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商业化未来究竟如何?国际开源圈网红这样说

2020 年 11 月 23 日 CSDN

【CSDN 编者按】Joseph Jacks 是国际开源圈网红,他作为 OCS 峰会创始人、早年KubeCon的发起人、CNCF 顾问,本文是他回顾这些年来他在开源的全部经历,他表示在未来几十年仍投身其中。
作者 | Joseph Jacks
译者 | 孙溥茜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早期心得:“开源公司”是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大约 10 年前,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在一家企业级软件供应商 Talend 工作。那时的 Talend还 刚刚起步,刚在法国站稳根基,正准备进军美国市场。我负责在中间件市场上销售和实现一个在数据库系统(ETL)和连接应用程序(ESB/EAI)之间移动和转换结构化数据的产品。
Talend 是一家特别的技术公司:它以一套核心的开源软件工具为基础,通过提供这些技术的付费商业版本,托管服务以及额外的专有增值功能,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其产品还支持本地部署,因为 Talend 的客户多是在企业 IT 部门工作的数据工程师和开发人员。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约在 2010 年,Talend 意识到自己商业模式的独特性。我们开始用“OpenCore”来定位产品战略,并与其他厂商差异化竞争。销售代表与销售工程师(我曾任职这两类工作)需要了解 OC 商业模式,我们还要让企业内持高度保守以及尽量做风险规避的采购、法律部门了解 Open Core 模式内置的开源软件许可协议,这与传统软件公司的完全私有化的许可方式完全不同。
我在 Talend 快速学习成长的时期,也是 Talend 高速增长时期(我刚加入公司时,其利润只有几百万,离开公司时利润有上千万)。Talend 是完全不同的软件公司。如果在这家公司工作过,那对不同感就会更加深刻。
Talend 从产品开发、销售方法、工程管理、工作流程、财务运作、售前执行、招聘方法、文化、战略、赛道、服务、咨询、市场营销等都是独特的!从外界看,很容易将 Talend 标记为一家卖软件产品的公司,只不过他们用一个更聪明的分销模式来更有效地获取潜在客户(即用 Open Core)。科技行业有太多的人有这样的误解,除非他们能够真正了解 Open Core,才能看到封闭核心与开放核心的不同。
在那之后,我跳槽到 TIBCO(一家封闭式核心的“老派”软件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负责把他们的产品组合销售给海湾地区的一些战略大客户。在 TIBCO 期间(大约是2012年),该公司仍不认同 OSS 驱动下,基础软件层正在发生深刻的颠覆性转变。在 TIBCO 里,大家都知道我支持开源软件。在TIBCO,有一个和微软 Yammer 类似的竞品软件 tibbr,我用它来向公司描述为什么 TIBCO 应该投资和理解 OSS 机制:从竞争差异化、产品开发理念、整体创新等维度。
在 TIBCO 被私有化并最终被 Vista Equity 收购之前,我离开了 TIBCO,我去到 Enstratius Networks 工作,这是一家早期的小型软件公司,专注于针对API 的统一云上管理,并其他软件公司出售产品(这家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但我是在 Docker、Kubernetes 出现之前加入的)。这些云 API 在当时有Eucalyptus Systems、CloudStack、VMware的 vCloud Automation(以前叫DynamicOps)和 OpenStack!现在,云的通用语是 Kubernetes。在Enstratius之后,我做了一个PPT,整理了当时IT堆栈中这个领域的工具/产品全景透视图。
在 Enstratus 后,我很幸运地了解 Docker、Mesos 和 Kubernetes,并且创办企业,专注于 Kubernetes 项目发布后的商业化,成功帮助 Kismatic 项目被出售并整合到另一家软件公司(在此期间,我还启动了 Kubernetes 大会KubeCon)。之后不久去做了 Rook 项目的驻场企业家,再后来我又创办了另一家公司,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写博客。
最近一年,我一直在忙着筹建一家新的投资公司、举办大会、媒体网站和新创业公司加速器(这些工作是并行的)。
所有这些努力都相互联系、相互辅助,松耦合的。我相信,基于 Open Core 模式的底层优势,鼓励这样的技术公司,并致力于为这种开放式核心的技术公司服务,是整个科技行业的未来趋势,这是我现在要冒着风险做以上这些事情的原因。其共同点是:高度关注我决定奉献一生的事业。
从 2010年到现在的十年里,我相信的东西正在变得愈加清晰:Commercial OSS(商业 OSS),简称 COSS。
 
为什么使用 COSS 一词?
  
