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内地770人上榜

2020 年 11 月 24 日 AI科技评论


作者 | 陈彩娴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简称“HCR”)名单,中国内地入选科学家总数为770人,全球排名第二。

1

关于HCR

“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筛选以Web of Science引文平台为基础,根据2009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11年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从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及跨领域专业中选出超过6000名科研人员,通过科睿唯安旗下机构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书目计量专家所进行的资料分析,利用InCites™和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分析学术论文出版统计数据及Web of Science引用资料的科学绩效量化与趋势资料所在制定。
“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都会选出对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入选者在过去10年曾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中的被引用次数在同学科文章中排名前1%。
HCR 2020名单主要有几大特性:
  • 今年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际与地区的6167位科研者入选,其中有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学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化学奖)、Jennifer A. Doudna(化学奖)、以及Reinhard Genzel(物理奖);
  • 跨领域学科有2493位科学家入选,大约占入选总人数的40.42%;
  • 美国占比下滑,从2019年的44%降至2020年的41.5%;
 
2

中国在HCR 2020中的表现

比起2019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有明显增加:2019年,入选人数为636人(占比10.2%),今年增加了134人,达到770人(占比12.1%)。
但欢呼之余,我们仍要看到:2020年,中国入选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比美国(世界第一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少1880人,不到美国入选科学家总数的 1/3 (约29.05%)
根据统计,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前10个地区分别是:美国(2650人)、中国(770人)、英国(514人)、德国(345人)、澳大利亚(305人)、加拿大(195人)、荷兰(法国)、法国(160人)、瑞士(154人)和西班牙(103人)。
而排名前10的机构中,中国占2所,美国占7所。清华大学进步明显:从去年的第19名上升至今年的第9名。
排名前10的“高被引科学家所在机构”分别是:哈佛大学(188人)、中国科学院(124人)、斯坦福大学(106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03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70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62人)、布罗德研究所(61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56人)、清华大学(55人)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54人)。
此处插入“花絮”:麻省理工学院入选人数为53人,刚好“名落孙山”。
在中国内地上榜科学家中,有621人来自123所高校。从中国内地高校入选数统计来看,清华大学位居首位,达55人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30人次,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24人次,并列第三。
中国内地高校入选人次统计和中国内地机构的前20名如下:
数据来源: 青塔
在入选的621位就职于中国内地高校的高被引科学家中,根据领域入选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如下:跨学科领域(295人);化学、材料科学(62人);工程学(60人);计算机科学(46人);物理学(18人);数学(16人);植物学与动物学(14人);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11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5人);经济与商业(2人);微生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1人)。
 
3

部分入选者信息

戴琼海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学,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成功研制了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仪器,有望成为脑科学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利器。
 

曹湘祥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哈佛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图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生物医疗大数据等,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CFA类或一区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IEEE/ACM汇刊17篇。曾获得2019年ACMC会议最佳论文奖、2019年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
 

张大鹏(David Zha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以及生物特征识别研究30多年,是掌纹识别、中医四诊量化及人脸美学等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已出版20多部相关专著,40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和40多项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专利。连续七年被科睿唯安列为“高被引科学家”。
 
最后,附中国内地科学家上榜名单(全):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后,其他研究学者可以通过检索来获取信息,引用这篇论文,这些被引用的文章叫做被引文献,被引文献的作者叫被引科学家。如果这些科学家写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很多,也就是常说的被引频次很高,就叫“高被引科学家”。像汤森路透公司开发的“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就是用于统计科学家的被引频次,方便学术交流。
ECCV 2020 五项大奖出炉!普林斯顿邓嘉获最佳论文奖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0年8月25日
【快讯】KDD2020论文出炉,216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2018 ACL fellow 出炉,5人上榜,无中国学者
专知
4+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已删除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8+阅读 · 2018年2月9日
KDD 2017奖项全公布,华人成最大赢家
AI科技评论
9+阅读 · 2017年8月15日
A heavy-tailed and overdispersed collective risk model
Arxiv
0+阅读 · 2021年1月25日
Arxiv
0+阅读 · 2021年1月24日
Heterogeneous Graph Transformer
Arxiv
27+阅读 · 2020年3月3日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Foreground-aware Image Inpainting
Arxiv
4+阅读 · 2019年1月17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