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悲情戏该休矣

2019 年 10 月 17 日 君临

关注君临,获取福利

到公众号回复“投资”可领取专属大礼包



每个人都可能是金融诈骗的受害者!包括参与者。

 1 

每年10月都令世界瞩目。

这是中国的国庆月和世界的诺贝尔奖月。

中国人也渴望诺贝尔奖,哪怕华裔获奖都欢呼雀跃。

但在诺贝尔奖中,有一个奖我们并不太认可,那就是诺贝尔和平奖。

原因自行了解。

毕竟连观海同志都能得、建国同志都想得的奖,有着太多和平之外的色彩。

不过,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机构的得奖令人信服。

比如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和他创立的格莱珉银行。

尤努斯和我们建国初期毅然决然归国的海外专家一样,对祖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1972年1月孟加拉国建国,随即尤努斯放弃美国教授的身份回到自己苦难深重的家乡。

孟加拉国长期贫困,加上建国初的那几年遭遇饥荒,整个国家在饥饿中挣扎。

悲天悯人的尤努斯走出校园来到农村。面对惨状,经济学教授开始帮助农民种地。

百无一用是书生,种地终究不是经济学家的专长,他帮不了什么忙。

但在接触农民的过程中,他发现不少农村妇女深陷高利贷的漩涡,但高利贷总额不过20多美元。

这些妇女每天辛苦劳作只能赚2美分,她们每天需要流动的钱大约20美分。

自幼家境优渥,而且动不动都是谈论几百上千万美元案例的经济学教授感到震惊,原来只需要极少的钱就可以帮助穷人,但除了高利贷,这些穷人根本没办法获得任何帮助。

尤努斯教授开始借钱给穷人,并在1976年成立了格莱珉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

尤努斯教授无意间开创了小额贷款的先河。

很快格莱珉银行成为孟加拉国家喻户晓的银行,孟加拉政府也成了格莱珉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此后格莱珉模式在100多个国家被复制。

让人吃惊的是,在资本主义的老巢-美帝,这种模式被运作的最好,而且其中最最好的还是在纽约的格莱珉项目。

那么这种模式在哪个国家被运作的最烂呢?

中国。

1993年,中国开始引进格莱珉模式,但是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格莱珉银行有几大特征,第一它是银行,第二它是穷人的银行,第三它主要向女性放贷,第四无抵押,第五它搭建了五人小组模式。

因为是银行,所以要吸储建立资金池,因为是穷人银行所以只给穷人贷款,准确地说只给贫穷的妇女贷款,而且是无抵押贷款,但为了确保放出去的款能收回来,它让借款者加入五人小组。

五人小组模式是格莱珉成功的关键。

目不识丁而且穷困的农村妇女通常觉得从政府背景的格莱珉银行获得的贷款是社会救济,还款意识很低。

格莱珉让她们加入情况接近的五人小组后,会对她们进行培训和指导。

一人贷款要通过5人小组的审议,一人不还款,小组其他人就无法贷款。所以五人小组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促进和约束。

五人小组模式居然让原本没有任何借贷、还款能力的农村妇女都成为“优质”客户,而且根本无需通过任何法律和暴力形式催收。

2018年中国工农建中交5大银行的不良率分别是1.52%、1.59%、1.46%、1.42%、1.49%,而格莱珉银行不良率常年在1.2%左右,甚至在部分地区是0。

中国这5大行的客户群体是什么资质?格莱珉银行的客户是什么资质?而且格莱珉银行的利息是20%,已经不算低,却依然能控制住不良率。

为什么格莱珉在中国行不通?

 2 

8月29日,上海证大集团老板戴志康自首。

10月5日,先锋集团发布讣告,老板张振新在9月18日意外身亡。

有豪门大佬说这两位都是草根出身,不入流,而且生意也不够大。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都是绝对的成功人士。

他们的一世英名最终毁在P2P上。张老板最大的失败据说是炒币,但首先爆发出问题的还是P2P业务。

君临本不想写P2P,以为大家都已知道这个行业什么德性。

但是君临看到A股还有上市公司涉及P2P,就在君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熊猫金控旗下的P2P也被立案。

最让君临无法理解的是,竟然还有人在问,接下来哪个P2P能投。

显然,这些人对力量一无所知。

尤努斯教授把格莱珉银行推向全世界之后,小微贷款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而科技进步让小微贷款有了另一种可能。

