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TMTPost.com
|科技引领新经济|
这场“全民互夸”越是癫狂过火,越是反映出大家对微信群日常状态的反叛。
钛媒体编辑丨张远
【钛度评论】是钛媒体(微信ID:taimeiti)针对当前热门事情的独家分析观点。
去年的互喷群曾经让微信群成为隔空对骂现场,近日从高校流行起来的夸夸群,则让微信群成为中国最大的“彩虹屁现场”。(查看钛媒体此前文章→《全民互喷正在“玩坏”微信群》)
和互喷群主要由网友自发推动的不同,这一次夸夸群风潮还有嗅觉敏锐的商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定制彩虹屁”已经成了一门生意。
在淘宝搜索夸夸群,已经不少卖家
去年的互喷群是从两个球队的恩怨,星火燎原般迅速扩展到整个网络,这种主题明确、规则明确、发言整齐划一,对峙一触即发的群组,一下子激活了死气沉沉的微信群生态。
只有明确主题,群成员的动作才能整齐划一,才能够实现高密度、高活跃的交流,才能完全杜绝广告、灌水、破坏队形。
由此来看,夸夸群虽然从性质和主题上是互骂群的反面,其迅速风靡、病毒式扩散的原理却是一致的。
这场“全民互夸”越是癫狂过火,越是反映出大家对微信群日常状态的反叛。
如果说互喷群是群体性偏见的一次集体宣泄,那么互夸群就是朋友圈无处安放的情绪的一次集体释放。那些因为做错公交、论文卡壳、失恋打击等挫败而无法在朋友圈抒发的郁闷,都可以毫无负担地在夸夸群中“求安慰”、求花式夸奖。这里没有人会觉得你矫情脆弱,没有杠精会留下“噎人”的评论。
在这里,你不用担心会给熟人留下负面印象,不用担心被朋友视为“情绪垃圾桶”。沙雕网友们通过互吹互夸互相抱团取暖,在眼花缭乱的溢美之词中将生活中的焦虑、苦闷一扫而空。
微信群的种种特性让它成为这种集体情绪释放的最佳载体:建群轻而易举,解散毫无压力,每个人都可以拉人进来,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可以迅速聚拢而来,也可以兴尽呼啸而去。
这种极度弹性、自由的组织形式本来是微信群的最大优势,可惜大多数“因事而起”的微信群都未能做到“事毕而终”,最终沦为小广告遍布的招贴版,沦为小游戏、拼团的传播通道。
微信群也只能承载这样“来也快、去也速”的集体狂欢,而很难将群内关系真正沉淀成为兴趣社群,实际上,微信群信息机制设计的缺陷(无法分层交流、无法群内回复)使得成员超过一定数量,即时性群体交流就会失效,除了公司群内队形整齐地夸领导英明之外。
夸夸群也是类似,因为明确主题和“默认规则”的存在,才能够维持高密度交流的有效性,然而一旦成员过多,小圈子的默契被打破,就会陷入“都在求夸,无人夸人”的失控状态。夸夸群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生意,也是因为这种“供求失衡”。
而“夸友们”一旦词穷意阑,再难夸出新意的时候,夸夸群的生命周期也就到头了,就像互喷双方将所有子弹都对射一空就地解散一样。因互夸而生的群组也会因为互夸的难以为继而告终。
其实,夸夸群的并不是缘起于微信之上,其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豆瓣互相表扬小组,只不过2014年的相互表扬小组人气后来居上,如今成员已超过10万人。就在夸夸群风靡各大高校的一周之内,这个小组的成员就从9万人猛增到10万人。
为什么这个小组的生命周期如此漫长,如今还迎来了第二春?因为豆瓣小组、百度贴吧这样的论坛形式,可以容纳更细分的主题,可以让成员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细分讨论。
相比于夸夸群中那些万能的浮夸套路,那些只为博君一笑的沙雕彩虹屁,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具体而微、针对性的安慰、鼓励,而且不仅是整体划一的单向夸赞,更有你来我往的生活交流、情绪共鸣。
这里不需要夸夸群的“默认规则”和保持队形来维护发言秩序,小组这种形态本身就提供了秩序。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群并不能取代贴吧、小组等兴趣社区的原因。我们相信,哪怕夸夸群风潮下周就偃旗息鼓,互相(相互)表扬小组的人气依旧会不绝如缕。人们需要夸夸群这样“一时彩虹屁满天飞”的集体狂欢,也需要表扬小组这样一直存在的“心理互助小组”。
当然,夸夸群的流行也说明了微信群的生命力之顽强。为熟人交流而生的微信群,如今正在承载陌生人之间的这种匿名派对。互喷群、夸夸群速生速死而总会有后来者。只不过日常微信群的“僵尸化”也是微信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或许,微信可以借鉴论坛和QQ的部分功能,让群组的可管理性、内容可沉淀性提升一个等级。
然而,你的聊天列表中大量时不时“诈尸”的僵尸群依旧无解,谁让这么多“临时性关系”都沉淀在了微信上,不会自动解除呢?也许“临时群”定时解散应该成为微信用户的集体共识。(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丨张远)
发现钛媒体,72问新生机;
碎片时间,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