体制内的航天工业做配套,后来逐渐发展,已经可以形成一整套做出弹箭星船的供应链体系。其实,航天产业链并不是外界印象中的封闭而又神秘,它跟很多民间工业,比如航空、船舶或其它的重工业,有诸多交集。


立方星是张昌武口中“商业航天最好时代”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立方星的技术的成熟,目前,单颗立方星的造价为百万人民币,这个价格远低于GEO轨道的卫星(单价高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LEO轨道的卫星星座网络被认为是商业航天落地的主流方案。


在张昌武看来,火箭发射市场和卫星市场相互成就。卫星市场不可估量。它作为基础设施,为互联网、物联网、地图、地质信息、遥感信息、通信服务、数据传输等提供服务。未来,随着万物互联的成熟,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卫星(LEO轨道的卫星)提供服务。


“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应用,就有越来越多的卫星,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火箭发射服务。未来5年,中国卫星发射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国外的还要快一些。现在,国内有50多家民营卫星企业。它们的星座都在论证、建设当中。”


被逼出来的发动机


今年,是蓝箭成立的第四个年头。


蓝箭成立之时,军民融合刚被提起。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民营火箭公司,蓝箭和它的同伴都是拓荒者、探索者,都需要思考:这个行业该如何定位、该怎么样走?技术上、商业企业的技术脉络又是什么样的?


蓝箭最初曾打算通过采购固体发动机,先组装、发射运载火箭,再研发液体发动机和液体运载火箭。但事与愿违,虽然跟供应商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交涉,合同还是推迟了。


经此一役,张昌武也最终决定,将自主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加速提上日程,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与核心元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多掌握在军方及国企手中,民营火箭公司的脖子容易被卡住。”


2016年年中,蓝箭开始组建液体发动机团队。


而要研制出一款简易、优化、高效并且可制造的液体发动机,“非常非常非常难”。张昌武向i黑马&黑智,连用了三个“非常”来形容研发的困难。总的来说,液体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有二:一是设计,二是工艺。设计,占液体发动机研制难度的40%;工艺占剩下的60%。“能设计出来,不代表有人能给你造出来。”


这60%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制造的前后两环节:前端的生产制造,后端的试验。前端制造包括很多的关键的工艺、处理以及总装的技术;在后端环节蓝箭航天自建了全部试验台,包括液流试验、冷流试验、气流试验、热试车台等。



图:蓝箭液氧甲烷大发动机的“传奇喷管”


这是一段艰辛的建设过程,加班熬夜、“大干一百天”的攻坚战,那段时间对蓝箭员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在7月5日的发布会上,蓝箭CTO康永来讲了一个“传奇”喷管的故事。这个喷管,就花了蓝箭技术团队将近两百天的时间进行攻关,“我们创新采用一系列的新型技术、新型材料,研制出属于蓝箭航天自己的新款发动机。”


蓝箭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技术负责人袁宇还曾提到一个“小龙虾”的故事。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推力室无法如期试车。1月19日晚,袁宇赶最早一班高铁去南京解决问题的途中,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超声波解决这个问题。经现场同事实验,办法可行。但是,去哪找一台高功率的超声波清洗机呢?袁宇想到了小龙虾店(这种机器多被小龙虾店买去清洗小龙虾用)。出了高铁,袁宇直奔小龙虾店,连比带划地说出了一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我是做火箭的,我们在做液氧甲烷发动机,现在出了点问题,需要借用清洗小龙虾的设备救急。结果也出乎袁宇自己的意料,老板略一思考就说,设备你拉走,给我留个条子就行。


就这样,历时两年的研发攻关,蓝箭团队完成了十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点火试验、十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试车,以及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系统的设计工作、天鹊百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整体设计工作。


张昌武这时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发射一枚入轨运载火箭。这样,动力问题、全箭发射问题都解决了。解决了动力问题,蓝箭就有了立足点。将卫星送入轨道,业务才能自己滚动起来;做完它们,蓝箭可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并在国际商业运载火箭行业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但放松只是暂时的,在张昌武看来,蓝箭还没有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公司目前只是找到了方向,还要拼命地往前跑。“目前我们能说的是,蓝箭手里有杀手锏,但不能说就我们独一份。”


不过,张昌武认为,蓝箭已经定义了中国民营火箭的技术路径,确定了液体发动机、液氧甲烷推进剂、发动机黄金推力区间。“未来,同行要做,也只能走我们趟过的这条路。”




商业航天的能力要求


商业航天行业,对于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张昌武表示,首先,企业要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完整团队。除了解决技术问题外,还得解决商业模式问题,要把握好技术和商业之间的度,这对团队的智慧和配合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综合水平强的团队,才能保证迭代速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只有单一方面强并不能保证你走到最后。”


在采访中,张昌武还花了很多时间讲述供应链。很显然,供应链管理是蓝箭工作重点,也是商业航天企业必须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朱雀二号”有200多家供应商,其中发动机就有100多家。


张昌武承认,怎么为社会供应链搭建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蓝箭最头疼的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这并不仅是工艺或者技术上有难度,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并且还不仅仅是内部管理问题,还涉及到供应商的管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社会供应链对质量的国军标没有异议,但管理的困难在于怎么样保证供应商按照国军标去生产、生产过程中,避免各种操作风险。质量管理失控,会带来周期控制的风险,“一个分系统有问题,其它分系统都要等它,如此,完工期一拖再拖。”


目前,蓝箭对供应链的品控,主要是通过人来解决的:找最有经验的人把控质量。蓝箭引进了一大批航天行业的从业者人士做品控;也从其他工业化生产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引进供应链管理的人才。蓝箭希望通过不同人才的融合、交流,能保留住质量控制的精髓,摸索出一条将火箭变成大规模工业化产品的路径。


张昌武喜欢用特斯拉和Space X的例子来讲述汽车与火箭融合的化学反应。他认为火箭可以去学习汽车的大批量化、工业化的经验,“在生产上,Space X的火箭跟特斯拉之间,也是有很强的纽带关系或者说可借鉴性的。”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现在,蓝箭也要做这样一个探索,即便我们谁都不知道边界在哪。”


在商言商,蓝箭对于大批量化、工业化的探索,也是出于成本的考量。张昌武认为,未来降低成本的核心是实现批量化。批量化以后,通过大规模的采购,降低在供应链维度上的采购成本。“降价需要一个量的支撑。如果你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购买,供应商很难降价。如果你能保持一个高速增长,并且每年的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降价的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能否复制“Mojave”?