尤努斯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一年,2005年3月,英国诞生了一家网络贷款平台Zopa

它只是一个撮合平台,贷款人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放款人竞拍,平台向出借人和借款人双向收费。

Zopa就这样成了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

Zopa的定位非常明确,只做信息中介,帮助白领增加投资渠道,帮助普通人贷款。

这种极具互联网思维、又极具社会价值的模式很快在西方世界引来模仿者,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相继成立。

而在中国,当人们看到贫穷的孟加拉国竟然诞生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无不诧异,于是格莱珉银行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同时个人贷款难与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再次被广泛提及。

这种背景下,4位上海交大的校友有了改变世界的冲动。

2007年6月,他们创立了中国最早的P2P公司。

但是在最初的几年,纯信用模式的P2P无法获得大众和投资人的普遍认可,中国第一家P2P公司举步维艰。

直到2010年之后随着行业公司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很多P2P公司祭出垫付的大招,行业人气才逐渐旺了一点。

2012年开始,一个叫“互联网金融”的词汇被发明出来。

一时间,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开始商业互搞。

2012年3月中国平安成立陆金所,4月“三马卖保险”。

随后在2013年6月,阿里巴巴协助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这款产品真正引爆了市场,也颠覆了互联网人以及金融人的三观。

互联网金融成为地表最强概念。

当时中国早已没落的第二大B2B公司慧聪网和中国小微贷款业务做的最好的民生银行联合推出一张针对中小企业法人的大额信用卡。

这只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和金融产品简单捆绑的组合产品,却帮助两家上市公司各自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民生银行的业务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申请量,而慧聪网的业绩也成倍增长,这成为后来慧聪网转板成功的关键所在。

由此就能知道当时的互金有多火爆。

而概念极强的P2P终于迎来春天,从小众变成了大众。

各种“金服”、各种“贷”井喷出现。大量国企、大量机构、大量上市公司介入这个行业。

2011年底,中国只有不到100家P2P公司,2013年底达到350家左右,2014年暴增至2000多家,2015年直接冲到接近5000家。

疯狂这个词在那两年是P2P的真实写照。

2015年国家推行普惠金融,现金贷异军突起。

玩家其实都是高利贷公司,但有了高大上的概念让他们肆无忌惮,而且他们发现还能再披上P2P的外衣,又助长了P2P的繁荣。

截至2018年底,国内累计出现过6600多家P2P公司,其实还有大量小公司根本没有被统计机构收录。

2018年底,中国互金协会97家P2P公司累计交易规模超4万亿。

但P2P的危机也在逐渐到来。

2013年就已经有不少P2P倒闭。

2014年倒闭潮迎来第一个高峰,当年出现问题的P2P公司就超过了1000多家。

P2P刚有高潮,就出现退潮。只不过在高潮迭起的阶段,风险被很多人无视或者故意隐藏。

加上当时出问题的主要是尾部企业,大家普遍觉得P2P问题不算大。

2015年1月的一场闹剧成为行业分水岭。

中国最大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破天荒地发布了一份网贷评级报告,把266家P2P公司和676家P2P公司分别拉进黑名单和预警名单。

这里面几乎包括所有头部的P2P公司。

此后的几个月,大公国际数次出手,把70%运营中的P2P公司拉入黑名单或预警名单。

然而大公国际的黑榜漏洞百出,连大型P2P公司的地址都能搞错。

大公国际被称作中国评级机构中的黄埔军校,以专业性高、工资低、压力大著称。2018年1月也曾扛起民族大旗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但做出如此LOW的P2P评级在当时难以服众。最扯的是,2017年5月16日,大公国际宣布耗时三年、耗资上亿打造的“丝路互金网”上线,进军网贷行业。

第二天,大公国际被前高管在法庭上爆料,之所以拉黑上千家P2P公司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平台上线铺路,而且还和某家平台达成协议,所以黑榜中没有那家平台。

如此不公正的大公国际终于在2018年8月被上头逮住了,部分业务被暂停一年。

行业龙头被一警棍干懵,行业潜规则也被官方正式曝光。

大公国际已经没有信誉可言。

但是,君临想说,即便大公国际的拉黑事件是个闹剧,却依然反应了一个残酷事实-绝大多数的P2P公司不干净。

否则为什么大家都抓着大公国际的低级错误不放,而没有对大公国际爆料的核心问题,比如自融、收费规则、偿债能力、信息透明度、资金池、关联担保等问题进行澄清?

