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为全面、深入地探讨“科技与女性”这一话题,第十四期 AI Time 邀请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AI 2000 上榜学者朱小燕,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智源学者杨尔弘,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杨红霞,中国计算机学会 YOCSEF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徐剑军,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智源学者兰艳艳、滴滴出行科技生态与发展总监吴国斌主持,展开进一步的思辨与交流。
朱小燕认为,这和科研工作本身的性质有关。科研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沉浸式思考,在疫情期间女性受到家庭的干扰比男性更多,不能做到像办公室里的百分之百投入。相比之下,男性的影响更小,甚至节约了很多社交时间。 杨尔弘从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分析,认为疫情使得女性承担的家庭事务性工作骤增,包括家务、一日三餐、孩子在家需要照料,在内需要安排妥善家人的生活,在外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缺乏团队集聚、集中、安静的环境。杨红霞则补充道,work from home 的工作模式使得员工心态发生变化,工作重心转移到家庭,这对女性工作者的影响尤为明显。当然,需要严格检验问题中的差异化假设是否为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再下定论。
杨红霞指出技术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更多时间投入科研。并且,由于周围男性居多,女性在工作中还是会受到优待和关注,公司也会支持女性的圈内交流和特殊需求。朱小燕认为,科技加速了社会分工、使得分工越来越细粒。单纯从科研女性角度看,从洗衣机到扫地机器人和外卖,真正日常必须的家务在不断减少,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省下来的时间。 AI 系统的性别偏见 AI 系统产生伦理或歧视的问题,是由社会,技术,还是使用者导致的?
杨红霞,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原IBM全球研发中心Watson研究员,Yahoo!主任数据科学家,现任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带领团队开发基于计算平台和搜索推荐的智能算法,稳定的支持了阿里巴巴搜索、广告等30几个核心BU和其业务场景。在顶级统计和机器学习国际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JASA, ICML, NIPS, ATSTATS, KDD, ICDM,CIKM和WWW等),美国专利9项,任职 Applied Stochastic Model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副主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uper AI Leader,简称SAIL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