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庞氏P2P消亡史:是傻子太多还是骗子不够用?

2019 年 5 月 5 日 数据猿

来源/作者:半佛仙人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0


随着团贷网倒下,红岭创投宣布清盘,2019年的P2P行业又不安稳了。


2019年4月28日,母公司金诚集团实控人韦杰等33名高管因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带走,这家号称资产规模超700亿的公司轰然倒塌。


如果是我知乎时期的老读者,以及购买过我live的人应该非常清楚,近3年来,对于国内的P2P市场,我始终秉持的态度就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谨慎碰,最好是不要碰,这个行业是存在系统性风险的。


当然这么公开讲P2P是有代价的,每一家被我公开怼过的P2P都给我发过律师函乃至起诉书。


但这十几张律师函是我的光荣。


因为他们中没有一家活到跟我的官司开庭,其中离我最近的是团贷网,差了4个月,白白让我花了很多律师费,可惜了。


这段时间监管开始推进P2P的备案,高标准,严要求,务必保障投资者权益,这轮备案结束后,这个市场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巨头存在,大多数中小机构会被清退离场,这个行业确实是需要高门槛。


可以说P2P的游戏已经到了终局,谁会获胜仍未可知,但可知的是,活下来的机构,数量不会多。


而自2007年到2019年这12年间,围绕P2P产生的爱恨情仇,利益纠葛,无数家庭的幸福与破碎,无数投资者的高潮与坠落,无数机构的高光与死亡,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讲。


这篇文章,将是对于整个P2P行业乱象的梳理与记录,以及为什么P2P模式在中国不能完全成立的逻辑论证。


这是对P2P系统性风险的阐述,也是对那个狂热年代的祭奠。


1


P2P最早的起源有多个版本的说法,有的说是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版本,有的说是英国的Zopa版本,还有的说是美国的Lending Club版本,这其实不重要,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指向同一件事。


P2P,Peer to Peer。


不完全是人对人,P2P的真实含义是,点对点。


真正的P2P平台,本身只是一个中介机构,作为一个桥梁,连接借款人/机构与出借人(投资人),撮合双方的交易,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承担部分审核风险的工作。


P2P本身只是辅助,真正的投资决策是投资人做出的,其中的收益与风险,全部由投资人承担。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理解就是,房产中介。


房东和购房者互相不知道信息,且不信任对方,中介出面协助双方交易,所有资金都放在银行的三方账户,中介监督双方完成交易。


一个标准且合规的P2P,应该是下图这样的构造。


独立的三方资金管理,清晰的借贷双方,点对点的权责厘清。



这个模式本身从理论上是没问题的,由于模式完全都是点对点,平台不触碰资金,所以理论上不存在挤兑这个概念。


每一笔资金都有定向的去处,所以每一个债权都有对应的标的,即使所有人一起兑付,由于债权和资金的一一对应,也不会出现问题。


害怕挤兑的根源是资金出口不明晰,合规的P2P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种点对点的,高效的金融交易,曾经是每一个金融从业者的梦想,甚至其去中心化的思路要比区块链早很多很多。


可惜梦想只是梦想,残酷的现实没有给梦想留下余地。


2


理想中的P2P模型,在撞到现实时,会遇到2个悖论,这直接导致标准P2P是活不下去的。


第一个悖论是,投资人只接受收益,不愿承受风险,而P2P本身并不是刚性兑付的业务。


按照标准的P2P模型,交易是点对点的,应该是投资人自己决定投不投借款人,投了之后,钱一旦要不回来,风险应当自己承担,平台作为撮合方,可以协助追讨,但本身不对投资风险进行兜底。


其实就是那句说烂了的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这句话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都是真理,但在我国不是。


因为投资者本质上都不是合格投资者。


在国内大多数投资者眼中,投资从来就是一件只有赚没有赔的事情。


一旦出现了赔钱,他们不会去想着会是自己看走眼,而是觉得机构黑了他们的钱,会去搞死那个机构。


这件事情从炒房上就能看到,房子降价了会去打砸售楼处,但是房子升值了从来没人去给房产公司送钱。


说穿了就是严重缺乏市场教育。


这不怪投资者,国外的成熟投资者,都是经历过多次大磨难的市场教育,最终形成市场共识。


这个过程可能历经百年,而我们欠缺的,恰恰是时间。


这个时候,P2P作为中介平台,就很尴尬,投资人不接受亏损,亏损就来砸公司,而投资本身是必然有赚有亏的事情,这是自然规律。


虽然刚性兑付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敢于违背刚性兑付的机构,会被投资者淘汰。


这是一个不合理的需求,是一个畸形的循环。


并且刚性兑付本身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有风险是国家宣传了几十年的标语。


一头是刚兑不合规,一头是不刚兑就会死,这是P2P的第一个悖论。


3


P2P的第二个悖论是,高投资收益与风险的逆向筛选矛盾。


银行活期/定期存款,0风险,年化1到5个点之间,与时间有关。。


银行定期理财,基本无风险,年化3到5个点收益,与期限有关,往往有投资门槛,1到10W不等起始资金要求。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风险无限趋近于0,年化收益是3到4个点,优点是随用随取和0资金门槛。


