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是夏日的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是春天的袅袅熏风,永不停息地向大地吹拂;信仰,不是长街的熠熠华灯,而是苍天上经行的灿烂阳光,永不停息地燃烧自己。
每期《朗读者》节目的最后,都会请一位特殊嘉宾,比如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声音雕刻大师乔榛……但最新一期《朗读者》最后出场的嘉宾,却比之前任何一位都要特殊!他没能够来到现场,但他的事迹却足以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他,就是清华老教授赵家和。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在清华园待了大半辈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背后隐藏的天大秘密。
今天,是时候说出来了……
他叫赵家和,1934年9月生于北京。
他的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大概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赵家和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每天不知疲倦地沉浸在书本中,不断地吸取知识。
1951-1955年,他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获得了学习优良奖章。因学习成绩优异,1960年被聘为讲师,留校任教。1961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本来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得不在时代的洪流中四处漂泊。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由于他对“四人帮”不满,惨遭抄家、隔离审查,长期受到“四人帮”迫害。当时他的肚子肿胀患肝病,每天经受着非人的折磨,不是被斗就是陪斗,在江西劳动改造时,还差点丢了性命。
1977年,十年动乱结束,他的工作才慢慢走上正轨。他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工作,担负起了全校电化教学的建设工作,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79年,他服从组织安排,被调到清华大学科研处工作,承担起了科研计划科科长、科研处副处长的职位。
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文科学院。如果学校建了新专业、新机构,就会从各个院系,抽调骨干力量去开垦拓荒。但是往往许多人都会选择拒绝,因为每一个改变都伴随着风险,既影响到自身发展,还有可能丢了老本行。但是赵家和,这位被公认为“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每次都义无反顾地接受。
85岁的邵斌是赵家和的老朋友,他们曾一起开创经济管理学院。他感慨道:“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不是没可能,可让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他一生三次“转行”,从无线电、计算机再到经济金融,全都是不同的领域,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个领域,他都是佼佼者。
有一次,赵家和被派去美国,任务是要他购买一批计算机,和先进仪器设备,来充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试想,当时中国封闭已久,初出国门的谈判必定异常艰苦。他既当领队又当翻译,又是技术顾问,还要和外商谈判,神经一刻也不能松懈,从早忙到晚,20多天下来,最终,他带回的计算机,几乎是市场价格的一半。但是他也因此落下了失眠的顽疾。
他曾经的同事,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陈章武说:“赵老师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一行”。
他就像炭火一样,为寒冬送去温暖,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尽情燃烧。恪尽职守,无怨无悔。
1989年12月,他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学生们对他有着浓浓的回忆:“他为人谦和,很少听他直接否定什么,实在不能认同时,招牌动作就是用镜片后,一双被放大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你,让你知难而退”。他不仅得到了自己学校学生的认可,而且在美国和香港,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他自己也在教育事业上乐此不疲,“我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一个问题,别人听懂了”。
这位教授一直以来,待人谦和,学识丰富,兢兢业业。但是他却有一个众人所知的缺点——抠门。
认识他的人,随口就能说出一大段关于他抠门的事儿,他已经到了无处不省的地步,谁能想到,在光环的背后,原来他是一位几近悭吝的老教授呢?
他家住在清华照澜院附近的楼房里,每天他的交通工具是最原始的自行车,每年冬天,只穿1美元买的化纤毛衣,和一条80年代买的呢绒裤。十几二十年过去,都不舍得扔。
除了自己省,他还带着家人一起节约,从来不在多余的事物上浪费花销。为了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腾出一间做客厅,他的女儿从小就只能打地铺。十几年过去了,家里的东西从没变样,他家里最值钱的,是几年前一个学生送的液晶电视。
1998年,退休的他,受到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邀请,担任客座教授,待遇不菲。
但是这位老教授,却将“抠门”带到了国外,在美国,他给自己一家规定了每月生活费的标准,仅仅100美元……
100美元,一大家子,这要怎么生活?他带着家人挑最便宜的鸡腿吃,啃廉价的法棍面包。平时甚至连一个西瓜都舍不得买!他女儿回忆说:“如果每个月能省下几块钱,去吃一顿中式自助餐,是全家人最奢侈的享受”。
后来,他得知1986级学生刘迅,在深圳做股票投资公司,于是,他便将当时的积蓄,全部交给刘迅打理。金额是20多万美金。“这钱给你拿去练手吧。”刘迅感到不解,为何德高望重的赵教授要找我做投资?并且他更为不解的是,这位投资人从来不过问收益如何,只是继续忙着讲学。
时间逝去,他已在美国讲学3年,他突然决定回国。美方和他的好友极力挽留,一再追问他究竟为什么。他回答:“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2005年时,刘迅和赵家和相遇了,他向他汇报,投资额已经快500万了,赵家和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可以做点事了。”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对这笔钱早有打算!