我不喜欢“开源公司”这个词,这个词是矛盾的。开源通常意味着:当使用软件源码,开源意味着某人可以不被限制地读、运行、修改、分发源码,从这种意义上说,开源是关于确保“无需认可”的权利,所以开源不同于免费。
实际上,公司的本质不是开源的。所以,把一家公司称为“开源”是自相矛盾的,就好像说“羽毛是重的”。公司绝不可能在任何时候让它的核心代码被外界看到,被“修改”或“商业化”。事实上,公司必须有明确方向,以便找到适合市场的产品,雇用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有效地决定正确的战略等等。
我认为商业开源(COSS)需要自成一类。基本上以开源软件(OSS)为核心建立的公司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是不同的。因此,我认为世界需要一种新的原则来理解、描述和研究这种公司。我们需要新的术语,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尊重和欣赏他们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一个新的COSS运动来激励更多人去理解为什么这种开放核心的方法在整体上比旧的模式更好。
 
为开放的未来而努力
 
我鼓励 COSS 是为了促进新世界的愿景:在所有行业中,开源吞噬资本主义、文化、软件、教育、医疗保健、保险、银行、SaaS、云、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所有互联网应用程序、AI、物联网、企业IT、硬件,电子商务等。简言之,未来开源将吞噬一切。
在过去的 25 年里,特别是在数字技术中,开源驱动了绝大多数的基础性创新。我所说的基础创新指的是软件创造者/开发人员用来构建应用程序的核心板块。如库、包、框架、数据库、中间件等,从你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并每天使用的所有应用,到保证飞机良好飞行的软件,再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操作系统,以上这些涵盖了世界上 90% 以上的代码。
不到10%的非开源代码是手工编写业务逻辑。这种逻辑你可以认为是“差异化工作”,它使应用程序为特定目的而工作。数字技术中所有“无差别的繁重工作”都已经从开发人员需要手工实现的关键工作路径中分离和移除,可在公开途径找到并进行“组装”,而开放源码代码的“组装”正是未来的一种新的方式。
我相信开源能创造出比任何人计算的数字都要多的经济价值,可能会变成数万亿美元。对经济价值的衡量在这里很重要,经济学家和整个行业都有明确和一致的衡量价值的方法:公司估值、创收、盈利、市场规模等,这些都是定量的。然而,我们没有办法衡量价值创造:一项给定的技术如何提高人的能力,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发挥杠杆作用,这些都是定性的方面,也确实可以转化为实际收益。
这个信念很重要,价值是被捕获的,价值也是被创造的,但是这两件事是完全不同的,彼此独立。大多数人在提到货币/经济事物时使用价值这个词,但价值也与时间、精力、资源、健康、效率、生产力等密切相关。不仅对公司,而且对那些真正创造公司价值的个人来说。客户也能获取价值。
 
