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学者的机遇与挑战

2018 年 1 月 4 日 知社学术圈 知社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科研合作得与失,研究热点与学术标签,工作压力与学术生态,第一线的优秀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对于院士候选人的论文发表,又有什么样的新要求?并附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获奖清单。


今天,我们选择在2018年的第一周,回顾知社在2017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知社长期致力推动的工作,关于青年学者的机遇与挑战,为青年学者鼓与呼。


20171217日,知社与《中国科学》杂志社及National Science Review联合举办的中国新锐科技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Nature, 以及一大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资深和中青年专家学者围绕青年学者的机遇与挑战、学术出版与中国学者话语权、以及学术评价和同行评议三大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后还举办了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颁奖典礼暨招待酒会。研讨内容,也拟将受邀联名撰写Perspective,投稿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

青年学者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中国的青年学者而言,无论是暂时在海外求学和工作、还是已经奋斗在国内科研岗位第一线,现在无疑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过去二十余年经济的巨大发展,为中国科研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机会。将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绝非一句空话,而是与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基础研究的巨大投入息息相关。青年学者也正见证着中国科研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折,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无论是针对海外学子的“青年千人”计划,还是针对本土人才的“青年拔尖”计划,以及“青年长江学者”和“优秀青年基金”等诸多的举措,都体现着国家对青年学者的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厚待与期望。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下,中国的青年学者又面对着什么样的一些挑战呢?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陈龙庆教授


科研合作得与失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科划分日益精细,单枪匹马的小作坊式科研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历史,多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变得日益重要。但是国内现有的评价体系、特别是人才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贡献,而对科研合作重视不够,对合作科研重视不够,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为此,知社特别邀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Hamer讲席教授陈龙庆做主题研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陈教授是国际计算材料学的领军人物,曾荣获美国材料研究会(MRS)材料理论奖,也是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创刊主编。陈教授卓越影响的一大秘诀,就是与实验材料学家的密切合作,使得其所发展的计算方法,不再是理论学者的自娱自乐,而能够直接用于解释实验现象,进而预测并指导实验设计。2016Nature杂志所发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amesh组所报道的极其重要的铁电极性涡旋畴结构,最初就是陈教授组模拟另一个实验观测偶然发现的,最终得到实验验证。然而陈教授并非这一论文的通讯作者,按照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他所能得到的Credit 相当有限。但是,通过二十余年在这一领域的坚守与合作,陈教授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和影响,与世界一流的实验团队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因此,陈教授勉励大家,不必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才会建立起真正的、长久的影响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  曾毅研究员


研究热点与学术标签


研究方向的选取,是每一个走向独立的青年学者都需要面对的命题。是做一个容易发文章被引用的热门领域,还是甘做冷板凳啃硬骨头?对此,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研究员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曾教授研究的是如今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不过他提出了很有意思的两个问题:如果一个领域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你还要跳进去么?如果一个领域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而你还想进去的话,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呢?早在人工智能热门以前,曾教授已经选择类脑智能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当时导师曾和他说,这个领域有可能10年、20年、50 年,也做不出东西。但是凭借自己的强烈兴趣,曾教授比一般人早10年进入这个领域,并深扎稳打,取得丰硕的成果。如果现在才进去的话,曾教授说,就要看你能不能解决他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了。

英国力学家  Eshelby


论坛主持人李江宇教授也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英国力学家JD Eshelby 51岁才做到谢菲尔德大学正教授,一生仅发表47篇论文,H因子才27,比在座的很多青年学者都少。可是Eshelby的弹性夹杂理论是固体力学的不朽经典,简洁而优雅,尽人皆知,对复合材料和固体相变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Eshelby也因此在评为教授三年后,就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6年后荣获力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Timoshinko奖章。由此可见专注一个领域而不随波逐流、追逐热点的重要性。青年学者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独特的学术标签!

圆桌讨论嘉宾

工作压力和学术生态


主题演讲之后,哈理工朱智涵教授、陈龙庆教授、曾毅研究员、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武汉理工刘金平教授、和上海交大赵一新教授展开方桌讨论,就青年学者的工作压力、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量化指标与学术评价、以及中国高校的人事改革各抒己见。大家普遍认为,选择科研工作是基于好奇心与兴趣,科研本身再累也是享受。但量化指标的压力确实存在,当前各个学校所推动的人事改革和长聘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学术氛围相对浮躁,并不利于学者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呼吁有关部门予以更多的关注。

国家科学评论 王维杰女士

学术出版与中国学者话语权


要么发表,要么被淘汰,这是每一个学者都面临的残酷现实。对于中国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而言,当前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依然不足,不公平的待遇时有所闻,论文发表的压力尤为突出。为此,知社特邀Science Bulletin执行主编、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Springer Nature 中国区颜帅总监、Science中国区初晓英总监,以及中科院院刊刘天星副主任做主题演讲,就此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  龙桂鲁教授


龙教授在题为《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的演讲中,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要求自2019年起,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性著作中,至少应有1篇在“两刊”或其他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即《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这是推动“两刊”成为科学院学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平台的重要举措,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Springer Nature 中国区  颜帅总监

