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安防!

2019 年 12 月 29 日 CVer

点击上方“CVer”,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载自:安天下
3月,媒体报道称现代集团子公司55亿韩元投资格灵深瞳。双方就车辆安保,驾驶员状态监控及人工智能方向展开合作。
 
安天下评:格灵深瞳能存活下来不容易,因为创业公司CEO更换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中道夭折。成也PR,败也PR。早期格灵深瞳因为PR而声名鹊起备受关注;后期格灵深瞳关停了两年PR,专心做产品及销售,不再“假大空”。踏实落地的格灵深瞳虽然不在AI第一梯队,但踏实聚焦安防、交通与零售的格灵深瞳实际利润情况已经很好。阿里盒马选择格灵深瞳的产品做顾客分析而不是与阿里有嫡系关系的其他众多AI企业,很说明问题,鼓舞士气。
 
11月,A&S发布全球安防50强名单,海康大华位列前两名,宇视第7,天地第9,科达第17,旷视科技19名(榜单显示其2018年营收11亿)。
 
安天下评:中国企业齐头并进,但是想在前几名会师还遥遥无期,不说卖锁的亚萨合莱,但就AXIS和BOSCH两座大山就够逾越一阵子了。AXIS有80亿的营收让人刮目相看。而另据IHS 2019年全球视频监控报告看,以2018年营收算,全球前几名为海康、大华、华为安防、宇视科技。显然,两个报告差异较大,小编认为A&S以数据说话,当然更靠谱。另外,貌似华为安防体量大概有数了。
 


10月,有消息称旷视科技决定将其5至10亿美元的香港IPO计划推迟至2020年。对于本次延迟IPO计划是否是属实,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旷视科技并未作出回应。
 
安天下评:旷视科技的目标是AI第一股,其估值曾经被媒体炒到“大几百亿”。此次推迟,AI第一股的名头有可能旁落云从,AI第一股有可能来自A股(相关报道披露云从拟2020年登陆科创板)。成也资本市场,败也资本市场。未来AI企业被资本市场绑架并自乱阵脚的可能陆续出现,而不是被友商竞争打败。旷视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营收14.2亿元,比A&S披露的还要高点。近日外媒报道旷视2019年营收7.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华为安防披露:相比之前八年的“小打小闹”,华为安防在2019年,仅仅九个月的时间,智能安防产品线所开发的软件定义摄像机产品数从20+款发展到300+款,华为整个安防业务达到了600+%增长的业绩。
 
安天下评:问题来了:“600%增长之后,华为安防规模多大?”目前华为以“不便分割”为由未进行透露,以IHS上面排名,华为安防在宇视之前,则2018年体量应该有6亿美金,那2019年呢?华为安防自己披露之前,所有猜测都没有意义。不过能确定的是,华为安防2019年安防业务影响力确实有600%的增长,各种展会、峰会、论坛,效果很明显,“无华为,不安防”,很吸引眼球。
 


527日,千方科技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入股,并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的解决方案落地实施。有分析称,阿里云入主千方科技,在很大意义上,是看重了千方旗下的宇视科,宇视科技在全球视频监控领域还是有一定位置的。
 
安天下评:也有传说阿里最先曾经接触甚至进入谈判的是老二大华,但是没有谈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肯定是看上了交通、安防、及硬件。阿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上层建筑,城市大脑,但与多个交通及安防硬件及解决方案厂商合作过程中,在落地过程中,可能多少有些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所以,入主硬件及解决方案厂商是顺其自然。阿里云与宇视科技的合作推动比较快速,在深圳安博会可见一斑。阿里云A组对宇视A项目组,级别很高。宇视牵手阿里,对于阿里来说,宇视可能只是其中一个,而对于宇视,貌是全部。牵手给了宇视无尽的梦想空间:云边端、物信融合、全球化等等。

对于如今的宇视,某乎上的匿名回答:“从贝恩到交智,从交智到千方,我们看到了宇视管理团队渴求暴富的心。当年那批鲜衣怒马的少年们,也许只有在宇视离职员工群里才能找得到了吧。”,这未必客观,或者本出自离职员工群的柠檬精,但也是阿里入局千方后部分宇视人的写照。可惜,资本市场并未正向反馈,千方股票反映平平。
 


