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第三批“万人计划”名单揭晓,十余位电气工程专家入选

2018 年 3 月 6 日 NE电气 请点赞,请转发

上期内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优秀青年学者奖”申报通知


近期重要事宜公告:

阅读量最高的17篇学术报告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诚聘英才

青年千人专家徐伟教授长期招收博士后

清华大学张品佳教授诚聘电机方向博士后

华北电力大学李庆民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全国共有72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67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15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5名教学名师、138名青年拔尖人才(自然科学类)入选。


其中,清华大学曾嵘教授、重庆大学谢开贵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旭教授张冠军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迟永宁教授、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贺之渊博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刘可安总经理、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刘国友副总工程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东南大学胡仁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罗先觉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吴广宁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王永华教授选“教学名师;清华大学陈启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文凤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磊主任入选“青年拔尖人才”。

 
 
专家介绍
1
曾嵘 清华大学

曾嵘,教授、博导,IEEE Senior Member,IET Fellow,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1995年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与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博士毕业,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评IET Fellow、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多次赴斯坦福大学材料系、新加坡大学数学系、香港大学电机系开展访问合作研究。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中的电磁暂态及其防护、电磁环境与电磁测量、直流电网及其关键装备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变电站电磁环境学组、外绝缘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高电压技术》编委,CIGRE SC C3中国代表,CIGRE WG C 4.26 Workgroup秘书长,C4.410,C4.23工作组委员,IEC TC 22/ MT 15、TC 22 / WG 16委员。

2
贺之渊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贺之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汤广福院士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曾获“中国电机工程杰出青年工程师”,“中央企业十大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直流电网等先进输电技术系统分析、关键技术开发、核心装备研制及成套设计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数十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相继研制出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柔性直流换流阀、高压直流断路器和大功率电力电子试验装置等多项世界领先的重大电力装备,成功在欧美发达地区中标直流工程项目。兼任IEC TC115 WG11、IEC SC22F MT22、CIGRE B4-72等工作组成员,其中IEC TC115 WG11和CIGRE B4-72分别是我国主导发起的柔性直流输电领域首个IEC标准工作组和直流电网领域首个CIGRE工作组。每年多次赴外参加相关工作组的电力科技前沿性专题研讨以及国际大电网会议等权威组织举办的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为提高我国直流输电技术的国际声誉、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参与制定IEC国际标准3项、CIGRE导则1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授权专利70余项。


3
迟永宁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迟永宁 ,出生于1973年1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能源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管理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分委会”(IEC SC 8A)秘书长,能源行业风电并网管理分技术标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能源首席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委员,国际能源署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项目咨询专家组专家(IEA GIVAR),国际电工委员会“风电机组/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工作组(IEC TC 88 WG 27)成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个人会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JWG C2-C6.36工作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风电、光伏发电建模与仿真、新能源故障穿越、运行控制技术以及新能源并网分析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海上风电场送电系统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规模风电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机网交互作用机理与控制研究”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研究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风电并网运行与试验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人;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完成了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在内的数十项国标、行标;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为SCI、EI 检索;编写科技专著和科技译著若干。

4
刘可安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刘可安先生,1971年9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获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士和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同时担任中车时代电气执行董事、总经理。1994年8月参加工作,曾先后担任时代电气技术中心研发部门部长、主任、时代电气技术总监、总工程师、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1月起至2015年12月任时代电气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研究院副院长、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2015年12月起任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1月起任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先生长期从事交流传动系统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开发工作,主持和参与的自主研发系统的传动控制应用项目有20多个,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铁道科技特等奖1个。曾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詹天佑青年奖、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多个荣誉称号。


5
谢开贵 重庆大学
 

谢开贵,1972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IET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2001年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计划;2016年入选“中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7年至2008年,在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做访问教授,同国际电力可靠性奠基人、IEEE Life Fellow、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Roy Billinton教授开展合作研究。现任电力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副主编、IET Proceedings-GTD副主编以及SCI期刊EPCS编委;IEEE可靠性和规划2个专委会委员。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8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IEEE、《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EI检索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国家电力行业标准6部。在风火电打捆优化规划、含风电电力系统可靠性、交直流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以第一排名人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获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4项。成果已得到广泛应用,有多项成果的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得到周孝信院士、IEEE Life Fellow Roy Billinton教授等的高度评价。
6
杨  旭 西安交通大学  

杨旭,1972年8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第三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免试同校同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200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电力电子系统中心(CPES)学习访问,2005年回西安交通大学继续任教,200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开关电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担任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针对传统特种电源存在的跟踪精度低、稳定度差、纹波大等关键问题,提出多时间尺度高跟踪精度控制策略,突破了高跟踪精度、高稳定度、低纹波的技术难题。应用该技术成果,开发了多个系列的产品,峰值功率达50MW,跟踪精度达0.1%;稳定度达20ppm。关键指标优于欧洲和日本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应用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等4个大科学装置中,打破了国外垄断,满足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对国产高性能大功率特种电源的紧迫需求。发表SCI收录论文18篇,其中16篇发表在JCR电气工程分类前2%的学术期刊上,他引106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做特邀报告3次,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以及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7
张冠军 西安交通大学   