以上为超低风险投资的真实收益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国外的投资收益率,和这个差不多。


信托,存在一定风险,年化6到10个点,期限较长,投资门槛较高,50W起,不允许刚性兑付。


企业债,存在一定风险,年化3到10个点,每天有专门市场交易,容易出黑天鹅,最近各类上市公司频频暴雷。


以上为存在明确风险的真实收益率,童叟无欺,且往往有真实资产做抵押风控,出事也是小概率事件。


一个典型的庞氏,持续了20年,金额500亿美金的麦道夫骗局,让华尔街大佬疯狂的投资产品,年化收益是多少?


也不过10到12。


以上为明确的庞氏骗局的收益率,从一开始就注定完蛋的骗局。


而P2P呢?


年化8到30个点,高于10个点的比比皆是,期限较短,1元起投,往往对外宣称无历史逾期,实质性刚性兑付。


P2P凭什么做到这个收益率?


他们在优质资产上抢不过银行信托,资金成本更是银行的好几倍,他们凭什么给出这么高的收益?


是神仙操盘吗?


神仙操盘的结局往往是仙人跳。


一般P2P给到投资者的收益在8个点以上,高的十几个点甚至几十个点的也有,再加上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工资支出,资金通道成本,保证金等等一系列成本,P2P平台的资金成本基本都在15%以上,更高的也有。


那么问题来了,P2P平台以15个点以上的成本搞来的资金,需要以多少的价格放出去才能有的赚?


考虑到部分坏账的情况,这个数字应该是20%以上的年化。


如果对企业融资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这个融资成本正常企业是承受不起的,连毛利都不够。肯接受这种费率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


或许一些个人借款可以接受这个费率甚至更高点,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借这个钱?他们为什么不能从银行借更便宜的钱?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同一个,那就是银行和大机构不愿意与这些企业或个人发生业务,认为他们风险高。


高风险群体的收益,必然不高,P2P公司很清楚这笔账。


但是不给投资人高收益不行,不给高收益,投资人就去别的给高收益的机构了,这将直接导致机构资金流入不足,同样会完蛋。


一头是要给投资人高收益,一头是投资标的高风险,这是P2P的第二个悖论。


4


如果你认真读到这里,你就会得出一个和我一样的结论,正规的P2P业务模式在当前的环境下,是活不下来的。


资金成本比正规机构高,投资标的比正规机构质量差,投资人要求必须刚性兑付,政策监管要求又不允许刚性兑付。


此路不通。


但不疯魔,不成活。


为了活下去,很多P2P机构纷纷开始了种种疯魔操作。


让所有人不合理的要求都被满足的操作,本身一定也是不合理的,甚至不合法的。


面临生存威胁时,每一个P2P机构都红了眼。


既然没有办法保证每一笔点对点的投资都0风险,那干脆把所有资金都聚在一起,用新流入的资金覆盖历史坏账。


既然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个投资标的都是优质资产,但是又需要一些资产来吸引投资人入金,那干脆就人为创造优质资产。


大量P2P公司,就此走上资金池和虚假标的不归路。


他们的命运,在老板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出问题而已。


5


所谓资金池,就是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通常用在集资投资,房地产,或是保险领域。


简而言之,就是先把钱收进来,存在一个池子里不动,池子的另一端是投资标的,在这里面可以形成投资期限错配,用新投入的资金还老人的本金利息等一系列操作。


如下图所示。



资金池的好处是,作为平台方,拥有对资金的绝对掌控和分配权,这样可以玩出一系列超越经济规律的操作,最基础的就是用新投资人的钱还旧投资人的钱,不需要考虑标的物的风险。


更常见的操作是,挪用资金,把投资人的钱挪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投资,或者干脆私吞挥霍掉。


E租宝的老板当年可是买空了中国所有奢侈品门店的奢侈品,随手送给红颜知己的就是1.2亿的新加坡别墅。


全都是投资人的血汗钱。


当对大额的资金有了无限的掌控权,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这种资金池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首先是违背了P2P点对点的精神,其次是只要资金池一开,P2P平台连投资标的都不需要找了,直接玩儿资金击鼓传花就好,靠借新还旧过日子就行了。


这种东西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庞氏骗局。


或者,非法集资。


这是国家重点打击对象。


6


资金池是用来管控资金的工具,而假标,则用来立资金流入的名目。


我当时在E租宝最如日中天的时候发文说他们是骗局,然后被搞的很惨。


为什么我敢说他们是骗局?


