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 GitHub
机器之心整理
参与:刘晓坤、思源
CS229T/STAT231 是由斯坦福大学开设的统计学习理论课程,着重于对机器学习算法统计特性的理论理解,涉及机器学习算法何时起作用和原因、如何形式化算法从数据中学习的含义、如何使用数学思维来设计更好的机器学习方法等基本课题。今天要介绍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Percy Liang 近期公布的 CS229T/STAT231 的学习笔记。
笔记地址:https://github.com/percyliang/cs229t/blob/master/lectures/notes.pdf
课程 topic
预备知识
熟悉线性代数、实分析、概率论和进行数学证明的基本能力
机器学习(CS229)或统计学(STATS315A)
推荐学习凸优化(EE364A)
笔记目录
1 课程概述
1.1 这门课程是关于什么的?
机器学习已成为许多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天文学等)和工程学(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等)。但机器学习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相反,它包含一系列看似完全不同的框架和范例,包括分类、回归、聚类、矩阵分解、贝叶斯网络、马尔可夫随机场等。本课程旨在揭示这些不同技术背后的共同统计学原理。
本课程是关于学习算法的理论分析。课程中介绍的许多分析技术(包括概率、线性代数和最优化的完美结合)值得研究,并且在机器学习之外也是有用的。
更深入的理论理解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并且可以帮助对现有算法进行修改和优化,也有助于提出新的算法。如果没有理论提供的概念性分析,这些新算法可能很难发现。
理论依赖的假设可能同时太强(例如,数据服从独立同分布条件)又太弱(例如,任何分布)。实际上,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化成只需插入数字的公式。相反,理论应该改变思维方式。
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渐近性、一致性收敛、核方法和在线学习。我们将从非常强的假设(假设数据是高斯的、渐近的)转变为非常弱的假设(假设数据可以对抗地在在线学习中生成)。在这方面,核方法有点不同;它更重要的在于提供表达能力,而不是统计学习。
1.2 渐近
给定基于一些未知参数向量θ*提取的数据,我们从数据中计算出θ hat,θ hat 和θ*有多接近?
对于简单的模型例如高斯均值估计和固定设计的线性回归,我们可以求出θ hat -θ*的闭式解。
对于大多数模型,例如 logistic 回归,我们不能这样做。但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常用工具即渐近分析。其基本思想是做泰勒级数展开以得到渐近正态性:即,sqrt(n)*(θ^−θ*) 的分布随着样本数量 n 的增加逼近于高斯分布。渐近的意义是即使θ hat 很复杂,我们也可以得到简单的结果。
我们的大多数分析都将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这种估计具有很好的统计特性(它们具有所有估计量中最小的渐近方差)。但是对于大多数隐变量模型而言,最大似然在计算上很困难,并且需要进行非凸优化。这些优化问题通常由 EM 算法解决,只能保证收敛到局部最优。我们将展示矩方法(一种可以追溯到 Pearson(1894)的参数估计经典方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得到能够产生全局最优解的有效算法(Anandkumar et al.,2012b)。
图 1:在渐近分析中,我们研究当一个参数估计θ hat 接近真实参数θ*时,θ hat 的行为。
1.3 一致性收敛
渐进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初值分析,并且适用于许多场景。但它有两个主要的缺点:它需要目标函数是平滑的;在渐进线开始逼近前无法确定要选择多大的样本数量 n。
一致性收敛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若考虑一个标准的监督学习问题:给定训练集 (x, y),学习算法会从所有假设 H 中选择一个最优的预测器 h : X → Y,然后我们在测试数据评估该预测器。现在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训练误差 Lˆ(h) 和测试误差 L(h)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图 2:我们希望最小化期望风险 L 以获得最优的 h*,但是我们实际上只能最小化经验风险 L ^以获得 h^。
对于固定的 h ∈ H,训练误差 Lˆ(h) 为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每一个样本的损失)的均值,它将收敛到测试误差 L(h),且收敛率由 Hoeffding 不等式或中心极限定理决定。
但问题是我们假设基于训练数据选择一个最佳的假设,并不是使用固定的 h。具体而言,如果考虑经验风险最小化(ERM),我们需要最小化训练误差,从而获得最优的经验预测器:
直观而言,训练误差应该比测试误差小,因此可靠性也低一些。我们可以使用一致性收敛将这一直观理解形式化为:
这些泛化边界在某种意义上是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展出广泛有用的不等式,它的应用范围甚至超越了机器学习。
1.4 核方法
现在我们先绕过学习算法的误差分析,并考虑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模型。现实数据非常复杂,所以我们需要极具表达能力的模型。核方法提供了一种严格的数学框架,它可以构建复杂、非线性的模型,而且还只需要基于线性模型的机制。
核方法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定义函数。我们一般定义一个半正定的核函数 k(x, x' ),它将捕捉 x 和 x'之间的相似性,并通过对比一组样本而定义整个函数:
核方法允许我们构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例如高斯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等。它们是通用的方法,且能逼近任意连续的函数。而对于序列、树型及图等数据结构,我们可以定义核函数以利用动态规划实现高效计算。
最后,核方法都是在函数层面上进行操作的,我们可以定义函数的整体空间为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它允许我们将函数视为向量并执行线性代数的计算规则。
事实证明,所有这三个概念都在描述相同的东西,它们之间相互有联系:
图 3:核方法中的三个关键数学概念。
1.5 在线学习(Lecture 1)
真实世界是动态的,使用基于渐近和一致性收敛的早期分析会错失某些重要性质。在线学习试图以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为止,为了分析一个学习算法的误差,我们必须假设训练样本是独立同分布的。然而在实践中,数据点可能是互相依赖的,甚至更糟,即它们可能是对抗生成的。
此外,我们目前考虑的都是批量学习设置,即拿到一个训练集,学习一个模型,然后部署模型。但在实践中,数据可能是以流的形式存在的,此时我们需要交替学习和预测。
图 4:在线学习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