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社会已步步临近,社会各界积极勾勒未来图景,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对象。而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也早在两年前就已提出。
2016年5 月,发改委发布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随后在2017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10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再次表示,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集成研发。
据统计,我国在类脑智能、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人机交互等方向进行了重点研发布局,共支持项目9项,国拨经费总额达3.9亿元。通过重点任务部署,在脑机交互、中文语义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仿生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除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国内互联网科技各种规模的企业也纷纷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在国外知名科技企业如微软、谷歌、Facebook 等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同时,国内互联网BAT三家及其它各个科技公司也争相切入到人工智能产业,充分展示了大家对于未来市场的共同性的嗅觉。
有一种看法为,尽管如此,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人工基础层面的芯片为例,2017年,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英伟达推出了世界首款120万亿次级处理器Volta V100 GPU,可以将机器学习指令传达的效率从几周的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帮助客户更加快速地迭代并优化各自产品的上市时间。近两年,像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软件公司也纷纷发力,这使得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基础层研究地位进一步增强。而这种差距的背后,其实是人才的缺失。
从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中,也可以看出中美企业人数分布的巨大差异。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美国共有1078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78700名;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00名,约为美国的50%。分领域来看,在处理器/芯片领域,美国员工人数是中国的13.8倍。中国在技术层领域的企业人数也远远落后于美国,仅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才稍多。
中国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而美国作为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地,各大院校都有人工智能专业和研究方向。根据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的人工智能全球大学排名,前20名中有16所是美国大学,这些大学源源不断地向科技企业输送人才。
但也有一种看法是,中国将引领智能未来。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追赶美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华人作者的领先优势日益明显。在深度学习领域,中国的论文数量从2014年开始超越美国。人才培养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只有做到人才培养与重点项目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核心人才本土化、核心项目自主化。
从实证角度分析,可以看到中国部分企业已有引领端倪。这是不奇怪的。
过去的一年中,人工智能迎来了一波史无前例的热潮,在政策、资本、创业者的狂热助推下,人工智能不断在金融、医疗、零售、教育、安防等领域开疆破土,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全面增长。
目前,人工智能加快走入社会经济生活。我国在人脸识别、人脸支付、语音识别、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发展迅速。例如,百度携手南航将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南阳姜营机场,这是国内启用的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出门问问通过语音识别将用户声音转化为文字,再运用自然语意分析理解用户行为,给用户以精准的搜索结果;科大讯飞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名列全球第六,其翻译器克服了方言、俚语和背景杂音,可将汉语精准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在人工智能商业化方面,企业商业化布局全面铺开,产业链创新活跃,创业企业融资额屡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规模约为26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二大“吸金”地。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投融资事件超200起,总融资金额超40亿美元,2018年中国AI的投资和创业公司将会持续增加。2018年互联网校招已经陆续开展,AI应届生年薪50万遭哄抢,其中谷歌中国的人工智能岗位以56万元的年薪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微软和谷歌的算法工程师岗位……
面对此景,不禁令人自问:现在的行业盛景到底是真实的繁荣还是泡沫破裂前的狂欢?
李开复是这样说的:“每个企业家都把公司打包成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很诱人的条件,但我认为今年年底将会出现许多人工智能市场上的经济泡沫,那些吹牛的AI公司,乱用AI包装的公司,今年冬天就是他们的冬天。那些真材实料的AI公司,AI的大浪潮才刚刚开始。”
面对市场的质疑、资本的反馈,刚刚闭幕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也对人工智能做出了一些讨论。第四范式CEO戴文渊在闭幕式上表示,2018年,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将面临“期中考试”,业界对人工智能的要求不再是“仰望星空”,而是要规模化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能成功突破工业红线的人工智能将产生巨大价值,扩散到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而狭义的单凭AI算法或技术、没有商业化落地的企业,将无法适应于接下来的行业态势,可能会在今年看到泡沫的破灭。
人工智能行业已经打响了技术落地行业的最关键的战役,厮杀也从实验室转战到金融、医疗、教育、制作业等各个工业领域。对于人工智能从业者来说,需进一步夯实自身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而对于企业家而言,更加要警惕没有场景落地和平台支持的AI“空中楼阁”。
2018的中国人工智能,注定会经历一段更加深刻长远的发展中的积累。这个榜,或会在未来有很大变化。
互联网刚刚起步时,一切与其相关的职能似乎都被认为是高科技,移动时代来临时情况也一样,但后来很快就怎么样了呢,不言自明。不论什么时候,那些成功的企业成功的人,也都还是有那些不言自明的共性。
人工智能只是让人们做同样的事情时成本更低,更方便。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弘毅
工程院院士 蔡鹤皋丨北航教授 文力丨深醒科技 袁培江丨深之篮 魏建仓
一飞智控丨深醒科技丨发那科丨柔宇科技丨优傲机器人丨宇树科技丨臻迪科技丨iRobot
①工业 缝纫机器人丨无人智能采矿机器人丨中国饺子生产线自动化车间丨MIT 建筑机器人
②服务 索尼机器狗 Aibos丨叠衣机器人 FoldiMate丨日本 骑自行车机器人丨有触觉机械手 LUKE丨达芬奇机器人丨机器人乐队丨空中飞车丨日本护理机器人合集
③特种 丰田人形机器人丨水下机器人 探索号丨俄罗斯人形机器人 FEDOR丨美国重型机械 Guardian GT丨波士顿动Atlas 360度后空翻丨中国四足机器人 Laikago丨北理工 四轮足机器人丨佛罗里达研究院 “机械鸵鸟
④仿生 3D打印 仿生机器人 丨东京大学 流汗人形机器人丨柔性电池丨哈佛 柔软肌肉丨哈佛 折纸机器人丨哈佛 RoboBee
英特尔 宋继强博士 | 中民国际 刘国清丨陈小平教授 |驭势科技 姜岩丨浙大 熊蓉教授|长江学者 孙立宁丨上海大学 无人艇专家团|新松总裁 曲道奎丨北航 王田苗教授|863专家 李铁军教授丨北邮 刘伟教授|清华 邓志东教授丨清华 孙富春教授|天津大学博导 齐俊桐丨哈工大 杜志江教授|长江学者 王树新丨甘中学教授 | 硅谷创客 赵胜
意向合作,文章转载, 均可联系堂博士
商务合作:13810423387(同微信)
内容合作:1561169507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