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90后员工?这样做准没错

2018 年 12 月 10 日 华章管理

华章妹说


经常有企业家困惑地问,“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推动内创业,有没有一个判断内创业时机的方法?”当然有。


内创业首先要求企业有一定规模并且主业稳定,这是最基本条件。


但要触发内创业,还要看企业在人才、技术、业务方面是否遇到了难以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以前一用就灵的老方法、老经验越来越不起作用时,企业就可以考虑将内创业作为新的解决之道。


当然,内创业能否真正落地,还要判断“组织适应性”,看企业能否接受内创业这种方式。以下,Enjoy:



01 当人才遭遇窘境


判断内创业时机的首要标准,是看企业的人才是否遭遇到了窘境。


传统激励方式对企业中各类员工的作用正在减弱,导致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人变刁了,变坏了,也变懒了。 


首先是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等企业主力在打拼一段时间后,发现重复工作让他们索然无味。


无休止的内斗和“玩政治”让他们心生厌倦,心有宏图大志却不被老板认可,传统的激励方式不对自己胃口,缺乏上升空间。


“我能做更大的事,为什么非要屈就于这样一个小天地?” 这群人变“刁”了。


其次是正在走向职场中心的90后、95后,更想实现自身价值,并不看重那点薪酬或职位,看似无欲无求却又永不知足,动不动就炒老板的鱿鱼。


和上面两类人相反,还有一批整天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的老员工,他们曾经战功卓著、现在却变得活力全无、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


这群人变“懒”了。


● 出走创业的高管,往往会带走企业的核心资源,转身就成为竞争对手;


● 离职创业的年轻员工,带走的不仅仅是活力更是稳定的人心;


● 老员工则坐享其成,占着资源但不出力,导致大企业病滋生泛滥。


不论上述哪种情况,从个体角度看,背后的核心症结都是人才的价值创造空间被严重挤压,个人发展的“弹性”受阻,使得员工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在企业内部“装死”

要么“出逃”到外面去


当传统方法不起作用、无法真正解决人的问题之时,正是内创业发挥作用之际。


而决策是否需要内创业的关键,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弹性”进行评测,一旦超过警戒值,就要考虑触发内创业。


所谓“人才发展弹性”,是指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创造空间到底有多大,个人发展的边界能到什么范围。


如果人才在企业内部能有很大发展空间,能最大程度发挥他的能力,那么这个企业的人才发展弹性就很大,他就会安心留在企业内部并努力工作。


如果人才在企业内部发展空间有限,很难发挥他的能力,那么这个企业的人才发展弹性就小,人才就会要么辞职另寻高枝或丧失活力天天混日子。




02 当技术遇上“拦路虎”


判断内创业时机的第二个重要标准,是看企业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是否还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原来的研发创新方法能否取得预期成效。


一旦出现四种不可控的技术“拦路虎”,企业就要引起警觉并考虑采用内创业。


● 一是技术研发、科研项目或产学研合作等传统创新方式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二是内部技术资源一直“睡大觉”,要么缺人转化,要么有人但没动力转化,宝贵的技术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 三是外部并购新技术的成本过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外部技术供应商开始封锁技术来源,技术获取难度变大。


● 四是新技术剧烈变动导致未来技术发展轨道不确定,企业一旦选错技术方向则损失巨大,技术试错成本过高。


当传统方法难以高效顺利推动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时,企业传统的技术创新边界受阻,正是内创业可以发挥作用之际。


决定是否需要内创业,企业需要对“技术发展弹性”进行测评,一旦测评分数超过警戒值,就应该考虑触发内创业。


所谓“技术发展弹性”,是指企业的技术发展边界能到达的范围和程度。


如果传统方法能让新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顺利实施,那么这个企业的技术发展弹性就大,按照以往的套路就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如果传统方法失效、企业的新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遇到瓶颈,那么企业的技术发展弹性就小,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推动技术发展。




03 当业务发展受困


企业判断内创业时机的第三个重要标准,是看业务发展是否还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用传统方法能否实现老业务的更新和新业务的拓展。


一旦出现四种不可控的业务情况,就要引起企业的警觉并考虑采用内创业。


●  一是用了各种办法却不能阻止老业务的持续下滑,尤其是出现销售额一直上升但利润率却一直下降的情况时,更要警觉。


中国家电业是公认的夕阳产业,2015年3月11日,在“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演讲道出了家电业的窘境——家电企业与世界产业的距离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大规模、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失效,移动互联时代对巨头的颠覆,以及全球化竞争,使得未来给家电的机会和空间很有限。


因此一直以家电为主业的海尔在推动内部创业时,强调让小微企业自己去找方向。


如果这个方向好,海尔就会把它做大做强。


除了海尔,其他家电企业如TCL、美的、长虹也纷纷开始推动内创业。


早在2007年,美的就提出过“内部创业家”,2012年再提“战略转型与内部创业”,2015年继续探讨内部创业孵化机制。


● 二是用传统方式拓展新业务进展缓慢,尤其在进行多元化战略拓展版图时。


某家电企业一直想把家装服务业发展成另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但传统方式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客户抱怨在2014年前后达到顶峰,拓展这一相关多元化业务的努力失败。