赵家和被组织调派了大半辈子,可是这一次,他自己做了一个决定。72岁的他,再次用余热照亮他人,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捐资助学。
大部分捐资助学者,都是只出钱就好了,但他却不同,70多岁高龄的他,在各个城市中奔波,实地调研,亲自了解贫苦学生的真实情况。每次考察还都是坐公交车,他的夫人心疼得受不了,劝他包辆车也好啊!但他却倔强地摇了摇头。
200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用兴华助学的名义开始了助学活动,资助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高中生。为什么是高中生呢?他曾这样告诉刘迅:“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这是边际效用最大化”。
他还说:“我们也没有多大本事,热闹的地方就不去了,就做一点雪中送炭的事吧,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做了”。
同年,第一笔助学款从北京寄出,江西、吉林、湖北、甘肃···各地的贫寒学子,都陆续收到了他的捐助,在他的帮助下重燃希望。
他身边好友得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赵家和还在美国时,心思就早已飞到中国这些贫苦孩子身上,怪不得他当初要执意回国。
2009年,他为了避免资助学生太过分散,于是改变了自己的捐助方式,把捐助范围从全国多地,改为向西部聚拢。
助学计划已经顺利地进行,但这时,却传来一个噩耗,老人被查出肺癌晚期……
此时,他的账户已过千万,完全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惊人决定:捐出全部积蓄,成立基金会,让助学能走得更长久。1000多万,全都捐了!而且他还叮嘱,基金会不能出现他的名字。
他将自己捐得一干二净,还想让自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为助学基金会取名为“兴华”,是因为它既与“清华”读音相近,也有“振兴中华”之意。基金会有一个专门的助学捐赠指南,还有定期的工作报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尽可能地降低运作成本,最大限度地确保捐赠善款,都能送到家境贫困的学生手中,帮助家境贫困学生获得平等学习的机会。
整整6年,只有几名知情人知道,是他在背后,默默地为这些贫苦孩子付出,他捐资助学的善举成为了一个秘密,被他亲手掩藏。他依然穿着他的旧衣服,旧裤子,全身行头加一起连100块都没有。
陈章武说:“癌症晚期,赵老师舍不得,上单片价格500元的英国进口药,他听说印度有一种仿制药,单价仅需50元,赶忙托人打听去买,可这药却让他浑身过敏,日渐消瘦……”
他不愿意去更好的医院治疗,而是住在清华的校医院。在死神往自己头上悬刃的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挽救自己的生命,而是将希望留在了远方,守护了无数个明天:多省一点钱,就能多救助一个孩子!
2012年5月,正是他和老伴的金婚纪念日,他穿上帅气的西装,打上了领带,和老伴一起,在清华园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
在他临终前,李稻葵教授还去医院看望他,当时他整个下半身都不能动了,腿上扎满了针。
李稻葵说:“这针灸从表面上啥也看不出来,可还能治病,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机理?”
他笑着说道:“我到时把自己捐出去,让医生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work的。”
2012年7月22日17点35分,他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从清华大学校医院出发,载着一具老人捐献的遗体,飞驰向北京协和医院。
当初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他真的兑现了!他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捐了!!早在4月份,他就已经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逝世后,遗体捐赠给北京协和医院。他告诉家人,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等事业。
他只给子女,留下了一套自己住的房子,他在遗嘱里叮嘱:要卖房,只能卖给学校。
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保留着他房间的原样,衣柜里,8件领口和袖口,都已经磨得有点起毛的衬衣,以及4件西服,这就是他的全部行头。
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救助了2204名贫寒学子,人们却只知道,一位退休的清华大学老教授走了……
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在最后时刻,眉目舒展,仅仅说了一句:“我已经做了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求仁求得,了无遗憾。”
他心中有国,有家,有教育,有未来,唯独没有自己……
知情者们和清华大学,都选择尊重这位老教授的决定,而没有声张他的事迹。直到去年,老人捐资助学的十周年,知情者们才纷纷站出来,将老人的故事告诉世人。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赵家和常说自己是: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
死亡无法阻止一个伟大的灵魂,在人们心中竖起不倒的丰碑。他虽然走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
【扫描二维码,备注工作单位+兴趣/研究方向,邀您进入德先生学术交流群,定期推送干货文章,解读学术动态,助力登顶学术科研高峰】
📚往期文章推荐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Cihan Dagli:应对复杂自适应系统挑战的可行性方法
🔗图灵奖得主Hennessy、Patterson访谈:未来小学生都能做机器学习
🔗别人家的孩子:95后博士毕业入职达摩院,成阿里最年轻科学家
🔗手术台上96岁的吴孟超:老兵的"不老"传奇,刀尖上的"肝胆"春秋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智能制造|专家智库|科技快讯
名人轶事|峥嵘岁月|专题探讨|学术活动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