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硕士毕业时,我没有直接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因为我不是计算机或软件专业,找软件开发工作倒不难,但又想同时解决北京户口就难了。最后我选择了到清华大学当老师,不是做教学工作,而是做行政工作,即打杂。
行政老师很辛苦,每天7:30就要到办公室。当时住3号楼单身教工宿舍,两人一间。我的同屋是外语系的郑老师,也是一起从北大分过来的。每天我就看着他悠哉悠哉,心里很是羡慕。
在清华呆了一年,1998年,我就辞职去软件公司了。幸运的是,在那个时期,清华校内的网络条件领先全国,至少访问国内的网站是很快的。我在网络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时清华东门外五道口的网吧,主打招牌是“56K Modem高速上网”,注意,是整个网吧的电脑通过WinGate之类的软件共享这56K,网速差很多。
1999年6月,我在网上看到asiaalien的“窗外软件工程”,从上面第一次知道了UML。“窗外软件工程”是一个网易个人主页,网址asiaalien.126.com,现在已经无法访问了。其实那么多年来我也没有见过asiaalien,也许见过我不知道是他。他尊姓大名,当时在什么公司高就,一概不知。2001年我请asiaalien做了一次网络访谈,访谈记录在http://www.umlchina.com/Chat/alien.htm,他给我的介绍也只是:计算机科学硕士,现任某公司软件开发部门主管。
当时,我在Nanosoft公司工作。公司的名字显然是山寨行业领头羊Microsoft。名字是Microsoft的千分之一,其实体量还不到其千分之一。公司虽小,倒也其乐融融。二十年过去了,公司现在还在原来的办公楼,原来的办公室,当年和我一起共事的同事还在那里工作,隔几年还回去一起聚餐。也是一个奇特而坚挺的存在。
公司做美国那边过来的项目,主要是电子商务领域。我负责设计数据库并编写存储过程,把尽可能多的领域逻辑塞到存储过程里面,然后其他同事套上VB、ASP。
了解到UML之后,我的眼界一下就开阔了。1999年6月到10月是一段疯狂学习UML的日子,我把当时互联网上能找到的有价值的文档都下载下来,能看的都看了,笔记本用了好几本。
1999年10月,我在《计算机世界》报纸上看到电子工业部张琪的一篇讲话--“紧紧抓住Linux机遇”,有了一个相当卑鄙的想法:找几个人一起成立一家软件公司,学习方兴东走“爱国”路线,喊出做Linux中文桌面应用软件的口号(做不做另说),傍上政府部门。为此我注册了一个域名linux-app.com,之所以带横杠是因为linuxapp.com老外已经注了。
有了一个域名和网站,上面的想法还没弄清楚怎么干呢,想着反正网站空间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把我看过的那些UML/OOAD材料放在网上介绍给大家,网站就起名叫“中国UML播种机”。然后我在中文Yahoo!上以关键词“UML”登记了这个网站。从时光机上还能看到2000年5月的样子。
过了不久,欧阳巨星第一个来信告诉我,他访问了我的网站。这是我得到的第一封关于“中国UML播种机”的Email。
和欧阳认识二十年,也只见过两次面。最近一次见面已经是2002年11月,在清华东门学研大厦的《人月神话》研讨会上。印象里,欧阳总是很热情,对改进软件开发方法充满了干劲。
第二封Email是GzMing发来的,问Rose98i注册码,第三封Email是nemail发来的,问哪里能下载到Rose。
越来越多的邮件让我意识到,关注UML和建模的人很多,看来还是值得好好搞一下的。之前那个Linux的想法就没有继续下去。虽然Linux桌面应用这个想法后来证明实际上走不通,但靠Linux口号套利其实是走得通的,可自行搜索“蓝点Linux”。
我重新注册了域名umlchina.com。每天下班后就去飞宇网吧,在所有能找到的中文目录网站上都注册了这个网站,大约有几十个,包括Yahoo!、搜狐、网易、263、番薯藤、找到啦…等等。那时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还没有流行起来,大家搜索内容主要还是通过这些目录网站。
当时没有专门的中文UML网站,只有一些零散的个人主页,所以UMLChina很快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时我也没有把UMLChina作为长久的事业来做,只是想,网站有名气好啊,如果要换工作的话大有用处,下家会高看一眼,给你机会。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5)即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