在大公国际发布黑榜的那一年,平常都是和P2P公司你侬我侬的P2P门户网站也开始和知名P2P公司展开口水战。

最著名的是某P2P门户和E租宝的对抗。

当时E租宝仅成立一年多,打法却极为犀利,高息加央视黄金时段广告,老百姓哪能不心动?

两家公司的对抗在2015年12月达到高潮,E租宝黑白手段齐上,眼看要赢了,2015年12月16日却被立案侦查。

涉及金额700多亿,涉及投资人90多万,愤怒的投资人把某高管的祖坟给挖了。

E租宝事件犹如一颗核弹被爆炸。

E租宝被立案的第二天上海大大集团被端,涉及金额60多亿,涉及投资人6万多。

再然后国家的重拳就没有停下来过,一个个规模几十亿、上百亿、数百亿的P2P平台被端。

一个个暴富传奇人物成为阶下囚;

一个个耀眼的金融“巨头”成为反面教材。

有的人前一天晚上去酒店叫了4个小姐,第二天自首;有的公司前一天还在大谈社会责任,第二天网站挂了。

当2017年7月,曾经的中国最大P2P公司红岭创投决定清盘P2P,当2019年7月名头最响的P2P公司陆金所决定退出P2P,意味着一个时代终于要落幕。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正常运营的P2P公司只有600多家,也就是说只有十分之一的P2P公司还活着。

毫无疑问,未来会更少,也许只会剩下个位数。

 3 

为什么P2P如此悲壮?

归根结底两个字,风控。

现在回到第一部分结尾的问题,为什么格莱珉在中国做不好?

还是风控。

金融公司存活的根本就是风控。

最高层无数次在无数场合提到普惠金融、提到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却始终解决不了。

原因在于,小微企业以及普通人属于次级客户。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源于次级贷款。

格莱珉经过多年深度经营,把5人小组打造成了一个超级风控体系。通过这个小组,格莱珉不仅给农村妇女贷款,还教授技能、提供可行性建议,让这些妇女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且把大量征信工作让小组完成。

这才让格莱珉面对次级乃至次次级客户的时候敢于放款,也能让坏账率维持在超低水平。

目前为止,这种尝试在中国还没有成功过。而且中国有非常多的村庄、家族联合起来骗贷,催债的黑社会都能被打死打伤。

有的县、市乃至整个省份都被部分贷款机构拉入黑名单,只要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在某个区间,直接拒贷。

原因你懂的。

由于次级贷款的风险太大,在贷款利率24%的红线下,在国家严控银行坏账率的要求下,银行永远不会愿意向次级客户贷款。

不管上头怎么大声疾呼,不管这些银行成立了多少小微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都难有成效。

银行是盈利机构,他们为搭建风控体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只有给大客户放款才能覆盖成本。

银行确实是弱势群体。

那么P2P公司有没有可能搭建成本低、效率高的风控体系呢?

有,梦里。

人工智能或许能让梦想成真,但落地尚需时日。

可以说,如果严格按照理想化而且合规的P2P模式做,现阶段不可能存在盈利的公司。

参考国外平台现状也能看出端倪。

2016年3季度,成立11年半的世界第一家P2P公司ZOPA终于实现盈利,盈利规模高达6万英镑,然后又出现亏损。

美国P2P扛把子Lending Club成立12年来除了个别季度小幅盈利,其他时候都在亏损。

这还是在英美已经有非常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活下去,正规的P2P公司只能向借款人收取高昂的利息和手续费,这些钱除了要搭建风控体系,还要给投资者分成(有些P2P的收益率一度超过20%),还要做广告吸引投资人以及正常运营。

利息有多高呢?

民间借贷的红线是36%,很多平台利息貌似都低于这个数字。

但如果真是这个利息他们一定会亏得裤衩都不剩。P2P的利息都是复利,还有各种砍头息、各种合作的金融服务,真实年化利息最少60%以上。

注意,这是“正规”的P2P公司,已然要超高利息才能维持。

那么不正规的呢?