间接和直接的价值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我认为 OSS 的价值捕获钟摆开始沿着某种经济价值的范围一端摆动:消费者应用程序、企业软件、网络和云计算(90%以上的代码)都是由 OSS 提供动力。这些是间接价值捕获的一端,而这个价值范围的另一端是直接价值捕获。我认为,由于效率的因素,价值摆锤正朝着直接价值捕获的方向摆动,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下去。
到目前为止,OSS 在上述间接领域(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企业软件、通信、云等)所创造的价值,基本上被使用过 OSS 的公司所捕获。基于 OSS 代码所构建的完全专有的产品,不是由实际创造 OSS 的个人或组织传播和销售的,而是由那些对产品进行包装、并提供更高级服务的技术公司所进行售卖的。
这种趋势自然意味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要对数字技术创新负责。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实际上认为,公司获取的价值是一直在利用真正的创新者(OSS创造者)的工作,而这些公司本身也得益于一种优势——终端用户群体缺乏对应用软件的真正创造者的理解和同理心。
至少在数字技术创新上可以这样说:视“公司”为创新产出者是错误的,但可以视“公司”为价值产出者。
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公司无论规模大小,从 OSS 间接捕获的价值在 10-15 万亿美元间:我将这些公司称为“封闭核心”型的公司,因为它们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技术基本上是锁定、专有、完全集中,是由成百上千或数千个OSS项目组成的。
一些以OSS项目为核心的公司:
在社交媒体领域:LinkedIN、Facebook、Twitter
在 SaaS 领域:Salesforce、Atlassian、Twilio
在电商领域:Amazon、Shopify、eBay
目前 95% 以上的科技公司都是核心封闭式 。我认为 OSS 所创造的价值(3千万亿美元或更多)是要远远超过通过 OSS 间接和直接获取的利润金额(10-15万亿美元)。
在未来几十年里,我相信会发生两件事:
1、OSS 将继续推动绝大多数的技术(比特币领域)价值创造,以及越来越多的物理技术(原子领域)的发展。
2、价值捕获的钟摆将逐渐朝着另一个方向摆动—使世界朝着直接获取开源价值的方向发展,这要归功于一种新的小规模但呈指数级增长的商业类别的兴起:商业开源软件,我称之为“COSS”。

什么是 COSS?
 
以下是我对无需许可软件这 50 年发展历史的阐述:从 1983 年到 2030 年免费软件、开源和商业开源时代 (https://COSS.Media/five-decades-of-permissionless-software-innovation-motions/)。
与封闭式核心技术公司相比,“开放式核心”导向型公司(COSS公司)直接获取价值:它们建立在一个单一的开源核心上,这证明公司的存在。
从定义上来看,如果没有开源核心,但是公司也同时存在,那COSS就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存在。
COSS 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被所有的参与者所误解:创始人、风投和周围广泛的生态系统。这是因为自 30年 前第一家 COSS 公司的成立,是通过偶然出现所造成的。
COSS 公司如果没有给定的OSS核心,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明确的定义对于公司的商业模式、公司和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方面都是不确定的。因此,COSS 是一个抽象的超集范畴。这一点很重要。这种类型的公司类别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将 COSS 分类索引

今天,COSS 类别虽然很小,但如果我们近距离追踪过去7年的数据,会发现COSS 类别的总价值现在是 1500 亿美元,是2013年规模的十倍。
自 2013 年以来,我一直在积极维护的电子表格COSSI index中密切跟踪收入最高的COSS公司(每年最低收入1亿美元)。
我们观察到:公司成立时的货币化模型是什么,筹集的风险投资金额,按员工人数计算的公司规模等。在风险投资行业以及研究公司和COSS创始人中,这表经常被引用和引用。
 
