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读者朋友里有不少处于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其中一些也许会在即将到来的9月,正式开启自己独立的学术生涯。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就刊登了一篇名为“How to start a research lab”的文章,介绍新晋科学家在开设实验室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们也将为各位读者分享其中的要点。即使你还是一名学生,或正从事其他行业,相信这些经验也会带来益处。
前言
在9月到来之际,全新的一批年轻学者将首次成为研究课题组的负责人。这要求你在没有指导或支持的情况下,独立地作出决定。本文的作者在3年前踏上了独立的学术道路,她学会了如何申请经费,如何面对拒绝,如何管理学生,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内容。而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许多人都会有裨益。
找到属于你的位置
在寻找教职前,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成为教授后,专注的科研方向是什么?你必须成为某一个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奋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区域,并在那个领域中成为顶尖的研究人员。夏威夷大学的Margaret McFall-Ngai教授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是乌贼-细菌相互作用领域的大师。你要寻找到这样一个交汇点,它既能用上你的专业技能,其科学又能让你感到兴奋。这要是一个充满潜力,但少人探索的领域。要做长远的计划,并设立好关键的论文发布节点。你要靠这些论文获得终身教职。
找到属于你的团队
只有杰出的人才,才能带来出色的科学。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且他/她愿意和你共事,即便花光你的最后一分钱,也要花一切代价雇佣他/她。而在另一方面,如果在团队中有不适合的人选,他们就会破坏团队的氛围。“永远不要因为你能招人,就去招人。”因斯布鲁克大学的Gregor Weihs教授说道。在研究生课程中寻找潜在的研究生,在小型项目中寻找有潜力的本科生,动用你的人脉资源,寻找其他科研院所的人才。
团队合作
为了获取主要的科研经费,与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团队展开竞争,不如尝试共同申请。加拿大Western大学的Melvyn Goodale教授曾建立了一个由11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盟,共同进行科研合作。如果你有意共同合作,就可以一起申请经费。除了增加通过率,共同申请经费还能够协助产生新的想法。即便最终没有获得经费,这也能增强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打造合作网络
在学术生涯刚刚起步时,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你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宣传大使。科学并不只是做学术,你还需要让你的研究变得知名。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许多工作都能在线完成——利用社交媒体,你可以关注你最喜欢的研究组,然后了解他们都关注了谁,进一步扩大你的交际圈。别忘了在发表论文后,将它们发到社交媒体上。这有助于建立你的科研品牌。
最后,也要记得尝试联系一些资深的科学家,寻求指导,或是分享你的研究。他们的反馈意见是无价的。而当你成为资深科学家后,又能将这样的经验分享给下一代学者。这正是科学精神的传承。
参考资料:
[1] How to start a research lab, Science, Retrieved August 11, 2018, from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1/6402/618
推荐阅读