Science中国区  初晓英总监

Springer Nature颜帅总监及Science初晓英总监则分别做了题为《施普林格自然与中国学术一起成长》和《Science for Science: 一切为了科学》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两大顶刊的宗旨、理念和中国战略。颜帅特别指出,中国对全世界前0.1%高引用论文的贡献,近年来有大幅度提升,目前已经超过20%,成绩有目共睹。而初晓英介绍,2016Science 共收到中国投稿1118篇,发表26篇,接受率为2.27%,与平均接受率尚有差距,但中国顶级的院校、如清华、北大、和中科大等,投稿接受率则高出平均接受率。刘天星主任在《构建国际科技话语权》的演讲中,则强调用影响力表征话语权,包括学术影响力,经济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等。

中国科学院院刊  刘天星主任

在随后的方桌讨论中,与会学者就中国学者撤稿事件等热门话题针锋相对、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意见。Journal of Materiomics主编李敬锋教授和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主编陈龙庆教授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创刊的成功经验。


 Springer Nature 自然科学与工程 执行编辑汤倩珺 女士


申请方 王刚博士(左二)


北京理工大学  冯长根教授


学术评价与同行评议


学术评价是学者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事关职称晋升、学术影响、及表彰和荣誉。与欧美学界流行的同行评议相比,中国的科研院校更重视简单粗暴的量化指标。对此,全国人大常委、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明确指出:


在科技界,影响因子和论文引用量已经“绑架”了所有研究者


冯教授并提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呼吁基于引文对被引论文的定性讨论作为评价依据,让人耳目一新。

北京大学  岳昌君教授


随后,北京大学岳昌君教授介绍了人才资源结构和双创人才,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周唯颖部长介绍了北京市的海聚工程,中科院化学所赵永生研究员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回国后对青年学者个人理想和时代使命的思考。而论坛合办伙伴申请方王刚博士则介绍了其对青年学者评价机制的探索。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周唯颖部长


中科院化学所  赵永生研究员


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新锐科技论坛后举办了中国新锐科技人物颁奖典礼暨招待酒会。来自全国各地十余名青年学者从颁奖嘉宾中领取了奖杯、证书、以及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捐助的奖金。每位获奖者还为典礼嘉宾做了精彩的三分钟TED演讲,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


中国新锐科技知社特别奖


姓名

单位

于   浦

清华大学

范锡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钱   天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周   亮

武汉理工大学

吴   戈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姓名

单位

李   越

清华大学

赵一新

上海交通大学

洪家旺

北京理工大学

黄明欣

香港大学

刘金平

武汉理工大学

李   军

重庆大学

赵远锦

东南大学

张晓升

电子科技大学

李继喜

复旦大学

谭   斌

南方科技大学

王仲平

南昌大学

邢立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程   功

清华大学

黄小青

苏州大学

杨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

张立军

吉林大学

耿   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新锐科技卓越影响奖


姓名

单位

周向锋

南开大学

张   弛

中国科学院

朱智涵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李隆球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奕群

清华大学

田怀玉

北京师范大学

魏巧玲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


姓名

单位

游雨蒙

东南大学

邱春印

武汉大学

严   钢

同济大学

朱   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秦成峰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喻志阳

厦门理工学院

胡清扬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冯晓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张   健

上海交通大学

李铁风

浙江大学

陈   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扩展阅读

 

2017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TED Talks, 即将开讲

群星灿烂: 2017中国新锐科技论坛暨颁奖典礼与招待酒会, 今日揭幕

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颁奖典礼,先睹为快!

2017,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锐, 群星更灿烂!

2017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即将揭幕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曾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首批专家;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委员会价值、伦理与创新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研究员;剑桥大学通用人工智能风险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类脑智能及人工智能风险、伦理与治理。提出并创建了类脑认知智能引擎平台、链接人工智能准则平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面向人工智能研究生首次开设《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课程,受邀在国际人工智能哲学与理论大会、通用人工智能大会等针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与模型进行特邀报告。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紫冬快讯】自动化所雷震获国际生物特征识别青年学者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7+阅读 · 2019年6月7日
2018年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6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包云岗 | 有点佛系的青年科学家
未来论坛
11+阅读 · 2019年3月26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深度|拥抱人工智能报告: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
机器人大讲堂
6+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技限制再次升级
算法与数学之美
6+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消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科前沿研讨会在自动化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阅读 · 2017年11月27日
Arxiv
10+阅读 · 2019年2月19日
Arxiv
5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Arxiv
136+阅读 · 2018年10月8日
Structure Aware SLAM using Quadrics and Plan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紫冬快讯】自动化所雷震获国际生物特征识别青年学者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7+阅读 · 2019年6月7日
2018年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6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包云岗 | 有点佛系的青年科学家
未来论坛
11+阅读 · 2019年3月26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深度|拥抱人工智能报告: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
机器人大讲堂
6+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技限制再次升级
算法与数学之美
6+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消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科前沿研讨会在自动化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阅读 · 2017年11月2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