因为按照他们公开的说法,E租宝的钱是投到了生产设备融资租赁领域,而这个领域的市场是非常透明、成熟和稳定的,一般平均费率在8%,而E租宝给到投资人的平均收益是14.6%,并且还给销售团队返佣,累计成本20多个点,这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要么他们做生意是来送温暖的,要么就不是来做生意的。


如果不是做生意,那么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


还有就是E租宝公开的很多借款标的,用公开数据一查(天眼查,启信宝,企查查之类的工具),就能发现2个特征,一个是这些公司实际是由高管交叉持股的,另一个是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在近6个月出现异常变动,从小额变为大额,为的就是能吸收更多资金。


甚至仔细看他们的标书,都能发现大量重复的标书。


正可谓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甚至很多实业公司有资金困难,看到P2P这么来钱,都纷纷成立P2P给自己搞自融,有实业担保的旗号,反而卖的更好。


如果现在你还在买P2P,建议你也认真查一查你买的这家公司,投出去的标,到底是什么货色。


如果是号称某某集团旗下的公司,你也认真想想,到底是集团实力给P2P担保,还是集团就靠着P2P自融续命?


这个很重要。


7


很不幸的是,我国很多投资人不仅贪婪,而且天真,天真到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步。


他们在拿高收益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凭什么。


凭什么,这么多实业家辛苦一辈子,也没有这么高的利润,这么多的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到P2P的零头。


这些P2P公司,凭什么给到这么高的收益。


P2P的谎言过于具有迷惑性,投资人又被贪婪蒙蔽了双眼,相信了P2P的一些宣传。 


所谓国企入股,很多地方都有一堆僵尸国企,P2P主动上门送上钱和一小部分股份,就成了所谓国企股东。


所谓的上市公司,整个市场上有无数快要完蛋的上市公司,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收购,对于非法集资的P2P而言,这并不困难,例如团贷。


所谓银行监管,银行只保证这个钱是到了标的公司,但是没法保证这个标的公司是不是P2P某个高管的某个亲戚私人控股的,这个超出了银行的业务范围。


所谓保险承保,只是保险保证这个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安全的问题保险公司负责,不是说保险公司为坏账兜底,保险公司是SB吗,为P2P兜底,好处给P2P拿了。


所谓实业集团担保,其实是实业集团活不下去了,没有正规机构给他们放款了,需要从民间吸钱来续命。


所谓的银行级数据库,只是恰巧机房和当地银行租在了同一个楼。


或许不能说P2P说了慌,只能说是他们没有把真话说全。


有时候真话不说全,就够了。


在这种误导的大环境下,再加上所谓互联网金融的光环,很多人都把一生的积蓄投了进去,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诉求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在那个年代,什么阿猫阿狗都去做P2P了,反正投资人傻,只要树立一个概念就会投钱,甚至很多投资人不是傻,是太聪明,是吃准了这家公司要借新还旧,自己投入越早,后面的人会给自己接盘。


但是市场是公平的,大量虚假标的和概念堆出来的击鼓传花游戏,不可持久。


2015年、2017年、2018年,历经了3次P2P跑路潮,每次都会产生大量哭天喊地的投资人。


雷潮来了,一地鸡毛。


8


玩假标的公司,死了。


不玩假标的公司,迟早也会死,因为实在是没有优质标的。


原本P2P行业,在2017年初就该全员覆灭了,因为那时候坏账频发,且由于早期P2P都是大额投资标的,一个标的出风险,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平台爆炸。


红岭创投的清盘,与早年大额标的的坏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他们自己公开承认的。


红岭创投算是大额标的的代表公司。


但更要命的是大额标的玩不转了,那个时候要求P2P限制标的规模,企业标的不能超过100W,个人标的不能超过20W,限期整改。


鑫合汇和草根就是那个年代囤积了过多的大额标的,导致历史包袱过重,合规无望,终局已注定,这是给我寄律师函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有P2P公司都在纠结。


如果假标玩不下去了,资金池没那么容易了,还得保证资产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小额资产,并且还要保证刚性兑付,应该怎么玩儿?