根本就没有风控。

如果你是个不好不坏的人,你会发现风控系统太难做,做好了也不一定赚钱,不如不做。

很多公司都号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风控水平,三个字:吹牛逼。

如果你是坏人,你会发现P2P比抢钱还容易。

第三方技术公司已经做好了无数套网站和APP模板,几天就能搭一个台子。

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大量P2P拥有资金池,也成了老板的自融平台。

他们开P2P公司的目的就是圈一波就走,或者为自己其他公司融资,很多老板从自己的P2P公司借款,也没打算还。

而且大量初中、中专毕业的人跑到这个行业开公司,他们的操作更加没有节操。

后来国家要求必须通过第三方或者银行存管,但是依旧有很多平台通过间接方式可以设立资金池。

资金池就是最最典型的庞氏骗局,银行存款资金池除外。

2012年11月,时任中国银行行长、后来成为证监会主席的XG公开发表文章: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绝对的官方大佬直接炮轰被认为绝对安全的银行理财,这背后反映的是资金池的潜在危害。

很多人说P2P有原罪。

错,P2P实际上是悖论。

由于P2P天然的不切实际,导致这种模式健康运营的可能性非常低。

当国家端掉了中晋、旌逸、唐小僧等平台时,有人替P2P喊冤,说这些公司是线下理财而不是P2P。

言外之意P2P很好。

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坏人洗地,要么是不懂装懂。

如果真的要去抠概念,P2P和线下理财确实不同,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两者套路一模一样,而且往往就是同一帮人在做,P2P和线下理财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同一家公司的线上和线下渠道而已。

绝大多数的P2P公司的钱都是不知去向,而线下理财几乎也可以通通认定是自融、非法集资。

这些P2P和线下理财往往会设置很多的空壳公司,有的是以第三方名义,有的干脆就是以自己的名义。

他们也把公司包装做到极致。

有一家线下理财公司,在上海最高的几栋楼和外滩开设办公室、冠名上海知名综艺节目、开设博物馆、拥有上海市中心最大的户外广告牌、有马术队、有赛车队、有公务机租赁业务、找知名运动员做代言、做慈善、搞时尚沙龙、时不时碰瓷政府或者隐约透露自己和某领导有关系,又像极了福利待遇超好的国企。

这家公司开了几十家空壳公司,还收购港股仙股,不明真相又迷恋高大上的老阿姨每个月都排队买理财,在公司被端的前一天晚上依旧在排队。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P2P公司E租宝上。

再看一家江苏的公司,包装虽然欠了火候,但直接把线上线下做了教科书般的整合。

大大、唐小僧、快鹿、善林、证大,都是既有线上又有线下。

当初中国平安成立陆金所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并寄予厚望。

陆金所曾高薪挖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在陆家嘴超豪华的平安大厦里面,允许这些互联网人穿着T恤、牛仔裤和西装革履的和国内外顶尖银行家平起平坐。

陆金所也短时间就成为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可是成立两年后,中国平安就说失去了对陆金所的控制,2016年陆金所开始了去P2P化。

关于陆金所的某些传闻其实去年就有了,最终退出P2P是意料之中。

中国平安富可敌国,而且它的风控技术称第二,国内可能没有公司敢称第一。

陆金所的高管配置之高,全球也找不到第二家。

如果陆金所都做不下去了,可想而知P2P的坑到底有多大。

其实有几年,越来越多的P2P开始尝试大额标,毕竟风险要小一些,工作量也少很多,这是向现实妥协的一个表现。

不过国家对P2P的定位就是向个人提供贷款服务,所以大额标之路已经被堵死。

君临注意到,P2P公司招聘了大量银行体系的人,他们中有些人曾在银行系统有着显赫地位。

但问题在于,他们以前所在的银行,有那么好的先天条件都没做好普惠金融,你能相信他们在条件要差得多的P2P公司会有所作为吗?

