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15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智能船艇挑战在“2018年中国首届智能船艇挑战赛”在扬州市江都区举行。来自智能船艇研制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的11个代表队携16艘智能船艇参加比赛。
吴秀霞/摄
在14日的开幕式上,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迪向江都区副区长陆丕先生授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和江都区副区长陆丕为中国智能船舶挑战赛竞赛(内河)基地揭牌,江都体育局吕佳、上海海事大学付崇博分别代表裁判专家、参赛队伍宣誓。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放春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作为未来船舶发展的方向,需要船舶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表示,本次大赛通过智能船实地竞赛的方式,把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等相结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无人船舶等技术运用,促进智能航运交通、城市水系观光等产业发展。
吴秀霞/摄
比赛分为航行赛和功能赛。参赛队包括上海海事大学“润扬-领安号”代表队,江苏科技大学“深蓝1号”、“深蓝2号”、“迷你深蓝号”、“大浪淘鲨号”代表队,大连海事大学“海事二号”、“百川号”、“四海号”代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江海探索者2号”、“江海探索者1号”代表队,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的“半浸桨遥控竞速艇”代表队、上海越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极号”等11个代表队。比赛过程中,16艘智能船舶在15.18公里赛道中实现无人驾驶,自主避障,智能航行,巡航拍摄。参赛船艇主要采取自主方式完成比赛内容,从芒稻闸出发,向北沿芒稻河过邵仙船闸到邵伯航道站,全程15.18公里,重点考核航行性能,以航行时间为主要指标。
吴秀霞/摄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林宪东表示,本次大赛选址江都,通过发挥“比赛+科技+文化”叠加效应,集聚科技人才资源,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展示和弘扬运河文化,推动绿色船舶等技术运用。智能船艇挑战赛按照构想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内河段以京杭运河为主线,弘扬历史文化;第二阶段沿海段,旨在加强海洋意识,海洋国土文化理念的宣传;第三阶段环球段,实现无人航行、环球航行的终极目标。
比赛结束后,还召开了舟山海上段智能船艇竞赛预备会,讨论下届智能船挑战赛海上段的比赛方案,也为今后智能船发展中相关规范及技术指标的设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