后来该企业直接将家装服务业务变为内创业企业,按照创业的方法运作,使其快速成长为一个估值几十亿的家装服务平台型企业。


● 三是找不到合适的外部新业务并购对象,或外部新业务并购成本过高 。


一家大数据金融风控公司在主业稳定的前提下,欲拓展数据测评和风险搜索新业务,一开始想直接购买外部公司,后来发现并购价格大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于是转向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内创业的方式发展新业务。


● 四是中小企业的传统业务扩张方式受限,效果不尽如人意。


餐饮业传统的扩张方式主要是连锁加盟,然而其弊端越来越明显:


形式上虽然加盟了,但文化价值观、运营模式、品质管控等方面却没有真正加盟,导致食品危机事件频发、假店横行,企业的品牌形象每况愈下。



西贝莜面村采用“创业竞赛部”机制,让自己的后厨或店长到全国各个地方去开店,给创业团队40%的股份,对某个区域排名最后的店实行末位淘汰,并允许其重新开店。


通过这种方式,西贝莜面迅速从一家乡村小店扩张成为价值70亿元左右的餐饮集团。


不论上述哪种情况,背后的核心症结都是传统方法逐渐失效,老业务不知该往哪儿转型、怎么实现升级,新业务的拓展方向迷惘、拓展成本过高。


归根到底一句话:业务发展的边界受阻,“弹性”相比以前变小了。


当传统方法难以推动老业务的转型升级和新业务的开发拓展时,正是内创业可以发挥作用之际。


决定是否内创业,还要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弹性”进行评测,一旦测评分数超过警戒值,就应该考虑触发内创业。


所谓“业务发展弹性”,是指企业的业务发展边界能达到的范围和程度。



04 判断组织适应性


人才、技术、业务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达到了触发点,就可以考虑启动内创业。


但要真正让内创业落地,还要看另一个重要条件能否满足,即组织接受或适应内创业的程度。


如果一个组织从上到下都抵触内创业、刚性很强,就会让内创业腹死胎中——这就是“组织适应性”。


所谓组织适应性,是指一个组织接受新事物并做出适应性调整的程度。


这种调整至少涉及到企业文化、冗余资源和流程三个方面。


● 文化适应:组织是否接受新事物并积极寻求变化;

● 资源适应:组织的冗余资源能否支持内创业;

● 流程适应:组织管理流程的调整幅度有多大;


组织适应性和企业所有制密切相关。


例如,民营企业通常决策迅速、流程调整较容易、调动资源的难度较小,组织适应性相对较大;


反之,国有企业通常决策流程较长、响应速度较慢、调动资源的难度较大,组织适应性相对较小。



此外,一把手是决定适应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即便是一家民营企业,如果老板是保守型的,其组织适应性也较小;即便是一家国有企业,如果老板是创新型的,其组织也相对容易调整。


总之,如果“人才-技术-业务”弹性高于 组织“适应性”,则可以触发内创业;反之,则难以触发内创业。


关于作者:蔺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创新政策专家;中国创新创业的实践观察者、理论宣传者和商业践行者;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已出版16部著作。

吴家喜,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期从事创新创业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坚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致力于中国本土创新创业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位一体的研究、写作和传播;已出版《第四次创业浪潮》《内创业革命》等10余部著作。

来源:管理的常识(ID: Guanlidechangshi)



蔺雷、吴家喜两位老师在近两年走访调研了近百家企业,接触了大量企业内创案例,促使他们在2016年合作出版了《内创业革命》一书,让内创业这个概念得以在今天的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为了让企业内创业真正落地,今年两位老师再次联手推出《内创业革命》的实践版新书《内创业手册》



书中汇总大量一线企业内创成功经验及失败反思,提出15项内创业落地策略部署,直击企业留人痛点、激发活力难点、转型升级迷茫点。


本书预计2019年1月上市发售。



华章鲜读


华章书院最新推出“华章鲜读”。


✔ 纸书未上市,让你先人一步阅读全书内容。


另赠作者定制寄语(签名)纸书1册,

免费包邮到家(限前200名


珍贵一手资料等你来拿!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

输入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拉姆·查兰 | 团队 | 时间

隐形冠军 | 马利克 | 领导力 | 演讲表达

柳井正 | 技能学习 | 个人成长 | 逻辑思维

稻盛和夫 | 书单 | 复盘 | 陈春花 | 决策力

职场提升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定位

300000+人已关注我们


👇 这里直达福利现场~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新说法】 创业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来用。 创业如修行,在不断前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旧说法】
创业是一种能力,一种获取并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
创业是一个过程,一个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并融入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过程;
创业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思维模式;
创业是一种心态,一种苦中作乐,追求结果但更享受过程的心态;
创业是一种意识,一种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意识。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阿里技术专家:优秀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
51CTO博客
8+阅读 · 2019年6月15日
最好的激励,是激发员工的自驱力
华章管理
10+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都是学 AI,为什么别人薪资比你高?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Learning Dynamic Routing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14日
Arxiv
23+阅读 · 2017年3月9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阿里技术专家:优秀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
51CTO博客
8+阅读 · 2019年6月15日
最好的激励,是激发员工的自驱力
华章管理
10+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都是学 AI,为什么别人薪资比你高?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