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778-向熊猫低头
作者:橘子亲王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
中国在国际上有两大代言生物:一是龙,二是熊猫。而龙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有凶恶的形象背景,并且是一种幻想生物,在宣传效果上远远比不上又可爱又真实的熊猫。
你的小可爱向你跑来
这种生物是如何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代表,今天的真实生态又是如何呢?
西方视角下的国宝
据动物奇异志《山海经》:“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豹或作虎。”,这里的吃蛇还吸铁的“猛豹”,按照《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的观点,就是大熊猫。这也是我国对熊猫最早的记载。
一只伪装成熊猫的生物
(黑猫是猫,熊猫是熊)
不过古人对熊猫并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熊猫虽常在川西出没,但川西人日夜和这种动物生活在一起,它们又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实在没法引起重视。熊猫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还要归功于一个外国人。
熊猫在生活方式上和四川人非常合得来
等下,好像混入了颜色相反的东西
法国传教士Armand David(戴维)游历四川时,到一位居住在山里的教徒家做客,在他家发现一张“黑白兽皮”,似乎来自某种新奇的动物。
大家好,请叫我Pandavid(潘大卫)
几经周折,谭卫道委托猎人搞到了一个活的“黑白野兽”,饲养研究了起来。结果由于不熟悉其生活习性,还是让它死掉了。他只好剥下兽皮制成标本,写下对这种生物的研究记载,寄回法国研究。
活的一样
“黑白皮”抵达法国时正值普法战争的重要阶段,普鲁士军队兵临巴黎城下,但这并没有打消法国人对新奇物种的好奇心。标本在巴黎公开展示后立即引起轰动,科学家和民众都前来围观这副标本,惊叹不已。
奠
不过熊猫所以因其轰动,最重要还是因为它“新”。当时的博物学家挖遍世界也很难发现新的物种,法国人却轻松地在川西发现了这么大型的一种奇异动物,自然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发现它的法国人才是最先长了脸的。
随之,各国人才想起,熊猫是发现自中国的新生物,便将熊猫与中国密切联系起来。
而正处于新旧交替之时的中国人也就将熊猫作为中国的专有符号向世界进行宣传。而熊猫无论是从珍惜度、造型奇异度还是受欢迎程度上看,都是能担此重任的生物。人们提及熊猫必想起中国,提及中国也多半会想起熊猫。
国宝,就这样诞生了。
仗着自己是国宝
就不肯好好睡午觉了
从民国到新中国,熊猫都一直作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向外赠予输出。民国时期与邦交国之间常有互赠大熊猫的行为,而被西方世界封锁的新中国,更需要大熊猫来改善自己在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无论是对老盟友苏联、朝鲜,还是对新朋友日本、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新中国都有赠予熊猫的记录。
而熊猫所到之地,也确实经常引发一阵一阵的中国热,成为了传播中国形象的文化大使。
被各国人民群众强势围观
而面不改色
野外条件不容乐观
和别的熊一样,熊猫也是杂食性动物,处于于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的过渡阶段。体型大力量大的熊猫却常常以草、野果子、昆虫、竹鼠等为食,实在是有种反差萌。有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具备肉食动物的生理特征却不以肉为主食”,是因为其身体中的“T1R1”的基因失活了,无法感觉肉类的鲜味。
喝奶倒是一把手
“不知肉味”已经足够可怜了,更让人同情的是它们非常艰苦的野外生存状况。
曾经,熊猫的足迹遍布缅甸、越北和中国东南地区的山间地底,但由于耕作、砍伐等人类扩张和发展行为,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片竹林消亡,150多只熊猫饿死,余下的熊猫被迫迁徙到山地高处,难以再接近曾经的竹林。
竹林一旦被划伤
就会从伤口处开始腐烂
最后只能砍掉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不再批准熊猫赠予外国/地区,而是改为商业巡展等形式,以保护本就日渐减小的熊猫种群。
国宝性命堪忧,不保护怎么行?