答案只有一个,高利贷。


绝大多数现在还没倒下的P2P,都是靠搞高利贷在维持。


9


上文提到过P2P本身存在的问题,那么能够支撑一个有问题的需求走下去的业务,会是什么状态?


只能是,更疯狂的业务。


每一家P2P公司,都是有历史坏账的,而高利贷的利润,夸张到可以填上这些坏账。


2017年,一个神奇的物种兴起。


互联网小额高利贷。


那个时候还不是714高炮,而是1000到3000元,1到3个月,月费率6%到15%的普通小额高利贷,又叫现金贷。


大量资产慌、资产不合规,且资产有问题的P2P公司,开始转做现金贷,P2P筹集来的钱,都拿去放现金贷了。


那个时候,现金贷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获客成本不高,坏账不高,收益不低,并且由于额度小,恰恰好满足了监管的小标的人对人的要求。


大量P2P公司,在现金贷的第一波红利中,赚的盆满钵满,当时做的好的公司,一个月的净收益,是放贷总额的10%。


一头是P2P吸纳来的高额现金,一头是月10%收益的现金贷资产,印钞机开起来了。


很多现在还屹立不倒的P2P公司,都是趁着那个红利期放现金贷,把自己P2P大额标的中的坏账窟窿给填上的。


后来由于参与高利贷的公司越来越来多,底层人民的多头负债越来越严重,这形成了另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谁放款的费率高,期限短,砍头息多,谁才能赚到钱。


借款人本身只是待宰的猪。


而P2P公司的屠刀早已挥下,砍头息,暴力催收,生命威胁,各种乱象频发,大家都急着榨干他们的最后一滴血,趁热吃。


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高利贷血汗利息,养活了很多表面高大上的P2P机构,以及那些享受着P2P高收益的所谓【高净值人群】。


很多所谓金融独角兽,吃的是血。


投资人拿到的收益,是带血的钱。


10


但是血馒头,也吃不长了。


315曝光了714高炮,大量公司收缩了高利贷业务,大量相关机构被打掉,警方直接把套路贷定义为违法。


但高利贷不死,只要有利润,就一定有人冒着风险去做。


尽管开动印钞机需要鲜血。


但只要不是自己的血,谁在意呢?


放贷者不在意,投资人更不在意,真正在意的人,又不掌握话语权。


315之后的第二个月,高利贷市场就在回暖,贷款超市的流量就在涨价,大量三方数据公司的调用量就在回升。


大家换了更多的壳公司,继续放高利贷。


但我说了,血馒头,吃不长了。


警方打击高利贷套路贷的决心是非常强硬的。


这次,警方的重点打击对象,不再是那些壳公司和贷款超市,这治标不治本。


他们打击的是不合规的催收公司。催收,才是高利贷的命脉。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敢来借高利贷的,没有几个是善茬,大多数都是走投无路的人或者陷入赌博等不良嗜好的人,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还款率低,潜逃率高。


公司想吸他们的血,他们也想黑公司的钱。


所以,催收公司的手段自然就比较血腥,电话轰炸和语言威胁只是基础,很多催收公司甚至将借款人的照片P到黄图上进行散播威胁,还有的直接伪造律师函,甚至还有伪造公安通缉证明的。


为了钱,他们敢于践踏一切。


这轮打击中,业内最大的几家催收公司(包括为银行做催收的巨头)都被警方调查过,抓了很多人,整个催收行业都在瑟瑟发抖。


如果催收力量不再充足,将直接摧毁高利贷的根基,再高的利息,收不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如果没有高利贷的暴利顶着,很多P2P公司拿什么来给投资人收益?


游戏再一次玩不下去了,吸不到底层的血,P2P就开始吸投资人的血了。


这个历史重演过很多次,这次也不例外。


11


自然规律的一大特点是,不管短期你怎么践踏他,从长期来看,你最终都要为自己做出的一切作出偿还,甚至加倍偿还。


违背自然规律产生的一系列畸形P2P,已经进入到了需要还债的周期。


这一次的雷潮,不止是几家公司,而会是行业大部分公司。


太多公司在玩儿资金池,没有真正搞点对点,而资金池怕的就是投资者信心崩溃。


或者说挤兑。


挤兑的威力,不需要我多嘴。


一家倒下,会导致剩下的人去恐慌性挤兑还活着的公司,从而导致暂时安全的公司也迅速陷入危险,然后会波及更大的公司,乃至整个行业。


就像传染病。


当前的所有P2P,都在面临资金池问题,资产坏账问题,高利贷无法持续问题,以及合规备案的实缴门槛压力。


这次的雷潮,和之前不一样,之前是1到2个问题爆发,这次是4个问题一起爆发。


4个问题同时爆发,必然会引发投资者信心崩塌,进而踩踏。


这就是我说的系统性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没有知名度和实力的中小型P2P会出现问题,因为他们抗风险的能力极差,甚至我知道很多中小公司都认清了自己没法通过备案的事实,准备清盘或者跑路。


