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投稿:本该生二胎的年纪,却选择漂泊

2019 年 2 月 15 日 CocoaChina

今天在朋友圈看见一哥们儿发了一条动态,“本该生二胎的年纪,却选择漂泊”,配一张高铁站的照片。最近在朋友圈发“返程”感慨的人不在少数。哦,年过完了,又要开始启程了。


接近30岁,在亲戚眼里,你老大不小了,早就该成家了。单身的你们,过年期间想必已经被多次围攻了吧?面对亲戚的超级三连问,大多数人还没想好标准答案,但每次都是相似的敷衍和反抗。父母会“无意间”感叹一句:那谁家的孩子今年都生二胎了……。是啊,很多同学都二胎了。



归乡永远是个湿哒哒的话题。在外漂泊的人,大多数都想回来吧,可还是那句老话:远方容不下肉体,家乡容不下灵魂。或者: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国内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只有在一线城市挣得更多,机会更多,成长更快。我是眼睁睁的看着几位同学回来之后又走了。


一位哥们儿,已经有二胎了,也还在漂泊,而且是在国外。2013年毕业,2014年结婚,2018年二胎,如今外派菲律宾当项目总监,偶尔把老婆孩子接过去住几个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位和收入都相当满意,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啊。

一位学长,比我高一届,北漂三年后,2016年回到西安,两个月后有接着北漂。如今如今结了婚生了小孩,一家三口还在北京。


一位同班同学,和我同时去的北京,88年生人,现在依然单身在北京拼搏着。想回来,但迟迟做不了决定。看着存款刷刷的增长,估计也是放不下北京的高收入。


一位舍友,依然坚挺在深圳。孩子一岁多,一家三口都在深圳,母亲过去帮忙照看孩子,但老人就是对深圳一直不能适应。一和我聊天,就是很想回来,但是不敢回啊,房贷压力,养孩子的压力。在外的人总是很拼,有一次因为长期加班进了医院。在群里告诫我们几个不要太拼了,身体重要。

还有一位宝鸡朋友,2017年从深圳毫不犹豫地回到西安。原因很简单,得找个媳妇结婚了。再加上父母身体原因,想着离家近点方便。2018年年底结婚了。


我曾经也是一名北漂。由于种种原因,2018年中旬从北京回到西安。西安的整体情况当然不能和北京相比,但也还算凑合。当初想的是回来准备拥抱生活,但回来之后多多少少有点后悔,但主要体现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是惬意了很多。现在有朋友想从外面回来,我的建议都是“别急着回来”。


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这代人,压力其实挺大的。谁不想在家乡工作,谁不想有个对象,然后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生活?漂泊基本都是被迫的。想我这家在西安,还算有个“退路”。很多家乡在偏远一点地方的人,出去之后基本就再回不去了。当然,能在发达地区定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得不承认,现在人们的婚姻观变了,两代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以前都说“先成家再立业”,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这条定律已经不是那么精确了,那个“搭伙过日子”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搁在以前,成年之后家里人先把婚事给操办了,然后小两口再开始“立业”。而这个“立业”基本是代表有了自己的田地或者买卖,然后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而现在和之前不一样了,我们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追求更多了。不仅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经济上也得奋力拼搏,职业发展上也是丝毫不敢懈怠。我们这一代人,好像更趋向于“先得把自己活明白了,才知道想要找什么样的人”,可以说是先立业后成家。


但这也不是一定的,我只是说了一个我察觉到的现象。各有各的选择嘛,没有对或错。


但这些还在坚持漂泊的人、还在奋力拼搏的人、还在努力追梦的人,又有什么错呢?建议长辈们就别用你们上一辈的观念束缚孩子们了,提醒一下可以理解,过度催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给本来亚历山大的年轻人造成很大困扰。年轻人需要理解。


作者:Eric_LG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0e7d65f45e6


本公众号转载内容已尽可能注明出处,如未能核实来源或转发内容图片有权利瑕疵的,请及时联系本公众号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QQ : 3442093904  邮箱:support@cocoachina.com】。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申请授权请联系作者,因文章侵权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END---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程序员可以指在程序设计与互联网某个专业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或是从事软件撰写,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0年3月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3月28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0年3月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