2019年,“中台”概念被宇视引入到安防行业,“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最先由宇视推出。宇视推出中台有情可原,因为宇视跟阿里的合作,因为互联网行业的中台概念,更早被阿里践行。宇视阿里云发布了“双中台战略: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以“不变”应“万变”。 之后有高新兴、东方网力等公司也提出了“中台”概念。

安天下评:中台实际上是通用业务的下沉,企业在一个行业耕耘多年之后,一般都会形成一些公用的业务,而这些业务是可以像中间件那样进行下沉共享的,或理解为就是尽量避免重复造轮子。中台从公司战略角度,将这些行为进行了规范化,公共的部分交给公共系统部门去做。大华的“HOC之1平台+N应用”,海康的“AI Cloud 平台+N行业”都是“中台”。中台不仅是技术,更多是“组织”问题。BATJ热衷的中台,因为其自身百亿千亿的体量,因为众多的应用及行业,而安防的中台实质是“一个平台+N个应用行业场景”,套用也行,但其实跟安防关系并不大。
 
大兴机场以打造全球超大型智慧机场标杆为目标,广泛应用了各类智能技术。利用先进的视频及物联网子系统,以实现对大兴机场全区域、全业务领域的覆盖和支撑。从刷脸安检自助值机到人脸布控、全景监控,再到巡检、服务型机器人上岗,“安防+AI”企业产品方案在机场场景的应用日益丰富。问题来了,哪些安防企业参与了?
 
安天下评:机场安防的参与者,毫无疑问,不再是外国企业主导,不再是安防基因的企业主导。参与者变成了海康、大华、宇视、华为、云从、商汤、瑞为等安防及AI企业。基于安防行业保密特性、不同企业PR的不同调性和尿性,大兴机场的安防监控系统从公众角度看,参与者不少、甚至有交叉,但能反映一定问题。瑞为官方的报道:覆盖首都机场100%、大兴机场90%的人脸识别设备、系统及平台,国内机场人脸识别占有率第一,累计近20亿刷脸人次…… 坐等其他企业反驳,估计无力反驳。
 
今年五月,依图的首颗云端视觉 AI 芯片求索(QuestCore)落地,引起行业广泛关注,甚至质疑,求索芯片“发布即商用”打破了很多AI芯片“期货”甚至“PPT”模式。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国家科技部正式宣布将依托依图科技打造「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助力中国芯片设计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
 
安天下评:依图成为AI的五个元素(算法+算力+数据+产品+场景)都自主掌握的企业。算法公司自己搞芯片,或如同电商公司自己搞物流。算法再优秀,需要体现在芯片上,所以有企业提出“算法即芯片”。很难想象,AI算法公司设计了牛逼的算法,但找不到合适的AI芯片支持。未来的算法开发者和芯片开发者要实时沟通、同步优化,方可落地。有观点从商业回报率角度考虑,认为新锐AI企业出货量达不到几千万量级,不适合做芯片。但是,如果芯片是战略,芯片做成之后提升算法效果及AI产品性能呢?京东当年也没有实力自己搞物流,但靠连年战略亏损持续进行自建物流投入从而依赖独特的物流体验优势进而将电商做大,如果京东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圆顺丰等),不会做大做强。所以,希冀依靠分工和协作,希冀未来开放的产业链形态而将自家AI大厦建立在第三方芯片上,也无可厚非;而克服困难重重甚至前途未卜地去做芯片,更值得鲜花和掌声。

芯片靠“拿来主义”有何问题?市场上通用芯片很多,但是,通用型AI芯片无法和数据产生高效、深度连接,无法针对某些场景做定制化处理;另外,通用型AI芯片缺乏优质算法,芯片是框架、算法是灵魂,没有灵魂的框架难以产生足够价值,必须借助和算法强粘合的专用AI芯片才能实现潜在潜能。
 


6月,网力原实控人刘光转让了公司控制权,接盘方是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8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工作人员在转账时才发现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9月20日,现任董事会核查出公司累计存在违规担保金额16亿(存在2.25亿元资金占用情形。截至12.6,公司市值为50亿,市盈率(亏损)状态。
 
安天下评:一代安防明星企业就此如“暴风”般陨落?惜网力,其真的不同于中安ST或乐视PPT!网力早期在收购及AI布局是非常有眼光的,跟中安消那种完全资本运作的收购不是一回事。动力盈科、商汤的合资,JIBO机器人,360家庭机器人等等,都走在前面,眼光独到。网力早意识到依靠公安及集成商关系很难维系公司未来,所以在平台之外努力拓展,AR高清的跨境收购不利,JIBO商业化不利,商汤的合资公司不利,各种不利….惜!
 