不要再相信这些公司吹嘘的实力雄厚了,最近黑市洗钱业务特别热闹,有多少是他们呢?


而现在广告打得凶的几家巨头中,有几家是心虚的吆喝呢?


团贷倒下的前一天,还在不停铺广告,无数大V给他们站台;


去年好几家头部P2P倒下前,还在公布自己的融资信息;


甚至所谓的P2P权威评测网站,旗下的P2P都跑路了,老板被抓进去了;


这个整个行业里,如果严格按照合规来算,没几家是彻底干净的,这都不算是秘密,是行业内的共识。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不需要了解到这么深,只需要知道的是,这个行业不安全,这个行业的根基正在被动摇,新一轮踩踏和挤兑可能会发生。


所以我不建议在这个节点投资在P2P上了,因为一场大洪水即将到来,在洪水中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凤凰,才是值得投资的存在。


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等待,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在这个年代里,储备现金,留存实力,过冬,才是正确的选择。


蛰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起风了,希望我们都能活下去。


-----------------------

本文来源: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数据猿读者亲启:


名企&大佬专访精选

向下滑动启阅

以下文字均可点击阅读原文


跨国外企:

谷歌大中华及韩国区数据洞察与解决方案总经理郭志明IBM中国区开发中心总经理吉燕勇微软中国CTO官韦青前微软中国CTO黎江VMware中国区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


中国名企:

联想集团副总裁田日辉首汽租车COO 魏东

阿里巴巴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

搜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刚易观CTO郭炜

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兼CTO白硕携程商旅亚太区CMO 邱斐艾瑞集团CTO郝欣诚泰康集团大数据部总经理周雄志上海链家研究院院长陈泽帅蓝色光标首席数据科学家王炼


知名学者: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刘德寰中科院基因研究所方向东

 

创业明星: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余凯天工科仪董事长王世金ZRobot CEO乔杨天眼查创始人兼CEO柳超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胡时伟天云大数据CEO雷涛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CEO韩卿数之联创始人兼CEO周涛明略数据董事长吴明辉91征信创始人兼CEO 薛本川智铀科技创始人、CEO及首席科学家夏粉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余晨海云数据创始人兼CEO冯一村星环科技COO佘晖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英睿

 

知名投资人:

前IDG创始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人章苏阳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六禾创投总裁王烨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青域基金执行总裁牟颖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


——数据猿专访部


(可上下滑动启阅)







▲向上滑动


采访/报道/投稿

yaphet.zhang@datayuan.cn


商务合作

18600591561(微信)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P2P: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er-to-Peer Computing。 Explanation:IEEE对等计算国际会议。 Publisher:IEEE。 SIT:http://dblp.uni-trier.de/db/conf/p2p/
【复旦大学-SP2020】NLP语言模型隐私泄漏风险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0年4月20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快手的变现能力,可能不及抖音二分之一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5+阅读 · 2019年8月27日
奔驰女车主同意和解,舆情分析全事件
THU数据派
10+阅读 · 2019年4月17日
华为和其“公关危机”下的5G发布会
1号机器人网
7+阅读 · 2019年1月27日
抖音完了!这次道歉也没用了
今日互联网头条
9+阅读 · 2018年7月2日
刘强东清明节回湖南湘潭认祖,带给乡亲100亿“小礼物”
中国企业家杂志
7+阅读 · 2018年4月7日
Arxiv
11+阅读 · 2019年6月19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10月24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16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快手的变现能力,可能不及抖音二分之一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5+阅读 · 2019年8月27日
奔驰女车主同意和解,舆情分析全事件
THU数据派
10+阅读 · 2019年4月17日
华为和其“公关危机”下的5G发布会
1号机器人网
7+阅读 · 2019年1月27日
抖音完了!这次道歉也没用了
今日互联网头条
9+阅读 · 2018年7月2日
刘强东清明节回湖南湘潭认祖,带给乡亲100亿“小礼物”
中国企业家杂志
7+阅读 · 2018年4月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