 4 

P2P的暴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宏观经济和政策。

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开始了减速换挡,市面上的钱少了。

这让更多别有用心的人开P2P公司增加融资渠道、更多的借款人还不上款。

于是跑路的P2P公司越来越多,P2P公司的坏账率也越来越高。

现阶段P2P的借款人已经超过了投资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另外,P2P又撞上了国家清理整顿影子银行的枪口。

这是遏制宏观杠杆率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也写进了“十三五”规划。

中国影子银行有三大类:银行理财、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民间借贷。

广义影子银行占GDP的比重一度达到87%。

影子银行对民营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更多的机构带来了宝贵的流动性,然而金融市场一旦缺乏监管其中滋生的毒瘤也是致命的。

还有一点很关键,大部分影子银行的钱进入了房地产。2016年底国家收紧房地产融资,特别是“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公司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贷款,影子银行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为什么要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

中国金融业总资产300万亿,其中银行业总资产268万亿,保险业总资产18万亿,证券业总资产7万亿。

银行业总资产和保险业总资产之和占了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5.33%,重要到无以复加。

而影子银行的钱主要来自这两个行业,过去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程度低,导致监管不到位,双剑合璧就是要剑指影子银行。

还记得去年震惊了整个金融界的资管新规吗?国家为何要坚定地打破刚性兑付?

法律意义上讲,只有银行能够吸储,也只有银行存款能够保本保息。

其他任何机构比如信托、基金等都不得吸储,只能吸收公众资金。

但是各类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客户,纷纷打出保本保息的承诺。

不是银行,但做了银行的事情。一方面影响了金融行业秩序(让银行吸引的存款少了),一方面让这些金融机构的风险累积,说到底还是资金池的风险。

一旦风险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理论上说,除了银行存款之外所有保本保息的投资,都是庞氏骗局,所有资金流向不明确的投资,也都是非法集资。

传统银行不愿意做,其他机构又无法通过吸储获得便宜的资金,这也是格莱珉在中国做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10月12日,央行发布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这又是要对采用资金池运作的银行理财下手了。

一系列重大举措能看出,国家是给监管部门下了死命令。

这和P2P有啥关系?P2P就是典型的影子银行。

而且相比于信托、券商、基金这种“正规”行业,P2P从2015年才逐渐受到了监管,说白了就是个野孩子,所以国家更加重点照顾。

有段时间,P2P重镇之一的某一线城市要求各办公楼上报客户名单,并且不要再租给P2P公司,同时JC扫楼排查。

穆迪最新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缩减近1.7万亿,是2016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P2P在国家整治影子银行的风暴中被击中了。

 5 

至此,你应该明白P2P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君临没有妖魔化P2P,甚至对P2P一直心存惋惜,因为创立伊始,这是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概念。

但理想终究败给现实,风控体系是行业跨不过的坎,而当理想无法实现,又面对巨大的诱惑,人是会变的。

大量资本的介入也加速了行业变质。

这个行业有最顶级的人才,也有最低级的骗子。有博大的情怀,也有血腥的掠夺。

最终一顿搅和,这个行业成为了一个很魔幻的地方,入流的人和不入流的人,都做不入流的事情。

很多中产积蓄被骗光、很多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替别人买单、很多平台老板被反噬、很多P2P的从业人员难以再找到正经工作。

这个行业的公司,比较良心的,也只能说是有点水平的高利贷公司。

他们采用银行存管,不断增强风控,信息透明度也还好,同时会和国家成立的第三方机构中合担保为投资人提供担保。

但是最终造成借款人的利息很高。

而没有良心的,则是既做高利贷,又做自融,也没有任何风控,或者从一开始就准备跑路。

2015年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宣称进军互金行业,但第二年就卖了相关业务,当时的实控人也被证监会罚没30多亿,现在成了ST岩石。

A股P2P第一股成了A股一大传世笑柄。此后A股再也没有以P2P为主业的公司,只有相关概念股。

而国内的P2P公司却纷纷到美国上市。

A股上市规则多、周期长当然是重要原因,很多企业可能确实不符合A股上市标准,但这不是全部的原因,不是每家P2P公司表面上都不符合A股规则。

在中国,但凡智力正常的老板都希望在A股上市,因为A股的溢价最高,之后可以割韭菜的手段也更多。

但P2P公司都不来A股,连尝试都不尝试,是发扬先人后己的风格不和其他公司抢名额?