未来增长驱动 COSS

COSS 作为一个公司类别,如果没有OSS,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坚信,加速开源真正吞噬一切的速度主要靠如下两个杠杆:
1、 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对堆栈的各个层次熟悉度增加。
2、随着世界深入进入以数字驱动的数字未来,越来越多的可靠和可信的开放源码软件技术的出现,让终端用户增加对OSS—真正价值创造者的理解。
今天,全球有 3000 万开发者。这一数字同比增长 30-50%(或更快)。到 2030 年,我相信将有 5 亿以上的开发者开发出主要由开源软件驱动的技术和软件,随着五亿这一临界点数字的出现(3-5 亿软件创造者的范围内),我预测 COSS 将成为在堆栈(包括所有应用程序)中进行创建和创新的默认的技术公司模型。COSS 还将对所有资产类别、资本阶段、创始人成熟度等方面进行更好的阐释。
那么关于云计算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COSS 是数字技术创新和相应的公司创新的主要路径。
有了这些背景,就理解为什么我要说以下内容:
1、开放源码软件资本: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这一类别服务和投资的投资基金
2、开放核心峰会:COSS生态系统社区(在线和实体活动)
3、COSS媒体:博客、视频、研究、播客等
4、COSS Accelerator:一种新的创业加速器,专注于帮助OSS创造者学习如何成为COSS的创始人并启动他们的新公司
所有这些都可以让许多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团队成员、企业、分析师等)受益,但重点关注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 OSS 创建者:我们希望帮助 OSS 创造者学习如何成为公司创始人,学习如何有效地获取他们创造的价值。在过去的十年里,创建和扩展传统软件初创公司的难度和复杂性显著下降。许多 COSS 公司学会如何扩大规模并成长为巨型企业。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揭开 COSS 模型、类别和方法的神秘面纱。他们的目标是为下一代创业者进行大规模的知识转移,将从创建和维护的开源软件项目开始。这些创造者应该是下一个伟大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这就是我想看到的未来,并且需要大家的帮助来共同建造。

本文为CSDN翻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https://coss.media/for-an-open-future/

更多精彩推荐

2020 最烂密码 TOP 200 大曝光,霸榜的竟然是它?

腾讯 AI 医学进展破解“秃头”难题,登 Nature 子刊!

小鹏汽车CEO疑似隔空回应偷窃技术传闻;苹果明年新款iPhone将使用增强版5nm芯片;Windows诞生35周年|极客头条

用Python分析5000+抖音大V,粉丝最喜欢的视频类型是它

亿级大表分库分表实战总结(万字干货,实战复盘)

优秀!一鼓作气学会“一致性哈希”,就靠这 18 张图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软体,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编程语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干货书-IBM推荐】机器学习傻瓜式入门,7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49+阅读 · 2020年9月29日
【2020新书】软件和人工智能项目中的设计思维,15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18+阅读 · 2020年8月30日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2020新书】如何认真写好的代码和软件,31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Gartner: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7+阅读 · 2020年3月10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IBM《人工智能白皮书》(2019版),12页PDF,IBM编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19年11月8日
前端微服务在字节跳动的落地之路
前端之巅
41+阅读 · 2019年9月19日
21个必须知道的机器学习开源工具!
AI100
13+阅读 · 2019年9月13日
吴恩达:AI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AI100
6+阅读 · 2019年8月30日
CBInsights公布32家AI独角兽名单:中国10家美国17家
1号机器人网
5+阅读 · 2019年2月18日
年薪48万的程序员,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7+阅读 · 2018年12月28日
知识图谱火了,但你知道它的发展历史吗?
图灵教育
5+阅读 · 2018年3月12日
Mobile big data analysis with machine learning
Arxiv
6+阅读 · 2018年8月2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干货书-IBM推荐】机器学习傻瓜式入门,7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49+阅读 · 2020年9月29日
【2020新书】软件和人工智能项目中的设计思维,15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18+阅读 · 2020年8月30日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2020新书】如何认真写好的代码和软件,31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Gartner: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7+阅读 · 2020年3月10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3+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IBM《人工智能白皮书》(2019版),12页PDF,IBM编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19年11月8日
相关资讯
前端微服务在字节跳动的落地之路
前端之巅
41+阅读 · 2019年9月19日
21个必须知道的机器学习开源工具!
AI100
13+阅读 · 2019年9月13日
吴恩达:AI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AI100
6+阅读 · 2019年8月30日
CBInsights公布32家AI独角兽名单:中国10家美国17家
1号机器人网
5+阅读 · 2019年2月18日
年薪48万的程序员,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7+阅读 · 2018年12月28日
知识图谱火了,但你知道它的发展历史吗?
图灵教育
5+阅读 · 2018年3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