安防行业空间有限,因此很多企业认为“AIoT”是新赛道,又宽又长,充满想象力。甚至有人提议未来的安博会改名为AIoT展会!安防企业自动升级为AIoT企业!安防人叫AIoTer!反正AIoT是个筐,未来啥都可以往里装,未来什么企业都拿AIoT包装:楼控、消防、家电、工业、环境、汽车电子、路灯杆等等......
 
安天下评:安防发展到如今,得益于海康、大华的发展及资本市场的明星效应,安防这个小众行业刚刚被认知和接受。用AIoT包装一下企业可以理解,但安防企业冲到AIoT赛道可能发现自己之前是“自嗨”。“安防业,安防人”这个称呼挺好!有的企业脱落“安防、监控”升级到AIoT据说是背后资方不喜欢“安防、监控”的称呼。所以,要远离资本。
 


关于SDC之争
 
安天下评:
 
软件定义摄像机(SDC):SDC(Software Define Camera)本质是依靠强大的芯片能力及相关算法,在智能化,低照度等方面,实现摄像机软件及功能的持续优化、灵活替换、升级迭代等。需要注意的这里说的是“同一款摄像机的软件功能更新或迭代问题”。可简单理解为:“在一个确定的公寓内,解决该公寓室内装修问题,让房间内装及软装灵活、可持续适用用户的需求”,而不是“通过软件定义,将一个公寓升级为小别墅”。所以,即使有了软件定义,还会有多种不同硬件特征的摄像机存在(焦距、夜视、像素、全景等)。
 
场景定义摄像机(SDC):SDC(Scene Define Camera)可以理解为传统安防领域及安防企业所讲的“设备选型”,而已。设备选型基于场景的需求,决定了摄像机的硬件条件(多镜、焦距、像素、夜视、外形等),这些先天因素是摄像机设计及安装之后就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场景定义了这些先天硬件条件。比如大华的哈勃守望者、兼顾全景与细节的天阙,比如科达的“超微光”AI摄像机,比如天地的4K星光智能双目全局球,比如海康的雷视一体机,AR立体防控等。但是,针对某一款具体摄像机,比如科达的超微光,日后持续的软件升级与迭代,就是上一条软件定义的概念。
 
2019年,华为推出了业界首个基于智能视觉与感知的智能算法商城 HoloSens Store。据介绍,在商城中,用户可以便捷下单,随时在对应的华为设备中更新算法和应用,自我培育企业所需的智能安防能力。这种电商模式的算法商城平台,旨在解决企业用户与智能安防开发者匹配效率问题,让用户第一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让使用者从“想法”到“算法”不在遥不可及;让开发者从“算法”到“应用”不再是空中楼阁。
 
安天下评:估计是华为移植SDC理念尝到了甜头或者是华为手机太成功了,华为重磅提出了HoloSens Store。首批入驻Store的企业虽然参差不齐,但大多是通用或专业领域的知名软件。有人说Store这个理念有问题: 安防行业用户更换Store的软件不能像手机用户更换APP那么容易!对于用户来说,真正的AI价值由“算法+算力+产品+场景(落地)+工程服务”合力体现出来,场景落地和工程服务需要集成商和工程商 。小编认为,华为的“黑土地,SDC,App Store”都很前卫,都很互联网,一旦落地,必将给安防行业及用户带来巨大价值。障碍不是技术,是行业格局,是利益。华为,ISV,算法企业,集成商,用户,如何让大家踏实地“利益上紧耦合,产品上松耦合”,是难点。
 


日前,安天下发布“智慧社区,城市安防新战场”文章,引起关注和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 智慧社区未来有空间,有价值,但是,难点在于建设及运营模式困难。 谁投资、谁运维,如何获得回报,如何将众多老旧不同产品及系统进行整合是难点。
 