美国洛杉矶东边,有一个叫Mojave的偏远小镇。


美国航天产业开放以后,Mojave成为私人航天的重镇。在很多人心目中,它是美国私人航天的首都,甚至是全球私人航天的首都。


美国私人航天产业的开放史不长,只有十几年。十几年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局)花了很大的力气研制航天飞机。研制之前,它的目标是将航天飞机做成波音747,能够每天起降。没想到研制多年,研制出的航天飞机还是智能每年起降一次,而且每起降五次,还要失事一次。


NASA不得已叫停了航天飞机计划,并决定开放航天产业。美国将国有的航天技术能力转移到民间,将社会资本导向私人航天领域。美国的国防部、NASA以及其他组织,更是以高的离谱的价格购买私人航天公司的订单,日后为人们所熟知的Space X、Blue Origins、Virgin Galactic才得以崛起。


对于全世界来讲,美国私人航天产业的崛起,是“一个巨大的示范和冲击”。一方面,它告诉观望者,商业航天可以跟“国家队”掰手腕,可以做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和规模;另一方面,私人航天可以作为NASA的有效补充,增强了美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对于太空资源的开发,美国掌握了很大的先机。”


在这一背景下,不甘落后的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大力推动建设更加多元的航天体系。这是一场航天领域的全民战役。 但,这场仗并不好打。


首先,人才流动并不畅通。对体制内的航天人才而言,跳出来走向民用航天企业,并不仅仅是离职那么简单,相当于他们要放弃原有的所有积累。比如星际荣耀的董事长为了创业,选择从体制内“出走”,24年的工龄清零。


其次,很多国有技术还并没有通道,可以与社会资本结合,转化成商业化产品。


第三,商业航天领域,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还没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这也限制了社会资源对此的投入。


“我们要基于目前的环境,独立自主的去发展。”张昌武说。


有文章指出,相比美国民营航天,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更强调和“国家队”的互补和配合,比如它们的产品主要是小火箭,补充国家队未覆盖的低轨领域,填补国家队无暇顾及的小卫星发射市场。


星际荣耀负责人讲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国家队好比是世界杯,好看,但不是天天有;民营火箭公司就好像是俱乐部联赛,更加市场化、商业化。”


不过,俱乐部联赛要想踢得精彩, 也需要更加规范化的规则,“球员们”才能各自突破,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航天竞争中来。


亦庄,能否成为Mojave的翻版,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黑智专访


驭势科技 吴甘沙  搜狗 王小川

云知声 黄伟  格灵深瞳 赵勇

出门问问 李志飞 Roboteam Yossi Wolf

小鱼在家 宋晨枫  奇点机智 林德康

Rokid  Misa  瑞为智能 詹东晖

极限元智能科技 雷臻  乂学教育 栗浩洋 

 暴风科技 冯鑫 销售易 史彦泽

普强信息 何国涛 真机智能 刘智勇

纳人 姜海峰   众趣科技 高翔

拍拍赚科技 汤劲武  图森未来 陈默

智齿客服 徐懿  深之蓝 魏建仓

扩博智能 严治庆 视见医疗 王峰

  甘来 曹文斌  ROOBO 刘颖博

银河水滴 黄永祯 知盛数据 王晓梅

所问数据 颜鹏 趣链 李伟

云脑科技 张本宇 品友互动 黄晓南

擎朗智能 李通 百分点 苏萌

飞步科技 何晓飞  物灵科技 顾嘉唯

臻迪科技 郑卫锋 极米科技 钟波

蓝箭航天 张昌武 Roadstar.ai 佟显乔

e换电 黄嘉曦 智芯原动 崔凯

悉见科技 刘洋 车好多 张小沛


投资人说


云启资本 黄榆镔  松禾远望资本 程浩

英诺天使基金 李竹  线性资本 王淮

九合创投 王啸  纪源资本 肖鸿达

戈壁创投 徐晨  百度风投 刘维

明势资本 黄明明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张昌武,蓝箭航天创始人、CEO\APEC中国青委会执行委员\2019经济年度人物新锐\清华大学MBA,先后就职于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探路者和先行者;APEC中国青委会执行委员、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2019经济年度人物新锐。
【中国人民大学】机器学习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31+阅读 · 2020年3月25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1+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一箭60星,特朗普宣称的6G或已开始启动
全球人工智能
11+阅读 · 2019年5月27日
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0+阅读 · 2019年1月15日
为什么AI公司都在一边融资,一边投资?
腾讯创业
6+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刘强东清明节回湖南湘潭认祖,带给乡亲100亿“小礼物”
中国企业家杂志
7+阅读 · 2018年4月7日
噩耗再次传来!华为,挺住!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2月4日
2017创业阵亡最全名单曝光,触目惊心!
今日互联网头条
5+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Monocular Plan View Networks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rxiv
6+阅读 · 2019年5月16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7月29日
Viewpoint Estimation-Insights & Model
Arxiv
3+阅读 · 2018年7月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2月8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