1963年,我国开始建设第一座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了今天,我国已有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保护的熊猫栖息地面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超过一半的熊猫栖息地和野生大熊猫种群被纳入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中。
在人类的努力下,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1988年的1114只增加到13年底的1864只。
工作人员显然已经
把熊猫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仍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毁坏大熊猫的栖息地,威胁熊猫生存。更糟糕的是中国大熊猫栖息地的碎片化,目前大熊猫仅分布在六个山系,共有约30个孤立的小种群,其中18个小种群的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只。
种群规模受到威胁,大熊猫自己好像也对繁殖的事情不太上心,交配和分娩的成功率一直都很低。
不晓得我的小锅锅在哪里
内外因共同作用,让熊猫这种中国代言动物的种群数量恢复任重而道远。
但中国人还是在尽力想办法拯救熊猫的数量。今天,中国已经设置了大量熊猫人工繁育基地,在四川各地如成都、卧龙等分头繁育熊猫。基地人员设法通过现代化的接生和喂养方法,强化熊猫的繁殖能力,并通过野化训练的方式,让熊猫最终能够重归自然。
和熊猫亲密接触
在四川省城成都的北郊的斧头山麓,人们就能找到中国最著名的大熊猫繁育基地之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个基地在80年代初抢救了六只病、饿大熊猫,并以这几只熊猫为基础,陆续繁育出了200多头大熊猫,现存195头。这些熊猫里,还会有一些被放归野外,壮大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对大熊猫的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这里也是国家4A级景区,具有接待游客参观、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的功能,是大熊猫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
但要让熊猫文化能够更好地代言中国,也让中国人的环保行动更好地在国际社会得到展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需要更加国际化的合作伙伴。所以,全球共享住宿行业的先驱企业Airbnb爱彼迎向熊猫的故乡伸出了橄榄枝。
11月19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 Airbnb 爱彼迎达成了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携手推动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以熊猫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合作能够把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和成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更好地向世界传播。
嘉宾领导共同见证战略合作达成
从左到右依次为: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副巡视员罗叶、
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涂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
Airbnb爱彼迎中国总裁彭韬、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商务领事范思杰 Mr. Francis Peters
体验过爱彼迎服务的旅行者都会知道,在爱彼迎提供的民宿里,人们能够真切体验到当地市民的真实生活,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在全球旅行者之中享有盛誉。
而成都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对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53个国家在内的境外游客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真正成为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正需要借助Airbnb爱彼迎的平台优势、国际化旅游服务经验提升服务品质。而熊猫文化,作为成都旅游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与Airbnb爱彼迎体验城市生活的特色服务相结合,显然对于提升中国的对外形象大有裨益。
Airbnb爱彼迎中国总裁彭韬致辞
根据双方的计划,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于与Airbnb 爱彼迎在大熊猫文化推广、大熊猫科普教育方面展开深度合作,Airbnb爱彼迎也将帮助大熊猫基地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站。很显然,有越多的人了解了熊猫的习性、生活现状和保护方式,大熊猫的生存条件也会越好。
其实在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切实保护自然环境,通过更绿色的生活方式让它们能安全地生存在野外。而在Airbnb爱彼迎的服务实践中,对环境友好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正在通过住宿分享和体验分享这种创新思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更环保的旅游方式。
据统计,在Airbnb爱彼迎的注册房东中,有60%提供了环保回收的设施或信息;有28%会为房客提供公交卡和出行信息,鼓励房客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有16%为房客提供了自行车;47%提供可以多次使用的洗漱用品;39%表示他们使用了绿色环保的清洁产品;另外还有9%采用了太阳能设备。
家一般的温暖
这一点,只要体验过Airbnb爱彼迎的服务就能直观地感受到。
通过关心环保事业的房东和短租游客之间的互动,Airbnb爱彼迎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倡导对自然更加友好的生活模式。以成都这座新国际化都市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为契机,Airbnb爱彼迎将会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更美的改变。
这也是Airbnb爱彼迎一直以来秉持的一种美好的理念——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分享,让旅游更健康、更绿色,也让更多人参与到对环境的关注中来。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