安天下评: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之后,下一个战场可能是智慧社区,不完成社区覆盖的平安城市是不完整的 ,面向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非常大的存量空间和价值挖掘机会。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与早期硬件弱电时代完全不同,其应基于社区多维数据汇聚融合,以及大数据架构的深度分析挖掘,能够为社区的主管单位和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社区级大数据服务。 目前大华、大华,宇视、宇视,零壹,海康、科达、天地、网力等也都重视起来,力维智联、华为、特斯联、等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 智慧社区是真正的AIoT、物信融合、数字孪生的落脚点。

2019年12月12日,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圣地亚哥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Kneron用高清3D面具和照片,在世界多地成功欺骗了人脸识别系统,其中包括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 该团队还宣称,他们用同样的方式进入了中国的火车站。

安天下评: 人脸识别不同于指纹并引起恐慌很正常,因为人脸泛滥,并且容易获取,而指纹很难或者不直观。 至于人脸面具欺骗,如同矛和盾,病毒与杀毒软件,攻防很正常。 一方面,3D面具攻破这样的成本确实高,而且,支付宝和微信在内,都没有将决定权全部放在刷脸单一信息上,还会验证手机号、活体信息等等。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接受不接受,拿隐私换便利,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也不会忽然停止,某度老大自己都这么说“中国人愿意拿隐私换便利”……只能希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攻防升级中,更安全的核身手段带来更高等级的安全。但,人脸识别落地的脚步不会停止!
 

CVer 推荐阅读


  等待YOLOv4的期间,它还在更新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一文看尽9篇目标检测最新论文(MFPN/CR-NAS/Scale Match/Dense RepPoints等)


重磅!CVer-学术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可添加CVer助手,可申请加入CVer大群和细分方向群,细分方向已涵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人脸检测&识别、OCR、姿态估计、超分辨率、SLAM、医疗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计、自动驾驶、强化学习、车道线检测、模型剪枝&压缩、去噪、去雾、去雨、风格迁移、遥感图像、行为识别、视频理解、图像融合、图像检索等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地点+学校/公司+昵称(如目标检测+上海+上交+卡卡),根据格式备注,可更快被通过且邀请进群

▲长按加群


▲长按关注我们

麻烦给我一个在看!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4月,由创始人赵勇在北京创立,格灵深瞳是一家同时具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嵌入式硬件研发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作为一家视频大数据产品和方案提供商,自主研发的深瞳技术在人和车的检测、跟踪与识别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主要关注的领域包括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同时公司在无人驾驶、机器人和智能医疗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布局。
模型优化基础,Sayak Paul,6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6月8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3+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6+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清华大学张敏老师,个性化推荐的基础与趋势,1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87+阅读 · 2019年11月27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数字化】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产业智能官
2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全球最大AI独角兽诞生中国,商汤科技凭什么?
商业周刊中文版
5+阅读 · 2018年4月9日
2017年计算机视觉创业投资现状及未来趋势
计算机视觉life
3+阅读 · 2018年1月25日
盘点 | 2017 年关于 Python 的 12 件大事
CSDN
3+阅读 · 2018年1月1日
如何看待目前国内AI公司的估值?
雷锋网
4+阅读 · 2017年12月25日
人脸识别独角兽之战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9月28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Viewpoint Estimation-Insights & Model
Arxiv
3+阅读 · 2018年7月3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模型优化基础,Sayak Paul,6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6月8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3+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6+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清华大学张敏老师,个性化推荐的基础与趋势,1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87+阅读 · 2019年11月27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相关资讯
【数字化】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产业智能官
2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全球最大AI独角兽诞生中国,商汤科技凭什么?
商业周刊中文版
5+阅读 · 2018年4月9日
2017年计算机视觉创业投资现状及未来趋势
计算机视觉life
3+阅读 · 2018年1月25日
盘点 | 2017 年关于 Python 的 12 件大事
CSDN
3+阅读 · 2018年1月1日
如何看待目前国内AI公司的估值?
雷锋网
4+阅读 · 2017年12月25日
人脸识别独角兽之战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9月28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