张冠军,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首批“领军学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1994年、2001年分别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受聘为腾飞人才特聘教授。2001年至2003年在特变电工做博士后研究,从事智能化电力变压器研究;2006年至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任高级研究学者。研究领域包括:高电压绝缘基础理论与现象,放电物理与等离子体技术,高电压设备状态维修与故障诊断。主持4次863项目、3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次国家教育部项目、1次973项目。针对高压输变电设备,提出了4个新的绝缘表征参数及其诊断判据,建立了4个分层次模型;研制了大型变压器智能化状态检修、输电线路运行工况在线监测2类系统;针对脉冲功率特种电气装备,提出了固体绝缘沿面放电发展和起始博弈2个模型,改进了二次电子发射雪崩模型等。发表论文SCI收录49篇、EI收录68篇,做IEEE等国际会议主题/特邀报告8次;SCI他引175篇次、CNKI他引超过500次,授权发明11项(转让4项)、软著10项。获IEEE ISDEIV Chatterton青年研究者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陕西青年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励及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2004/2008年RIUGCEE大会技术主席;2010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年会大会主席。IEEE TDEI、IET High Voltage等国内外期刊编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8
刘国友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刘国友,男,1966年3月生,1990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现任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多项省部级重大项目和课题,特别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用6英寸晶闸管、轨道交通用大功率IGBT芯片与模块的开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全面推动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从建议并购兼有晶闸管和IGBT技术的英国丹尼克斯公司,到建立功率半导体海外研发中心亲自培训IGBT工程师,再到主导建设国内首条IGBT生产线,短短8年时间,刘国友让IGBT研发和生产技术落后于欧洲国家25年的中国,到如今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9
胡仁杰  东南大学
 

胡仁杰,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实践”、“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负责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负责人。近年来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检测技术、智能仪器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现代测量控制技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曾获2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担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责任专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组委会秘书长和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等社会工作。


10
罗先觉  西安交通大学 

罗先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国家教学名师。分别于1982年、1987年、199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为访问教授。27年来始终坚持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研究生学位课教学第一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路》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先后为2800多名本科生和1900多名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平均每年授课学时120学时以上。主持并制作的“电路MOOC”,2014年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实现了课堂学习和网上自主学习的结合,极大地改善了《电路》课程教学中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和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先后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教学名师”“王宽诚育才奖”,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1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 

吴广宁,1969年生,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CIGRE SC B2国家委员,“高电压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分别于1991年、1994年、199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95篇。以“高电压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石,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之一,积极推行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化改革。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12
王永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 

王永华,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 SC4)委员;中国PROFIBUS用户组织(CPO)副主任委员、培训工作组组长;中国PROFIBUS/PROFINET技术培训中心负责人;中国IEC61131-3培训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自动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工业通讯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IEC61131-3标准PLC编程语言高端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现场总线诊断工具的研制及开发、信息化工业测控电器的研究与开发、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与评测等。1987年本科毕业留校。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至今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PROFIBUS资格中心工作和学习。完成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出版有影响的教材2部,《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和《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后者获得2004年度全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建立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和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建立了首个中国PROFIBUS/PROFINET技术培训中心、首个中国IEC61131-3培训中心。获得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INSTALLOR、DP、PA)、AS-i总线技术和OPEN PLC IEC61131-3等方面的5个国际工程师资格证书。目前团队承担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和课题,在研项目经费约200万元。


13
陈启鑫 清华大学 


2005年7月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0年1月博士毕业,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011年12月博士后出站后留校任教,2012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霍英东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获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入选清华大学221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评亚太青年科学家奖(by Prosper.Net-Scopus),2012年获评全球35名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家奖 (35 Top Innovators under 35, TR 35, by MIT Technology Review),2013年获评达沃斯论坛青年科学家奖(by World Economic Forum)。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期间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访问与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电力市场、低碳电力技术、电力调度、能源互联网、负荷预测、大数据技术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60余篇。论文SCI引用200余次,EI引用600余次,CNKI引用1500余次,Google Scholar引用1500余次,H-index为16。


14
刘文凤  西安交通大学 


刘文凤,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2009年12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介质理论及应用。提出了无铅压电陶瓷低势垒自发转向机理,通过三相点准同相界的关键技术,开发了高压电性能、介电性能的锆钛酸钡钙陶瓷,可替代含铅压电陶瓷。已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4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1174次,其中单篇论文引用率为838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15
冯双磊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冯双磊,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电力气象模拟与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IEC SC8A WG2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工作组召集人。他长期从事新能源发电及并网领域的研究、咨询工作,在新能源资源评估、功率预测及电力气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图书、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参与制定国-行-企新能源相关标准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欢迎朋友圈转发

欢迎评论区留言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阅读

电气中为什么有“气”

为什么电网的频率是50Hz或60Hz?

喜讯!电力系统专家管晓宏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磅!电气工程专家汤广福、夏长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度长江学者名单正式公布,电气学科五名专家入选

重磅!2017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电气相关学科)今日揭晓

新工科?一文读懂电气名校是如何利用实时仿真技术玩转教学科研的

欢迎分享您的优质资源

投稿邮箱:xiongliansong@163.com

登录查看更多
17

相关内容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拥有的Inspec全球工程技术文献索引可供查询全球的工程技术及科研类学术论文摘要,是占世界主导地位的英文工程出版物索引,提供专业资讯索引服务,资讯涵盖全球范围内超过1000万篇科技论文,专业技术杂志以及其他多种语言的出版物,内容涉及电子、电气、制造、生物、物理,电信,资讯技术等多个工程技术领域。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6+阅读 · 2020年3月4日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CAAI 2019】自然语言与理解,苏州大学| 周国栋教授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19年12月1日
正式公布:2019年度博新计划名单,共400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
21+阅读 · 2019年4月18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Arxiv
30+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Phase-aware Speech Enhancement with Deep Complex U-Net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1日
Arxiv
3+阅读 · 2017年12月23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