真实的原因是,他们的业务细节根本没办法在国内公开。

很多人都想当然的以为去美国上市的都是好公司。

这些人一定不知道,中国垃圾公司去美股上市早已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不是每家公司都是阿里、百度网易,而且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大企业也有见不得人的业务。

美国人真的不了解中国公司,公开了业务美国人也不懂。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的公司,都可以在美国上市。

而且这些公司一旦出问题,比如被做空机构做空了,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不好处罚,大不了退市,这是一个巨大的监管漏洞。

所以中概股公司,骗子扎堆。

一个很好的行业,混到偷偷摸摸,令人唏嘘。

但比起对P2P的惋惜,君临更加对投资者充满同情。

或者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智。

中国有两个神奇的地方,百度贴吧和东财股吧。

股吧里的百态有时候很可笑,但这就是股民的普遍思维,君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不去股吧。

而贴吧呢?别的贴吧君临不知道,那些暴雷平台的贴吧君临倒是看过不少。

很多发言都是投资者绝望中的自欺欺人。而且好像被骗的永远是同一帮人。

君临希望不要再有人问还有什么P2P能投了。

如果利息低,干脆找更主流的投资渠道。

如果利息高,这一定不可持续。

2018年3月LJW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

2018年6月GSQ说: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以上是哪两位一查便知。

P2P的存在有其原因。

在中国有钱人和穷人都非常多。

有钱人需要投资渠道,但渠道并不多。而且最典型的三大投资渠道银行存款、股市、房地产都有显而易见的缺陷。

银行存款利息过低、股市风险过大、房地产门槛过高流动性过低。

P2P和线下理财都是直击以上痛点。

利息高、门槛低、风险低(口头承诺),等等优点都让人心向往之。

没钱的人需要贷款渠道,渠道同样非常少。

P2P和现金贷可能是他们的仅有渠道。

北京、上海和广东的P2P公司数量占全部P2P公司数量的60%以上,而且借款人和出借人同样大部分来自这三个地方。

发达地区的有钱人多,隐形贫困人口也不少。

也正是基于这种现象,P2P不会消失,但国家会管的越来越严,在天朗气清之前,没有哪个平台绝对安全。相关上市公司,也都是抱着一个大炸弹。

最后君临吐血整理了金融诈骗公司的10大显著外在特征,望重视:

1、 老板履历过于完美或者过于年轻或者带佛珠、喜欢写毛笔字

2、 公司美女高管/员工多

3、 公司高管/员工朋友圈充斥着豪车豪宅旅游照

4、 老板/高管经常接触各路明星

5、 公司高管/员工过于精英范以及正能量

6、公司排场大、广告多

7、搞慈善

8、业务员学历低、普通话不标准

9、公司喜欢搞穿迷彩的团建

10、承诺保本和收益

······

强烈推荐一位圈内的短线逻辑十分强悍的公众号:小杰夜报

作者短线操盘理念非常前沿,在16年率先提出“只干龙头,不干杂毛”,深入人心,并且后续模仿者不断。

他有一套系统专门用来捕捉妖股,尤其擅长择时,提前发现龙头的潜在标的,并参与进去,去年的贵州燃气、德新交运东方通信都被挖掘过。 

另外他的文章会经常分享短线交易干货,给鱼又给渔,这些在他的公众号都有记录,很多市面上流行的短线情绪分析图可供大家参考。

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逻辑方面非常有帮助,希望都能所收获。

— —END— —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创始人微信:ansonad,备注“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微信:junlintianxia97或junlinyunying

客服微信:junlinkefu或junlinshouhou

文章转载:公众号对话框内输入“白名单”,自动跳转后阅读规则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P2P: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er-to-Peer Computing。 Explanation:IEEE对等计算国际会议。 Publisher:IEEE。 SIT:http://dblp.uni-trier.de/db/conf/p2p/
少标签数据学习,54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96+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0年2月20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3+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医药零售行业报告
医谷
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奔驰女车主同意和解,舆情分析全事件
THU数据派
10+阅读 · 2019年4月17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冬日里的一首歌 | 清华快闪女指挥王明媚讲述背后的故事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59+阅读 · 2019年1月9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商交易欺诈检测系统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商交易欺诈检测系统
AI研习社
8+阅读 · 2017年9月26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0月25日
Arxiv
5+阅读 · 2016年10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医药零售行业报告
医谷
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奔驰女车主同意和解,舆情分析全事件
THU数据派
10+阅读 · 2019年4月17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冬日里的一首歌 | 清华快闪女指挥王明媚讲述背后的故事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59+阅读 · 2019年1月9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商交易欺诈检测系统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商交易欺诈检测系统
AI研习社
8+阅读 · 2017年9月2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